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质量检测评价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质量检测评价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18: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 年秋期七年级入学质量检测评价语文试卷 C.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设问)
D.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排比)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一、积累运用(共 60 分) “一带一路” 了古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
1.根据语境,正确、美观地写出词语。(8 分) 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 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 政治
míng mèi( )三月,宛城 500 亩梨花与二月兰竞相 zhàn fàng( )。 互信、经济互融、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抬眼望去,梨花纯洁如雪,引来群蝶飞舞于 huā ruǐ( )间;低头欣赏,自带 yǒu A.传播 高举 创造 发扬 B.传承 高举 打造 发展
yǎ( );清香的二月兰 wǎn rú( )紫色花坛,紫色与白色交织,胜似人间 C.传承 高举 发展 打造 D.转播 创造 高举 发扬
11.根据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分)
仙境,pái huái( )于花间小径,令人 táo zuì( )。qīng cuì( )
A.成长纪念册一般选取的材料都是最能反映小学生活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资料。
婉转的鸟鸣传来,这群人间精灵也来这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凑一凑热闹。 B.“编年体”是按照时间顾序分类,“栏目式”是按照不同栏目分门别类。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 分) C.“成长纪念册”需要一个贴切的名字和个性化的封面。
高山( )水 天( )之音 余音( )梁 黄( )大吕 D.所有的资料都可以直接拿来就用,不用作任何修改,这样才显得真实贴切。
轻歌( )舞 行云流( ) 巧( )天工 妙笔( )花 12.①文以载道。“人固有一死,或 或 ”是 说
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 的,我还知道这样的词语有: 、 的。毛泽东在《 》一文中引用了这句话。并且指出“ 而
、 等。 死,就比泰山还重。”这让我想起了 等人。(写出两个)(6 分)
3.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②吟诗可赏景,“ ,水村山郭酒旗风”是秀丽的江南;“大
A.秕(bǐ)谷 矩(jǔ)形 扩(kuò)大 白洋淀(diàn)
B.忏(chàn)悔 勾(gōu)当 咋(zé)舌 沙家浜(bāng) 漠沙如雪, ”,是雄厚的大漠;“春色满园关不住,
C.文档(dàng) 信笺(jiān) 生肖(xiào) 莜(yóu)麦面 ”,是迷人的春景;“ ,冷露无声湿桂花”
D.白皈(guī)依 粳(jīng)米 窥(kuì)探 刽(guì)子手 是冷清的秋夜。(4分)
4.下列词语中,有两个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③句以明理。“树欲静而风不止, ”告诉我们孝顺父母要及时,
A.一筹莫展 出类拔萃 川流不息 相形见绌
B.责无旁代 以逸待劳 殚精竭虑 掉以轻心 不要让亲情留有遗憾;“ ,莫把无时当有时”告诉我们要勤俭
C.班师回朝 英雄倍出 奴颜婢膝 刚愎自用 节约,社绝浪费;“ .事非经过不知难”告诉我们要多读书,
D.高潮迭起 中流砥柱 沽名钓誉 咄咄逼人 不要到用时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匮乏。(3 分)
5.下面词语中的“善”字与“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④寒食节时,梦涵会吟诵“ ”的诗句;七夕
A 心怀不善. B 积德行善. C 能歌善.舞 D 善.始善.终 遥望星河时,舒月会吟诵“ ”的诗句;中秋
6.下列与文言文相关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节望月思乡时,振华会吟诵“ ”的诗句。(3 分)
A.“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和“为是其智弗若与”两句中的“为”都读“wèi”
B.《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 13.按要求写句子。(5 分)
C.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我们感受到了伯牙 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全部”一词换成四个意思不变、形式不同的词语,使表达更丰
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富。将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D.“处士笑而然之”中“然之”的意思是:认为他说得对。 国王的面具全部是代表威严的红色,王妃的面具全部是代表柔顺的绿色,巫女的面具
7.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全部是代表其两面三刀性格的半黑半白,妖魔的面具全部是代表压抑和恐惧的青面獠牙。
下列关于这个句子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气势。 B.运用引用的手法,增强说服力。
C.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要表达的意思。 D.运用夸张的手法,凸显事物的特点。
8.选用下面的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连为一句话,不能选用的一项是( )(2 分) 14.①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作者用 、 、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繁荣兴旺起来。 这三个事例充分说明了 的观点。(3 分)
A.只要……就……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D.不但……而且……
②请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一两个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比如“细节决定成败”“生命
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夸张) 在于运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等。(4 分)
B.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拟人)
- 1 -
{#{QQABJLQSQgA4oggiwgg0QNISAAACAB4gKCEE0wUV8YCCAAuKQQkJkOBAjJCWAgSMgwORQCAJAuMA4oKAQIAIANBIBNIA=B}A#A}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二、开心阅读(40 分) 牙齿太突,嘴唇太短,即使闭着嘴,也总有两颗牙齿露在外面。她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20 分) 白白胖胖的。孩子最多只有一岁,还没学会说话,但会哭会笑。这对母子的上面也挂着药
春天的楠竹林 瓶,药瓶连着管子,管子连着针头,针头插在小男孩的额头上。可能是小孩手上的血管不
①江南三月,青青的楠竹林里,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 显眼,医生常在小孩的额头上打针。
②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 ③我和母亲坐下一会儿,小男孩就哇哇直哭,还使劲挣扎。女人一边用手护着小孩头
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 上的针管,一边把嘴凑近孩子的脸,叽叽咕咕地逗孩子玩。我正担心她吓着孩子,那孩子
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顽石。像鸡雏顶破蛋 却咯咯地笑了,还抬起小胖脚,兴奋地拍打椅子。也许在这个小孩子的眼里,母亲的叽叽
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 咕咕,就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母亲唇短牙露的嘴脸,就是人间最美的容貌。
③在春天的楠竹林里看爆笋,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蔚为壮观。在八百里洞庭湖边,我见过 ④小男孩一兴奋,就往母亲的怀里拱。女人撩起衣服,大大方方地给儿子喂奶。她喂
竹竿上有着紫褐色斑点的斑竹,即传说中的“湘妃竹”,我总觉得这种竹子缺少一种清新和挺 着孩子喊:“医生,药水完了。”一个护士过来,给小孩换一瓶药水,忽然惊叫说:“不准
拔的朝气。在四川广安乡村,我见过一丛丛慈竹。慈竹虽美,竹竿却过于纤细,只适宜装点庭 在这里小便!”原来小家伙一边吃奶一边撒尿呢。只见女人竟然毫不迟疑地一伸手,用手
园居所。在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里,我见过美丽的凤尾竹,又叫观音竹。但凤尾竹只喜欢温暖 掌接住儿子的尿。护士把远处的痰盂踢过来,女人接满一手,倒到痰盂里。
湿润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强烈的阳光和风雪严寒,而且株丛密集、竹竿矮小,只适宜充当低矮 ⑤快下班时,母亲才挂完一瓶。我要回家给放学的女儿开门,就把母亲托付给护士,
绿篱。在井冈山地区,我也见过满山满岭的毛竹,即老作家袁鹰散文里写到的“井冈翠竹”。 又叮嘱母亲:“有事你就喊医生,我尽量快点来。”
然而,众多品种的竹子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要数遍布鄂南大地上的楠竹。 ⑥等我重新回到医院时,对面那个妇女和她的孩子已经走了。我问母亲刚才有没有事。
④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竹椅、竹床、竹席和竹毯,农民头上的竹笠、肩上的扁担、手上 母亲说:“没什么事,就是上了一次厕所。”我问母亲是怎么上厕所的,母亲说:对面那个
的提篮,建筑工地上的竹板、脚手架,江河里的竹排,新农村建设中的屋舍栋梁,还有集贸市 小孩刚好挂完,那位大姐就一手抱孩子一手帮我提药瓶,陪我去厕所。
场上的竹筷、竹帘、竹杖、竹扇,甚至我们书桌上的竹纸、笔杆、笔筒和各种竹器工艺品…… ⑦输液室和走廊里都有许多两手空空的人,没想到关键时候帮助母亲的,却是这位抱
哪一样不是楠竹的奉献呢! 着孩子的女人。我愣住了,问母亲知不知道她是哪里人。母亲说:“她是长坪人。长坪是
⑤一片片楠竹林,在那幽深而多雾的山冈和山谷间,以群体的坚强、蓬勃和进取之心,向 全县最偏僻的一个乡,在大山里。”我又问:“她叫什么名字?”母亲说:“不知道,她没
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人世间,呈现着生命的欢乐、清新与美丽,呈现着对乡土的忠贞、依恋 说。”
和守望。 ⑧女人坐过的椅子上,有一处湿漉漉的,那是从她的指缝和手掌边沿漏下的儿子的尿
⑥春天的楠竹林,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无可阻挡的自然力与生命力的启迪,还蕴含着勇于进 液。别的母亲,也是这样照顾儿女的吧。可惜我们长大后,很少记得母亲接尿这种感人的
取、乐观向上的“正能量”。诗人郭小川在《楠竹歌》中赞誉道:“一身光洁口不教尘土染青 动作了。
□风来雨来口满身飒爽英姿□霜下雪下口照样活跃不息口”在鄂南,透过阳春三月楠竹林里爆 1.文章写了无名母亲的三件事情,请根据短文内容简要填空。(2分)
笋的奇观,你还会发现一个来自泥土和自然的生命秘密:成熟的笋与竹,都是金色的。 顺序 事情 “我”的心情
1.在短文第⑥段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 分) 第一件 哄孩子
2. 第 ② 段 画 横 线 句 子 运 用 了 的 修 辞 手 法 , 这 样 写 的 好 处 第二件 惊讶
是 。(4 分)
第三件
3.第③段中,作者将 、 、 、 与楠竹进行对比,衬托出了楠
2. “打针的人真不少,输液室里几乎座无虚席。”这样写的目的是
竹 ,进而表达了作者对楠竹的 。(5分)
(3 分)
4.读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诗人郑燮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
3. 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描写,刻画了一个 的母亲形象。(2分)
立根原在破岩中。 , 。(4分)
但第③段说这是“人间最美的容貌”,这样的描写矛盾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写在下面的
5.楠竹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下你的理解。(4分)
横线上。(4 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 分)
无名母亲 4. 第⑧段“很少记得母亲接尿这种感人的动作了”这句话中“感人的动作”具体指文
①我带母亲去医院看病,要打针,吊四瓶点滴。打针的人真不少,输液室里几乎座无 章中“ 、 、 、”这三个动作。可以这样理解这
虚席。医生插好针头,就叫我和母亲到走廊去。走廊里贴墙放着两排椅子,我把药瓶挂在 句话: (5分)
高处,让母亲坐在椅子上。
5.文章中的妇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中例子进行说明。(4分)
②在我们对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农村妇女,年近四十,也可能只有二十多岁,因为
她的脸黑黑的,皮肤也粗糙,很难估计年龄。女人不但脸黑,长得也不好看,尤其是嘴巴,
- 2 -
{#{QQABLJQSQgA4oggiwgg0QNISAAACAB4gKCEE0wUV8YCCAAuKQQkJkOBAjJCWAgSMgwORQCAJAuMA4oKAQIAIANBIBNIA=B}A#A}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