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0 23:3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崔祐甫
(721-780年)
人物生平
一、出身望族,博陵崔氏
二、进士及第,春风得意
三、宦海浮沉,官至宰相
四、推荐杨炎,救时之弊

一、出身望族,博陵崔氏
崔氏兴起于西汉中期,是汉朝至隋唐的世家大族。北魏献文帝时期,崔辩爱好儒家经典。授中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
可能通过哪种选官制度进入仕途?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2.创立
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官。
3.标准 曹魏: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家世
4.评价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进步性: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
局限性:逐渐沦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封闭化、特权化。
九品中正制
1.背景
汉末社会动荡,世家大族把持选官权,察举制失去了社会基础。
二、进士及第,春风得意
崔祐甫(721-780年),字贻孙,别名崔太傅,博陵安平人,早年考中进士。
科举制
——科举制
自主学习:梳理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过程。
科举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文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隋炀帝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其地位
1.创立及完善
策问
帖经
2.考试流程
时间 制度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官吏推荐 朝廷授予 由家世、道德和才能到家世
隋唐 科举制 分科考试 朝廷考核 才能
创新:选拔方式更加公开、选拔标准更加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汪洙《神童诗》
【学思之窗】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崇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为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材料 (科举制)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3.评价
①增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②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推动儒学发展,
形成重学风气;
④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⑤推动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形成。
议一议:古代科举等同于现代高考吗?
(形式、特点、考试内容、录取率、目的、地位)
4.演变趋势
时间 先秦 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选官制度 军功爵制
选拔标准 军功
选拔方式 军功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世袭
推荐
推荐
考试
血缘
孝廉
道德、才能、家世
才能
(2)从方式看:
(1)从标准看:
(3)从选官权看:
(4)从范围看:
由血缘、道德、家世到才能,趋向公开公平
由世袭、举荐到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由地方收归中央,趋向中央集权
由贵族到平民,范围扩大
三、宦海浮沉,官至宰相
历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著作郎、中书舍人。唐德宗即位后,任命崔祐甫担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宰相。
推测:唐朝实行何种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1.发展历程
(1)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唐太宗时,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2.职能运转: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皇帝
草拟诏令
提交上奏
同意后
交予审理
审核诏令
驳回
通过审议
执行诏令
分理具体政务
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
现场办公:国家举行祭天大典,由哪些部门进行筹划与执行?
政事堂
4.评价: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互制约,加强皇权;
集体施政,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书门下
创新之处
3.演变
779年,崔祐甫病重,向唐德宗推荐杨炎可以重用。
四、推荐杨炎,救时之弊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1.魏晋:租调制
租:粮食(粟)
徭役:成年男子
调:帛或布
(北魏)均田令适应了当时北方人口减耗、荒地和无主地大量存在的现实。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将掌握的无主荒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农民耕种。
土地不许买卖。
基础:均田制
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卷二十八《食货志》
进步性:
租:粮食(粟)
庸:用绢或布代役(主户人丁)
调:帛或布
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保障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创新之处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唐初:租庸调制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陆贽
特点: 征税标准;
税额
以人丁为主要
固定
3.唐中后期:两税法
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迭,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乃盗起兵兴,财用益绌。而租庸调税法,乃陷于败坏。
—《新唐书》
土地制度影响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的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调整。
(1)背景:
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也无法维持;
国家财政紧张。
(2)内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钱),按田亩缴纳地税(谷物);
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无论人数多少),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 ——《资治通鉴》
以财产税为主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明确纳税时间
扩大征税对象
简化征税名目
(3)创新:
(4)意义
1.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2.减轻农民的负担和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局限性
土地兼并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
田亩资产长期不审定,征税不合理。
大地主隐瞒资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
一、出身望族,博陵崔氏
二、进士及第,春风得意
三、宦海浮沉,官至宰相
四、推荐杨炎,救时之弊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选官制度
中央官制
赋税制度
历史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72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