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6:0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
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战火连绵,
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
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
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 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主朝,国力强盛,
疆域拓展③经济繁荣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在活跃,制度上
也有重要建树,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自唐朝中期
爆发安史之乱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最终演变
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
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进、
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新的成就。
1.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状态)
2.隋唐(统 一)
3.五代十国(分裂状态)
时代特征(关键词):
1.政治局势:分裂——统———分裂
2.政治制度:传承与创新(演进)
3.经济状况: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区
域开发-分裂的区域政权)
4.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融合
5.思想文化:发展、融合
6.对外交往:活跃。
注意联系史实,论证时代特征。
分期:
时代特征(关键词):
1.政治局势:分裂(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统一 (西晋;隋唐)——分裂(五代十国)
2.政治制度:传承与创新(演进):中央官制:尚书台(中朝)——尚书省——三省六部制。
选官制度:察举制(征辟制度)——九品正中制——科举制;地方制度:延续郡县制——民族
政权因俗而治;唐在郡县上设“道”,在边境重镇设立节度使(埋下分裂隐患)。
3.经济状况: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区域开发-分裂的区域政权):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提
高、耕地面积增加、劳动人口迁徙与增加、育种技术提高和农作物种类增加、农业产量增加、手 工业工艺水平提高、商业发展(商品、货币、市场)及政府的经济政策等。
4.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典型例证——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5.思想文化:发展、融合:佛教传入;道教发展;少数民族对典章制度及儒家文化的认同;文学、
艺术、科技的发展等。
6.对外交往:活跃:佛教传入;法显、玄奘西行;丝绸之路;日本遣唐使等。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时代特征与史实总结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北朝(439-581年)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三国
220-280年

220年
221年
229
南朝(420—589年)
宋 → 齐 → 梁 → 陈
前秦统 一北方
东晋
317—420年
383年淝水之战
266
316

东汉
隋 统 一
西晋
北魏


三国与西晋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
之势。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 汉灭亡。刘备、孙权也相继称帝。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 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 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魏国国 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 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 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 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
迁徙。 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氏、羌 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晋武帝死后, 宗室诸王展开对 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 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
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曹魏政权:屯田,恢复农业生产;创立九品正中
制的选官制度等。
蜀吴政权:对南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
八王
之乱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一、三国与西晋:课文阅读与要点概括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中原迁徙。 尤其西晋统治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中原百万余口, “戎狄居半”。
◆ A. 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 C. 有利于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B. 有利于北方民族的相互交融
D. 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安定
这一现象( )
(士族与皇权、寒门的斗争——加强君主专制)
3.南方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4.由侨州郡县到“土断”——地域
关于南方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1)政局相对稳定;(2)政策鼓励;(3) 人口迁入(劳动力);(4)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
(5)自然条件优越;(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1)人口与赋税增加;(2)农业的工具与
技术进步,耕地面积、作物种类、粮食产量增加;(3) 手工业种类增加、技术工艺提高;(4)商业的商品、
货币、市镇等发展的表现。
3.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2 ) 生 产工具和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3)政策鼓 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 影响巨大。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自三国、西晋以来, 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 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 社会阶层,称为正族。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 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势 力逐渐衰弱。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 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 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加上先前 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 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 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 业都有明显进步。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 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重 点 知 识 :
二 、 东 晋 与 南 朝 : 课 文 阅 读 与 要 点 概 括
1. 南 方 政 权 相 对 稳 定 — — 继 承 两 汉 成 熟 的 制 度 ;
东晋与南朝 2.门阀士族的发展(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说明:门阀士族垄断官场,形成实际上的世袭的“贵族政治”,势力庞大,对皇权造成威 胁;士族子弟往往养尊处优。皇帝会有意打压士族、任用寒门庶族,以加强皇权。
◆ 汉代的长江下游地区,原产北方的粟类作物十分稀少。至宋、齐、梁时期“江表二千余 里,野粟生焉”,“江南、 (江)西间所种皆是”。对此变化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粟因产量高而迅速普及 B.人口迁移影响农作物分布
● C.长期战乱致使土地荒芜 D.江南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
。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 年,梁武帝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南朝选 官制度的调整
、 A. 选官的标准开始重大调整
● C.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 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
D. 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
练 习 题
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东晋南朝之交,
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 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水一线。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 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覆亡大局已定。
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 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
“十六国”。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 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 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 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4世纪下半 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 击败于淝水。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 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 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三 、十六国与南北朝:课文阅读与要点概括
练习题
● 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利用华夏居“中国”、四夷居四裔的华夷观,以中华自 居,称东晋为“南裔”;东晋、刘宋之时南人通过礼制改革,逐步树立了建康(今南京) 的天下中心地位,将“中国” “徙到”东南。这种状况
◆ A. 源于南北经济差距的显著缩小 B. 推动了民族交融的深入开展
◆ C. 利于维系渴望统一的社会心理 D. 加剧了割据政权的军事对峙
· 《魏书》中记载北魏世系时道:“昔我皇祖,胄自黄(帝)轩(辕)……慑服戎夏,叠
曜重光。”《周书·文帝纪》称北周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 居朔野”。上述记载意在
◆ A.解释政权更迭的深刻原因 B.凸显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 C.表彰先祖统一华夏的功绩 D.融合国族认同以巩固统治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 于439年 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 动民族交融。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迁到洛阳的鲜 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 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 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 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 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 以及隋唐威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
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北 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 北齐。 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 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措施 具体内容
作用
班 ( 奉 ) 禄制 官员俸禄由国家统一征集,按 品级发放
缓和民族矛盾、 整顿吏治
均田制 桑田(私田)和露田(政府按 人口分配,不得买卖)
限制兼并,提 高生产积极性
三长制 将宗族部落的组织形式,改为 邻长、里长、党长的基层行政 组织单位,负责征发赋税、徭 役兵役,推行均田等
加强中央集权 及对基层的治 理
租调制 按农户人口征收粮食(祖)和 绢帛(调)。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政府收入
迁都洛阳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民族交融、促 进统一
汉化政策 改汉籍、穿汉服、说汉语、改 汉姓、与汉人通婚
三、十六国与南北朝:课文阅读与要点概括
重点:
1.民族政权分裂对峙到局部统一以及政治、文化认同 2.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与民族认同。
典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
练习题
● 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 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 知西晋至唐
◆ A. 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 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 C.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 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 北魏迁都后,洛阳的御道两边有接待外族使节的四夷馆,路的东边有四馆,名为金
陵、燕然、扶桑、俺嵯,路的西边有四里,名为归正、归德、慕化、慕义。北魏史 官撰史时凡涉西晋,皆书庙号,凡书东晋,皆称“僭晋”。这可用于说明,北魏
◆ A.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 延续了华夏正统思想观念
◆ C. 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D. 经济文化发展领先于南方
思考:分裂中蕴育着统一
◆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 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 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 一个原因可能是 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 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 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 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分裂-统一;认同、交融、发展
向心力: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以及传统延续、制度创新等等
政治推动力
→ 制度认同
经济内驱力
→ 地域认同
民族向心力
→ 华夏认同
本课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
扭曲
士族政治
长期分裂
胡汉杂糅
回 归 大 一 统
大 — 统
隋唐
秦汉
回归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