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用双手创造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技术、工程与社会 二、学习内容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核心是发明,工程核心是建造 ①知道我们周围的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观察和区别身边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②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应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③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三、学业要求 1.能区别自然物和人造物,能描述常见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与功能;知道科技产品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2.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能应用身边常见材料和简单工具制作简单的作品;能借助工具进行科学观察并进行交流。 3.具有动手操作的兴趣。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用双手创造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仍是对“走进科学”的具体展开。从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是理解“科学是什么”的不可缺少的维度。科学通过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改造自然世界,创造出复杂的人工世界。因此,让小学生从认识和区分自然物与人造物开始,体验人类用双手创造出人工世界,可以帮助其对“科学是什么”有更加丰富的理解。 本单元的设计,力图让一年级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的不同;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比较人与动物的不同,人的各种造物构成多彩的人工世界;通过阅读“轮子的故事”,初步感知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本单元由《自然物与人造物》《人工世界》《轮子的故事》三课组成,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三课内容总体上是并列关系,又具有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第一课,比较区分自然物与人造物,知道人造物是人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人造物构成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工世界。第二课,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比较人与动物的不同,说明人们的创造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生活更加美好、便利、舒适。第三课,选择一项具体的技术发明——轮子,让学生了解轮子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而用我们的双手也可以做成一辆小车,并且把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动手制作活动中。
主题学情分析 学生所生活的世界,既有丰富多样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年级学生还做不到完全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概念,而需要借助于个人经验,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对自然物和人造物作出区分。动手操作、摆弄实物,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事物特征的认识,获得一种直接的技术活动体验。学生在操作和制作活动中,可以亲身体验到“用双手创造”的感觉,并进一步理解人类正是通过用双手创造的过程,堆叠起一个庞大的人工世界。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比较,能分辨出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 科学思维:通过人与动物的比较,意识到人和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 探究实践:亲自动手,用自然物制作一个物品。 态度责任:保持对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关注和兴趣。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观察出外旅游照片,区分哪些东西是大自然固有的,哪些不是。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情境,引出自然物和人造物,为后面解释概念做铺垫。
任务2 名称:什么是自然物和人造物 首先讲解概念,然后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 设计意图:首先明确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然后通过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活动,巩固强化自然物和人造物的科学概念。
任务3 名称:人造物的来历 举例说明人造物的来历,总结得出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关系;用自然物制作物品。 设计意图:提供多种练习机会,通过动手用自然物制作物品,让学生有切身体验,巩固对自然物和人造物的理解。
任务4 名称: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观察图片,辨别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不同,并能举一反三。 设计意图:说明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在现实当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
第2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由单元小诗导入,唤醒学生对人造物的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情境,唤醒学生的前概念,启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在创造物方面的不同。
任务2 名称:人与动物饮食的不同 从食物来源、食物种类、食物状态、食物加工等方面引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人与动物在食物以及取食方面的差异,凸显饮食作为认识人工世界重要性。
任务3 名称:人与动物出行方式的不同 使用图片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出行方式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人与动物在出行方式以及配套物品方面的差异,从发明与运用交通工具的角度,展现人类运用智慧的创造促进了人工世界的进步。
任务4 名称:人与动物防寒避暑方式的不同 用一些图片展示动物(如狗、猫、大象等)和人类在防暑御寒方面的行为或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人与动物在御寒防暑方式以及借助物品方面的差异,从保温与散热的角度表现人类为适应和改变环境所做出的努力。
任务5 名称:人与动物住所的不同 利用图片展示动物和人类在住所方面的表现让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人与动物在住所以及构建物品的差异,从住所的角度,展现出人工世界中技术与工程的贡献。
第3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讲述燧人氏取火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引出轮子,激发学生深入探讨。
任务2 名称: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观察不同轮子的共同特征,列举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探究轮子是否省力。 设计意图:能观察并找出轮子的共同点,分析运用轮子的便利,探究使用轮子是否省力。
任务3 名称:轮子的历史 阅读介绍轮子的发明简史的课文,完成排序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阅读,进一步表现人造物的进步,加强科技史的教育。
任务4 名称:给小车装上轮子 提供材料,动手制作带轮子的小车。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制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体会车辆发明技术的动手实践机会。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自然物与人造物 1.什么是自然物和人造物 2.人造物的来历 3.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第2课时:人工世界 1.人与动物饮食的不同 2.人与动物出行方式的不同 3.人与动物防寒避暑方式的不同 4.人与动物住所的不同 第3课时:轮子的故事 1.了解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2.了解轮子的历史。 3.给小车装上轮子。
评价指标 第1课时:自然物与人造物 1.意识到我们周围有一个由自然物构成的自然世界,还有一个由人造物构成的人工世界。(科学观念) 2.利用观察、辨别、归类等方法,发现自然物和人造物的不同。通过讨论、推理等方法,发现自然物和人造物之间的联系。(科学思维) 3.在动手做中实现从自然物到人造物的变化,能够在物品中体现自己的创意。(探究实践) 4.意识到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密不可分,它们应该和谐共生。(责任态度) 第2课时:人工世界 1.意识到人和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类根据自己需求创造了人造物。(科学观念) 2.通过交流、推理等方法发现人造物满足了人类不同的需求,体会到人造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科学思维) 3.比较人与动物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科学探究) 4.意识到人造物体现了人类的意志,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责任态度) 第3课时:轮子的故事 1.通过观察发现轮子的共同点,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观念) 2.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科学思维) 3.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科学探究) 4.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的乐趣。(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毛线是由( )加工成的。 A.布 B.纸 C.羊毛 2.如图属于人造物的是( )。 3.下列交通工具中轮子最少的是( )。 A.自行车 B.三轮车 C.汽车 4.图中物品是由( )制造的。 A.钢铁 B.塑料 C.木料 5.圆形物体可以向前________,比方形物体向前要________。( ) A.移动 费力 B.滚动 省力 C.平移 费力 【参考答案】 CCAAB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山川和河流构成自然世界,建筑物和游乐设施构成人工世界。( ) 2.做实验的时候,如果与同伴意见不一致,要多试试,多交流。( ) 3.小汽车有4个三角形的轮子。( ) 4.有轮子省力,没有轮子费力。( ) 5.小明用捡来的树枝、树叶搭的小棚子是自然物。( ) 6.最初人们用滚木运送重物。( ) 【参考答案】 √√ √ √ 连一连,请将轮子的发展阶段联系起来。 用滚木充当轮子来搬运巨石加上轴和轮辐的轮子加了轮毂和包了金属边框的轮子加了轮胎的车轮的金属轮子切下一段滚木,挖空中间部分的轮子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因为发明了轮子,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多方便,请说说轮子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在哪里?请至少写出3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轮椅 汽车 滑板 五、综合题 根据物体的变化、在方框里填上物体名称。(最左边一定要填自然物) 【参考答案】 大树→木材→课桌;小麦→面粉→馒头。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轮和轴 用双手创造→人工世界←人造物→轮子 演变史 省力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第3课时
轮子的故事
(苏教版)一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发现轮子的共同点,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03
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科学观念
04
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的乐趣。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火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
新知导入
轮子的发明和火的发明在人类科技史上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你在哪见过轮子?轮子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
轮子是和“行”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人造物。观察这些轮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探究新知
轮子是由轮和轴组成的,轮大轴小,共同转动。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轮
轴
探究新知
找出下面轮子上的轮和轴,把它们标出来。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轴
轮
探究新知
找出下面轮子上的轮和轴,把它们标出来。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轮
轴
轮
轴
探究新知
找出下面轮子上的轮和轴,把它们标出来。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轮
轴
轮
轴
探究新知
生活中到处都有轮子,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行李箱:携带方便,保护物品
轮椅:增强腿脚不灵的自理
病床:便于医生推送患者
拉门:节省空间
探究新知
生活中到处都有轮子,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无齿锯:快速切割
发动机:让机器快速运转
打磨机:打磨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探究新知
使用轮子省力吗?说说你的猜想。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吃 力
探究新知
一本新华字典,平放在桌面上,用一个手指推动起来,你有什么感觉?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字典下放几支铅笔
探究新知
有什么办法可以用一个手指轻松推动起这本字典?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探究新知
用一个手指轻松推动这本字典,有什么感觉?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字典很容易推动起来,省力
探究新知
实验中能滚动的铅笔相当于什么?
轮子的特征与优点
轮 子
实验结论:使用轮子能省力。
探究新知
阅读教材轮子的历史,完成任务。
轮子的历史
最初,人们用滚木运送重物。
后来,人们用木头做出轮子,发明了车。
探究新知
阅读教材轮子的历史,完成任务。
轮子的历史
再后来,人们把木轮挖空,装上轮辐,车跑起来更轻巧了。
之后,人们又给木轮套上铁皮,车轮更结实了。
探究新知
阅读教材轮子的历史,完成任务。
轮子的历史
19世纪,人们发明了有弹性的橡胶轮,坐在车上更舒服了。
如今,人们仍在不断改进轮子。
轴承使轮子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探究新知
按照轮子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内填上序号。
轮子的历史
探究新知
假设牙膏盒是一辆小车,想什么办法让小车跑起来?
给小车装上轮子
给小车安装轮子
探究新知
实验器材
给小车装上轮子
纸盒、吸管(轴套)、轮子、铁丝(轮轴)、胶布、剪刀、尺子等
探究新知
实验演示
给小车装上轮子
探究新知
温馨提示
给小车装上轮子
(1)使用剪刀和铁丝时,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
(2)你可以使用彩色纸、贴纸或其他装饰材料来装饰纸盒,使玩具车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画出车窗、车门等细节,增加玩具车的趣味性。
(3)如果需要,你可以在纸盒上添加纸质的方向盘、座椅等部件,使玩具车更加逼真。
(4)确保所有部件都牢固连接,没有松动的部分。
探究新知
动手制作(使用轴套)
给小车装上轮子
第一步,剪取适当长度(比车轴略短)的吸管;
第二步,将吸管固定在车身的合适位置;
第三步,将车轴穿过轴套,安上轮子;
第四步,进行调试和改进。
探究新知
动手制作(不使用轴套)
给小车装上轮子
第一步,根据车轮的大小和纸盒的宽度,测量并剪切出四个适合车轮安装的孔位
第二步,将四个车轮分别插入纸盒底部剪出的孔位中,使用胶水固定车轮与纸盒的连接处,确保车轮牢固不会脱落
第三步,进行调试和改进。
探究新知
有轴套和无轴套的小车,在行进时有什么不同?
给小车装上轮子
有轴套的小车跑起来更快
1.轮子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2.轴承使______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3.最初,人们用_______运送重物。
4.在行李箱上安装轮子可以______。
课堂练习
填空题
轮
轴
轮子
滚木
省力
19世纪,人们给轮子安装了( ),坐在车上更舒适。
A.铁皮 B.橡胶轮 C.轮辐
2.制作带轮子的小车,不需要的工具是( )
A.剪刀 B.吸管 C.铁皮
3.探究轮子是否省力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用( )模拟轮子。
A.铅笔 B.橡皮 C.文具袋
课堂练习
选择题
B
C
A
1. 自行车上有轮子。( )
2.轮子的历史非常悠久。( )
3.轮子的研究已成为历史。( )
4.小车加上轮子跑得更远。( )
课堂练习
判断题
√
√
√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轮子的共同点——由轮和轴组成;知道轮子可以省力,在生活中有广泛利用;在阅读中了解轮子的悠久历史,意识到科技不断发展进步。
作业布置
找出生活中五种带有轮子的物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轮子的故事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按照并列加递进的组合关系安排三个模块活动内容。模块1,轮子的特征与优点。通过观察有轮轴的和没有轮轴的轮子、有胶皮轮和没有胶皮轮的共同特点,知道轮子都是由轮和轴组成的。在交流轮子方方面面具体应用的同时,体会轮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模块2,阅读轮子的发明史,了解自古至今轮子是怎么发展和改进的,知道轮子的改进使得人们乘坐时越来越安全、便捷、舒适。模块3,给小车装上轮子,知道安装了轴套可以使轮子转动得更加灵活,让学生亲自经历一次制作、体会的过程。选择轮子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轮子的发明在人类科技史上的意义重大,正如有人评价:轮子的发明和火的发明具有同等价值。
2.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对轮子不陌生,每天都能见到汽车、生活用品上的轮子。但他们对轮子的作用、发展史就相对模糊了,本课在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其体验轮子的创造发明历程,认识轮子发展大致过程,体会轮子的作用。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发现轮子的共同点,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探究实践: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态度责任: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的乐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点:给小车安装轮子。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轮子的特征与优点能观察并找出轮子的共同点,分析运用轮子的便利,探究使用轮子是否省力。能基本能不能轮子的历史能阅读介绍轮子的发明简史的课文,进一步体会人造物的进步。能基本能不能给小车装上轮子能想办法给小车装上轮子,体会车辆发明技术的进步。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创设情境,揭示主题教师活动1 讲述故事: 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火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 轮子的发明和火的发明在人类科技史上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你在哪见过轮子?轮子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1 回答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讲故事,引出轮子,激发学生深入探讨。环节二:轮子的特征与优点教师活动2 (一)特征 1.轮子是和“行”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人造物。观察这些轮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轮子是由轮和轴组成的,轮大轴小,共同转动。 2.找出下面轮子上的轮和轴,把它们标出来。 (1) (2) (3) (4) (二)应用 生活中到处都有轮子,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第一组: 第二组 (三)探究 1.使用轮子省力吗?说说你的猜想。 2.一本新华字典,平放在桌面上,用一个手指推动起来,你有什么感觉? 3.想什么办法用一个手指轻松推动起这本字典? 4.用一个手指轻松推动这本字典,有什么感觉? 5.实验中能滚动的铅笔相当于什么? 6.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活动2 有轮有轴 学生在教材标出,交流。 交流: 行李箱,携带方便,保护物品;轮椅,增强腿脚不灵的自理;病床,便于医生推送患者;拉门,节省空间。 无齿锯,快速切割;发动机,让机器快速运转;打磨机,打磨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猜想 操作,回答:吃力 字典下放几支铅笔 字典很容易推动起来,省力 轮子 轮子省力活动意图说明:能观察并找出轮子的共同点,分析运用轮子的便利,探究使用轮子是否省力。环节三:轮子的历史教师活动3 阅读教材轮子的历史,完成任务。 按照轮子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内填上序号。 学生活动3 阅读,排序,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课文阅读,进一步表现人造物的进步,加强科技史的教育。环节四:给小车装上轮子教师活动4 1.假设牙膏盒是一辆小车,想什么办法让小车跑起来? 2.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 纸盒、吸管(轴套)、轮子、铁丝(轮轴)、胶布、剪刀、尺子等。 3.实验演示,播放视频 4. 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剪刀和铁丝时,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 (2)你可以使用彩色纸、贴纸或其他装饰材料来装饰纸盒,使玩具车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画出车窗、车门等细节,增加玩具车的趣味性。 (3)如果需要,你可以在纸盒上添加纸质的方向盘、座椅等部件,使玩具车更加逼真。 (4)确保所有部件都牢固连接,没有松动的部分。 5.动手制作 (1)使用轴套制作 第一步,剪取适当长度(比车轴略短)的吸管; 第二步,将吸管固定在车身的合适位置; 第三步,将车轴穿过轴套,安上轮子; 第四步,进行调试和改进。 (2)不使用轴套制作 第一步,根据车轮的大小和纸盒的宽度,测量并剪切出四个适合车轮安装的孔位 第二步,将四个车轮分别插入纸盒底部剪出的孔位中,使用胶水固定车轮与纸盒的连接处,确保车轮牢固不会脱落 第三步,进行调试和改进。 6. 有轴套和无轴套的小车,在行进时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4 给小车安装轮子 观看演示实验 有轴套的小车跑起来更快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动手制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体会车辆发明技术的动手实践机会。
7.板书设计 轮子的故事 特点:轮和轴 作用:省力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填空题 1.轮子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2.轴承使______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3.最初,人们用_______运送重物。 4.在行李箱上安装轮子可以______。 二、选择题 19世纪,人们给轮子安装了( ),坐在车上更舒适。 A.铁皮 B.橡胶轮 C.轮辐 2.制作带轮子的小车,不需要的工具是( ) A.剪刀 B.吸管 C.铁皮 3.探究轮子是否省力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用( )模拟轮子。 A.铅笔 B.橡皮 C.文具袋 三、判断题 1. 自行车上有轮子。( ) 2.轮子的历史非常悠久。( ) 3.轮子的研究已成为历史。( ) 4.小车加上轮子跑得更远。( ) 【参考答案】 1.轮 轴 轮子 滚木 省力 2.BCA 3.√√ √ 作业布置:找出生活中五种带有轮子的物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