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30 12:01:16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九上·临海期末)下列物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水杯 B.橡胶轮胎
C.报纸 D.可乐瓶
【答案】B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
【解答】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正确;
C.报纸是植物纤维制成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错误。
D.可乐瓶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1九上·镇海期末)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 目前,这种“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是由碳元素组成
C.碳片是一种有机物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C。
3.(2023九上·萧山期中)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小红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①KNO3②合成橡胶③尿素[CO(NH2)2]④熟石灰⑤新疆棉花⑥合金⑦石墨⑧(NH4)3PO4⑨蛋白质⑩生铁。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复合肥的是①⑧ B.属于有机物的是②③⑤⑥⑦⑨
C.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②⑥⑩ D.属于盐类的是①④⑧
【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所属类别的定义或常见物质分析判断。
【解答】A、复合肥中含有N、P、K中两种以上元素,因此①和⑧属于复合肥,所以A符合题意;
B、有机物是含有C、H元素且非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的化合物,因此⑥、⑦不属于有机物,所以B不符合题意;
C、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因此②不属于金属材料,所以C不符合题意;
D、盐是有铵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因此熟石灰不属于盐,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4.(2024九上·杭州期末)工业上常用乙炔(C2H2)和氧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焊接金属,其中乙炔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乙炔是一种含碳的物质,因此属于有机物,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3九上·拱墅期末)《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甲烷属于有机物
C.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D.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一定不会发生爆炸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甲烷化学式为CH4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易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分析。
【解答】A、 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符合题意;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3九上·上虞期末)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物质,所给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类别,光合作用中能量的变化及碳、氧循环的作用分析。
【解答】A.图一转化1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的反应,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物质,符合题意;
B.图二中Y为有机物,该反应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不符合题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3九上·余姚期末)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某种液体燃料,同时生成一种物质丁,丁是最常见的溶剂,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3:1
C.四种物质中乙、丙是有机物
D.丙属于氧化物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单质与化合物反应,再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这就是置换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方程式配平,然后确定分子个数比值;
(3)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4)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解答】根据图片得到:3H2+CO2CH3OH+H2O.
A.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肯定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壁为3:1,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是无机物,而不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丙由三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8.(2023九上·萧山期末)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S2、CaCO3都是有机物
B.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
C.金属Mg、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简单的有机物;氧化物
【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分析;
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CH4属于有机物; CS2、CaCO3 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A错误;
B.硝酸铵虽然是盐,但是水溶液呈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故B错误;
C.铜与酸不反应,故C错误;
D.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9.(2023九上·杭州期中) 人类生活生产中时常用到各种材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甲烷、尿素、醋酸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C.棉花、羊毛、涤纶都是合成材料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判断。
【解答】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甲烷、尿素、醋酸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棉花、羊毛都是天然材料,故C错误不合题意;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2020九上·余杭期中)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不能确定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二者相加与有机物的质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的组成元素。
【解答】碳元素的质量:;
氢元素的质量:;
因为2.4g+0.2g=2.6g,
所以该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故选B。
11.(2023九上·萧山期中)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有机物
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硝酸铵属于钾肥,它能促使植物合成叶绿素,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简单的有机物;物质的鉴别、推断;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A、根据合金为金属材料分析;
B、根据棉和羊毛属于有机物分析;
C、根据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分析;
D、根据硝酸铵属于氮肥分析。
【解答】A、 合金为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 棉和羊毛属于有机物 ,符合题意;
C、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铵属于氮肥,它能促使植物合成叶绿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2023九上·萧山期中)化学工业的发展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印刷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向农田中施入化肥越多越好
C.把废料中的铁回收再生 D.废旧橡胶制品就地焚烧
【答案】C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空气污染与保护;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水、空气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环保理念。
【解答】A、 印刷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 ,不符合题意;
B、 向农田中施入化肥并非越多越好,且太多会污染水资源 ,不符合题意;
C、 把废料中的铁回收再生,可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 ,符合题意;
D、 废旧橡胶制品就地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3九上·龙湾月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物质的分类;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①金属氧化物和酸也可以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碱之间的反应,①错误;纯碱溶液是碱性但不是碱溶液, ② 错误; ③碳酸钠含氧元素,但属于盐, ③ 错误; ④ 碳酸钠含碳元素,但是是无机物, ④ 错误;
【解答】由分析知①②③④都错误,故答案为:D。
14.(2022九上·义乌期中)在纳米镍粒子的催化下,能发生如下模型所示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镍粒子属于非金属单质
B.表示甲烷,属于无机物
C.该反应中,和的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A、根据镍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甲烷为有机物分析;
C、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分子个数关系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为化合物间的反应分析。
【解答】A、纳米镍粒子属于金属单质 ,不符合题意;
B 表示甲烷,属于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反应中 和的个数比为1:1 ,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有单质参与,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23九上·平湖期末)乙醇又称酒精。酿酒的过程中存在反应:C6H12O6(葡萄糖)2C2H5OH(乙醇) +2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的C6H12O6和C2H5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酒化酶参与了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该反应与人体剧烈运动时进行的无氧呼吸的反应相同
D.用高度白酒泡制药酒是利用了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答案】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催化剂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该反应与人体剧烈运动时进行的无氧呼吸的反应的原理不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酒精是溶剂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大部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所以反应中的C6H12O6和C2H5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酒化酶是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只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与人体剧烈运动时进行的无氧呼吸的反应不相同,无氧呼吸的反应产生的是乳酸,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泡制药酒是利用了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把药里面的物质溶入到酒精里面,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下列有关甲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C.甲烷燃烧可产生3000℃的高温,可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D.甲烷的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A、根据甲烷为最简单有机物分析;
B、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C、根据甲烷燃烧不能产生高温分析;
D、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不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不能产生3000℃的高温,符合题意;
D、 甲烷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7.(2023九上·萧山月考)“天宫”空间站上使用的记忆合金、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等材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工业制取记忆合金中的钛,先用热浓硫酸处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得到硫酸钛[Ti(SO4)2]、硫酸亚铁和一种氧化物,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硫酸钛属于化合物中的   (选填“酸、碱、盐、氧化物”)。
(2)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序号)。
A.记忆合金 B.羊毛 C.芳纶纤维
【答案】(1)+4;盐
(2)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盐分析;
(2)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解答】(1) 用热浓硫酸处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 得到硫酸钛[Ti(SO4)2]、硫酸亚铁和一种氧化物, 则FeTiO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2)+x+(-2)×3=0,x=+4, 硫酸钛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错误;羊毛属于天然材料,B错误;芳纶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正确;
故答案为:(1)+4;盐;(2)C。
18.(2023九上·安吉月考)2023年3月19日第十五届VEX亚洲机器人锦标赛在澳门顺利闭幕,通过此次大赛,引导更多的大中小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技、走进科技。
(1)某些机器人的内部用到聚氨酯,聚氨酯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合金”)。
(2)机器人工作时常采用锂电池组,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Li + MnO = LiMnO 的氧化还原反应,该电池组充电时将相应的能量转化为   能。
【答案】(1)合成材料
(2)化学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2)根据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分析。
【解答】(1) 聚氨酯属于合成材料。
(2) 电池组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1)合成材料;(2)化学。
19.(2023九上·金华期中)“共享电瓶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为共享电瓶车结构图,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共享电瓶车在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
【答案】(1)bc
(2)化学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塑料车筐和橡胶轮胎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bc;
(2) 共享电瓶车在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0.(2023九上·绍兴月考) 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种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不会熄灭。其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
(1)火种燃料使用的清洁能源是丙烷(C3H8),请写出丙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2)如果灯体上部封闭,不与导烟气腔连通,火焰容易熄灭,原因是   。
(3)我国炼铜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将赤铜(Cu2O)和炉甘石、木炭粉混合高温制得黄铜:
高温X+Cu2O+CZn+2Cu+2CO2↑。则炉甘石主要成分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C3H8+5O23CO2+4H20
(2)不能形成对流,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3)ZnCO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物理上,质量守恒主要应用于解决热学问题以及功能转换,而质量守恒也可以用于化学方面,如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化学元素物质的量计算,主要遵循下列规则;六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变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改变。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会改变。
【解答】(1) 火种燃料使用的清洁能源是丙烷(C3H8),丙烷完全燃烧,碳元素变成二氧化碳,氢元素变成水,所以丙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
(2)如果灯体上部封闭,不与导烟气腔连通,火焰容易熄灭,原因是 不能形成对流,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相同,所以则炉甘石主要成分X的化学式为 ZnCO3 ;
故答案为:(1) C3H8+5O23CO2+4H20 (2) 不能形成对流,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3) ZnCO3
21.(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使用零碳甲醇燃料”作为绿色亚运主火炬燃料的生产示意图。甲醇(CH3OH)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绿色属性等特点,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1)甲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图中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有机物
(2)CO2+3H2CH3OH+H2O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是无机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中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即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3H2CH3OH+H2O。
22.(2023九上·北仑期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广泛使用医用口罩和“84”消毒液进行防护。
(1)医用口罩原料主要是聚丙烯,N95口罩实际上就是用聚丙烯无纺布SMMMS制作成的能过滤95%微细颗粒的5层口罩,聚丙烯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NaClO+CO2+H2O=X+HClO,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合成
(2)NaHCO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2)根据所给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解答】(1) 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
(2)由所给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钠1、氯1、碳1、氧4、氢2,反应后为:氯1、氧1、氢1,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化学式为NaHCO3。
故答案为:(1)合成;(2)NaHCO3。
三、实验探究题
23.(2024九上·鹿城月考)杭州亚运会的火炬名为“薪火”,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以丙烷(C3H8)为燃料,小科想对丙烷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得知: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猜想一:丙烷燃烧的产物为CO2、H2O;
猜想二:丙烷燃烧的产物为CO、H2O;
猜想三:丙烷燃烧的产物为CO2、CO、H2O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丙烷在一定量的纯净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丙烷燃烧实验时采用纯净的O2而不是用空气的原因是   。
(2)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3)实验中将观察到哪些现象,可以推测猜想三成立。   。
【答案】(1)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判断
(2)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的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3)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利用各个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产物,从而推断丙烷燃烧的产物。
【解答】(1)空气为混合物,除氧气外,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分,如果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3)如果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有水存在,装置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C中红色粉末变黑,说明有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此时猜想三成立。
24.(2018九上·杭州期中)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研究小组欲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1)大米主要成分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为了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那么该小组成员应该在装置A与B之间正确连接:A→②→③→①→   →B(提示:发生装置A导出的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装置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3)B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B装置的作用是   。
【答案】(1)有机物
(2)③→②
(3)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知识点】浓硫酸的稀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含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解答】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为了测量“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在氧气进入①装置前,要把发生装置A导出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除去,“塑料大米”燃烧会生成H2O和CO2,应先用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蒸气,通过测量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氢元素的含量,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碳元素的含量;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右侧装置,造成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测量结果不准确,而B装置中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1)有机物;(2)③→②;(3)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5.(2023九上·萧山期中)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初步测试显示,在能量供给充足时,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1)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类物质大多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不易挥发B.易燃烧C.难溶于水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与以下哪几项属同一类型   。A.木炭燃烧B.冰雪融化C.酒精蒸发D.钢铁生锈
(3)作为食物,淀粉中储存的   能(填一种能的形式)可被人利用。
(4)1克淀粉完全燃烧可释放热量17.15千焦,若热量完全被1千克、20℃的水吸收,则水的温度可达到   ℃。[水的比热容c=4200J/(kg ℃),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答案】(1)有机物;BC
(2)AD
(3)化学
(4)24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及有机物的特点分析;
(2)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3)根据淀粉储存化学能可被人利用分析;
(4)根据淀粉释放能量及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始温度分析。
【解答】(1) 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有机物,有机物大多具有易燃烧、难于水的性质,不一定易挥发,不一定都有碳、氢、氧元素,故选BC。
(2)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木炭燃烧、钢铁生锈也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酒精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D。
(3) 作为食物,淀粉中储存的化学能可被人利用。
(4) 1克淀粉完全燃烧可释放热量17.15千焦,若热量完全被1千克、20℃的水吸收,设水的温度可升高℃,则 17150J ÷ 4200J/(kg ℃) ÷ 1千克 ÷℃4℃,则水温可达到24℃。
故答案为:(1)有机物;BC;(2)AD;(3)化学;(4)24.
26.(2021九上·定海月考)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 A 至 G 均表示装置编号)(提示:氢氧化钠能吸CO2 ;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 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
(2)E、F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错误的地方,应如何改进?   ;理由是   ;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 装置的作用是   
【答案】(1)浓硫酸
(2)对调装置E、F的位置;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
(3)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本实验是个定量分析实验,需要知道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就是分别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当吸收需要分别进行时(相当于检验),就需要水在前,二氧化碳在后,和除杂恰好相反.
【解答】(1)要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首先需要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装置为B,装置C为浓硫酸,除水蒸汽;
(2)塑料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测定碳氢元素的含量,需要测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有水首先要先检验水,对调装置E、F的位置; 理由是 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
(3)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所以本题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四、解答题
27.(2023九上·奉化期中)近日,曾红极一时的休闲食品——槟榔的广告宣传被广电总局全面禁止。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C8H13NO2)就像烟碱(尼古丁)一样,会使人兴奋、上瘾,甚至致癌。槟榔碱是一种生物败,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油状液体,能溶于水和乙醇。
(1)槟榔碱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混合物”)
(2)请写出槟榔碱的一条物理性质:   。
(3)31g槟榔碱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g。
【答案】(1)有机物
(2)常温下是油状液体(或“能溶于水”、“能溶于乙醇”)
(3)6.4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观察槟榔碱的化学式,可以看到它的元素组成,并且计算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槟榔碱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
(2)槟榔碱常温下是油状液体,能溶于水,能溶于乙醇;
(3)31g槟榔碱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31gx155x100%=6.4g。
28.(2024九上·余杭期末)目前,在所有节能与新能源车型中,混合动力车型相对成熟,当前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小型的内燃机燃烧汽油(主要成分为辛烷:C8H18)来提供动力,请你写出辛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当爬坡或遇路况不好时,蓄电池开始工作来补充动力,蓄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为   。
(3)某新能源车整车(含乘客)质量为1.5吨,下坡时关闭燃油系统,此时可以给蓄电池充电。已知坡长为30米,坡高有3米,下坡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为10%,则这一过程能使蓄电池的电能增加   J。
(4)我国玉兔号月球车已成功登上月球,为什么月球车是用电来驱动的,而不能用内燃机来驱动,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答案】(1)2C8H18+25O216CO2+18H2O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4500
(4)月球上没有氧气,不能支持燃料燃烧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热机的工作原理;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有机物燃烧一般产生二氧化碳以及水。蓄电池具有化学能,其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烧必须要有氧气。
【解答】(1)机物燃烧一般产生二氧化碳以及水,结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2)电池内部具有化学能, 蓄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为10% , 电能增加 为1500x3x10x10%J=4500J。
(4) 内燃机是热机,必须燃烧燃料,燃烧必须有氧气, 月球上没有氧气,不能支持燃料燃烧 ,所以 不能用内燃机来驱动 。
29.(2024九上·余杭期末)图甲是目前流行的某品牌“自热火锅”,图乙是自热火锅结构示意图。某兴趣小组对这种只要加水就能食用的火锅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
①材料:外盒是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保温性能的聚丙烯材料制成,餐盒为航空铝箱材料,无污染可再生。带有小孔的盒盖内扣设计,具有良好的密闭功能。
②栅格设计:内外盒之间采用栅格设计,有利于空气流动。
③发热包内含有铁粉、铝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其中的金属粉末与碳粉在热水中能发生氧化并缓慢放热。
(1)食材中有牛肉、土豆等配料,营养丰富,其中牛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   。
(2)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查阅资料发现发热包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也会放出热量,其中某一步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反应基本类型)。
(3)外盒是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保温性能的聚丙烯[(C3H6)n]材料制成,聚丙烯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在食材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15分钟可以食用,吸收的热量为Q,若改用热值为q的燃料加热,吸热效率为a%,则需要燃料的质量为   。(用字母表示)
【答案】(1)蛋白质
(2)置换
(3)有机物
(4)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燃料的热值;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肉类食物含有较多蛋白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
【解答】(1) 牛肉为肉类, 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2)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所以属于置换反应。
(3) 聚丙烯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属于有机物。
(4) 吸收的热量为Q,吸热效率为a% ,可以求解总热量,总热量除以热值即可得到燃料的质量。
30.(2023九上·浙江期中)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市举行。作为G20峰会后杭州又一盛会,杭州亚运将力争交出一份完美的“零碳”答卷。
(1)杭州亚运会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使用安全环保的绿色电力。这些绿电来自西部地区的光电和风电。其中光伏发电是将   转化为电能。
(2)吉祥物中的“莲莲”创意取自“接天莲叶无穷碧”,荷叶中的己烯醇(C6H12O)是荷叶独特香味的来源。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己烯醇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在己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亚运吉祥物毛绒玩具,生产全程采用绿电,还优化了毛绒玩具中的填充原料、省去外包装环节,一只玩具可减少0.11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原本需要氢氧化钠进行吸收,如果生产10万只玩具,减排后可以节约多少千克的氢氧化钠
【答案】(1)太阳能(光能)
(2)有机化合物;6:1
(3)解:生产10万只玩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质量为0.11kg×10×104=1.1×104kg,设可节约氢氧化钠质量为x
CO2+ 2NaOH=Na2CO3+ H2O
44 80  
1.1×104kg x  
44:80=(1.1×104kg):x
x=2×104kg
答:减排后可以节约2×104千克的氢氧化钠。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分析;
(2)根据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析。
【解答】(1)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 己烯醇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在己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2:12=6:1.
故答案为:(1) 太阳能(光能) ;(2)有机化合物;6:1;(3)2×104kg。
31.(2023九上·临平期中)杭州亚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由“数字人”参与开幕式点火仪式,也是首次使用源自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4O)作为主火炬塔“潮涌”的燃料,实现主火炬在循环使用期间的零排放。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某条反应路径的微观示意如下:
(1)甲醇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在上述过程中,若有44g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可生成甲醇   g。
(2)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烧过程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燃料中的   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1)有机物;32
(2)2CH3OH+3O2CO2+4H2O;化学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分析;
(2)根据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分析。
【解答】(1) 甲醇为含碳元素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在上述过程中,若有44g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甲醇,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甲醇中碳元素质量,则理论上生成甲醇质量为。
(2) 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CO2+4H2O 。 燃烧过程是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故答案为:(1)有机物;32;(2) 2CH3OH+3O2CO2+4H2O ;化学。
32.(2023九上·诸暨月考)杭州亚运会主打“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处处彰显节能理念。
(1)亚运会主体育馆“大莲花”(图甲)的部分电能来自场馆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工作时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   能。
(2)火炬“薪火”(图乙)主体部分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主体部分属于   材料(选填“合金”或“有机合成”)。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主要包括CO、H2、CH4、CO2,其中   气体属于有机物。
(3)主火炬塔(图丙)在亚运会上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为燃料,实现碳零排放。绿色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3H2+CO2CH3OH+H2O)。
①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丁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②每生产100吨甲醇,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   吨,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答案】(1)电
(2)合金;CH4
(3)NaOH、CaO;137.5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3)①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就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②写出制取甲醇的方程式,根据生成甲醇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即可。
【解答】 (1)亚运会主体育馆“大莲花”(图甲)的部分电能来自场馆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工作时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2)火炬“薪火”(图乙)主体部分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主体部分属于合金材料。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主要包括CO、H2、CH4、CO2,其中CH4气体属于有机物。
(3)①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丁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氢氧化钠、氧化钙。
② 设每生产100吨甲醇,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质量是x。
3H2+CO2CH3OH+H2O
44 32
x 100t

解得:x=137.5t。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九上·临海期末)下列物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水杯 B.橡胶轮胎
C.报纸 D.可乐瓶
2.(2021九上·镇海期末)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 目前,这种“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是由碳元素组成
C.碳片是一种有机物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3.(2023九上·萧山期中)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小红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①KNO3②合成橡胶③尿素[CO(NH2)2]④熟石灰⑤新疆棉花⑥合金⑦石墨⑧(NH4)3PO4⑨蛋白质⑩生铁。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复合肥的是①⑧ B.属于有机物的是②③⑤⑥⑦⑨
C.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②⑥⑩ D.属于盐类的是①④⑧
4.(2024九上·杭州期末)工业上常用乙炔(C2H2)和氧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焊接金属,其中乙炔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盐 D.有机物
5.(2023九上·拱墅期末)《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甲烷属于有机物
C.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D.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一定不会发生爆炸
6.(2023九上·上虞期末)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7.(2023九上·余姚期末)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某种液体燃料,同时生成一种物质丁,丁是最常见的溶剂,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3:1
C.四种物质中乙、丙是有机物
D.丙属于氧化物
8.(2023九上·萧山期末)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S2、CaCO3都是有机物
B.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
C.金属Mg、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9.(2023九上·杭州期中) 人类生活生产中时常用到各种材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甲烷、尿素、醋酸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C.棉花、羊毛、涤纶都是合成材料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
10.(2020九上·余杭期中)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不能确定
11.(2023九上·萧山期中)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有机物
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硝酸铵属于钾肥,它能促使植物合成叶绿素,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12.(2023九上·萧山期中)化学工业的发展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印刷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向农田中施入化肥越多越好
C.把废料中的铁回收再生 D.废旧橡胶制品就地焚烧
13.(2023九上·龙湾月考)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2022九上·义乌期中)在纳米镍粒子的催化下,能发生如下模型所示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镍粒子属于非金属单质
B.表示甲烷,属于无机物
C.该反应中,和的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5.(2023九上·平湖期末)乙醇又称酒精。酿酒的过程中存在反应:C6H12O6(葡萄糖)2C2H5OH(乙醇) +2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的C6H12O6和C2H5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酒化酶参与了化学反应但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该反应与人体剧烈运动时进行的无氧呼吸的反应相同
D.用高度白酒泡制药酒是利用了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16.下列有关甲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C.甲烷燃烧可产生3000℃的高温,可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D.甲烷的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题
17.(2023九上·萧山月考)“天宫”空间站上使用的记忆合金、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等材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工业制取记忆合金中的钛,先用热浓硫酸处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得到硫酸钛[Ti(SO4)2]、硫酸亚铁和一种氧化物,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硫酸钛属于化合物中的   (选填“酸、碱、盐、氧化物”)。
(2)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序号)。
A.记忆合金 B.羊毛 C.芳纶纤维
18.(2023九上·安吉月考)2023年3月19日第十五届VEX亚洲机器人锦标赛在澳门顺利闭幕,通过此次大赛,引导更多的大中小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技、走进科技。
(1)某些机器人的内部用到聚氨酯,聚氨酯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合金”)。
(2)机器人工作时常采用锂电池组,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Li + MnO = LiMnO 的氧化还原反应,该电池组充电时将相应的能量转化为   能。
19.(2023九上·金华期中)“共享电瓶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为共享电瓶车结构图,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共享电瓶车在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
20.(2023九上·绍兴月考) 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种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不会熄灭。其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
(1)火种燃料使用的清洁能源是丙烷(C3H8),请写出丙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2)如果灯体上部封闭,不与导烟气腔连通,火焰容易熄灭,原因是   。
(3)我国炼铜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将赤铜(Cu2O)和炉甘石、木炭粉混合高温制得黄铜:
高温X+Cu2O+CZn+2Cu+2CO2↑。则炉甘石主要成分X的化学式为   。
21.(2023九上·杭州期中)如图“使用零碳甲醇燃料”作为绿色亚运主火炬燃料的生产示意图。甲醇(CH3OH)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绿色属性等特点,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1)甲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图中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2023九上·北仑期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广泛使用医用口罩和“84”消毒液进行防护。
(1)医用口罩原料主要是聚丙烯,N95口罩实际上就是用聚丙烯无纺布SMMMS制作成的能过滤95%微细颗粒的5层口罩,聚丙烯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NaClO+CO2+H2O=X+HClO,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23.(2024九上·鹿城月考)杭州亚运会的火炬名为“薪火”,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以丙烷(C3H8)为燃料,小科想对丙烷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得知: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猜想一:丙烷燃烧的产物为CO2、H2O;
猜想二:丙烷燃烧的产物为CO、H2O;
猜想三:丙烷燃烧的产物为CO2、CO、H2O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丙烷在一定量的纯净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丙烷燃烧实验时采用纯净的O2而不是用空气的原因是   。
(2)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3)实验中将观察到哪些现象,可以推测猜想三成立。   。
24.(2018九上·杭州期中)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研究小组欲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1)大米主要成分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为了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那么该小组成员应该在装置A与B之间正确连接:A→②→③→①→   →B(提示:发生装置A导出的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装置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3)B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B装置的作用是   。
25.(2023九上·萧山期中)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初步测试显示,在能量供给充足时,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1)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类物质大多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不易挥发B.易燃烧C.难溶于水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与以下哪几项属同一类型   。A.木炭燃烧B.冰雪融化C.酒精蒸发D.钢铁生锈
(3)作为食物,淀粉中储存的   能(填一种能的形式)可被人利用。
(4)1克淀粉完全燃烧可释放热量17.15千焦,若热量完全被1千克、20℃的水吸收,则水的温度可达到   ℃。[水的比热容c=4200J/(kg ℃),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26.(2021九上·定海月考)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 A 至 G 均表示装置编号)(提示:氢氧化钠能吸CO2 ;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 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
(2)E、F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错误的地方,应如何改进?   ;理由是   ;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 装置的作用是   
四、解答题
27.(2023九上·奉化期中)近日,曾红极一时的休闲食品——槟榔的广告宣传被广电总局全面禁止。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C8H13NO2)就像烟碱(尼古丁)一样,会使人兴奋、上瘾,甚至致癌。槟榔碱是一种生物败,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油状液体,能溶于水和乙醇。
(1)槟榔碱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混合物”)
(2)请写出槟榔碱的一条物理性质:   。
(3)31g槟榔碱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g。
28.(2024九上·余杭期末)目前,在所有节能与新能源车型中,混合动力车型相对成熟,当前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小型的内燃机燃烧汽油(主要成分为辛烷:C8H18)来提供动力,请你写出辛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当爬坡或遇路况不好时,蓄电池开始工作来补充动力,蓄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为   。
(3)某新能源车整车(含乘客)质量为1.5吨,下坡时关闭燃油系统,此时可以给蓄电池充电。已知坡长为30米,坡高有3米,下坡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为10%,则这一过程能使蓄电池的电能增加   J。
(4)我国玉兔号月球车已成功登上月球,为什么月球车是用电来驱动的,而不能用内燃机来驱动,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29.(2024九上·余杭期末)图甲是目前流行的某品牌“自热火锅”,图乙是自热火锅结构示意图。某兴趣小组对这种只要加水就能食用的火锅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
①材料:外盒是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保温性能的聚丙烯材料制成,餐盒为航空铝箱材料,无污染可再生。带有小孔的盒盖内扣设计,具有良好的密闭功能。
②栅格设计:内外盒之间采用栅格设计,有利于空气流动。
③发热包内含有铁粉、铝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其中的金属粉末与碳粉在热水中能发生氧化并缓慢放热。
(1)食材中有牛肉、土豆等配料,营养丰富,其中牛肉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   。
(2)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查阅资料发现发热包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也会放出热量,其中某一步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反应基本类型)。
(3)外盒是采用具有良好耐热性、保温性能的聚丙烯[(C3H6)n]材料制成,聚丙烯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在食材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15分钟可以食用,吸收的热量为Q,若改用热值为q的燃料加热,吸热效率为a%,则需要燃料的质量为   。(用字母表示)
30.(2023九上·浙江期中)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市举行。作为G20峰会后杭州又一盛会,杭州亚运将力争交出一份完美的“零碳”答卷。
(1)杭州亚运会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使用安全环保的绿色电力。这些绿电来自西部地区的光电和风电。其中光伏发电是将   转化为电能。
(2)吉祥物中的“莲莲”创意取自“接天莲叶无穷碧”,荷叶中的己烯醇(C6H12O)是荷叶独特香味的来源。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己烯醇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在己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亚运吉祥物毛绒玩具,生产全程采用绿电,还优化了毛绒玩具中的填充原料、省去外包装环节,一只玩具可减少0.11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原本需要氢氧化钠进行吸收,如果生产10万只玩具,减排后可以节约多少千克的氢氧化钠
31.(2023九上·临平期中)杭州亚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由“数字人”参与开幕式点火仪式,也是首次使用源自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4O)作为主火炬塔“潮涌”的燃料,实现主火炬在循环使用期间的零排放。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某条反应路径的微观示意如下:
(1)甲醇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在上述过程中,若有44g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可生成甲醇   g。
(2)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烧过程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燃料中的   能转化为热能。
32.(2023九上·诸暨月考)杭州亚运会主打“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处处彰显节能理念。
(1)亚运会主体育馆“大莲花”(图甲)的部分电能来自场馆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工作时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   能。
(2)火炬“薪火”(图乙)主体部分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主体部分属于   材料(选填“合金”或“有机合成”)。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主要包括CO、H2、CH4、CO2,其中   气体属于有机物。
(3)主火炬塔(图丙)在亚运会上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为燃料,实现碳零排放。绿色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3H2+CO2CH3OH+H2O)。
①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丁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②每生产100吨甲醇,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   吨,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
【解答】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正确;
C.报纸是植物纤维制成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错误。
D.可乐瓶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碳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C。
3.【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所属类别的定义或常见物质分析判断。
【解答】A、复合肥中含有N、P、K中两种以上元素,因此①和⑧属于复合肥,所以A符合题意;
B、有机物是含有C、H元素且非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的化合物,因此⑥、⑦不属于有机物,所以B不符合题意;
C、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因此②不属于金属材料,所以C不符合题意;
D、盐是有铵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因此熟石灰不属于盐,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4.【答案】D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乙炔是一种含碳的物质,因此属于有机物,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甲烷化学式为CH4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易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分析。
【解答】A、 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符合题意;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物质,所给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类别,光合作用中能量的变化及碳、氧循环的作用分析。
【解答】A.图一转化1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的反应,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物质,符合题意;
B.图二中Y为有机物,该反应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不符合题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单质与化合物反应,再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这就是置换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方程式配平,然后确定分子个数比值;
(3)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4)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解答】根据图片得到:3H2+CO2CH3OH+H2O.
A.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肯定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壁为3:1,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是无机物,而不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丙由三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简单的有机物;氧化物
【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分析;
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CH4属于有机物; CS2、CaCO3 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A错误;
B.硝酸铵虽然是盐,但是水溶液呈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故B错误;
C.铜与酸不反应,故C错误;
D.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判断。
【解答】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甲烷、尿素、醋酸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棉花、羊毛都是天然材料,故C错误不合题意;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二者相加与有机物的质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的组成元素。
【解答】碳元素的质量:;
氢元素的质量:;
因为2.4g+0.2g=2.6g,
所以该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简单的有机物;物质的鉴别、推断;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A、根据合金为金属材料分析;
B、根据棉和羊毛属于有机物分析;
C、根据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分析;
D、根据硝酸铵属于氮肥分析。
【解答】A、 合金为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 棉和羊毛属于有机物 ,符合题意;
C、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不符合题意;
D、 硝酸铵属于氮肥,它能促使植物合成叶绿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空气污染与保护;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水、空气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环保理念。
【解答】A、 印刷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 ,不符合题意;
B、 向农田中施入化肥并非越多越好,且太多会污染水资源 ,不符合题意;
C、 把废料中的铁回收再生,可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 ,符合题意;
D、 废旧橡胶制品就地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物质的分类;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 ①金属氧化物和酸也可以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碱之间的反应,①错误;纯碱溶液是碱性但不是碱溶液, ② 错误; ③碳酸钠含氧元素,但属于盐, ③ 错误; ④ 碳酸钠含碳元素,但是是无机物, ④ 错误;
【解答】由分析知①②③④都错误,故答案为:D。
14.【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A、根据镍为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甲烷为有机物分析;
C、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分子个数关系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为化合物间的反应分析。
【解答】A、纳米镍粒子属于金属单质 ,不符合题意;
B 表示甲烷,属于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反应中 和的个数比为1:1 ,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有单质参与,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催化剂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该反应与人体剧烈运动时进行的无氧呼吸的反应的原理不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酒精是溶剂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大部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所以反应中的C6H12O6和C2H5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酒化酶是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只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与人体剧烈运动时进行的无氧呼吸的反应不相同,无氧呼吸的反应产生的是乳酸,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泡制药酒是利用了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把药里面的物质溶入到酒精里面,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A、根据甲烷为最简单有机物分析;
B、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C、根据甲烷燃烧不能产生高温分析;
D、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不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不能产生3000℃的高温,符合题意;
D、 甲烷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1)+4;盐
(2)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盐分析;
(2)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解答】(1) 用热浓硫酸处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 得到硫酸钛[Ti(SO4)2]、硫酸亚铁和一种氧化物, 则FeTiO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2)+x+(-2)×3=0,x=+4, 硫酸钛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错误;羊毛属于天然材料,B错误;芳纶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正确;
故答案为:(1)+4;盐;(2)C。
18.【答案】(1)合成材料
(2)化学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2)根据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分析。
【解答】(1) 聚氨酯属于合成材料。
(2) 电池组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1)合成材料;(2)化学。
19.【答案】(1)bc
(2)化学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塑料车筐和橡胶轮胎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bc;
(2) 共享电瓶车在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0.【答案】(1)C3H8+5O23CO2+4H20
(2)不能形成对流,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3)ZnCO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物理上,质量守恒主要应用于解决热学问题以及功能转换,而质量守恒也可以用于化学方面,如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化学元素物质的量计算,主要遵循下列规则;六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变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改变。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会改变。
【解答】(1) 火种燃料使用的清洁能源是丙烷(C3H8),丙烷完全燃烧,碳元素变成二氧化碳,氢元素变成水,所以丙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
(2)如果灯体上部封闭,不与导烟气腔连通,火焰容易熄灭,原因是 不能形成对流,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都相同,所以则炉甘石主要成分X的化学式为 ZnCO3 ;
故答案为:(1) C3H8+5O23CO2+4H20 (2) 不能形成对流,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3) ZnCO3
21.【答案】(1)有机物
(2)CO2+3H2CH3OH+H2O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是无机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图中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符合有机物的特点,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即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3H2CH3OH+H2O。
22.【答案】(1)合成
(2)NaHCO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2)根据所给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解答】(1) 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
(2)由所给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钠1、氯1、碳1、氧4、氢2,反应后为:氯1、氧1、氢1,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化学式为NaHCO3。
故答案为:(1)合成;(2)NaHCO3。
23.【答案】(1)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判断
(2)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的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3)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利用各个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产物,从而推断丙烷燃烧的产物。
【解答】(1)空气为混合物,除氧气外,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分,如果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3)如果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有水存在,装置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C中红色粉末变黑,说明有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还原为单质铁,此时猜想三成立。
24.【答案】(1)有机物
(2)③→②
(3)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知识点】浓硫酸的稀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含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解答】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为了测量“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在氧气进入①装置前,要把发生装置A导出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除去,“塑料大米”燃烧会生成H2O和CO2,应先用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蒸气,通过测量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氢元素的含量,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碳元素的含量;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右侧装置,造成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测量结果不准确,而B装置中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1)有机物;(2)③→②;(3)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5.【答案】(1)有机物;BC
(2)AD
(3)化学
(4)24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除碳酸钠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及有机物的特点分析;
(2)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
(3)根据淀粉储存化学能可被人利用分析;
(4)根据淀粉释放能量及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始温度分析。
【解答】(1) 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有机物,有机物大多具有易燃烧、难于水的性质,不一定易挥发,不一定都有碳、氢、氧元素,故选BC。
(2)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木炭燃烧、钢铁生锈也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酒精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D。
(3) 作为食物,淀粉中储存的化学能可被人利用。
(4) 1克淀粉完全燃烧可释放热量17.15千焦,若热量完全被1千克、20℃的水吸收,设水的温度可升高℃,则 17150J ÷ 4200J/(kg ℃) ÷ 1千克 ÷℃4℃,则水温可达到24℃。
故答案为:(1)有机物;BC;(2)AD;(3)化学;(4)24.
26.【答案】(1)浓硫酸
(2)对调装置E、F的位置;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
(3)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
【知识点】白色污染与防治;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本实验是个定量分析实验,需要知道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就是分别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当吸收需要分别进行时(相当于检验),就需要水在前,二氧化碳在后,和除杂恰好相反.
【解答】(1)要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首先需要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装置为B,装置C为浓硫酸,除水蒸汽;
(2)塑料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测定碳氢元素的含量,需要测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有水首先要先检验水,对调装置E、F的位置; 理由是 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
(3)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所以本题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7.【答案】(1)有机物
(2)常温下是油状液体(或“能溶于水”、“能溶于乙醇”)
(3)6.4
【知识点】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观察槟榔碱的化学式,可以看到它的元素组成,并且计算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槟榔碱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
(2)槟榔碱常温下是油状液体,能溶于水,能溶于乙醇;
(3)31g槟榔碱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31gx155x100%=6.4g。
28.【答案】(1)2C8H18+25O216CO2+18H2O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4500
(4)月球上没有氧气,不能支持燃料燃烧
【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热机的工作原理;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有机物燃烧一般产生二氧化碳以及水。蓄电池具有化学能,其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烧必须要有氧气。
【解答】(1)机物燃烧一般产生二氧化碳以及水,结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2)电池内部具有化学能, 蓄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为10% , 电能增加 为1500x3x10x10%J=4500J。
(4) 内燃机是热机,必须燃烧燃料,燃烧必须有氧气, 月球上没有氧气,不能支持燃料燃烧 ,所以 不能用内燃机来驱动 。
29.【答案】(1)蛋白质
(2)置换
(3)有机物
(4)
【知识点】食物与营养;燃料的热值;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肉类食物含有较多蛋白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
【解答】(1) 牛肉为肉类, 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2)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所以属于置换反应。
(3) 聚丙烯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属于有机物。
(4) 吸收的热量为Q,吸热效率为a% ,可以求解总热量,总热量除以热值即可得到燃料的质量。
30.【答案】(1)太阳能(光能)
(2)有机化合物;6:1
(3)解:生产10万只玩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质量为0.11kg×10×104=1.1×104kg,设可节约氢氧化钠质量为x
CO2+ 2NaOH=Na2CO3+ H2O
44 80  
1.1×104kg x  
44:80=(1.1×104kg):x
x=2×104kg
答:减排后可以节约2×104千克的氢氧化钠。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分析;
(2)根据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分析。
【解答】(1)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 己烯醇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在己烯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2:12=6:1.
故答案为:(1) 太阳能(光能) ;(2)有机化合物;6:1;(3)2×104kg。
31.【答案】(1)有机物;32
(2)2CH3OH+3O2CO2+4H2O;化学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分析;
(2)根据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分析。
【解答】(1) 甲醇为含碳元素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在上述过程中,若有44g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甲醇,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甲醇中碳元素质量,则理论上生成甲醇质量为。
(2) 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CO2+4H2O 。 燃烧过程是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故答案为:(1)有机物;32;(2) 2CH3OH+3O2CO2+4H2O ;化学。
32.【答案】(1)电
(2)合金;CH4
(3)NaOH、CaO;137.5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3)①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就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②写出制取甲醇的方程式,根据生成甲醇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即可。
【解答】 (1)亚运会主体育馆“大莲花”(图甲)的部分电能来自场馆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工作时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2)火炬“薪火”(图乙)主体部分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主体部分属于合金材料。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主要包括CO、H2、CH4、CO2,其中CH4气体属于有机物。
(3)①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丁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氢氧化钠、氧化钙。
② 设每生产100吨甲醇,可直接减排二氧化碳质量是x。
3H2+CO2CH3OH+H2O
44 32
x 100t

解得:x=137.5t。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