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7: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
单元特征:
1.专制王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定型;
2.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又有所新的发展。
具体表现:
1.政治上:现代中国基本疆域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2.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江南经济转型;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并存;市民文化不断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逐渐落后于西方。
4.对外关系上:开始受到外来侵略;“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5.民族关系方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各民族交融交流加强。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
2.了解明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通过郑和下西洋的线路图,以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成就和伟大创举;
【唯物史观】了解明朝时期政治上的变迁及其影响,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料实证】运用史料探究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及影响;
【历史解释】对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特别是通过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使学生客观评价明朝政治制度;
【家国情怀】感受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确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念和民族认同感。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教学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教学设计:
1.明朝是中国在发展中走向衰落的时代,突出专制强化、国家巩固、版图奠基、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新发展等。
2.将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取舍,使学生体会古今贯通,中外对比的历史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宽阔开放的国际视野,突出中外时空的关联和中西发展的逆势。
3.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图片、史料、合作探究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并落实好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有人认为,明朝雄伟、智慧,“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但也有人认为,明朝内敛、封闭,自我设限,极端专制。
那么,对于明朝又该如何去认识呢?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明朝建立:
1.1351年,元末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1)原因:
材料一 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以天下诸国合为郡县,朝廷设上、次二相,出纳君命,总理百僚......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干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朱元璋《明太祖集》
材料二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归纳为:
①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由来已久;
②元朝教训: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
③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专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根本目的:
为了加强皇权。
(3)措施:
①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
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永不立)。
(4)影响:
材料一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章奏,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试问当时诺长一个国家,件件事要经皇帝批核,这当然很困难。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归纳为:
积极:
①防止权臣专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②初期提高了行政效率。
消极:
①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效率低;
②皇帝独断,易决策失误。
2.设立内阁:
(1)原因: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工作压力增加。
(2)演变:
(3)性质: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4)运行:
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5)特点:
①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咨询顾问机构,无权决策;
②权力源自皇帝。
(6)评价(实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合作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内阁与前朝宰相异同?
材料一 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二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周谷城:《中国政治史》
材料二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臣备员六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以明代的内阁大学士比拟宰相,是当时和后世的习惯说法,某人出任大学士,即有“入阁拜相”之称。而黄宗羲指出,内阁只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不能与宰相等同。
——冯天瑜:《试论<明夷待访录>政治理念的“现代性”》
提示:
3.宦官专权:
(1)原因:
①防范内阁权重,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②部分皇帝怠于政事。
(2)表现:
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
批红的权力;
②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
③官员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历史概念: 司礼监
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还控制著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机构。其职则是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之事。
(3)实质:
必须依托于皇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4)影响:
导致政治日益黑暗,社会矛盾加剧。
4.特务机构:
锦衣卫(明太祖)、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
影响:凌驾于司法之上,强化监察控制。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一)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
1.目的:
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过程: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3、特点:
①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领先世界;
②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4.性质:
朝贡贸易
是古代王朝与周边藩属国政治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特点往往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两汉时基本形成,盛唐时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精细化、规范化,鸦片战争后受到冲击,甲午战争后体系崩溃。
教材思考点: 如何看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材料一 郑和第4次下西洋访问过的莫桑比克沿海,已到达南纬33度以南接近好望角之地,没有郑和所开拓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路,欧洲人无法这么快到达中国。正是郑和下西洋为16世纪-17世纪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的直接来华做了交通上的准备。传教士所带来的海外世界的新内容,也为明清中国人重新理解世界、认识海洋奠定了基础。
——邹振环《郑和下西洋是”大航海时代”前奏》
材料二 明朝奉行“厚往簿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
——《明史》
提示:
(1)评价:
①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
②宣扬国威,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③空前规模,大大领先。
④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成本高于收益,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2)原因: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外交往的内驱力;倭寇及欧洲殖民者侵扰也促使明朝政策出现变化。
(二)沿海形势:
1.“倭寇”威胁:戚继光抗倭
(1)背景:
明中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倭寇与中国商人、海盗相勾结。
(2)抗倭斗争:
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
(3)影响:
倭患基本肃清,东南沿海形势逐渐稳定下来。1567年后,明朝政府逐步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2.西方殖民者入侵:
(1)原因: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表现:
①16世纪中叶,葡萄牙取得在濠镜澳(澳门)的租住权;
知识拓展: 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古称“蚝镜”,后“蚝”雅化为“濠”,遂称“濠镜”。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萄牙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塞进了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
②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南部和北部;
③1624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历史人物: 郑成功(1624-1662年)
明末清初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其父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但终遭清军击。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收复台湾。收复台湾不久,突然暴病而亡,年仅38岁。初葬台南州仔尾,后迁葬于故乡南安的覆船山。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
(3)影响:
①西方殖民者的活动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中国沿海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明朝带来了统治危机;
②危机中的大明也开始了解西方。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一)内陆边疆:
1. 政策和结果: 快速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2.特点:
恩威并施、以夷制夷、因俗而治。
3.影响:
①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民族交融;
②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③但对西南、东北控制相对松散,埋下隐患。
(二)明清易代
1.背景:
(1)满洲的崛起:
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②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③皇太极将女真族改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都城在盛京,即今天辽宁沈阳。
(2)明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①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③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盘剥;
④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3)明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1644年,明末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
问题思考: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明朝灭亡的原因?
料料一
崇祯三年 旱……
八年 夏旱蝗,黄河冰
九年 夏旱蝗,秋开封大水
十年 夏大蝗,四月山西大雪……
十五年 怀庆地震,黄河决
——郑廉《豫变纪略》
材料二
提示:
政治黑暗;
自然灾害不断;
农民起义;
东北控制相对松散使满洲崛起。
初试牛刀:
1.(2024·湖北卷)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时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排除A项;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汉高祖没有废除行政中枢,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年湖南卷)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说明( )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明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元朝圣旨形式‘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圣旨形式保留了蒙古文化元素,A项正确;材料没有民族矛盾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无法由此看出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排除C项;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年浙江卷1月)俄罗斯海参崴市某博物馆藏有发现于今俄罗斯特林地区的石碑两块,名为“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碑文记录了奴儿干都司建立和当时官员亦失哈两次巡视该地的史实。该石碑可以佐证( )
A.中俄之间已经没有领土的纠纷 B.清朝在东北边疆设都司和卫所
C.明朝在黑龙江流域拥有管辖权 D.库页岛在法律上属于中国领土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可知,碑文记录了奴儿干都司建立和当时官员亦失哈两次巡视该地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管辖机构,表明明朝在黑龙江流域拥有管辖权,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时期中国对外东北地区的管理问题,而中俄领土纠纷问题是近现代的历史事件,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是明朝在东北边疆设都司和卫所,而不是清朝,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库页岛,因此无法证明库页岛的法律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4年江苏卷)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出现源自乡约的“约”字地名,如安山约、大连约等,一约辖一村或数村。知县往往“慎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一记载反映出该县( )
A.乡约与法律合流 B.注重对农民的军事训练
C.保甲制形同虚设 D.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博罗县下辖的村里面很注重乡约的作用,地方长官也很慎重选择“乡约之长”让其宣讲“高皇帝之六训”,负责当地保卫事宜,这说明该县很重视乡约在基层的教化和治理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法律的内容,无法得出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乡约之长” 负责当地保卫事宜,不是对农民的军事训练,排除B项;保甲制形同虚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山东高考)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正确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朝对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和监督,是要保证御史规范行使权力并对地方进行有效监察,故选A项;通过对御史的考核监督是为防止御史滥用权力,而非限制其行使监察权,排除B项;材料中御史制度设计意在加强对地方监察,而不是强调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列举其他对地方监察渠道,“拓宽”说法错误,排除D项。
6.(2021·天津高考)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解析】 明初中书省总管天下文治,没有对其权力进行制衡,导致丞相擅权,故选B项;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君主专制指君主独揽国家大权,不受限制和约束,且其在明朝之前已经逐步强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明朝建立
(二)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一)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
(二)沿海形势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一)内陆边疆
(二)明清易代
教学反思: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较为完整,在教学过程能恰当的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推进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了吸引力,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设计的情境真正能发挥激趣和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使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但是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课堂知识含量较多,课前预习做的有点不到位,影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教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