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拔高练习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1 15: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该材料主要表明21教育网
A.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B.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C.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 D.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2.1916年,陈独秀在《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据此推断,陈独秀当时大力弘扬的是21*cnjy*com
A.维新变法思想 B.三民主义思想
C.民主科学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3.陈独秀不仅反对旧文学形式上的“雕 ( http: / / www.21cnjy.com )琢”等毛病,而且着重地反对了“黑幕层张、垢污深积’的封建思想内容,他把文学革命当作“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材料说明“文学革命”【来源:21cnj*y.co*m】
A.反对旧文学的形式 B.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
C.将斗争矛头对准封建主义 D.目的在于显文学价值
4.下表是一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简表(部分)。这说明当时中国( )
项目 一战前(1913年) 一战后(1919年)
棉纺厂数目 22个 64个
纱数目 70余万枚 222余万枚
绿丝厂教 170多家 430多家
面粉厂数目 40多家 120多家
A.民族工业利润快速增长 B.手工作坊市场化
C.商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D.轻工业发展迅速
5.政治漫画是关于政治题材的漫画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往往带有某种政治目的和鲜明的价值立场,于20世纪初开始见诸中国的报纸和杂志。如图是创作于1918年的一幅政治漫画,其涉及的主题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辛亥革命 B.军阀混战 C.国民革命 D.宁汉合流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或“短暂春天,出现在
A.19世纪70年代前后 B.19世纪末
C.1912至1919年 D.1937至1945年
7.有史家认为:以《新青年》的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为开端,从“打倒孔家店”到文学革命,再从人性批判到社会改造,这场运动以现代化为出发点反思西学,重申中国传统文化,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等方面,无疑触及了中国现代化最艰难而又最根本的一环。对此观点认识准确的是
A.“新的价值体系”是指马列主义
B.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最根本的一环”指的是思想领域反封建
D.“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中体西用”的思想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地纷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办女学,甚至曾出现“兴女学”思潮。该思潮大致包括“培养新型的贤妻良母、实现男女平权、造就社会胜利者、发展女子健全人格”等内容。这反映出当时女性( )www.21-cn-jy.com
A.社会价值受到关注 B.以追求知识为时尚
C.热衷爱国救亡运动 D.竞相接受西方思想
9.“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21·世纪*教育网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0.下图为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对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民族资本家重视发展重工业 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诱导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主要得益于列强忙于欧战
11.1922年,近代学者钱玄同在日记中回顾了自己20年来的思想变化(内容见如图)。该日记( )【出处:21教育名师】
四、一九O八—一五,主张保存汉字,极端排斥国语改用拼音之说。一九二一以来主张国语非改用拼音不可,极端排斥汉字保存论。五、一九一二竭力反对汉字改写横行。一九一七以来竭力主张汉字改写横行。六、一九一二—一五,主张复汉族古衣冠。一九一六以来主张改穿西装。七、一九O九—一五,主张遵修古礼。一九一六以来主张废弃古礼。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社会观念的变化
B.体现了知识分子抵制清政府的新政政策
C.折射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D.说明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12.告示牌是用来引起人们关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警示人们某种特定信息,从而达到告知目的的牌子。这是1914年曾在北京天安门前竖立的一个告示牌。对此告示牌的解释准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清帝退位仍居住在紫禁城内廷 B.皇家禁地彰显着皇权至尊威严
C.袁世凯于太和殿举办登极庆典 D.为保护当世规模最大的宫殿群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两种异质文化在平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不平等的条件下接触时,首先为人们所发现、所接受的是文化的最外层——物质层次;进一步接触时,才逐渐认识到中间层次——心物层次;最后方能深入到各自的核心层次——心理层次。2-1-c-n-j-y
——摘编自安宇《冲撞与融合一中国近代文化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中国人仓促地以采借西方文明的形式发起了近代化运动。只从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经历了地主阶级科技近代化、资产阶级制度层次近代化、资产阶级“人”的近代化等阶段。整个过程曲曲弯弯、峰回路转、迅速快捷但又浮皮潦草。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为 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做了准备,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化”向近代社会。
——摘编自汪林茂《中国近代化历程纵横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鸦片战争至20世纪初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这一主题提炼材料的主要论点,并提供相应论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人”的近代化的含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进所体现出的特点。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1864年)
材料二:(梁启超在评价洋务派时说)知有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三:由《新青年》卷起的运动狂飙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曾国藩、李鸿章的共同主张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在学习西方认识上的新突破及其实践活动。
(3)材料三中“《新青年》卷起的运动”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产生的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的趋势。
三、论述题
15.传统与变迁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中,对于近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历程,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做了一番精彩的描述。他说:‘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竖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著了一个霹雳,因想道(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21cnjy.com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传统中国近代西方实化碰撞的历史。从这一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参考答案:
1.B
【详解】据材料“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是1921年左右,材料“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反映了解放思想势在必行,B项正确;材料涉及辛亥革命的局限,故强调要进行思想革命,排除A;近代中国的主题之一是救亡图存,但与材料强调思想革命不符,排除C;D项是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环境,但与材料强调思想革命不符,排除。【版权所有:21教育】
2.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表明近代中国人探索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发展历程,而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大张旗鼓地宣扬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对封建正统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所以应选C。
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新文化运动·内容
3.C
【详解】陈独秀将“文学革命当作‘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可知,陈独秀意图通过文学革命来反对封建主义,C项正确;A只是表象,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陈独秀的目的是为了冲击封建思想而非彰显文学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21·cn·jy·com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前后(中国)。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棉纺厂数量、纱数量、缫丝厂数量、面粉厂书数量都有加大增加,体现了以棉纺织业、面粉制造业为主的轻工业发展迅速,D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民族工业数量增加,不能反映民族工业的利润,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中国民族工业为机器生产,排除B项;据材料不能得知产品是销往国外还是国内,排除C项。故选D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918年(中国)。根据材料“下图是创作于1918年的一幅政治漫画”,结合图片信息,可知这与北洋军阀时期军阀混战有关,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时间不对应,排除C项;宁汉合流发生于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1*cnjy*com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C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不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不正确;民国后期资本主义遭受巨大打击,D不正确。故答案为C。
7.C
【详解】根据“以《新青年》的创办为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从‘打倒孔家店’到文学革命,再从人性批判到社会改造”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最根本的一环”指的是思想领域的反封建,C项正确;“新的价值体系”指的是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B项;“中体西用”的思想出现于“反思西学”之前,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该思潮大致包括‘培养新型的贤妻良母、实现男女平权、造就社会胜利者、发展女子健全人格’等内容”等信息可知,这股思潮是重视女性的表现,说明女性的社会价值受到关注,A项正确;这股思潮中并不仅仅是追求知识,所以不能说明以追求知识为时尚,排除B项;这股思潮主要体现了对女性社会价值的关注,不能体现爱国救亡,排除C项;“贤妻良母”的思想并不是西方思想,所以不能体现竞相接受西方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主要宣传民主、科学,D项正确;《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A项;《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民报》主要宣传的革命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0.D
【详解】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其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D正确;图片中显示的多为纺织企业,属于轻工业,排除A;官僚资本主义产生时间是1927年,排除B;政府放宽民间设厂规定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
11.A
【详解】依据材料“一九O八—一五,主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存汉字,极端排斥国语改用拼音之说。一九二一以来主张国语非改用拼音不可,极端排斥汉字保存论”,“一九一二竭力反对汉字改写横行。一九一七以来竭力主张汉字改写横行”等信息,可以看出钱玄同本人矛盾的观点,因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其对清政府的态度,排除B项;洋务运动在19世纪末就已经失败了,材料也未涉及,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矛盾心理以及思想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告示牌上的文字“行人不准由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往北,行人不准在此处停留”,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根据之前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清朝的皇室可以继续在紫禁城当中居住,一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清帝溥仪等人赶出了紫禁城,A项正确;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1914年为中华民国时期,“皇权至尊威严”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排除C项;1914年设告示牌主要是政治原因,清朝皇室依然居住在这里,并不是为了保护文物,排除D项。故选A项。2·1·c·n·j·y
13.(1)论点:中西方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碰撞融合中推动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论据: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师夷长技;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学习西方制度。
(2)“人”的近代化:指的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
(3)特点:由被动到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
【详解】(1)论点:由材料“当两种异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在平等或不平等的条件下接触时……最后方能深入到各自的核心层次——心理层次”可归纳为中西方文化在碰撞融合中推动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
论据:结合所学可从睁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史实进行举例说明。
(2)“人”的近代化:结合所学可知,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分别是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这刚好对应材料几个阶段的相关描述,故资产阶级“人”的近代化阶段指的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
(3)特点:由材料“首先为人们所发现、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受的是文化的最外层……进一步接触时,才逐渐认识到中间层次……最后方能深入到各自的核心层次”可知,其特点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材料“只从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经历了地主阶级科技近代化、资产阶级制度层次近代化、资产阶级‘人’的近代化等阶段”可知,其特点是由被动到主动、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
14.(1)主张和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2)新突破: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实践:①宣传维新思想;②参与戊戌维新运动。
(3)运动:指新文化运动。
影响: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条件;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4)趋势:从器物(技术)、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近代(中国)。主张和目的:根据材料“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归纳出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中国)。突破:根据材料“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可归纳出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其活动如宣传维新思想;参与戊戌维新运动。
(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科学,宣传阵地是《新青年》。 影响:根据材料“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所学可知,可从解放人们的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及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等角度进行分析。
(4)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近代(中国)。趋势:根据材料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可知,从器物(技术)、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
15.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面对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冲击时的三个阶段反应,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器物,制度以及文化觉醒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器物层面的觉醒。在这个阶段,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开始意识到在军事技术等物质层面上的落后。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认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这是传统中国所不具备的。因此,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改革者开始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军事装备,即所谓的“师夷长技”,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器物来增强国力,抵御外来侵略。
第二阶段:制度层面的反思。甲午战争的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败使中国的精英阶层进一步认识到,仅仅模仿西方的器物是不够的,中国的衰败不仅仅是因为技术落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治制度的腐朽和不合理。因此,这个时期出现了戊戌变法等尝试,试图通过改革旧有的政治体制,建立更加现代化的政府管理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第三阶段:文化的觉醒。经历了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政治变革尝试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器物和制度的问题,更是文化根本的缺陷。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文化和旧道德,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文化,实现民族的自我更新。
近代中国的历史演进,是一个从表层到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逐步认识自身不足,并试图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来实现自我革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不断激化,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终,中国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与“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面对西方冲击时的三个阶段反应,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器物,制度以及文化觉醒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器物层面的觉醒,根据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竖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阶段,中国开始意识到在军事技术等物质层面上的落后。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认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这是传统中国所不具备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此,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改革者开始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军事装备,即所谓的“师夷长技”,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器物来增强国力,抵御外来侵略。
第二阶段:制度层面的反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材料“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著了一个霹雳,因想道(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精英阶层进一步认识到,仅仅模仿西方的器物是不够的,中国的衰败不仅仅是因为技术落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治制度的腐朽和不合理;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此,这个时期出现了戊戌变法等尝试,试图通过改革旧有的政治体制,建立更加现代化的政府管理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www-2-1-cnjy-com
第三阶段:文化的觉醒。根据材料“从甲午战役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变革尝试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器物和制度的问题,更是文化根本的缺陷;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文化和旧道德,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文化,实现民族的自我更新。
最后,总结归纳,深化中心。近代中国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演进,是一个从表层到深层逐步认识自身不足,并试图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来实现自我革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不断激化,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终,中国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