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 一滴水中见大海,
一粒沙中见世界。到民间采风去目录
认识方言
名胜古迹
节日溯源
民族风情
一、认识方言中国的七大方言:
1 北方方言(北方话)——北京话为标准语
2 吴方言(江浙话)——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3 闽方言(福建话)——厦门话为标准语
4 湘方言(湖南话)——长沙话为标准语
5 赣方言(江西话)——南昌话为标准语
6 客家方言(客家话)——梅县话为标准语
7 粤方言(广东话)——广州话为标准。
二、名胜古迹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也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称杜甫的诗是“政治诗”。所以长期以来,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 胜景古迹 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9倍。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富翁”。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官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延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北宋皇陵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北宋九个皇帝、除微、钦二帝被金兵虏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人皇帝及赵弘殷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名勋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公元960年,宋太袓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3年便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该景点暂不售票。位于市中心的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从巩义市汽车站乘6路公交车到宋陵公园南门,坐2路公交到宋陵公园东门和北门,1路公交到宋陵公园西门,约一公里,车票价一元/人。一般走公园南门为正门。 胜景巩义石窟寺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
河洛汇流景区
嵩阴风景区
五指山风景区
……名人春秋时期哲学家程本,著有《子华子》传世
汉代尹勋,时称“八顾”之一,被誉为“天下英藩尹伯元”
晋代植物学家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为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
唐代著名诗人——“诗圣”杜甫生在巩义
唐代诗人杜审言,著有文集传世
金代有文状元卢亚
清代有武状元牛凤山
……
三、节日溯源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日期: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就是春节了。风俗习惯:张灯结彩
放鞭炮
贴春联、贴年画
舞龙舞狮
互送祝福
……春节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习俗:吃元宵、赏灯、猜灯谜、舞龙舞狮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俗习惯:拜祭祖先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民俗习惯: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节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中秋节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重阳节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考考你你知道关于以上节日的诗词吗?春节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王安石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田家元日 孟浩然元宵诗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京都元夕 元好问
四月5日左右。
唐代诗人 杜牧
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端午诗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 苏轼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渔家傲 欧阳修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中秋诗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苏轼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李商隐重阳节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宋*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3、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唐*李煜*《谢新恩》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5、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北宋*柳永*《斗百花》
6、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四、民族风情傣族的禁忌与宗教有关。如进入佛寺殿堂之前必须脱鞋,不许抚摸小和尚的头。入傣家做客,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坐门槛;不要进主人内室等。 傣族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