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0 22:4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hán shān shí jìnɡ qīnɡ xié shuānɡ dònɡ zènɡ yán
pū mǎn ní bā ɡǎn jǐn tínɡ yuàn yìn zhānɡ
2.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1)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 )
(2)干燥的地面在一夜秋雨后变得十分潮湿。( )—( )
(3)落叶并没有减少水泥道的美,反而更增添了它的美。( )—( )
3.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
淡:①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②(味道)不浓;③(颜色)浅;④冷淡,不热心。
(1)青菜这么淡,你一定忘记放盐了。 ( )
(2)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3)妈妈淡然地说:“不是我们的,我们当然不要!”(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钥匙(shì)  一枚(méi)  喇叭(lǎ)  争着(zhēn)
B.雨靴(xuē) 石径(jìnɡ) 凌乱(línɡ) 缤纷(bīn)
C.蟋蟀(shuài) 音韵(yǜn) 掠过(lüè) 歌吟(yín)
D.辽阔(kuò) 振动(zhèn) 水洼(wā) 挑促织(tiāo)
5.下面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秋风习习,我忍不住和朋友一起走出去看秋景。
B.今天果然是个春华秋实的好天气啊!
C.飘落的黄叶证实了秋天的到来,这就是一叶知秋吧。
6.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7.按要求写句子。
(1)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用加点词语造句)
(2)梧桐树掉下了叶子。(扩句)
(3)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缩句)
(4)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用加点词语造句)
二、填空题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 ”是诗人苏轼对好友刘景文的勉励。
(2)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晚秋美景的诗句是: , 。
(3)《夜书所见》中“ , ”两句诗写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
(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 ,黄黄的叶子像 ,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 。它把红色给了 ,红红的枫叶像 , ,邮来了秋天的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 淡黄的 雪白的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9.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 )的叶子 夏天的( ) ( )的枫叶
秋天的( ) ( )的海洋 美丽的( )
11.我会仿写。
例:一枚枚
例:频频点头
12.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3.这段文字真美!摘抄你最喜欢的句子:
你喜欢的理由:
由此你联想到:
课外阅读
①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②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③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器轰鸣。
④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⑤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⑥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4.用一个字为短文拟个题目:
15.短文写了 、 、 、 四幅秋景图。
16.用“ ~~~”画出相照应的句子。短文的结构是_________。
17.文中的“你”指 ,这样称呼的好处是 。
18.仔细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用横线画出比喻句,这个句子把 分别比作 。
②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描写味道的词语有 。
19.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 之情.
四、书面表达
20.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有令人高兴的,有令人伤心的,有令人感动的……以日记的形式,写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注意日记的格式,300字左右。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4 5 6
答案 B B A
1.寒山 石径 倾斜 霜冻 赠言
铺满 泥巴 赶紧 庭院 印章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拼写能力
在解这道题时,我们首先要读拼音,然后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最后再检查一遍,看是否正确。
关于拼音,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字母的发音。
关于汉字的书写,我们要注意汉字的偏旁、结构以及笔顺,另外,我们更要注意的是汉字的书写,要力求规范、整洁、美观。
在上述词语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的书写:
“寒山”中的“寒”字,我们要注意中间部分的书写。
“倾斜”中的倾字,我们不能写成“顷”字。
“庭院”中,我们要注意“庭”字的书写,注意里面这一部分要与“延”字进行区分。
2. 规则 凌乱 干燥 潮湿 减少 增添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反义词。
所谓的“反义词”也就是意思相反的两组词语。
规则:规定后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凌乱:(形)杂乱又不整齐,没有秩序:
因此二者是一组反义词
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潮湿:(形)指环境、物质所含水分太多;又潮又湿。
二者是一组反义词
减少:(动)减去一部分;变少:
增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二者是一组反义词
3. ② ③ ④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青菜这么淡”是指青菜的味道不浓,忘记放盐导致味道寡淡。这里的“淡”是指(味道)不浓,故选②。
(2)这里“淡黄”是形容菊花的颜色浅黄,这里的“淡”是指 “(颜色)浅” 。故选③。
(3)“淡然”表示妈妈说话时的态度冷淡、不热心,对这件事比较平静、不在意。其中“淡”的意思是冷淡,不热心。故选④。
4.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钥匙(shì)——shi;开锁的器物。争着(zhēn)——zhēng;抢着。
B.完全正确。
C.音韵(yǜn)——yùn。
D.挑促织(tiāo)——tiǎo。
5.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B.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形容自然界的勃勃生机。用来形容天气不恰当。
故选B。
6.A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断句能力。
断句:诵读古书、古诗时根据文义做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处加圈点,称为断句。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所以“荷尽”停顿;“已无”停顿;“菊残”停顿;“犹有”停顿;故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出自唐朝杜牧的《山行》,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所以“远上”停顿;“寒山”停顿;“白云”停顿;“生处”停顿;故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D.“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朝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所以“萧萧梧叶”停顿;“江上秋风”停顿;故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故选A。
7. 要不是因为这场雨,今天的比赛还能继续进行。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是地毯。 小草看上去很娇弱,然而生命力极强。
【详解】本题考查写句子、扩句、缩句。
(1)本题考查写句子。
仿照例句,用加点词要不是写句子,如:要不是这阵子总下雨,我就出去旅游了。
(2)本题考查扩句。
结合所给句子,在句子合适的地方加上修饰性的词语,让句子更形象生动,如:高大的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的叶子。
(3)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的方法: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4.删去数量短语。5.句中否定词不要去。6.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就可迅速地缩句。注意缩句时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缩句后仍是一个句子。
结合所给句子,缩写为:这是地毯。
(4)本题考查写句子。
仿照例句,用加点词然而写句子,如:虽然爸妈很爱我,然而我却不能理解他们对我的爱。
8.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颜料 银杏树 一把把小扇子 炎热 枫树 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 凉爽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的识记与课文的记忆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日的课文认真默写即可,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书写格式要规范,字迹要工整。
(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这是诗人苏轼对好友刘景文的勉励。原文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意思是: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诗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秋的美景。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意思是: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诗句写出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原文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语段出自课文《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性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故结合课文原文“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完成填空即可。
9.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0. 黄黄 炎热 红红 凉爽 金色 菊花 11. 一件件 一朵朵 一颗颗 津津乐道 恋恋不舍 12.、 、 …… 。 13.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这句话用极其生动的比喻,将秋天的田野描绘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既展现了秋天田野的广袤无垠,又突出了秋天丰收时节的金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丰收的喜悦感。金色的海洋这一形象,不仅富有诗意,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美丽。 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我都会联想到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站在高处远眺,只见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随风起伏,宛如波涛汹涌的金色海洋。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画面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丰收与美好,还让人对辛勤耕耘的农民们充满敬意。
【解析】9.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本段描述了秋雨如何将各种颜色赋予不同的自然景物,如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以及菊花等,故本段的中心句是“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有效地概括了文段的主旨,并引领了后文的展开。
10.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按课文内容填空,从文中找答案即可,从文中“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田野像金色的海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可知,词语搭配为:黄黄的叶子、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秋天的凉爽、金色的海洋、美丽的菊花。
11.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例:一枚枚,例词格式为ABB式,类似的词语有:一只只、一支支、一条条。
例:频频点头:例词格式为AABC式,类似的词语有:闪闪发光、历历在目、井井有条。
12.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紫红的、 淡黄的、 雪白的”并列的词语之间用顿号,表示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在“雪白”后面用省略号,“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表示意思表达完,句末用句号。即: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写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再写从句子中联想到的画面,如:
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喜欢的理由:这句话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红色的枫叶比作邮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枫叶的形状和颜色,还通过“飘哇飘哇”这一动态描述,赋予了枫叶以生命力,仿佛它们真的在传递着秋天的讯息,带来了凉爽与丰收的预兆。这样的描写既富有诗意,又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韵味和美好意境。
由此我联想到:每当秋风起时,那些火红的枫叶便如同信使一般,缓缓飘落,铺满了林间小径,也铺满了人们对秋天的期待和向往。我仿佛能看到,在那金黄色的田野和丰收的果园旁,人们踏着落叶,享受着秋风带来的凉爽,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这样的画面,是秋天独有的风景,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14.秋 15. 花园 田间 果园 山坡 16.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总—分—总 17. 秋天 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与人对话一样,显得更加亲切 18.①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柿子、山楂、鸭梨、葡萄 灯笼、玛瑙、葫芦、珍珠
②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 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19.喜爱与赞美
【解析】14.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
结合第①段中的关键词“秋景”和第⑥自然段的关键词“秋”可知,本文讲述的是秋天,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分别写到了花园、田间、果园、山坡的秋景,由此可知,本文围绕着秋展开描写,因此可以给短文拟标题为“秋天”、“秋”、“美丽的秋天”等。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第②自然段句子“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第③自然段句子“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第④自然段句子“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第⑤自然段句子“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可知,短文写了花园、田间、果园、山坡四幅秋景图。
16.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和文章结构。
照应指相互呼应,文中相互呼应的句子是第①自然段的“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和第⑥自然段的“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它们分别位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了首尾呼应,两句话都总结了秋季的特点:美丽、丰收。文章第②③④⑤自然段则展开从花园、田间、果园、山坡四幅方面具体写出了秋天美丽、丰收的特点,因此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17.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由第⑥自然段句子“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可知,文中的“你”指的是秋天。将秋天称为你,就好像与一个人在对话一样,使文章显得更加亲切,也能够自然地抒发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提取关键信息。
第④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这个句子把柿子、山楂、鸭梨、葡萄分别比作小灯笼、玛瑙、葫芦、珍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果园里水果成熟,一派丰收的景象。
由第④自然段“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可知,描写颜色的词语有: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描写味道的词语有: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19.本题考查分析分析作者的情感。
由第⑥自然段段中的关键词“迷恋”、“赞美”可知,作者对于秋天是喜爱的,是赞美的。这篇短文主要写秋的美丽景色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20.
例文:
7月30日 星期二 晴天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活动课,教我们巧辨生熟鸡蛋。
老师拿着一碗鸡蛋,让我们猜一下哪个是生的,哪一个是熟的。大家纷纷想办法。
然后,有一个同学拿起鸡蛋听了一下,说这个是生的。老师说:“不是。”
第二个同学拿起另一个鸡蛋摇了摇说:“这个是熟的。”
老师问:“为什么呢?”
那个同学解释道:“如果鸡蛋是生的话,摇一摇就能听到液体晃动的声音。”
老师说:“这个方法不准确。”
最后到我了,我轻轻地拿起鸡蛋放在桌上,慢慢地转动鸡蛋,鸡蛋转动一两下就停了。我又拿起另一个鸡蛋,那个鸡蛋转的时间特别长,还转得稳。我问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说:“如果是生鸡蛋的话,蛋白和蛋黄是液体,没有凝固,所以就转不稳。如果是熟鸡蛋,蛋白和蛋黄都凝固了,重心不变,就转得很稳,还很快。”
噢,我又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
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一、审题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日记,记录令人高兴的、难过的、伤心的、感动的……的事情。
二、选材
①选择的事件要真实;②事件要有意义,不要把一天中的大事小事都写进日记。③一般选择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一两件事记录下来。注意语言要简明、通顺。
三、格式
①日记中,日期、天气、星期几要居中,在第一行书写;②正文在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开始写。
四、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写明本次日记写什么。
中间:写正文内容,选取典型事例,注意写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结尾:表达自己的心情,总结全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