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49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49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19 15:20:26

文档简介

姓名
刘远奎
单位
茌平县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文化运动
一、教材分析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
二、学生分析
对本节内容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背景和影响特别是其局限性不太了解和缺乏分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基础知识。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组织一些再现历史情境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
2、对本课的史实可联系必修1专题去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陈独秀----引言(可打在投影上)。具体陈独秀是如何做的呢?投影——
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他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了进攻。人权 就是民主,陈独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关于科学,陈独秀认 为,不论什么事物,如果经科学和理性判定为不合于现今社会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遗留的,圣贤所深爱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号召人们坚持科学的精神, 成为自然界的统治者和主人。陈独秀还向青年提出六项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 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他期望培养出一代“意志顽狠,善于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人为活,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的新国 民。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课:探寻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历史足迹
有哪些先进的中国人(阶级)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
思考链接近代以来的的相关内容
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
?
?
引导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让学生根据材料总结。
?
?展示材料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内容表格归纳: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
根据材料总结填写表格。1917年后新文化内容有了新的血液。——宣传马克思主义。
依次展示材料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可先设问,对待旧道德我们应采取何种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内容分析其积极的意义和局限性?
?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先让学生联想中国人进行过哪些救国救民的探索,然后联系必修一、二所 学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出现的背景。通过对内容的分析,分析总结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全课学完后,让 学生仔细阅读本课要旨,在此基础上,谈谈心得体会,组织学生谈谈先进知识分子的奋斗的现实意义。
课件49张PPT。探寻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历史足迹新的国家需要新的国民,
新的国民需要新的思想。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老师:老爷们好!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体验新文化运动前
北京大学师生问候语1915年 中国财经报道社会花絮政治新闻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 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915年张裕葡萄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金奖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
袁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政治新闻社会花絮财经报道政治新闻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1914年初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2月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 。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北洋军阀黑暗统治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
袁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政治新闻社会花絮财经报道 据报道,广东某富豪家有胡椒树108株,每年收入极丰,于是他纳妾108位,每妾各收1株之利,用于饮食服饰 。社会花絮 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女子世界》,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妻纳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为什么辛亥革命后这种社会现象仍旧存在?广东富豪纳妾创记录张裕葡萄酒巴拿马获奖全国注册厂矿数量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发表评论当时中国社会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
袁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政治新闻社会花絮财经报道9月15日,上海出现了一本杂志《青年杂志》,其主编发表了一篇文章《敬告青年》,言辞相当尖锐。热点关注主编陈独秀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揭开了
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录像一场猛烈的矛头指向封建传统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了! 为什么北大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呢?《新青年》北京大学陈独秀 鲁迅 胡适 李大钊……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北大之父”蔡元培
胡适鲁迅李大钊请思考: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实质: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讲坛上的教授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北大之父”蔡元培
胡适鲁迅李大钊抢答 第1组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新文化运动内容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第2组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新文化运动内容《敬告青年》:陈独秀先生提出现在只有“德先生” ( Democracy )和“赛先生 ” ( Science )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猜猜他是谁?新文化运动内容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祝福》是他的代表作鲁迅思考:祥林嫂是谁害死的? 新文化运动内容 “吃人”的封建礼教祥林嫂是谁害死的? 第3组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新文化运动内容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打倒“孔家店”--吴虞比一比,哪组快而准?新道德旧道德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打倒“孔家店”--吴虞新文化运动内容 第4组材料(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言论)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文化运动内容新文学旧文学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文学革命 “干不了,谢谢。”“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妻丧速归”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黄侃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
(1915-1917)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内容1919年 中国政治新闻社会花絮发表评论学生愤怒,感动北京,震动全国。政治新闻五四运动北京学生的愤怒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
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五四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促使人们追求真理和进步,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历史意义政治新闻社会花絮发表评论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爸爸!你一定要强迫我,我便只有自杀了!”社会花絮《自觉的女子》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徐志摩的感情问题成为媒体焦点。他滞留伦敦期间,在民国政界名人林长民的寓所见到了让他终生倾情的女人——林徽因。一见之下,徐志摩疯狂地爱上了才貌俱佳的林家千金。后来陷于情网难以自拔的他不惜提出和发妻张幼仪解除婚姻,成就了中国近代第一桩西式离婚。 离婚后张幼仪和徐志摩仍旧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张幼仪在海外不断学习进修,事业很成功。社会花絮没有感情就离婚、旧式婚嫁观受到猛烈冲击 成为寡妇的祥林嫂命运很悲惨! 离婚后的张幼仪事业很成功! 妇女思想空前解放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历史意义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前期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
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意义

三、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1、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历史意义3、前期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
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政治新闻社会花絮发表评论新文化运动还有何影响?2005年 中国热点跟踪“2005全球联合祭孔”,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 。HEADLINE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10月16日挂牌成立 ,首批学生58人,主攻科目有孔家经典。
发表评论社会主义建设要“两手抓”: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山东曲阜 纪念孔子的宗旨是: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仅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局限:1、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2、新文化运动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与时俱进。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今天的中国报道到此为止,
请大家汇报一下今天的收获 !

今天的中国报道到此为止,
请大家汇报一下今天的收获 !

2005年江苏高考题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感悟高考【答案要点】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其特点如下: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技术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共同之处: 挽救危亡。 影响: 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
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如答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