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上)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分。
1.神舟十六号飞船于年月日时分发射,在太空驻留约个月,飞行轨道高度项约为公里,飞行过程中速度大小约为。对以上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
A. 时分是时间 B. 个月是时刻
C. 公里是路程 D. 是平均速率
2.年月日,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馆面向公众开放.小明准备从家中自驾去集美新馆借书,导航软件提供了三种行车方案,如图所示.方案一:分钟,公里;方案二:分钟,公里;方案三:分钟,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行车方案时,不能把车看成质点
B. 三种方案中的公里、公里、公里均指位移
C. 三种方案中的分钟、分钟、分钟均指时刻
D. 方案一的平均速度最大
3.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得越快
C. 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其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4.在下列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表示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 天接云涛晓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一皮球从离地面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 B. , C. , D. ,
6.如图所示,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活动中,飞行表演阵队的数架歼组成“”字样,于年月日上午时分升空飞行,保持不变的队形飞行分钟。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若歼在进行飞行姿势调整时观赏其动作可将其视为质点
B. 在“”字样阵队中,以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C. “年月日上午时分”指的是时间
D. “分钟”指的是时刻
7.小明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记录了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各个时刻的速度大小,分别记为和,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A. 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B. 汽车的位移在减小
C. 相对汽车,火车的加速度较大 D. 相对汽车,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
8.A、、三个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质点的位移最大
B. B.质点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个质点的路程不相等
D. 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9.近几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现对国产某品牌新能源汽车进行性能测试。已知该汽车在时间内通过了位移,同时它的速度变为原来的倍。如果汽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该汽车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小李周末回家时导航截图,图中有关信息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到达”指的是此次运动时间
B. “公里”指的是此次运动过程位移的大小
C. 研究汽车经过红绿灯路口的过程时可视汽车为质点
D. 此段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
11.江苏高速四通八达,但是超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超速,交警部门
设置了两套监控系统,一套是固定测速点,定点测速;一套是在一段路线区间设
置区间测速,通过记录通过固定区间的时间,分析汽车是否超速。如图所示,是
一辆汽车在高速上导航仪的某时刻界面截图,该路段限速据此分析正确
的是:( )
A. 这辆汽车在区间行驶中已有超速行为
B. 公里表示剩余行程的位移大小
C. 表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率
D. 根据“公里,分钟”这两个数据,可以算出剩余行程的平均速度
12.某同学骑自行车沿直线从甲地到乙地,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则该同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13.实验室用位移传感器测速度,如图所示。不动的小盒在时间内向被测物体发出两束超声波脉冲,被反射后又被接收,两次发射与接收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为、,空气中的声速为。则物体的速度为( )
A. B. C. D.
14.一个从街上路灯的正下方经过,看到自己头部的影子正好在自己脚下,如果人以不变的速度朝前走,则他头部的影子相对地的运动情况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变加速直线运动 D. 无法确定
15.甲、乙两车从相距的、两点同时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图像分别如图、
所示,速度分别为、,经过时间后,两车相距。则以下错误的是( )
A. 可能为秒 B. 可能为秒 C. 可能为秒 D. 可能为秒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打点计时器接_______填交流、直流电源,当频率是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秒打一个点。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时间间隔 位移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是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试求过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7.小李同学坐火车时,用手机拍摄窗外的风景,忽然发现旁边平行的轨道上有辆动车相向错过,通过回放观察到该动车前后有两车头,中间节车厢,在视频里出现的时间约为,当时小李所在的火车车速为,回家后小李同学又查询到该型号动车的车头长约为,每节车厢长约为,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该动车的总长度约为多少;
该动车当时的车速约为多少。
18.一辆长途客车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求长途客车司机从发现狗至客车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假设此过程狗静止不动。
求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若狗以的速度与长途客车同向且同时奔跑,狗会不会被撞
答案解析
1.
【解析】解:、时分是指神舟六号发射的时刻,故A错误;
B、个月是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
C、公里是轨道的高度,不是飞过的路程,故C错误;
D、是根据飞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得出的,是平均速率,故D正确。
故选:。
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会区分时间和时刻;知道路程和位移定义,明确平均速率是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本题考查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以及平均速率的定义,对于相近知识点要注意正确理解,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
【解析】在研究行车方案时,不需要考虑车的大小,故可以看做质点,故A错误;三种方案中的 公里、 公里、 公里均指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B错误;三种方案中的分钟、分钟、分钟均指时间,故C错误;三种方案,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公式知,位移相等,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大,故方案一的平均速度最大,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3.
【解析】A.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A错误;
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得越快,B正确;
C.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C错误;
D.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其运动的速度可能增大,如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一定增大,D错误。
故选B。
4.
【解析】解:、长河落日圆,描写日圆,太阳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简化为质点,故B正确;
C、星河欲转千帆舞,描写帆的动作,故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风吹草低见牛羊,草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5.
【解析】一皮球从离地面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高处,走过的运动轨迹长度为,所以路程为,首末位置的距离为,则位移的大小为,故选C。
6.
【解析】解:、若歼在进行飞行姿势调整时观赏其动作时,其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不计,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A错误;
B、在“”字样阵队中,以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相对某一飞机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年月日上午时分”开始升空飞行,指的是时刻,故C错误;
D、“分钟”对应一段飞行过程,指的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
7.
【解析】A.火车的速度方向不变,位移在增加,A错误;
B.汽车的速度方向不变,位移在增加,B错误;
火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汽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可知汽车的加速度大于火车的加速度,火车速度变化较慢,C错误,D正确。
故选D。
8.
【解析】位移时间图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由图象看出,在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三个质点都做单向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所以三个质点的路程相等,AC错误;
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分析可知,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都相同,B错误D正确。
故选D。
9.
【解析】设初速度为 ,则时间后速度变为 ,物体在时间内通过了位移,则平均速度为,解得,所以加速度为。
故选A。
10.
【解析】A.“:到达”指的是到达的时刻,故A错误;
B.“公里”指的是此次运动过程路程的大小,故B错误;
C.研究汽车经过红绿灯路口的过程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此段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位移小于,故平均速度小于,故D正确。
11.
【解析】A、由题可知,该车的区间车速为,所以必有车速大于的时刻,即这辆汽车在区间行驶中已有超速行为,故A正确;
B、公里表示剩余行程的路程大小,故 B错误;
C、表示截图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公里表示剩余行程的路程大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 D错误。
12.
【解析】设一半位移为,则该同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
【解析】第一次物体反射超声波时与的距离为,物体第二次反射超声波时与的距离为,这两个时刻对应的时间差为,故物体的速度为,故选A正确,BCD错误。
14.
【解析】设灯高为,人高,如图所示,人以速度经时间到达位置处,由光的直线传播知人头部的影子应落在图示处
由几何关系得:,所以
所以人头部影子的速度
因为、、均为定值,所以亦为确定值,即人头部影子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
【解析】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得甲车速度为,
乙车速度为.
若甲、乙两车相向而行,则根据题意可知,经过时间,甲、乙相距米有两种情况
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距,则
,
代入数据解得
甲、乙两车相遇后相距,则
代入数据解得
即可能是,也可能是
若甲车在乙车前方处,两车同向而行且乙车追甲车,经过时间,甲、乙相距米有两种情况
乙车未追上甲车相距,则
代入数据解得
乙车追上甲车后相距,即乙车在甲车前方处,则
代入数据解得
即可能是,也可能是
因此,可能是、、、,不可能为,故 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交流、、 ; ;
【解析】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若交流电频率为赫兹,则其打点周期为;
打点计时器是每隔打下一个点,所以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故A正确;
B.位移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就得了,故B正确;
C.平均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故C错误;
D.瞬时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故D错误。
故选AB;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以下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
B.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B错误;
C.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频率,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故C正确;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越小,即物体运动的越慢,故D错误。
故选C;
因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依据平均速度,那么的平均速度:
;
故答案为:交流、、 ; ;
17.动车的总长度约为
火车车速为
动车在视频约为,两车位移和等于动车总长度
故动车速度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8.解:
由题图乙得
负号表示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从客车制动到与狗速度相同所用时间
客车位移
而狗通过的位移
因为,所以狗会被撞.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的关系求出长途客车司机从发现狗至客车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出长途客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客车与狗恰好不相撞的临界情况是客车速度与狗的最大速度相等时,比较位移判断狗会不会被撞。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