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试讲稿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试讲稿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20:5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高中语文试讲稿必修下《桂枝香·金陵怀古》
一、导入新课
孔子曾言:“仁者怀山,智者抒水。”古代先贤在潺潺流水面前总能汲取不少深刻的智慧。范仲淹对着洞庭湖发出感叹:“面对先天下之忧而自忧,追随后天下之乐而自乐。”毛泽东在江水中击浪时代表全国百姓问道:“苍茫的大地,谁能主宰沉浮?”
水,是情感的触媒,它承载着千古不变的家国之情。今天,让我们沉浸在诗意的境地中,感受千年洞庭水与长江波澜的奇妙;在明亮的景致中理解情感,体味水中流淌着的千古家国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初入诗境,观水识人
初入诗境,观水识人
二、初入诗境,观水识人(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我们将一起进入诗意的胜境,通过赏析杜甫和王安石的诗句,以及了解两位诗人的生平,深入感受洞庭湖与长江的壮阔景色。首先,我们先来听一下两组同学朗读的课文,请注意找出描写水的句子。
学生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学生2:“千里澄江似练。”
老师: 很好,你们已经成功找出了描写水的两句诗句。现在,请你们谈一下这两句水景的特点。
学生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乾坤日夜浮”表现出水的辽阔和浩大,仿佛是整个天地都浸润在水之中。而“千里澄江似练”则描绘了江水清澈透明,宛如一层薄薄的练子覆盖在水面上。
老师: 很棒,对水景特点的理解很到位。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下杜甫和王安石这两位诗人。谁能告诉我杜甫和王安石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创作的这些描写水的诗句呢?
学生4:杜甫是在公元768年,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漂泊江湖来到岳阳,写下了这些描写水的诗句。而王安石则是在公元1076年,回到澄澈的长江时写下的。
老师: 不错,你们对于诗人背景的记忆很清晰。现在,我想了解一下这两位诗人在他们的时代里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5:杜甫是在唐朝,他是一位文学巨匠,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切。而王安石是在北宋,他是一位政治家兼文学家,他进行了变法改革,推动了北宋的社会进步。
老师: 很好,你们对于诗人在历史时期的社会影响有着清晰的认识。最后一个问题,杜甫和王安石在他们的生平中都经历了一些波折,能谈一谈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吗?
学生6:杜甫在晚年身体状况不好,但他仍然坚持漂泊写诗,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而王安石则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经历了变法的成功和失败,但他一直保持睿智和决断。
老师: 非常棒,你们对于诗人生平的描述很生动。在学习这段内容时,记得多思考诗人们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同时,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作品的内涵。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深入思考。谢谢大家!
三、再入诗境,缘景明情(小组合作探究)
老师: 早上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将深入诗境,通过分析杜甫和王安石登临高处时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对诗句的深度理解,来感受他们心中的河山壮丽。首先,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动作表情的句子。
学生1:“凭轩涕泗流”和“叹门外楼头”。
老师: 很好,你们已经找到了这两组描写动作表情的句子。现在,请问一下,当杜甫和王安石登临高处时,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呢?
学生2(青云组代表):当杜甫凭轩涕泗流时,表情应该是沉痛而深思的,而叹门外楼头应该是表达着一种哀叹和叹息的心情。他们的动作表情都透露出对身世和时局的深刻忧虑。
老师: 非常好的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洞庭组和澄江组的任务。洞庭组同学,你们能告诉我们登上岳阳楼的情景是如何呈现的吗?
学生3(洞庭组代表):当我们登上岳阳楼,我们为杜甫搵英雄泪,向他询问他的眼泪为何而流。这表现出对杜甫深刻内心的关切,同时也是对他在历经磨难后所流露的情感的理解。
老师: 非常赞赏你们对杜甫情感的敏感洞察。澄江组同学,王安石在千里澄江畔登临时,有什么样的观感和思考呢?
学生4(澄江组代表):在千里澄江畔,伴随着王安石登临,我们想象着他眼中的景象。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给人一种水清山秀的感觉。王安石的观感可能是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同时也想到了国家的兴衰和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所作所为。
老师: 很不错的分析。你们对于诗句的解读很到位。最后,我们来看一下b部分,学生们分析了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诗句,那么现在,请你们回答这个问题:在历史长河中,像杜甫和王安石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你们能想到其他类似的人物吗?
学生5(鸿鹄组代表):我想到了屈原、李白等文学巨匠,以及在政治上有着卓越成就的人物,比如岳飞、文天祥等。
老师: 非常棒的延伸思考!这些人物都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最后,对于今天的讨论,我要给大家一个鼓励和建议。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作者的情感、背景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同时,要学会将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之美。继续努力,大家都做得很好!谢谢!
三、结课
由学生代表结课,老师点评并升华。
升华参考:
当我们品读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时,不仅是一次对风景描绘的享受,更是一场对精神层次的深度启发。这首词通过文字的魔力,唤起我们对历史、家国、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这首词教会我们如何通过艺术去感知世界。王安石以艺术家的眼光,用“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千里澄江似练”这样的形象描绘,勾勒出了水天相融、山川壮丽的画面。这启发我们在面对世界时,可以通过诗歌、文学、艺术的方式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心灵在艺术的海洋中得到滋养。
其次,这首词教导我们用深邃的眼光看待历史。诗中涉及到了杜甫和王安石两位文学巨匠,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命运沉浮。这启示我们,历史是一幅独特的画卷,每一位文学巨匠都是画卷中的一笔。通过文学的力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历史的底蕴,体察其中的人文风景,感受岁月的沉淀。
此外,诗中的“凭轩涕泗流”和“叹门外楼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引发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思考。这激发我们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当代高中学生应当在学习文学的同时,保持对时事的关注,积极参与社会讨论,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的新时代青年。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艺术的表达、历史的触发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深刻思考的大门。愿每位学生在这次诗意之旅后,能够在精神层次上有更为深远的启发,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未来之星。
四、作业:
以家乡为主题,写一篇小文章,生动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你个人的记忆和感悟。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写,展现出你对家乡的独特感情,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