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19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19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21: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十字路口
活动探究一 冲突
(一)“宋”案
1913年初,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身中3弹,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
1912年7月,宋教仁开始准备改组同盟会,组成国民党。
袁世凯的目的是什么?
1.时间:
1913年
2.背景:
①袁世凯独裁,破坏责任内阁制;②导火线:“宋教仁案”
3.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4.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同志们,袁一日不除,民主共和永不会实现!
同志们,反袁吧!
(二)二次革命
4.经过:
罢免三省都督,派兵南下
孙、黄号召武力讨袁
活动探究二 抉择
袁世凯大事年表记(1913——1916)
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到天坛祭天
接受旨在“二十一条”中的大部分内容
下令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3年11月
1913年10月
1914年初
1914年5月
1.谋正式总统
2.谋终身总统
3.谋帝制
小组PK,
梳理袁世凯的时间线。
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二十一条”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下令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一)复辟帝制
讨袁檄文——孙中山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正义所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有道理!
支持孙中山,反对袁世凯!
民众的态度
+1
+1
+1
(二)护国战争
以4人小组的形式,重现历史。
护国运动形势图
1915年,护国军北上讨袁
袁世凯集兵围剿
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
护国战争结束
在护国战争兴起地区的人民,或积极投军,走上护国战争前线;或筹饷担粮支援前线;或自发武装,配合作战。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
(二)护国战争
材料一: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都促使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反袁首先发难的是革命党人……帝制运动开始后,李烈钧等人分头行动。最后促成唐继尧的决心与前任云南都督蔡锷及进步党。辛亥革命为革命党与立宪派的初次联合行动。此次倒袁,可说是再度携手。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当袁世凯政府接受了“二十一条”要求后,举国上下民众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爱国储金和抵制日货运动此起彼伏,并迅速达到高潮。爱国人民团体将5月9号规定为国耻日。
——《北洋军阀史料》
思考:袁世凯称帝败亡的原因?
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护国运动的开展,各地讨袁势力的强大;
④“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②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活动探究三 继续
中间五人代指什么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这四个胳膊代指什么
军阀背后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农业
军事




军阀割据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北洋政府的统治
革命派和人民群众
1913年,制造“宋案”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1916年,护国战争
1915~1916年,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
继续探索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这段历史?
独裁
专制
……
民主
共和
……
中国有着可供民主种子生长的肥沃土地,但是5000年所形成的文明不是一下子就能摧毁的。中国毕竟是一个古老的君主国,而共和政体却是相当突然地加上去的。所以它现在仍然处于调整时期。
——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的使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