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1-19 19: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初步认识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尊重证据的科学实证精神;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欲望。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以前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蜡烛在容器中燃烧时间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规范地实验操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燃烧与空气有关。
1、小魔术(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
实验过程:
(1)取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同时点燃。将两支大小一样的杯子(其中一个杯有底,另一个杯没有底)倒扣在蜡烛上,让学生猜测结果会怎样?21·cn·jy·com
(2)由两位同学配合老师演示变魔术过程;
(3)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细节变化,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4)探讨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封闭空间内的蜡烛熄灭,在开放空间内的蜡烛持续燃烧),最终发现蜡烛的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www.21-cn-jy.com
2、初步感知对比实验。
(1)引导学生分析魔术中实验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蜡烛的高低、粗细都一样,蜡芯的大小也一样;不同点:一个杯子有底,一个杯子没底。)
引导学生总结:在这个魔术中,有许多个相同条件,只有一个不同条件。
活动2【讲授】二、猜想——实验,深入探究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一)研究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出示课件:表格)判断在有底的玻璃杯下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的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教师操作实验,指引下学生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
(2)将有底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3)将玻璃杯一侧用一枚棋子支起;
(4)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3、学生讨论、分析猜想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初步感知燃烧仅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有关。
为什么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差异呢?对比魔术中无底杯下蜡烛燃烧,为什么支起一枚棋子,也形成了开放空间空气进去,但是蜡烛仍然熄灭了?2·1·c·n·j·y
活动3【讲授】(二)研究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教师过渡:如果在杯子下面垫上两枚棋子三枚棋子,蜡烛又会怎样呢?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所垫棋子的个数又有什么关系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引导学生大胆的做出猜想;(是否杯子底下的缝隙越大,蜡烛燃烧的时间就越长呢?)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实验计划,并汇报。21·世纪*教育网
1.给出讨论任务及要求(课件出示);
(a.通过讨论,制定出详细的实验计划;
b.共同参与实验,并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计时员、记录员、点火员等);
c.注意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如何避免。)
引导学生汇报实验计划时,侧重对实验条件的控制,铺垫对比实验的理解。
2.小结实验步骤:
a将一支蜡烛平稳的放在桌面上,点燃蜡烛;
b在蜡烛的旁边摆上1枚棋子;
c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后,用秒表开始计时直至蜡烛熄灭,将数据记录下来;
d换另外的两支蜡烛,分别垫上两枚、三枚棋子,用同样的方法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④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点:
a.小组内明确分工;
b.对蜡烛的要求:是不是一支蜡烛做三次实验?准备了几支蜡烛
c.玻璃杯扣在棋子上时开始计时;
d.注意安全;杯子要轻拿轻放,火柴丢入水杯熄灭,小心烫伤。
3、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并汇报实验结论。
(1)鼓励、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
(2)以小组形式汇报实验结果及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之中分析原因;
(3)再次分析、总结、归纳出蜡烛燃烧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与空气有关,而且与进入限定空间空气的多少有关。(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大,流入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活动4【讲授】(三)回顾实验条件,引入对比实验的特点。
1.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条件;(发现唯一的不同条件:棋子的多少)2.教师介绍对比实验的特点。(课件出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有若干个相同的实验条件;
只有一个不同的实验条件。
活动5【讲授】(四)介绍阅读材料,了解燃烧和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1.介绍阅读材料,了解燃烧和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2.由实验中无论垫了几个棋子,蜡烛都会熄灭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思考燃烧仅跟空气中的某种成分有关;出示阅读资料,揭开燃烧的奥秘。(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21教育网
活动6【讲授】(五)激发学生设计不同条件的对比实验,从不同角度探究燃烧的规律。
激发学生设计不同条件的对比实验,从不同角度探究燃烧的规律。
1、师生共同探讨、分析蜡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燃烧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例如蜡烛的长短,玻璃杯的大小、火焰的大小等等,既然大家已经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那么你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吗?21cnjy.com
2、教师提供可供选择的实验:(学生课外探究)
(1)判断蜡烛燃烧与蜡烛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2)判断蜡烛燃烧与玻璃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判断蜡烛燃烧与火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活动7【讲授】三、学生汇报课堂收获,教师总结
1、请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生发言师总结)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结尾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到科学并不神密,愿意亲近科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