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尊重证据,关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欲望。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燃烧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熟悉的燃烧现象不一定引起学生去关注,也很少有人花时间去探究这一奥秘。这也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思考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取科学知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求知欲望。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出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设计对比实验,从探究出的数据分析、总结科学知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
谈话: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化、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们慢慢认识了“火”,我们知道燃烧是有条件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初步探索一下燃烧的秘密。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1、有底杯与无底杯中蜡烛燃烧的秘密
(1)猜一猜:老师出示有底与无底杯。我们把两只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在两个杯中,蜡烛能燃烧吗?
(2)学生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事实证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教师演示,学生记录事实结果。
讲解:教师讲解什么是对比实验。
2、杯子口边垫两枚棋子时蜡烛燃烧的秘密
(1)猜一猜:如果我们在倒扣杯子的口边垫两枚棋子,杯中的蜡烛还会熄灭吗?
(2)学生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事实证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教师演示,学生记录事实结果。
3、杯子口边分别垫0枚棋子、2枚棋子,蜡烛又会怎样?
(1)猜一猜:如果我们在倒扣杯子的口边分别垫0枚棋子、2枚棋子,杯中的蜡烛还会熄灭吗?
(2)学生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事实证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教师演示,学生记录事实结果。
从数据得到事实: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5、空气的初步认识
(1)学生阅读教材72页内容;
(2)学生说一下,自己对空气有了多少认识;
(3)教师小结。
活动3【活动】(三)头脑风暴
提问:蜡烛燃烧与什么有关?
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
活动4【练习】(四)练习
1、蜡烛燃烧三个要素有()、()、着火点.
2、空气中的()支持燃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A、二氧化碳B、氮气
C、氧气D、水蒸气
3、关于对比试验,下面说法正确()。
A、只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
B、有两个条件发生变化
C、有多个条件都发生变化
4、燃烧不仅需要氧气,而且需要氮气。()
5、二氧化碳能支持燃烧。()
6、空气中只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