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18:5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整体认知
学 习 目 标 目标1:能从汉魏以来的选官用官制度中对比分析隋唐选官制度的创新之处及其对封建专制国家政治建设的意义。
目标2:能理解三省六部制的权利结构,能对比分析秦、汉、隋唐中枢政务机构的特点并能解释二者一脉相承的制度变迁。
目标3:能说出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差异,能理解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重点 评价科举制度、理解三生六部制的特点、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影响
难点 理解隋唐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观察团一:选官制
观察团二:中央官制
观察团三:赋税制
国务院制度建设观察团
导入新课
选官制度的演变

地方:考察举荐
中央:考试选拔
标准:品德
两汉察举制
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 当地舆论对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评价高者,很自然能够被推举。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举之本耳。
——《晋书·卫瓘传》
东汉以来,察举制逐渐被地方士族操纵
察举制的标准不适宜选拔官员的需求
汉末动荡,察举制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基础
阅读教材历史纵横,结合史料思考:察举制后来遇到什么问题?
一、溯源
创立:
措施:
标准:
曹魏时期,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布“九品官人之法”。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初期
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收归评议权,加强中央集权
后期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
——《宋书·恩幸列传》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
——《晋书·刘毅传》
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思考:为什么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相继被士族控制?
二、九品中正制
隋废除九品中正制,将前朝的考试及察举等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形成。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文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隋炀帝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其地位
三、科举制度
政权开放
阶层流动
自由报名
三、科举制度
分科取士
公平竞争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选举志上》
科举以外,隋唐还有门荫(官员子孙凭父祖地位入仕)、杂色人流(吏职积劳授官)等仕途。
终唐一代,科举取士在仕途中所占比例不算很大,但高级官员中科举出身的比重日渐上升,进士尤受重视。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科举制度特点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行卷诗
及第诗
落榜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应试诗
孟郊《下第》诗曰:“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又《再下第》诗曰:“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其后《及第》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无涯。青春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凡进取得失,盖亦常事,而郊器宇不宏,偶一下第,则其情陨获,如伤刀剑,以至下泪。既后登科,则其中充溢,若无所容,一日之间,花即看尽,何其速也?后郊授溧阳尉,竟死焉。
——吴处厚《青箱杂记》
唐诗中的科举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三、科举制度
积极影响
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推动了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消极影响
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科举后期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禁锢士人思想。
朝代 夏商周 秦国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选官制度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世卿世禄制
世袭
血缘
军功爵制
任命
军功
察举制
自下而上
推荐
品行
九品中正制
评定授官
门第
科举制
分科考试
才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
选官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选官方式:趋向严密、科学
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
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PART 02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中枢之变
二、
魏晋南北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东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尚书台成为决策、执行 的中枢机构,三公被架空。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曹魏】
【西晋】
西汉
秦朝
皇帝
三公
九卿
【决策】
【执行】
中朝
(一)中央官制的演变过程
出现三省制的雏形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中枢机构,即在古代中央官僚机构中参与决策、发布政令、拥有实权的部门。
思考:到隋唐时期,中央官制又有何变化?
(二)隋唐——三省六部制
1、职能与运行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上奏
画敕后
交复审
封驳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部每部直辖4司共24司;九卿演变为九寺、五监,负责一些事务性工作,受制于六部。
运行: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六部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草拟诏令
审议
执行
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分离,有利于相互牵制,加强皇权。
政事堂是唐初宰相(三省长官)议事之所。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唐高宗弘道元年,政事堂被转移到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唐初,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一起在政事堂共议国政。为防止权臣窃位,皇帝往往指派品位较低的官员加上“参知政事”等头衔,参加政事堂会议。
2.政事堂
三省的位置布局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权力格局:
中书省和门下省位于太极宫(皇宫)内南侧
中书省和门下省侧重辅助决策
尚书省虽位于皇城中心位置,但距太极宫较远
尚书省侧重行政执行
进一步分散了相权,便于皇帝全面控制朝政;更有效地集中了统治经验,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
3.特点与影响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三分相权,彼此牵制
封驳审议,节制君权
职责分明,协商政务
特点
影响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二)隋唐——三省六部制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趋势
西汉 武帝前
武帝后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三公和尚书台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六部制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集体宰相制)
相权不断削弱;
皇权不断加强
二、中枢之变: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小结: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1.概念辨析
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 、军役、杂役等
2.租庸调制
均田制: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和服役。
租 一夫一妇每年交纳的粟
庸 指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来代替
调 一夫一妇每年交纳的布或帛
时间 赋税制度
魏晋
唐初
租调制
租庸调制
合作研讨2:两税法实施前后的变化
材料7: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
3.两税法
简化、确定征税名目
改变以丁为主的赋役制
减轻农民负担
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扩大税源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杨炎
4.作用
四、当堂练习
B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 )
A. 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 D. 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
2、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 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 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3、钱穆《国史新论》评价唐代制度,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是指( )
A. 分封制和都县制 B. 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和郡县制 D.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D
4. 钱穆先生说过:“朝代是变了,而制度则终是不能变。制度也非不变,可是只在小处变了,大处不能变。变了某一些,而另有某一些则并不变。中国治史论政的,称此曰‘因革’。”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论题:中国古代朝代更替中的因袭与变革
论述: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开创了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模式,是后世2000多年的基本政治框架。因此,秦虽短命,但后来朝代,仍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就是钱穆先生说的朝代是变了,而制度则终是不能变。当然,钱穆也指出制度也非不变,可是只在小处变了。每个朝代,都会在制度上做部分的改变。同时,政治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举例来说,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而不是单一的郡县制。且皇权专制程度较弱。到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设置内朝来牵制丞相的权力。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分裂时期,因此政治制度也与秦汉大一统王朝不同。到了隋唐两朝,在恢复统一后,也是采取中央集权。而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上,唐朝创新性地构建了三省六部制。在选官制度上,开创了延续 1300多年的科举制。这都是重要的政治制度调整和创新。但究其实质,仍然是在秦始皇的皇帝制度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综上,钱穆先生将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发展中的不变与变,称为“因革”。通过上述史实,可以映证钱先生的观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