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8 20: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 一 年 级 期 末 考 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 考试时间: 2016.1.16
说明:1.本卷共两部分(第一卷客观题、第二卷主观题)
2.本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
3.第Ⅰ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作答;第Ⅱ卷在答题卡上用0.5黑色中性笔作答。要求书写工整,卷面干净。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 (共52分)
单项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一)语言知识运用及文言文课内知识(1-20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愆期(qiān) 垝垣(guǐ) 修禊(qì) 扁舟(biǎn) 脉脉含情(mò)
B.谣诼(zhú) 匏樽(páo) 芰荷(jī) 侘傺(chì) 揠苗助长(yà)
C.公姥(mǔ) 伶俜(pīng) 庐冢(zhǒng) 舳舻(zhú) 蓊蓊郁郁(wěng)
D.阡陌(qián) 颤动(zhàn) 吐哺(bǔ) 相勖(xào) 混混沌沌(d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嘻戏 玳瑁 芳泽杂糅 齐彭殇 鼓瑟吹笙
B.附掌 船弦 顷国顷城 青骢马 游目骋怀
C.兰皋 旌旗 杯盘狼籍 墟里烟 旁稽博采
D.鹄舫 消弭 横搠赋诗 华山洞 青青子矜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李老汉晚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住进去没几天就驾鹤西游了,这总算死得其所了。
B. 陶渊明归隐田园并非寻求入仕的终南捷径,而是心灰意冷之后的决断。
C. 他品德高尚,为人注重感情,真可谓二三其德。
D. 他有数学方面的才华,又有数学方面的头脑,从事数学学方面的工作,自然是方枘圆凿。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听不到声音和气味,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B.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一条条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C. 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D.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5.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看见俄国上万的村庄, , , , 。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穷凶极恶地展开了屠杀。
①那儿依然有着人类的基本乐趣 ②少女在欢笑,儿童在玩耍
③那里穿衣吃饭都依靠土地 ④生活虽然十分艰辛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分) ( )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比喻)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比喻)
C.(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拟人 比喻)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比喻 通感)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 颂”“ 赋”“ 比”“ 兴”,合称《诗经》“六义”。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也是第一部杰出的抒情长诗。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 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古体诗,选自《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语言质朴无华,可谓豪华落尽见真淳。
8.下列诗歌题目不属于乐府诗题的一项是 ( )
A.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无名氏《涉江采芙蓉》
C. 曹操《短歌行》 D. 李白《行路难》
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D.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悔相道之不察兮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 采之欲遗谁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始适还家门
11.下列句子中“将”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爷娘闻问女来,出国相扶将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出头以为饮器
D.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盖余所至,尚不能十一 B.固时俗之工巧兮
C.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3. 下列句子中“莫”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4.下列不属于被动句式的一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C.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D.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15. 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是 ( )
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B.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16.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厚:满意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高
D.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怀念
17.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同类的一项是 ( )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虚词的一项是 ( )
A.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B.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D.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都是人物称谓方面的谦敬用语,不属于敬称的一项是 ( )
A.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B.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C.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D.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20.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一日有子午晨昏,一月有弦望晦朔,一年有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秋冬,“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就是农历每月十三或十四月亮快圆之日。
C.古人常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就用了这两种纪年法。
D. 《游褒蝉山记》最后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临川王某记”,“王某”指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字,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①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②以“帝王”来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果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翅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③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说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④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
⑤但是,所有因得到救助而见到天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积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⑥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
⑦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身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悯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尽全力去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
21.下面关于“帝王蛾”名称来源因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帝王蛾”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而获此美名的。
B.“帝王蛾”是因其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而获此美名的。
C.“帝王蛾”是因其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了飞翔的快乐而获此美名的。
D.“帝王蛾”美名的由来,一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二是因其勇敢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并冲破死亡的封锁,从而拥有了快乐的飞翔而获得的。
22.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帝王蛾的幼虫生活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
B.当帝王蛾的幼虫将要成为成虫时,这狭小的通道就会使它丧失生命。
C.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是说很多的幼虫在通过那个狭小通道时,因力竭而身亡。
D.有人怀了恻隐之心,将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
23.以下判断符合文意的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人加宽的幼虫的生命通道,有利于其幼虫的生命转化。
B.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都不是帝王蛾了。
C.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短时间内很难飞翔。
D.帝王蛾的幼虫只有自己通过那狭小的生命通道,才能够自由飞翔。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6题。
崔 护
博陵崔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盻而归,尔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 ( http: / / www.21cnjy.com ),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崔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24. 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独倚小桃斜柯伫立 斜柯:横枝
B.尔后绝不复至 尔后:此后
C.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 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在会试中考中的人的通称。
D.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 笄年: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笄年,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2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B.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C.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D.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2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某年清明节,崔护至郊外,无意中发现一座花木掩映、清净优雅的庭院。意欲上前讨水,不料开门
的却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端出一杯清水给他解渴,并落落大方地望着他。
B. 第二年清明,崔护又去找那姑娘。虽然依旧是桃红柳绿,但大门紧闭,不见日思夜想的姑娘,面对
明媚春光和灼灼桃花,崔护的心情无限惆怅,于是他左门题写一首诗,两人的爱情就是由这首诗确
立的。
C. 在小说的最后,他们的真情感动了上苍,奇迹真的发生了。崔护竟将女子哭过来,姑娘睁开美丽的
双眼,恍如隔世般哀怨地望着崔护。二人悲喜交加,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D. 这个故事中崔护题的诗《题都城南庄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为后世传诵,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第Ⅱ卷 主观题——表达应用题(共98分)
二.古诗文阅读主观题(第27-29题,共28分)
27.把下列两个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5分)
(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分)
28.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两个小题。(7分)
三 闾 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本诗的“诗眼”是 ,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 比作 ,表现出屈原这种情感的深长。(3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4分)
29.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赤壁赋》中,“_____ ___,____ __。”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
“吹洞箫者”的箫声效果。
(2《离骚》中表达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是: ,_____ ___。
(3)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4)曹操《短歌行》中用周公的典故表明自己渴盼贤才的诗句是:___ ____,___ __。
(5)《诗经 氓》中表示什么事物都有个限度的二句是: , 。
(6)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三.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第30题,共两小题。共1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两道小题。(10分)
乱世出奇才
①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②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发、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③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57岁。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1)“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概括其“条件”。(4分)
(2)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 对此你赞成哪种做法呢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四.写作(60分)
31. 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侯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写景状物,借景抒情;也可以写人记事,再现生活;也可以议论抒情,阐发哲理。把你对自然、社会、人生或生命的感悟、情感写进去。
  要求:①准确理解题目确定立意 ②不能再自拟题目 ③文体自定但不要写成诗歌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或套作
2015-2016-1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
第Ⅰ卷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 (共52分)
一. 单项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一)
1. 答案 C.
2. 答案: C
3. 答案 B A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B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C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D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4. 答案:D A.搭配不当,听不到声音和气味,
B.语序不当,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C. 不合逻辑,语序不当,可改为“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
5. 答案:D ③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承“村庄”,而后面的“他们”应该指“少女”和“儿童”。且这四句话分为两层,是转折关系,第一层强调“艰辛”,第二层强调“乐趣”,这样才符合前后文的语脉。
6.答案 B 不是比喻,是借代
7. 答案:D.
8. 答案:B
9. 答案: 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B
(二)
21.答案:D
22.答案:B
23.答案:D
(三)
24.答案:C 进士,殿试考中的人的统称。
25.答案:A 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26.答案:C
第Ⅱ卷 主观题——表达应用题(98分)
二.古诗文阅读主观题(第27-29题,共28分)
27.(共9分)
(1)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5分)
(2)出来后,就有人责怪那想要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游玩的快乐了。(4分)
28.诗歌鉴赏(7分)
(1)怨 屈原的幽怨 沅湘之水(3分)
(2)后两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描绘了日暮时分秋风吹过枫树林,枫叶 ( http: / / www.21cnjy.com )萧萧而下,枫林莎莎有声的萧条凄凉的景象,抒发(融入)了作者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与同情。(4分)
29.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三.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第30题,共两小题。共10分)
30.现代文主观题(10分)
(1)(4分)①不平凡的时代,让人的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2分)
②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2分)
(2)(6分)观点一:像陶渊明一样“归隐”(2分)
理由:①归隐是独善其身,不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②归隐不是单纯的苟且偷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4分)
观点二: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理由:①人生应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
②应不惧失败,勇敢的去实现人生的理想。
四.写作(60分)
31.评分标准:特优文:60-54分 基准分57分;
一类文:53-45分 基准分48分
二类文:44-40分 基准分43分;
三类文:39-36分 基准分38分
四类文:35-24分 基准分30分
五类文:23--0分 基准分1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