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略故都的秋味,理解本文如何围绕“清、静、悲凉”来写的。
2.感受文章的诗意美,学习以情驭景的写法。
3.探究文章的“悲凉美”,了解“悲秋文化”和作家的审美取向。
4.了解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文章的诗意美和作者的家国情怀。
难点:探究“悲凉美”,了解“悲秋文化”。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2.制作PPT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印象深刻的一篇博文片段,引出《故都的秋》。
二、绘秋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 有何特点?(秋味:清、静、悲凉)
2.作者描绘了几幅秋的图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
(1)3-11自然段: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凉图、秋果图
(2)学生分组回答五幅图中的“清、静、悲凉”。
三、比秋
思考:作者选取的景物有何特点?对比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说一说。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个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老舍《济南的秋天》)
小结:平常的景、素淡的色彩。
四、诵秋
1.自读:你觉得哪些句子最富有诗意?挑出来读一读。
2.齐读:
秋天,在小院的每一椽破屋里;在牵牛的每一枝蓝朵中;在槐树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里;在闲人的每一句轻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3.体会诗意的语言:
(诗行的形式呈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小结:在故都的每一个角落里,“秋”都是如此美好而浓烈,绝不是南国那样的寡淡少味,所以郁达夫才“不远千里”来寻。欣赏这样的秋自然不能像欣赏“名花美酒”那样“半开半醉”,应该用“全开全醉”的状态,才能“饱尝”这浓浓的秋味。
五、议秋
思考:作者为何如此强调秋的“悲凉”呢?悲凉“美”在何处?联系秋草、落蕊、秋蝉谈谈你的理解。
1.图片启发:
油画《父亲》(罗中立):在的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
摄影获奖作品《枯荷》:历经了春夏,凋零后的悲壮。
2.意象理解:秋草的衰飒、落蕊的凋谢、秋蝉的残鸣正是这种生命盛放后的谢幕。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觉,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逗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
3.文化寻根,研读第12段: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宋·欧阳修《秋声赋》)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战国·宋玉《九辩》)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4.相关背景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
夏衍:“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小结:小家大国,深沉的眷恋。
5.齐读最后一段。
六、结课:
故都的秋是一碗浓茶,苦涩而清醇;故都的秋是一幅名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首好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支悲歌,忧伤而苍凉。
七、作业
以《校园的秋》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