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品读文本
(一)解题:
论——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作者:
贾谊,西汉洛阳(现在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合称“屈贾”。
(三)作者写作意图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名为“过秦”,实是“戒汉”。
(四)品读文本
明朝才子孙月峰以“中间险字奇句,亦尽杂见错出,乃却以粗卤矫健之气行之。读者但见其飞砂走石,横溢不可遏,然而精巧实理俱在内。”之语评价《过秦论》。
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
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
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过秦论》(上),因此前人对它的评语也很多。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因此吴闿生的意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那么,几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过秦论》这一“气盛”的特点。
1.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气势酣畅、磅礴)
2.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 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4)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小结: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3.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本文强烈鲜明的对比给阅读文章的人以警醒和震撼,启人深思《师说》中的对比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在作文中学着把对比写好肯定会为作文增色很多的。通过对比作者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文章的议论部分很明显在哪一段?这一段有个词语提示我们这是议论段落
用大量篇幅叙述秦国由弱到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层层铺排对比推进,在铺排对比中,叙述的内容有了倾向性,至末段发表议论,总结原因。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而且在以上的对比中更加清晰和突出。
贾谊抓住时间线索(如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很有条理叙述了秦国崛起与发展、鼎盛直至灭亡的过程;同时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事件)即某一点,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用画面的形式构成“点”,“点”“线”结合于是我们不由自主地会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读,他不中断,你就不能中断,他不节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余,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酣畅,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的笔锋走作者用概括扼要的笔墨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以少写多,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读起来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的笔锋走,那当然会显得气“盛”了文章气盛,仿照前面概括一下原因:这种以叙事来说理让文章气盛。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读,我们知道:赋的手法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使文章纵横捭阖,酣畅淋漓,文采飞扬,一泻千里;全篇到底的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跌宕起伏,说服力强,语气激昂有力,气势酣畅;作者虽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在“蓄势”,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酣畅,评论者评价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气“盛”之文,鲁迅更是盛赞为西汉鸿文。
这些写作手法尤其是排比和对比值得我在作文中借鉴,希望同学通过尝试把作文写得更好,也引人入胜!
四、布置作业
1.比较阅读文言百段《过秦论》(下篇)
2.请同学齐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酣畅气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