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3 08:3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一、单选题
1.(2013高一上·应县月考)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
A.河源地带 B.滨海地带 C.山麓地带 D.河流中下游
2.(2015高一上·河东期末)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
A.滨海地带 B.河源地带 C.河流中下游 D.山麓地带
3.读图,回答题。
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甲-c-沉积-兴建仓库
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D.乙-c-侵蚀-修建防护堤
(2021高一上·浙江期中)读下面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的地区主要是(  )
A.南方丘陵地区 B.西南地区
C.青藏高原 D.西北地区
5.贵州省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植被破坏严重
②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③人口多、耕地少
④降水较多,地表侵蚀作用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2020高一上·义乌期中)拉大沙丘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全长 2 700 米,宽 500 米,高 114 米,160 年 前只有 35 米高,现在仍在不断增大。读图,完成下列小 题。
(1)比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海浪侵蚀 D.风力沉积
(2)根据比拉大沙丘的发展趋势判读该地盛行风向(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7.(2020·浙江模拟)草原地区河流多蜿蜒曲折,形成蛇曲,下图为我国内陆某草原地区河流的卫星图片(甲图)和该河流某段河岸景观示意图(乙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乙图河流两岸差异的原因是(  )
A.受地球自转影响,左岸陡峻,右岸平缓
B.受农业耕作影响,左岸平缓,右岸陡峻
C.凹岸侵蚀,左岸陡峻,右岸平缓
D.凸岸侵蚀,左岸平缓,右岸陡峻
(2)蛇曲多出现于地势相对平坦地区的原因是(  )
A.土壤硬度适中,适合河流蛇曲发育
B.植被根系坚韧,阻挡河流侵蚀、切割
C.地转偏向力较大,加剧侵蚀
D.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流侧蚀显著
二、判断题
8.(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河流一般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
9.(2013高一上·宿迁月考)我国西北地区的外力侵蚀以流水侵蚀为主.(判断对错)
10.(2014高一上·嘉兴期中)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均位于河流入海口,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11.(2020高一上·河西期末)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1)考察记录单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   、   等。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5)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
12.(2022高一上·长安期末)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其中C环节名称为   ,受人类影响最多的环节是   (填图中字母)。人类通过   (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   (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地貌,其外力成因是流水   作用。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   (填“增大”或“减小”)
(4)如果图示区域位于北美洲的副热带东部地区,则沿海海域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盐度偏   (填“高”或“低”)。
13.(2022高一下·武冈期中)下面甲、乙两图为“地貌景观示意图”,丙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 ,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2)从地貌上看乙图是 ▲ ,说出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3)若甲、乙两地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甲在   处分布,乙在   处分布。
(4)丙图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循环,该循环可使陆地水   ,若B处森林大量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水循环的   环节(填数字序号)。
14.(2021高一上·路桥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地球内部圈层图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
(1)读地球内部圈层图,图中①为   层,是   (连续/不连续),②为   层,④为   面
(2)自上而下,横波到了古登堡界面时,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这说明古登堡界面以下物质状态可能是   态。
(3)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三次大冰期分别是   、   、   ;恐龙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   ;
(4)地质时期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在   末期,60%以上的   灭绝、   植物明显衰退。
(5)写出冲积扇的特点
15.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
A.西南坡大于东南坡 B.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C.南北坡大于东西坡 D.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2)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 (  )
A.北坡为阴坡,积雪多,积雪融水作用强
B.南坡为阳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C.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16.(2021高一下·安徽开学考)流水地貌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河流在不同区域发育出不同的地貌类型。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地貌示意图以及河谷剖面形态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P地的河流地貌名称是   ,根据河流搬运能力,其堆积物颗粒大小从扇顶至扇缘分布规律是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图乙所示剖面可能位于图甲中的   (A,B,C)处,并说明判断依据。   
(3)河流阶地是洪水淹没不到的阶梯状地形,人们常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简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河流地貌
2.【答案】D
【知识点】河流地貌
3.【答案】C
【知识点】河流地貌
【答案】4.B
5.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6.【答案】(1)D
(2)C
【知识点】风沙地貌
7.【答案】(1)C
(2)D
【知识点】河流地貌
8.【答案】正确
【知识点】河流地貌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河流地貌
11.【答案】(1)A;D
(2)规模;分布(质地、地表植被等)
(3)C;D
(4)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5)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例如:分两类。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12.【答案】(1)海陆间循环;水汽输送;A;修水库
(2)三角洲;沉积
(3)增大
(4)高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河流地貌;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13.【答案】(1)三角洲;河口处地形平坦,流速降低(以及海潮的顶托),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洪)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其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3)C;A
(4)海陆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④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河流地貌
14.【答案】(1)硅铝;连续;硅镁;莫霍
(2)横波消失/波速变为零;液态或熔融态
(3)震旦纪;石炭二叠纪;第四纪;温暖;干燥
(4)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
(5)冲积扇外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地球的内部圈层;河流地貌
15.【答案】(1)B
(2)B
【知识点】河流地貌
16.【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白扇顶至扇缘,堆积物由粗到细。;成因:位于山区河流出山口处,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大量堆积
(2)C;图示河谷剖面呈宽而浅的“U”形,且含沙量大,沉积作用较强,故应该位于河流的巾下游地区
(3)洪水淹没不到的区域;地形较为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肥沃;靠近水源,利于居住和耕作
【知识点】河流地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