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八年级上册科学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试卷(含七年级内容)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八年级上册科学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试卷(含七年级内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30 18:00:36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八年级上册科学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试卷(含七年级内容)
1.(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2024年1月,温州迎来罕见的降雪,如图的美丽雪景随处可见。雪形成的方式之一是低温环境下云层中的液态水在下落中变成雪花,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凝固 D.液化
(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需经历如下的实验流程。回答下面小题。
2.在切取洋葱表皮时,通常选择锋利的刀片来增大压强。这种改变压强的方法是(  )
A.增大受力面积 B.减小受力面积
C.增大压力大小 D.减小压力大小
3.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正确盖盖玻片可以避免装片产生气泡影响观察。下列盖片方式合理的是(  )
A. B.
C. D.
4.(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借助显微镜按照正确操作流程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5.(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货车长时间行驶后,司机有时会用铁棍敲击车轮,凭借声音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空气充足时振动频率较大,则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响度较小 D.音调较低
(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菜豆种子萌发的因素”设计了图甲实验,图乙为菜豆种子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图甲实验中,比较①、②两个种子,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光照
7.菜豆种子萌发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图乙结构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实验中的菜豆种子萌发后就可以生长成一个植株。菜豆的这种繁殖方式为(  )
A.有性繁殖 B.营养繁殖 C.出芽繁殖 D.分裂繁殖
9.(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科学中常利用模型帮助理解客观事物。如图是将蔗糖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的溶液模型,其中“○”代表蔗糖微粒。则合理的溶液模型是(  )
A. B.
C. D.
10.(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平衡鸟玩具是一种通过向塑料鸟内加入重物,使鸟实现在手指上平衡的玩具。下列重物放置情况能使平衡鸟平衡的是(  )
A. B.
C. D.
11.(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运动会上,班级之间进行拔河比赛。为获得胜利,需要增大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穿鞋底花纹少的鞋子 B.戴粗毛线编制的手套
C.选择体重更大的队员 D.选择力气较大的队员
12.(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鲸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瓜头鲸、座头鲸、蓝鲸、抹香鲸四种。为辨别鲸的种类,小明制作了图甲的鲸分类检索表,则图乙中的瓜头鲸应是检索表中的(  )
A.W B.X C.Y D.Z
13.(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家浴室装修需要在天花板上安装吸顶灯,如图为该浴室的俯视图。为使人能够在照镜子时看到的人像更加明亮清楚,吸顶灯安装的位置最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4.(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渐冻症”是一种神经元疾病。患者做膝跳反射检查时,有感觉,但小腿无法抬起。据此推测“渐冻症”患者反射弧中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15.(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科学中常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某些量的关系。下列图像中能用阴影面积表示相应的量的是(  )
A.速度 B.密度
C.压力 D.电阻
16.(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雁荡山是5A级景区,景区内山清水秀,随处可见经过雨水溪涧长期冲刷形成的V型谷(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景区内常见的植物“羊角藤”,它会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
(1)形成雁荡山V型谷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
(2)据图乙可判断“羊角藤”为   植物。
(3)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在景区内能够闻到“羊角藤”清香气味的原因   。
17.(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2023年5月10日(农历三月廿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飞船天舟六号顺利发射升空。
(1)天舟六号发射当天,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接近于   。
(2)图甲火箭正加速升空,此过程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其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3)结合海南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乙所示),从地理位置分析,海南文昌作为我国火箭四大发射基地的地势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18.(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海水提取精盐。具体过程如下:
(1)海水晒盐:用烧杯收集一定量海水,置于阳光下暴晒获得粗盐,如图甲。据图分析③号烧杯中的海水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精盐获取:将上述粗盐,再经过图乙操作可获得精盐,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产率计算:已知精盐产率=精盐的质量/粗盐的质量×100%,在粗盐精制过程中,上述⑤中操作出现晶体飞溅可能会造成精盐产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是兴趣小组利用空塑料瓶和两根吸管制作的一台简易水培植物浇水器。在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拧上瓶盖,即可实现自动浇水,保证水位线始终与B吸管下端相平。培育时对于喜阳水培植物,需将该装置放在阳台,其茎会向光生长,茎向光生长后内部结构变化示意图如图乙。
(1)分析图乙,发现a处生长素浓度大于b处,则生长素的作用是   。
(2)当水位线与B吸管的下端开口相平时,水就不会从A吸管中流出。其原因是   。
(3)为调节A管出水口水量,小明构思调节结构如图丙所示。通过旋转芯部就可调节滴水的速度。设计的不同芯部横截面如下图所示,其中能实现调节功能的有   。(可多选)
20.(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为某智能镜子,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当人靠近镜子,手按压总开关的①结构,镜子内部的③、④结构连通,形成通路,镜子配置的摄像头就会检测用户脸上的信息,并在镜面的显示屏上提供合适的护肤建议。
(1)为防触电,按压开关中   结构应为绝缘体。(填写结构序号)
(2)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于感光组件,其原理如图乙,该像的特点为   。(写出两点)
(3)当用户靠近镜子时,开关S1自动闭合,摄像头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自动闭合,智能模块启动,开始分析用户脸上的信息。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要求的是   。
21.(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关于地壳变动的原因,科学家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各种假说,相关材料如下:
(1)过渡阶段质疑大陆漂移说的理由,是想否定魏格纳寻找到的现象   。(填序号)
(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发展过程,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
A.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B.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科学理论发展
C.赫斯提出的“海底扩张说”属于科学假说
D.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基于大量的证据提出,一定正确
22.(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辣木是热带、亚热带常见的一种集观赏与食用多重优点的树木。扦插所选用的辣木树枝的长度与扦插的土壤是否会影响辣木树枝成活?小组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实验实践】利用长度不同的树枝与三种不同种类的土壤设计实验如下(图中每组各选用不同长度的树枝50根。
(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为   。
(2)【处理数据】经过实验,小组成员记录了每组成活植株的数量并计算成活率,如下图。
请你简单说明小组判断植株是否成活的方法   。
(3)【得出结论】结合实验数据,该小组成员得出的结论是   。
(4)【反思总结】小组成员还提出“插穗的直径粗细可能也会影响辣木树枝的成活率”,请你针对该假设设计对应试验方案,用表格形式表示。
23.(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自行车比赛中减小空气阻力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某小组为了探究“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
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两种探究方案。
方案一:用电风扇产生稳定气流吹向静止的骑行者,骑行者腹部绑有压力传感器如图甲。
方案二:让骑行者朝一定方向骑行,骑行者腹部绑有压力传感器如图乙。
小组讨论后采用合适的方案,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金压力传感器倾角θ° 压力传感器示数/N
1 90 8.03
2 45 7.11
3 25 4.45
4 0 3.12
(1)本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请帮该小组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案,并说明理由   。
(3)分析实验数据,在冲刺阶段,运动员上半身尽量与地面保持平行的原因是   。
24.(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水库大坝通常建造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为了解释其原因,小明和小红根据生活观察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库大坝蓄水量大,底部压强大。猜想二:水库大坝底部的水深度大,压强大。
验证猜想一,小明选用如图乙所示的两根玻璃管编号①、②,②号玻璃管是一根上端粗,下端与①号玻璃管一样细的玻璃管,下端均封有相同的橡皮膜,加入相同深度的水,观察橡皮膜凸起情况。
验证猜想二,小红选用如图丙所示的三根长度粗细相同的玻璃管,下端封有相同的橡皮膜,编号③-⑤。向其中注水,深度依次增加,观察橡皮膜的凸起情况。
(1)若猜想一不正确,则小明所做实验的现象为   。
(2)小明认为猜想一没有得到证实前,小红的方案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3)小明的方案中只要增加一步操作,就能独立验证猜想二,增加的操作是   。
25.(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用两节新的干电池、定值电阻(10Ω、20Ω、30Ω、40Ω)、“40Ω1.0A”的滑动变阻器以及其它相关器材进行如下实验:
①连接各实验器材如图甲,并将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间。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显示一定电压,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
③依次将20Ω、30Ω、40Ω的定值电阻替换原有电阻,接着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U与原先相同,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1)利用2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
(2)将30Ω的电阻更换进AB后,闭合开关,不管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为0,则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为   。
(3)根据本实验中各器材的参数,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中电压表保持不变的读数不能低于   伏。
26.(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睡眠对健康很重要,充足的睡眠使人精神充沛。研究发现,人体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对睡眠有重要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过程如图甲,人体一昼夜体内褪黑素水平如图乙。
(1)为了解在校2000名学生的周末睡眠情况,下列做法较为合理的是____。(可多选)
A.选择初三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B.选择全校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C.在校门口随机选择2名学生调查
D.每个班级随机选择8名学生调查
(2)分析人体一昼夜体内褪黑素分泌水平可知,褪黑素对睡眠有   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3)针对褪黑素的作用与分泌过程,请你提出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
27.(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2023年冬季甲流、乙流、支原体肺炎高发。专家建议可购置84消毒液,对家庭物品进行局部消杀。某品牌84消毒液瓶体标签如图甲,查阅相关物品消毒质量分数范围如表。
消毒物品 次氯酸钠质量分数范围
①墙壁地面消毒 0.1%~0.2%
②食用餐具消毒 0.2%~0.4%
③医疗器械消毒 0.4%~1%
(1)根据标签,该消毒液保存时注意事项是   。(写出一点)
(2)根据表乙,若按最高质量分数配比配制1000克次氯酸钠溶液用于餐具消毒,请计算需要加水多少克。
28.(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生长毛发是恒温动物的特征之一。草原上不同体型的哺乳动物体毛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的变化,如表所示。
体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巨型
体毛 浓密、较长 浓密、较短 较为浓密、很短 非常稀疏或完全退化
材料一:动物主要通过细胞内部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
材料二:动物主要通过皮肤直接散热。
材料三:动物体型变大时,身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按一定比例增长,如图所示。
请结合材料,从体温调节的角度分析,解释哺乳动物随体型增大出现体毛变稀变短甚至出现退化现象的原因。
29.(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漏刻”俗称水钟,是中国古代最普遍的计时工具,如图甲。其内部结构如图乙,壶体是一个底部带有小孔的容器,壶内有标有刻度的箭杆和箭舟组成的竖直杆。使用时,用水装满壶体,让箭舟漂浮于水中,壶中的水由小孔缓慢流至壶外,箭杆随之逐渐下降,通过箭杆上标注的刻度即可获取时间。已知箭舟和轻质箭杆的总质量为500克。
(1)计算要使箭舟漂浮,它的体积至少多大。
(2)水从小孔流出直至流干,在图丙中绘制箭舟受到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3)“漏刻”只能用于粗略计时,导致其小孔出水速度无法控制恒定的原因是   。
30.(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老师布置作业:根据图甲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制作“新型密度计”。某项目化小组讨论并制定了项目成果评价表。
项目成果评价表
指标 待改进 良好 优秀
读数次数 2次以上 2次 1次
刻度 无规律 有规律但不均匀 有规律且均匀 (20分)
根据老师的要求与表1的项目成果评价表,项目化小组分别设计了电子式和机械式两款密度计如下表所示:
电子式密度计 机械式密度计
材料 两个长度为 5 厘米的均匀电阻丝 R,R=10欧姆,电源 U=4 伏、弹簧、电压表、标有体积刻度并剪去上口的矿泉水瓶 简易支架两个标有体积刻度并剪去上口的矿泉水瓶。
设计图
设计原理 利用材料,连接电路图如上。闭合开关 S,在矿泉水瓶中倒入 100 毫升待测液体,滑片 P 随之下降,电压表示数 ▲ ,即可将电压刻度转换成对应密度刻度。 将两个矿泉水瓶对称挂于简易支架两侧。在左侧瓶中倒 100 毫升待测液体,右侧瓶中加水至支架平衡后,即可将体积刻度转化成对应密度刻度。
(1)【设计原理】
在电子式密度计的原理中,随着指针P下降,电压表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刻度标定】
电子式密度计:使用前滑片P指在电阻丝R最上端,闭合开关,加入100mL的水,滑片P向下移动,稳定后电压表的示数即可标为1.0g/mL。若密度计中弹簧所受拉力F与长度变化量△x的关系如图乙。计算说明密度值标为1.0g/mL所对应的电压表示数为多少?
(3)机械式密度计:通过计算说明右侧瓶中150毫升刻度标定的密度值。
(4)【产品评价】
依据表1的项目成果评价表,选择其中一款密度计评价得分,并简要说明依据。
(5)【产品迭代】
为提升密度计测量的精确度,请选择其中一款密度计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改进方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叫凝固。
【解答】低温环境下云层中的液态水在下落中变成固态雪的过程为凝固,故C正确。
故选:C。
【答案】2.B
3.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2.在切取洋葱表皮时,选择锋利的刀片,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压强。
故选:B。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盖盖玻片的过程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故选:B。
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解答】A是洋葱表皮细胞图、B是有人体口腔上皮细胞、C人体血液细胞图、D草履虫图。
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解答】当拿根铁棍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选:B。
【答案】6.B
7.D
8.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图乙中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
6.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菜豆种子萌发的因素”设计了图甲实验,从实验设计可以看出,①号种子缺乏水分,种子不萌发;②号种子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3号种子清水淹没种子,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比较①、②两个种子,唯一的变量是水分,所以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是水分。
故选:B。
7.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图乙中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菜豆种子的子叶两片,并且子叶非常肥厚,内部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故菜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故选:D。
8.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菜豆种子的形成,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故属于有性生殖。而营养繁殖、出芽繁殖和分裂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
【解答】根据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蔗糖分子均匀的分散在水分子中,如图所示,故选:B。
10.【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A、图中“平衡鸟”放在手指上,两重物分别放置在塑料鸟翅膀两端,塑料鸟受到平衡力作用,能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BCD、图中向塑料鸟内加入重物,塑料鸟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不能静止在手指上,塑料鸟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拔河比赛中,在双方手中绳子都不脱手的情况下,最后脚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大的一队将会获胜,据此结合增大摩擦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A、穿鞋底花纹少的鞋子,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故A不可行。
B、戴粗毛线编制的手套,可以增大绳子和手之间的摩擦力,但不能增大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故B不可行。
C、选择体重更大的队员,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力,可以增大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故C可行。
D、选择力气较大的队员,不能增大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故D不可行。
故选:C。
12.【答案】A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瓜头鲸拥有相当粗壮的身体,其身体的两端明显变细。头小,嘴喙很小甚至没有嘴喙,圆润的额隆以约45度的角度向下倾斜,根据目击角度的不同,它们的头可能看起来像三角形或圆锥形,而较老的个体则稍微会呈现球形。高大、尖锐的镰刀状背鳍位于背部中间,其胸鳍偏长且逐渐变细。
【解答】瓜头鲸拥有相当粗壮的身体,其身体的两端明显变细。瓜头鲸属于哺乳动物,口中有齿;有高大、尖锐的镰刀状背鳍位于背部中间。因此,瓜头鲸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W。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物体射向镜面的光线越多,像越亮。
【解答】为使人能够在照镜子时看到的人像更加明亮清楚,应该把人的脸照射的更加亮,因而吸顶灯必须对着人脸照射,故吸顶灯安装的位置最好为①。
故选:A。
14.【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解答】A、感受器病变,不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没有感觉,小腿也无法抬起,A错误;
B、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导至神经中枢,传入神经病变,没有感觉,小腿也无法抬起,B错误;
C、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如果病变,没有感觉,小腿也无法抬起,C错误;
D、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D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然后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表达式得出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然后得出答案。
【解答】 A、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阴影部分面积等于路程和时间的乘积,由可知,速度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阴影部分面积等于质量和体积的乘积,由可知,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受力面积,纵坐标表示压强,阴影部分面积等于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由F=pS可知,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就是压力,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电压,纵坐标表示电流,阴影部分面积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由可知,电阻等于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雨水
(2)被子
(3)分子始终在做热运动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主要是指地球内部能量,它使地壳发生上升或下降,或者平移运动,外力主要有流水、风力、冰川和海浪等进行分析;
(2)根据种子植物的特征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的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形成雁荡山V型谷景观的主要外力是雨水或流水冲刷所致;
(2)据图乙可知,“羊角藤”有红色果实,为种子植物;
(3)在远处就能闻到“羊角藤”清香气味,这是因为“羊角藤”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的结果。
17.【答案】(1)D
(2)推力>重力
(3)海拔低地势平坦
【知识点】月相;等高线地形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意义进行分析。
【解答】(1)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一一蛾眉月一一上弦月一一盈凸﹣一满月﹣一亏凸﹣一下弦月一一残月一一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上半个月月相由缺到圆,下半个月月相由圆到缺。因此2023年5月10日(农历三月廿一),属于下弦月,月面朝东,因此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接近图1中D;
(2)重力方向向下,推力方向向上,由于火箭加速升空,说明推力大于重力;
(3)结合海南岛的等高线地形图从地理位置上可知,海南文昌作为我国火箭四大发射基地的势特点是海拔低地势平坦、地处沿海、没有山峰等。
18.【答案】(1)饱和
(2)⑦⑥⑤
(3)偏小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2)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分析;
(3)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和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解答】(1)由图示可知,③号烧杯中的海水中有析出的氯化钠固体,则此海水是饱和溶液。
(2)将上述粗盐,再经过图乙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可获得精盐,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⑦⑥⑤。
(3)上述⑤蒸发中操作出现晶体飞溅可能会造成精盐产率偏小。
19.【答案】(1)促进植物细胞生长速率
(2)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
(3)ACD
【知识点】植物激素;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2)根据进气管中空气两端受到的压强相等分析;
(3)根据不同芯部横截面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a处生长素浓度大于b处,说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增加,则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使植物生长加快;
(2)当进气管管口与水位线相平时,管口封住空气不可进入,管口受到的大气压与上端受内部压强和水的压强之和相等,矿泉水瓶中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不会从A吸管中流出;
(3)当转动阀芯时,选项A、C和D的阀芯结构可实现调节水流大小和封堵水流的功能,所以选项ACD符合题意。
20.【答案】(1)①②按钮
(2)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像倒立
(3)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2)人脸通过摄像头在光屏上呈现,利用的是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灯泡与智能模块的连接方式。
【解答】(1)手按压总开关的①②结构,为绝缘体;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
21.【答案】(1)2
(2)A;B;C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
【解析】【分析】(1)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其依据是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吻合性、地层的相似性和动物的相同性。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若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解答】(1)漫长地质历史中或许有动植物依附于漂木、海流运载、鸟类携带等远涉重洋,阿姨其数量少,分布比较分散,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所以过渡阶段质疑大陆漂移说的理由,是想否定魏格纳寻找到的2现象。
(2)A、学说是一种观点,所以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故正确。
B、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科学理论发展,对理论具有充实作用,故正确。
C、赫斯提出的“海底扩张说”属于科学假说,故正确。
D、假说毕竟是假说,还需要科学的论证,所以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基于大量的证据提出,不一定正确,故错误。
故选:ABC。
22.【答案】(1)刻度尺
(2)扦插树枝底端长出根
(3)扦插所选用的辣木树枝的长度与扦插的土壤会影响辣木树枝成活。椰糠最适合用于辣木树枝的扦插。在40cm-80cm的范围内,扦插树枝越长,成活率越高。细则:扦插所选用的辣木树枝的长度与扦插的土壤会影响辣木树枝成活。椰糠最适合用于辣木树枝的扦插。土壤种类相同时,扦插树枝越长,成活率越高。
(4)
实验序号 扦插土壤 扦插长度 插穗的直径粗细 成活率
1 椰糠 80cm 0.1  
2 0.2  
3 0.3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方便测量枝条长度的尺子,因此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卷尺、米尺等。
(2)扦插的枝条成活后,会在长出根系后进一步生长,在扦插枝条顶端长出新芽、长出新叶,因此判断植株是否成活的方法有:扦插枝条底端长出根、扦插枝条顶端长出新芽、长出新叶等。
(3)根据图2可知,扦插在椰糠中的枝条成活率最高,三种土壤中,80cm的枝条成活率最高,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扦插所选用的辣木树枝的长度与扦插的土壤会影响辣木树枝成活。椰糠最适合用于辣木树枝的扦插。在40cm﹣80cm的范围内,扦插树枝越长,成活率越高。
(4)要探究插穗的直径粗细对辣木树枝的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应设置以辣木枝条粗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设计的试验方案为:
实验序号 扦插土壤 扦插长度 插穗的直径粗细 成活率
1 椰糠 80cm 0.1  
2 0.2  
3 0.3
23.【答案】(1)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人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2)选择探究方案一方案一中人相对于地面静止,风扇吹出的风速大小不变,便于控制无关变量
(3)由实验可知,夹角越小,人骑行所受到的阻力越小,因此在冲刺阶段,为了更好地提高速度,运动员上半身应尽量与地面保持平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研究组开展“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根据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的关系进行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探究方案;
(3)分析数据得出何时阻力最小,据此解答。
【解答】(1)该实验探究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的关系,因此该研究小组的假设为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有关;
(2)根据实验方案可知,方案一中人相对于地面静止,风扇吹出的风速大小不变,便于控制无关变量;方案二中较难控制骑行速度的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该选择方案一;
(3)分析数据知,骑行模型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受到的阻力越小,当骑行模型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时,阻力最小,因此在冲刺阶段,运动员上半身尽量与地面保持平行。
24.【答案】(1)①,②两个橡皮膜凸起的程度相同
(2)改变深度的同时改变了水量;继续加水橡皮膜凸起可能是水体积过大;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3)倾斜玻璃管①来改变水深度,比较底部橡皮膜凸出情况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橡皮膜所受压强越大,则鼓起的程度越大,利用了转换法;
(2)(3)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解答】(1)本实验薄膜鼓起程度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若①②两个橡皮膜凸起的程度相同,可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猜想一没有得到证实前,实验过程中加入相同深度的水,改变深度的同时改变了水量,没有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应先证实猜想一才能完成实验;
(3)为了探究液柱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可知,应使管内液体的种类相同、深度相同、只有液柱长度不同,独立验证猜想二,增加的操作是倾斜玻璃管①(或者②)来改变水深度,比较底部橡皮膜凸出情况或倾斜试管,加入相同质量的水。
25.【答案】(1)0.1A
(2)AB处短路了
(3)1.5V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量程0~0.6A,分度值0.02A,可知此时的电流;
(2)将30Ω的电阻更换进AB后,闭合开关,不管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为0,可能是电压表短路或电阻短路;
(3)为了保证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电压一定,当定值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定值电阻的电压为最低电压。
【解答】 (1)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量程0~0.6A,分度值0.02A,可知此时的电流为0.1A;
(2)将30Ω的电阻更换进AB后,闭合开关,不管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为0,可能是电压表短路或电阻短路;
(3)为了保证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电压一定,当定值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定值电阻的电压为最低电压,最低电压为:。
26.【答案】(1)B;D
(2)促进
(3)在睡觉之前制造一个较为昏暗的环境,增加褪黑素的分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一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解答】(1)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普查法,获得的数据更准确;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抽样调查法。为了解在校2000名学生的周末睡眠情况,下列做法较为合理的是B选择全校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D每个班级随机选择8名学生调查。故选:BD。
(2)分析人体一昼夜体内褪黑素分泌水平可知,褪黑素对睡眠有促进作用。
(3)昏暗环境,有利于褪黑素的分泌。因此,可以在睡觉之前制造一个较为昏暗的环境,增加褪黑素的分泌,提高睡眠质量。
27.【答案】(1)避光或密封
(2)解:m质=0.4%×1000克=4克,
m浓=4克÷25%=16克,
m水=1000克-16克=984克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标签分析;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计算。
【解答】(1)由标签可知,该消毒液见光易分解,则该消毒液需要避光或密封保存;
28.【答案】产热:动物主要通过细胞内部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动物体积越大,细胞越多产热越多。
散热:动物通过皮肤直接散热,皮肤面积越大,散热越快。
但体积的增加速度比皮肤面积的增加速度大,产热更多。
产热散热关联:为使产热等于散热维持平衡,需要减少动物体表的毛发,增加散热。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产热:动物主要通过细胞内部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动物体积越大,细胞越多产热越多。散热:动物通过皮肤直接散热,皮肤面积越大,散热越快。但体积的增加速度比皮肤面积的增加速度大,产热更多。产热散热关联:为使产热等于散热维持平衡,需要减少动物体表的毛发,增加散热。
【解答】从体温调节角度考虑,需要从产热和散热两方面去考虑。当动物体积变大时,皮肤面积增大速率明显弱于体积增大速率,所以相对散热表面积减少,故散热减少,而此时产热在不断增加,所以此时需要将毛发变粗变短,增加散热。
故答案为:当哺乳动物体型增大时,其细胞数量增加即产热增加,此时动物皮肤面积增加速率比体积少,即相对散热面积减少,需增加散热,故哺乳动物随体型增大出现体毛变稀变短甚至出现退化现象。
29.【答案】(1)解:因为漂浮,所以F浮=G
G=mg=0.5kg×10N/kg=5N
V=F浮/ρ水g=5N/(1×103kg/m3×10N/kg)=5×10-4m3
(2)
(3)随着液体漏出,液面深度下降,液体压强减小,流速变慢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由G=mg可得箭舟的重力,因为漂浮,所以箭舟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F浮=ρ液gV排知箭舟的体积;
(2)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水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F浮=ρ液gV排分析;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解答】 (2)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水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F浮=ρ液gV排知,所受浮力逐渐就小,箭舟受到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如下所示:
(3)“漏刻”只能用于粗略计时,导致其小孔出水速度无法控制恒定的原因是:随着液体漏出,液面深度下降,液体压强减小,流速变慢。
30.【答案】(1)变大
(2)解:电路中的电流I=U÷2R=4V÷20Ω=0.2A
F=G=mg=ρ水V水g=0.1kg×10N/kg=1N
由图乙可知,△x=2.5cm
测量的电阻丝阻值为R'=5cm÷2.5cm×10Ω=5Ω
电压表对应的示数:
U'=IR'=0.2A×5Ω=1V
(3)解:m水=ρ水V水=150克
ρ=m/V=150克/100厘米3=1.5克/厘米3
(4)选择电子式密度计,密度计只需要读一次示数就可以,因此读数次数指标为10分,计算可得其刻度为有规律且均匀,是一次函数,所以得分20分,总分30分。
(5)选择电子式密度计,选用长度变化随拉力大小变化更明显的弹簧选择机械式密度计,左瓶中倒入待测液体体积增大或右瓶倒密度比水小的已知液体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分析】(1)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片上方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分析;
(2)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建立,根据重力和密度公式计算弹力,得出长度,由图像得出形变量,据此计算滑片上方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压表示数;
(3)根据左右质量相等,结合密度公式计算;
(4)分析电压与电阻、长度、弹力、密度关系判断评估;
分析密度与体积关系,判断评估;
(5)提高精确度,使得电压表示数变化或右侧体积变化更加明显,据此分析。
【解答】(1)在电子式密度计的原理中,两根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不变,随着指针P下降,所测部分的电阻变大,电流不变,根据U=IR知,电压表示数变大;
(4)选择电子式密度计,密度计只需要读一次示数就可以,因此读数次数指标为优秀,计算可得其刻度为有规律且均匀,因为电流不变,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电阻与长度的变化成正比,且长度与重力、密度成一次函数关系,优秀;
选择机械式密度计,密度计只需要读一次示数就可以,因此读数次数指标为优秀,因为,因此ρ刻度与水的体积成正比,刻度有规律均匀,故为优秀;
(5)要提高精确度,选择电子式密度计,选用长度变化随拉力大小变化更明显的弹簧;
选择机械式密度计,左瓶中倒入待测液体体积增大或右瓶倒密度比水小的已知液体;
1 / 1浙江省温州市八年级上册科学寒假学习效果检测试卷(含七年级内容)
1.(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2024年1月,温州迎来罕见的降雪,如图的美丽雪景随处可见。雪形成的方式之一是低温环境下云层中的液态水在下落中变成雪花,此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凝固 D.液化
【答案】C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叫凝固。
【解答】低温环境下云层中的液态水在下落中变成固态雪的过程为凝固,故C正确。
故选:C。
(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需经历如下的实验流程。回答下面小题。
2.在切取洋葱表皮时,通常选择锋利的刀片来增大压强。这种改变压强的方法是(  )
A.增大受力面积 B.减小受力面积
C.增大压力大小 D.减小压力大小
3.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正确盖盖玻片可以避免装片产生气泡影响观察。下列盖片方式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2.B
3.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2.在切取洋葱表皮时,选择锋利的刀片,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压强。
故选:B。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盖盖玻片的过程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故选:B。
4.(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借助显微镜按照正确操作流程观察临时装片时,可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解答】A是洋葱表皮细胞图、B是有人体口腔上皮细胞、C人体血液细胞图、D草履虫图。
故选:A。
5.(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货车长时间行驶后,司机有时会用铁棍敲击车轮,凭借声音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空气充足时振动频率较大,则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响度较小 D.音调较低
【答案】B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解答】当拿根铁棍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选:B。
(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菜豆种子萌发的因素”设计了图甲实验,图乙为菜豆种子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图甲实验中,比较①、②两个种子,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光照
7.菜豆种子萌发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图乙结构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实验中的菜豆种子萌发后就可以生长成一个植株。菜豆的这种繁殖方式为(  )
A.有性繁殖 B.营养繁殖 C.出芽繁殖 D.分裂繁殖
【答案】6.B
7.D
8.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图乙中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
6.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菜豆种子萌发的因素”设计了图甲实验,从实验设计可以看出,①号种子缺乏水分,种子不萌发;②号种子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3号种子清水淹没种子,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比较①、②两个种子,唯一的变量是水分,所以小组研究的影响因素是水分。
故选:B。
7.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图乙中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菜豆种子的子叶两片,并且子叶非常肥厚,内部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故菜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故选:D。
8.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菜豆种子的形成,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故属于有性生殖。而营养繁殖、出芽繁殖和分裂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A。
9.(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科学中常利用模型帮助理解客观事物。如图是将蔗糖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的溶液模型,其中“○”代表蔗糖微粒。则合理的溶液模型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
【解答】根据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此蔗糖分子均匀的分散在水分子中,如图所示,故选:B。
10.(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平衡鸟玩具是一种通过向塑料鸟内加入重物,使鸟实现在手指上平衡的玩具。下列重物放置情况能使平衡鸟平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A、图中“平衡鸟”放在手指上,两重物分别放置在塑料鸟翅膀两端,塑料鸟受到平衡力作用,能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BCD、图中向塑料鸟内加入重物,塑料鸟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不能静止在手指上,塑料鸟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CD错误。
故选:A。
11.(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运动会上,班级之间进行拔河比赛。为获得胜利,需要增大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穿鞋底花纹少的鞋子 B.戴粗毛线编制的手套
C.选择体重更大的队员 D.选择力气较大的队员
【答案】C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拔河比赛中,在双方手中绳子都不脱手的情况下,最后脚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大的一队将会获胜,据此结合增大摩擦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A、穿鞋底花纹少的鞋子,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故A不可行。
B、戴粗毛线编制的手套,可以增大绳子和手之间的摩擦力,但不能增大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故B不可行。
C、选择体重更大的队员,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力,可以增大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故C可行。
D、选择力气较大的队员,不能增大队员和地面的摩擦力,故D不可行。
故选:C。
12.(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鲸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瓜头鲸、座头鲸、蓝鲸、抹香鲸四种。为辨别鲸的种类,小明制作了图甲的鲸分类检索表,则图乙中的瓜头鲸应是检索表中的(  )
A.W B.X C.Y D.Z
【答案】A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瓜头鲸拥有相当粗壮的身体,其身体的两端明显变细。头小,嘴喙很小甚至没有嘴喙,圆润的额隆以约45度的角度向下倾斜,根据目击角度的不同,它们的头可能看起来像三角形或圆锥形,而较老的个体则稍微会呈现球形。高大、尖锐的镰刀状背鳍位于背部中间,其胸鳍偏长且逐渐变细。
【解答】瓜头鲸拥有相当粗壮的身体,其身体的两端明显变细。瓜头鲸属于哺乳动物,口中有齿;有高大、尖锐的镰刀状背鳍位于背部中间。因此,瓜头鲸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W。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家浴室装修需要在天花板上安装吸顶灯,如图为该浴室的俯视图。为使人能够在照镜子时看到的人像更加明亮清楚,吸顶灯安装的位置最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物体射向镜面的光线越多,像越亮。
【解答】为使人能够在照镜子时看到的人像更加明亮清楚,应该把人的脸照射的更加亮,因而吸顶灯必须对着人脸照射,故吸顶灯安装的位置最好为①。
故选:A。
14.(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渐冻症”是一种神经元疾病。患者做膝跳反射检查时,有感觉,但小腿无法抬起。据此推测“渐冻症”患者反射弧中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解析】【分析】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解答】A、感受器病变,不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没有感觉,小腿也无法抬起,A错误;
B、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导至神经中枢,传入神经病变,没有感觉,小腿也无法抬起,B错误;
C、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如果病变,没有感觉,小腿也无法抬起,C错误;
D、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D正确。
故选:D。
15.(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科学中常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某些量的关系。下列图像中能用阴影面积表示相应的量的是(  )
A.速度 B.密度
C.压力 D.电阻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然后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表达式得出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然后得出答案。
【解答】 A、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阴影部分面积等于路程和时间的乘积,由可知,速度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阴影部分面积等于质量和体积的乘积,由可知,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受力面积,纵坐标表示压强,阴影部分面积等于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由F=pS可知,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就是压力,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电压,纵坐标表示电流,阴影部分面积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由可知,电阻等于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故D错误。
故选:C。
16.(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雁荡山是5A级景区,景区内山清水秀,随处可见经过雨水溪涧长期冲刷形成的V型谷(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景区内常见的植物“羊角藤”,它会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
(1)形成雁荡山V型谷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
(2)据图乙可判断“羊角藤”为   植物。
(3)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在景区内能够闻到“羊角藤”清香气味的原因   。
【答案】(1)雨水
(2)被子
(3)分子始终在做热运动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主要是指地球内部能量,它使地壳发生上升或下降,或者平移运动,外力主要有流水、风力、冰川和海浪等进行分析;
(2)根据种子植物的特征进行分析;
(3)根据分子的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形成雁荡山V型谷景观的主要外力是雨水或流水冲刷所致;
(2)据图乙可知,“羊角藤”有红色果实,为种子植物;
(3)在远处就能闻到“羊角藤”清香气味,这是因为“羊角藤”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的结果。
17.(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2023年5月10日(农历三月廿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的飞船天舟六号顺利发射升空。
(1)天舟六号发射当天,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接近于   。
(2)图甲火箭正加速升空,此过程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其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3)结合海南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乙所示),从地理位置分析,海南文昌作为我国火箭四大发射基地的地势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D
(2)推力>重力
(3)海拔低地势平坦
【知识点】月相;等高线地形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意义进行分析。
【解答】(1)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一一蛾眉月一一上弦月一一盈凸﹣一满月﹣一亏凸﹣一下弦月一一残月一一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上半个月月相由缺到圆,下半个月月相由圆到缺。因此2023年5月10日(农历三月廿一),属于下弦月,月面朝东,因此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接近图1中D;
(2)重力方向向下,推力方向向上,由于火箭加速升空,说明推力大于重力;
(3)结合海南岛的等高线地形图从地理位置上可知,海南文昌作为我国火箭四大发射基地的势特点是海拔低地势平坦、地处沿海、没有山峰等。
18.(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海水提取精盐。具体过程如下:
(1)海水晒盐:用烧杯收集一定量海水,置于阳光下暴晒获得粗盐,如图甲。据图分析③号烧杯中的海水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精盐获取:将上述粗盐,再经过图乙操作可获得精盐,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产率计算:已知精盐产率=精盐的质量/粗盐的质量×100%,在粗盐精制过程中,上述⑤中操作出现晶体飞溅可能会造成精盐产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饱和
(2)⑦⑥⑤
(3)偏小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2)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分析;
(3)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和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解答】(1)由图示可知,③号烧杯中的海水中有析出的氯化钠固体,则此海水是饱和溶液。
(2)将上述粗盐,再经过图乙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可获得精盐,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⑦⑥⑤。
(3)上述⑤蒸发中操作出现晶体飞溅可能会造成精盐产率偏小。
19.(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是兴趣小组利用空塑料瓶和两根吸管制作的一台简易水培植物浇水器。在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拧上瓶盖,即可实现自动浇水,保证水位线始终与B吸管下端相平。培育时对于喜阳水培植物,需将该装置放在阳台,其茎会向光生长,茎向光生长后内部结构变化示意图如图乙。
(1)分析图乙,发现a处生长素浓度大于b处,则生长素的作用是   。
(2)当水位线与B吸管的下端开口相平时,水就不会从A吸管中流出。其原因是   。
(3)为调节A管出水口水量,小明构思调节结构如图丙所示。通过旋转芯部就可调节滴水的速度。设计的不同芯部横截面如下图所示,其中能实现调节功能的有   。(可多选)
【答案】(1)促进植物细胞生长速率
(2)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
(3)ACD
【知识点】植物激素;压强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2)根据进气管中空气两端受到的压强相等分析;
(3)根据不同芯部横截面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a处生长素浓度大于b处,说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增加,则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使植物生长加快;
(2)当进气管管口与水位线相平时,管口封住空气不可进入,管口受到的大气压与上端受内部压强和水的压强之和相等,矿泉水瓶中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不会从A吸管中流出;
(3)当转动阀芯时,选项A、C和D的阀芯结构可实现调节水流大小和封堵水流的功能,所以选项ACD符合题意。
20.(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为某智能镜子,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当人靠近镜子,手按压总开关的①结构,镜子内部的③、④结构连通,形成通路,镜子配置的摄像头就会检测用户脸上的信息,并在镜面的显示屏上提供合适的护肤建议。
(1)为防触电,按压开关中   结构应为绝缘体。(填写结构序号)
(2)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于感光组件,其原理如图乙,该像的特点为   。(写出两点)
(3)当用户靠近镜子时,开关S1自动闭合,摄像头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自动闭合,智能模块启动,开始分析用户脸上的信息。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要求的是   。
【答案】(1)①②按钮
(2)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像倒立
(3)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2)人脸通过摄像头在光屏上呈现,利用的是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灯泡与智能模块的连接方式。
【解答】(1)手按压总开关的①②结构,为绝缘体;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
21.(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关于地壳变动的原因,科学家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各种假说,相关材料如下:
(1)过渡阶段质疑大陆漂移说的理由,是想否定魏格纳寻找到的现象   。(填序号)
(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发展过程,分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
A.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B.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科学理论发展
C.赫斯提出的“海底扩张说”属于科学假说
D.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基于大量的证据提出,一定正确
【答案】(1)2
(2)A;B;C
【知识点】地壳变动的证明
【解析】【分析】(1)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其依据是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吻合性、地层的相似性和动物的相同性。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若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解答】(1)漫长地质历史中或许有动植物依附于漂木、海流运载、鸟类携带等远涉重洋,阿姨其数量少,分布比较分散,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所以过渡阶段质疑大陆漂移说的理由,是想否定魏格纳寻找到的2现象。
(2)A、学说是一种观点,所以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故正确。
B、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科学理论发展,对理论具有充实作用,故正确。
C、赫斯提出的“海底扩张说”属于科学假说,故正确。
D、假说毕竟是假说,还需要科学的论证,所以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是基于大量的证据提出,不一定正确,故错误。
故选:ABC。
22.(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辣木是热带、亚热带常见的一种集观赏与食用多重优点的树木。扦插所选用的辣木树枝的长度与扦插的土壤是否会影响辣木树枝成活?小组就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实验实践】利用长度不同的树枝与三种不同种类的土壤设计实验如下(图中每组各选用不同长度的树枝50根。
(1)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为   。
(2)【处理数据】经过实验,小组成员记录了每组成活植株的数量并计算成活率,如下图。
请你简单说明小组判断植株是否成活的方法   。
(3)【得出结论】结合实验数据,该小组成员得出的结论是   。
(4)【反思总结】小组成员还提出“插穗的直径粗细可能也会影响辣木树枝的成活率”,请你针对该假设设计对应试验方案,用表格形式表示。
【答案】(1)刻度尺
(2)扦插树枝底端长出根
(3)扦插所选用的辣木树枝的长度与扦插的土壤会影响辣木树枝成活。椰糠最适合用于辣木树枝的扦插。在40cm-80cm的范围内,扦插树枝越长,成活率越高。细则:扦插所选用的辣木树枝的长度与扦插的土壤会影响辣木树枝成活。椰糠最适合用于辣木树枝的扦插。土壤种类相同时,扦插树枝越长,成活率越高。
(4)
实验序号 扦插土壤 扦插长度 插穗的直径粗细 成活率
1 椰糠 80cm 0.1  
2 0.2  
3 0.3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方便测量枝条长度的尺子,因此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卷尺、米尺等。
(2)扦插的枝条成活后,会在长出根系后进一步生长,在扦插枝条顶端长出新芽、长出新叶,因此判断植株是否成活的方法有:扦插枝条底端长出根、扦插枝条顶端长出新芽、长出新叶等。
(3)根据图2可知,扦插在椰糠中的枝条成活率最高,三种土壤中,80cm的枝条成活率最高,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扦插所选用的辣木树枝的长度与扦插的土壤会影响辣木树枝成活。椰糠最适合用于辣木树枝的扦插。在40cm﹣80cm的范围内,扦插树枝越长,成活率越高。
(4)要探究插穗的直径粗细对辣木树枝的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应设置以辣木枝条粗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设计的试验方案为:
实验序号 扦插土壤 扦插长度 插穗的直径粗细 成活率
1 椰糠 80cm 0.1  
2 0.2  
3 0.3
23.(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自行车比赛中减小空气阻力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某小组为了探究“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
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两种探究方案。
方案一:用电风扇产生稳定气流吹向静止的骑行者,骑行者腹部绑有压力传感器如图甲。
方案二:让骑行者朝一定方向骑行,骑行者腹部绑有压力传感器如图乙。
小组讨论后采用合适的方案,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金压力传感器倾角θ° 压力传感器示数/N
1 90 8.03
2 45 7.11
3 25 4.45
4 0 3.12
(1)本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请帮该小组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案,并说明理由   。
(3)分析实验数据,在冲刺阶段,运动员上半身尽量与地面保持平行的原因是   。
【答案】(1)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人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2)选择探究方案一方案一中人相对于地面静止,风扇吹出的风速大小不变,便于控制无关变量
(3)由实验可知,夹角越小,人骑行所受到的阻力越小,因此在冲刺阶段,为了更好地提高速度,运动员上半身应尽量与地面保持平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研究组开展“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根据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的关系进行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探究方案;
(3)分析数据得出何时阻力最小,据此解答。
【解答】(1)该实验探究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的关系,因此该研究小组的假设为运动员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运动员上半身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有关;
(2)根据实验方案可知,方案一中人相对于地面静止,风扇吹出的风速大小不变,便于控制无关变量;方案二中较难控制骑行速度的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该选择方案一;
(3)分析数据知,骑行模型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受到的阻力越小,当骑行模型上半身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时,阻力最小,因此在冲刺阶段,运动员上半身尽量与地面保持平行。
24.(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如图甲,水库大坝通常建造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为了解释其原因,小明和小红根据生活观察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库大坝蓄水量大,底部压强大。猜想二:水库大坝底部的水深度大,压强大。
验证猜想一,小明选用如图乙所示的两根玻璃管编号①、②,②号玻璃管是一根上端粗,下端与①号玻璃管一样细的玻璃管,下端均封有相同的橡皮膜,加入相同深度的水,观察橡皮膜凸起情况。
验证猜想二,小红选用如图丙所示的三根长度粗细相同的玻璃管,下端封有相同的橡皮膜,编号③-⑤。向其中注水,深度依次增加,观察橡皮膜的凸起情况。
(1)若猜想一不正确,则小明所做实验的现象为   。
(2)小明认为猜想一没有得到证实前,小红的方案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3)小明的方案中只要增加一步操作,就能独立验证猜想二,增加的操作是   。
【答案】(1)①,②两个橡皮膜凸起的程度相同
(2)改变深度的同时改变了水量;继续加水橡皮膜凸起可能是水体积过大;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3)倾斜玻璃管①来改变水深度,比较底部橡皮膜凸出情况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橡皮膜所受压强越大,则鼓起的程度越大,利用了转换法;
(2)(3)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解答】(1)本实验薄膜鼓起程度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若①②两个橡皮膜凸起的程度相同,可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猜想一没有得到证实前,实验过程中加入相同深度的水,改变深度的同时改变了水量,没有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应先证实猜想一才能完成实验;
(3)为了探究液柱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可知,应使管内液体的种类相同、深度相同、只有液柱长度不同,独立验证猜想二,增加的操作是倾斜玻璃管①(或者②)来改变水深度,比较底部橡皮膜凸出情况或倾斜试管,加入相同质量的水。
25.(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用两节新的干电池、定值电阻(10Ω、20Ω、30Ω、40Ω)、“40Ω1.0A”的滑动变阻器以及其它相关器材进行如下实验:
①连接各实验器材如图甲,并将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间。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显示一定电压,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
③依次将20Ω、30Ω、40Ω的定值电阻替换原有电阻,接着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U与原先相同,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1)利用2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
(2)将30Ω的电阻更换进AB后,闭合开关,不管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为0,则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为   。
(3)根据本实验中各器材的参数,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中电压表保持不变的读数不能低于   伏。
【答案】(1)0.1A
(2)AB处短路了
(3)1.5V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量程0~0.6A,分度值0.02A,可知此时的电流;
(2)将30Ω的电阻更换进AB后,闭合开关,不管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为0,可能是电压表短路或电阻短路;
(3)为了保证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电压一定,当定值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定值电阻的电压为最低电压。
【解答】 (1)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量程0~0.6A,分度值0.02A,可知此时的电流为0.1A;
(2)将30Ω的电阻更换进AB后,闭合开关,不管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都为0,可能是电压表短路或电阻短路;
(3)为了保证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电压一定,当定值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定值电阻的电压为最低电压,最低电压为:。
26.(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睡眠对健康很重要,充足的睡眠使人精神充沛。研究发现,人体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对睡眠有重要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过程如图甲,人体一昼夜体内褪黑素水平如图乙。
(1)为了解在校2000名学生的周末睡眠情况,下列做法较为合理的是____。(可多选)
A.选择初三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B.选择全校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C.在校门口随机选择2名学生调查
D.每个班级随机选择8名学生调查
(2)分析人体一昼夜体内褪黑素分泌水平可知,褪黑素对睡眠有   作用。(选填“促进”或“抑制”)
(3)针对褪黑素的作用与分泌过程,请你提出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
【答案】(1)B;D
(2)促进
(3)在睡觉之前制造一个较为昏暗的环境,增加褪黑素的分泌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一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解答】(1)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普查法,获得的数据更准确;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抽样调查法。为了解在校2000名学生的周末睡眠情况,下列做法较为合理的是B选择全校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D每个班级随机选择8名学生调查。故选:BD。
(2)分析人体一昼夜体内褪黑素分泌水平可知,褪黑素对睡眠有促进作用。
(3)昏暗环境,有利于褪黑素的分泌。因此,可以在睡觉之前制造一个较为昏暗的环境,增加褪黑素的分泌,提高睡眠质量。
27.(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2023年冬季甲流、乙流、支原体肺炎高发。专家建议可购置84消毒液,对家庭物品进行局部消杀。某品牌84消毒液瓶体标签如图甲,查阅相关物品消毒质量分数范围如表。
消毒物品 次氯酸钠质量分数范围
①墙壁地面消毒 0.1%~0.2%
②食用餐具消毒 0.2%~0.4%
③医疗器械消毒 0.4%~1%
(1)根据标签,该消毒液保存时注意事项是   。(写出一点)
(2)根据表乙,若按最高质量分数配比配制1000克次氯酸钠溶液用于餐具消毒,请计算需要加水多少克。
【答案】(1)避光或密封
(2)解:m质=0.4%×1000克=4克,
m浓=4克÷25%=16克,
m水=1000克-16克=984克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标签分析;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计算。
【解答】(1)由标签可知,该消毒液见光易分解,则该消毒液需要避光或密封保存;
28.(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生长毛发是恒温动物的特征之一。草原上不同体型的哺乳动物体毛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的变化,如表所示。
体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巨型
体毛 浓密、较长 浓密、较短 较为浓密、很短 非常稀疏或完全退化
材料一:动物主要通过细胞内部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
材料二:动物主要通过皮肤直接散热。
材料三:动物体型变大时,身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按一定比例增长,如图所示。
请结合材料,从体温调节的角度分析,解释哺乳动物随体型增大出现体毛变稀变短甚至出现退化现象的原因。
【答案】产热:动物主要通过细胞内部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动物体积越大,细胞越多产热越多。
散热:动物通过皮肤直接散热,皮肤面积越大,散热越快。
但体积的增加速度比皮肤面积的增加速度大,产热更多。
产热散热关联:为使产热等于散热维持平衡,需要减少动物体表的毛发,增加散热。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产热:动物主要通过细胞内部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动物体积越大,细胞越多产热越多。散热:动物通过皮肤直接散热,皮肤面积越大,散热越快。但体积的增加速度比皮肤面积的增加速度大,产热更多。产热散热关联:为使产热等于散热维持平衡,需要减少动物体表的毛发,增加散热。
【解答】从体温调节角度考虑,需要从产热和散热两方面去考虑。当动物体积变大时,皮肤面积增大速率明显弱于体积增大速率,所以相对散热表面积减少,故散热减少,而此时产热在不断增加,所以此时需要将毛发变粗变短,增加散热。
故答案为:当哺乳动物体型增大时,其细胞数量增加即产热增加,此时动物皮肤面积增加速率比体积少,即相对散热面积减少,需增加散热,故哺乳动物随体型增大出现体毛变稀变短甚至出现退化现象。
29.(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漏刻”俗称水钟,是中国古代最普遍的计时工具,如图甲。其内部结构如图乙,壶体是一个底部带有小孔的容器,壶内有标有刻度的箭杆和箭舟组成的竖直杆。使用时,用水装满壶体,让箭舟漂浮于水中,壶中的水由小孔缓慢流至壶外,箭杆随之逐渐下降,通过箭杆上标注的刻度即可获取时间。已知箭舟和轻质箭杆的总质量为500克。
(1)计算要使箭舟漂浮,它的体积至少多大。
(2)水从小孔流出直至流干,在图丙中绘制箭舟受到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3)“漏刻”只能用于粗略计时,导致其小孔出水速度无法控制恒定的原因是   。
【答案】(1)解:因为漂浮,所以F浮=G
G=mg=0.5kg×10N/kg=5N
V=F浮/ρ水g=5N/(1×103kg/m3×10N/kg)=5×10-4m3
(2)
(3)随着液体漏出,液面深度下降,液体压强减小,流速变慢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由G=mg可得箭舟的重力,因为漂浮,所以箭舟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F浮=ρ液gV排知箭舟的体积;
(2)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水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F浮=ρ液gV排分析;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解答】 (2)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水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F浮=ρ液gV排知,所受浮力逐渐就小,箭舟受到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如下所示:
(3)“漏刻”只能用于粗略计时,导致其小孔出水速度无法控制恒定的原因是:随着液体漏出,液面深度下降,液体压强减小,流速变慢。
30.(2024八下·温州开学考)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老师布置作业:根据图甲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制作“新型密度计”。某项目化小组讨论并制定了项目成果评价表。
项目成果评价表
指标 待改进 良好 优秀
读数次数 2次以上 2次 1次
刻度 无规律 有规律但不均匀 有规律且均匀 (20分)
根据老师的要求与表1的项目成果评价表,项目化小组分别设计了电子式和机械式两款密度计如下表所示:
电子式密度计 机械式密度计
材料 两个长度为 5 厘米的均匀电阻丝 R,R=10欧姆,电源 U=4 伏、弹簧、电压表、标有体积刻度并剪去上口的矿泉水瓶 简易支架两个标有体积刻度并剪去上口的矿泉水瓶。
设计图
设计原理 利用材料,连接电路图如上。闭合开关 S,在矿泉水瓶中倒入 100 毫升待测液体,滑片 P 随之下降,电压表示数 ▲ ,即可将电压刻度转换成对应密度刻度。 将两个矿泉水瓶对称挂于简易支架两侧。在左侧瓶中倒 100 毫升待测液体,右侧瓶中加水至支架平衡后,即可将体积刻度转化成对应密度刻度。
(1)【设计原理】
在电子式密度计的原理中,随着指针P下降,电压表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刻度标定】
电子式密度计:使用前滑片P指在电阻丝R最上端,闭合开关,加入100mL的水,滑片P向下移动,稳定后电压表的示数即可标为1.0g/mL。若密度计中弹簧所受拉力F与长度变化量△x的关系如图乙。计算说明密度值标为1.0g/mL所对应的电压表示数为多少?
(3)机械式密度计:通过计算说明右侧瓶中150毫升刻度标定的密度值。
(4)【产品评价】
依据表1的项目成果评价表,选择其中一款密度计评价得分,并简要说明依据。
(5)【产品迭代】
为提升密度计测量的精确度,请选择其中一款密度计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改进方案。
【答案】(1)变大
(2)解:电路中的电流I=U÷2R=4V÷20Ω=0.2A
F=G=mg=ρ水V水g=0.1kg×10N/kg=1N
由图乙可知,△x=2.5cm
测量的电阻丝阻值为R'=5cm÷2.5cm×10Ω=5Ω
电压表对应的示数:
U'=IR'=0.2A×5Ω=1V
(3)解:m水=ρ水V水=150克
ρ=m/V=150克/100厘米3=1.5克/厘米3
(4)选择电子式密度计,密度计只需要读一次示数就可以,因此读数次数指标为10分,计算可得其刻度为有规律且均匀,是一次函数,所以得分20分,总分30分。
(5)选择电子式密度计,选用长度变化随拉力大小变化更明显的弹簧选择机械式密度计,左瓶中倒入待测液体体积增大或右瓶倒密度比水小的已知液体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分析】(1)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片上方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分析;
(2)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建立,根据重力和密度公式计算弹力,得出长度,由图像得出形变量,据此计算滑片上方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压表示数;
(3)根据左右质量相等,结合密度公式计算;
(4)分析电压与电阻、长度、弹力、密度关系判断评估;
分析密度与体积关系,判断评估;
(5)提高精确度,使得电压表示数变化或右侧体积变化更加明显,据此分析。
【解答】(1)在电子式密度计的原理中,两根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不变,随着指针P下降,所测部分的电阻变大,电流不变,根据U=IR知,电压表示数变大;
(4)选择电子式密度计,密度计只需要读一次示数就可以,因此读数次数指标为优秀,计算可得其刻度为有规律且均匀,因为电流不变,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电阻与长度的变化成正比,且长度与重力、密度成一次函数关系,优秀;
选择机械式密度计,密度计只需要读一次示数就可以,因此读数次数指标为优秀,因为,因此ρ刻度与水的体积成正比,刻度有规律均匀,故为优秀;
(5)要提高精确度,选择电子式密度计,选用长度变化随拉力大小变化更明显的弹簧;
选择机械式密度计,左瓶中倒入待测液体体积增大或右瓶倒密度比水小的已知液体;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