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卷(含答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卷(含答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1 07:5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秦统一后在西北地区设置陇西、北地、上郡3郡,且将中原军民“戍以充之”,其税收无定额,甚至可以减免。这些措施(  )
A.推动了边疆内地治理的一体化
B.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管理
C.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D.解除了北方地区边患问题
2.如图为山西平陆县枣园村出土的汉代墓葬画西壁画,农夫左手扬鞭,驱赶着两头黑牛耕地,犁铧暴露在外。该墓葬北壁描绘了农夫驱赶着黄牛,用楼车播种。这些考古发现可直接佐证(  )
A.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B.汉代庄园的自给自足
C.新型生产工具广泛使用
D.农耕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3.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汉武帝此举意在(  )
A.提高中枢机构的效率 B.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C.强化君主的专制集权 D.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4.云梦睡虎地秦简律法《为吏之道》记载,为官要“审知民能,善度民力,劳以率之,正以矫之”。同时要求“严刚毋暴”,禁止“傲悍戮暴”。这说明秦朝(  )
A.重视规范官员的政治行为
B.践行儒家民本观念
C.贯彻礼法并用的政治思想
D.保障了政务的廉洁
5.如表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布的考古发掘成果。这可用于印证(  )
坑号 发掘器物 基本特征
3号坑、8号坑 铜尊、铜罄、铜瓿 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相似
3号坑、4号坑 玉琮 文化因素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
3号坑、7号坑、8号坑 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玉戈 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
A.早期区域文明间的交流与联系
B.中原文化辐射范围广泛
C.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滥觞
D.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定型
6.观察如图清代顺治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可知当时(  )
A.农业稳步发展 B.苛捐杂税繁重
C.官僚机构臃肿 D.对外贸易发达
7.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
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
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
8.《国语 周语》记载礼乐之道“媚于神而和于民”“乐以耀德”。考古出土的部分周朝青铜乐器中附有“乃和且鸣”“和会百姓”等铭文。据此可知,周朝(  )
A.统治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B.国家治理中蕴含乐治色彩
C.礼乐之道旨在教化民众
D.乐器是最主要的青铜礼器
9.与儒、墨、道诸家不同,法家诸子不将人性追逐利益、权衡利害视作恶行而予以禁绝。法家思想家们要求因循人性,以奖赏诱导人们守法,以刑罚威慑民众不违法,刑无贵贱,一视同仁,功不抵罪。这说明,法家诸子主张(  )
A.构建社会运行的强制规范
B.加强君主集权
C.社会治理兼用德治和法治
D.重视以人为本
10.如图为“周公辅成王”画像砖。此类画像砖在东汉以后才大量出现,周公个人的形象不再是先秦、西汉人心目中“践祚当国”、大权独揽的摄政王,而是一位承受先王托孤之重、率领群臣一心扶保幼主的忠厚长者。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正统思想的确立 B.政治形势的需要
C.抑制王侯的诉求 D.社会风俗的变迁
11.如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国家改革变法的概况。据此表可知,该时期(  )
国家(改革者) 部分内容
魏国(李悝) 颁行《法经》,严厉惩罚侵犯私有权、反抗君主统治的行为。
楚国(吴起) 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优待为国报效的“战斗之士”
韩国(申不害) 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实行以“术”为核心内容的君主集权统治。
秦国(商鞅) 奖励军功,严禁私斗;废井田,开阡陌;普遍推行县制等。
A.社会转型成为时代潮流
B.专制集权成为社会共识
C.土地制度成为变革核心
D.诸侯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12.春秋后期,列国相继出现文武分职,如“相”即为专职的国家行政长官。战国时期,“相”成为百官之长。同时,各国设立将军之类为武官。这一系列做法(  )
A.有利于防范大臣对君主的威胁
B.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
C.有效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D.促成了职官制度的完善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应该说,战国“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不仅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也不仅是“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首次历史大展现,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堪称文化发展的光辉典范。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
——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战国后期,随着统一趋势的出现,诸子之学也出现了学术整合的趋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齐国的稷下学派和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齐国的稷下学派,实质是各派学说争鸣辩论的产物。田齐政权以优厚待遇,吸引各国谈说之士,会聚于稷下学宫,史称“稷下学士”。稷下之学不以一家一派学说为主,而是由政府提供场所和待遇,让各派学说自由辩论,彼此争鸣。稷下学宫的开设,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诸家争辩的议题也非常广泛。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吕不韦著《吕氏春秋》,则采取了思想整合的策略,期望糅合诸家观点,整合成一种新的学说。
——摘编自于凯《战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所呈现的特征及其出现的原因。
14.古代中国在国家治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套制衡机制。我国历史上的权力制衡思想和实践体现出中国特色,主要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君权制衡。各项重要决策的处理,呈现出一定的“集议”特色,构成制衡君权的某种制度程序。第二,地方权力制衡。……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命,既职责明确、考核严格,又采取行政、军事与监察三者权力分离,以制衡地方官吏权力的扩张,同时还以不断增加行政层级的形式,遏止地方权重倾向。第三,官僚权力制衡。……从中央到地方,对各级官吏的权力划分,行政问责、考核、审计、监督监察上,规范日益细密,以防止权力滥用。
——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为例,以“权力制衡与国家治理”的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秦统一后在西北地区设置陇西、北地、上郡3郡,且将中原军民“戍以充之”,其税收无定额,甚至可以减免。这些措施(  )
A.推动了边疆内地治理的一体化
B.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管理
C.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D.解除了北方地区边患问题
【答案】B
2.如图为山西平陆县枣园村出土的汉代墓葬画西壁画,农夫左手扬鞭,驱赶着两头黑牛耕地,犁铧暴露在外。该墓葬北壁描绘了农夫驱赶着黄牛,用楼车播种。这些考古发现可直接佐证(  )
A.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B.汉代庄园的自给自足
C.新型生产工具广泛使用
D.农耕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答案】A
3.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汉武帝此举意在(  )
A.提高中枢机构的效率 B.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C.强化君主的专制集权 D.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4.云梦睡虎地秦简律法《为吏之道》记载,为官要“审知民能,善度民力,劳以率之,正以矫之”。同时要求“严刚毋暴”,禁止“傲悍戮暴”。这说明秦朝(  )
A.重视规范官员的政治行为
B.践行儒家民本观念
C.贯彻礼法并用的政治思想
D.保障了政务的廉洁
【答案】A
5.如表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布的考古发掘成果。这可用于印证(  )
坑号 发掘器物 基本特征
3号坑、8号坑 铜尊、铜罄、铜瓿 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相似
3号坑、4号坑 玉琮 文化因素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
3号坑、7号坑、8号坑 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玉戈 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
A.早期区域文明间的交流与联系
B.中原文化辐射范围广泛
C.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滥觞
D.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定型
【答案】A
6.观察如图清代顺治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可知当时(  )
A.农业稳步发展 B.苛捐杂税繁重
C.官僚机构臃肿 D.对外贸易发达
【答案】A
7.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
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
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
【答案】C
8.《国语 周语》记载礼乐之道“媚于神而和于民”“乐以耀德”。考古出土的部分周朝青铜乐器中附有“乃和且鸣”“和会百姓”等铭文。据此可知,周朝(  )
A.统治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B.国家治理中蕴含乐治色彩
C.礼乐之道旨在教化民众
D.乐器是最主要的青铜礼器
【答案】B
9.与儒、墨、道诸家不同,法家诸子不将人性追逐利益、权衡利害视作恶行而予以禁绝。法家思想家们要求因循人性,以奖赏诱导人们守法,以刑罚威慑民众不违法,刑无贵贱,一视同仁,功不抵罪。这说明,法家诸子主张(  )
A.构建社会运行的强制规范
B.加强君主集权
C.社会治理兼用德治和法治
D.重视以人为本
【答案】A
10.如图为“周公辅成王”画像砖。此类画像砖在东汉以后才大量出现,周公个人的形象不再是先秦、西汉人心目中“践祚当国”、大权独揽的摄政王,而是一位承受先王托孤之重、率领群臣一心扶保幼主的忠厚长者。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正统思想的确立 B.政治形势的需要
C.抑制王侯的诉求 D.社会风俗的变迁
【答案】B
11.如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国家改革变法的概况。据此表可知,该时期(  )
国家(改革者) 部分内容
魏国(李悝) 颁行《法经》,严厉惩罚侵犯私有权、反抗君主统治的行为。
楚国(吴起) 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优待为国报效的“战斗之士”
韩国(申不害) 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实行以“术”为核心内容的君主集权统治。
秦国(商鞅) 奖励军功,严禁私斗;废井田,开阡陌;普遍推行县制等。
A.社会转型成为时代潮流
B.专制集权成为社会共识
C.土地制度成为变革核心
D.诸侯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答案】A
12.春秋后期,列国相继出现文武分职,如“相”即为专职的国家行政长官。战国时期,“相”成为百官之长。同时,各国设立将军之类为武官。这一系列做法(  )
A.有利于防范大臣对君主的威胁
B.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
C.有效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D.促成了职官制度的完善
【答案】A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应该说,战国“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不仅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也不仅是“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首次历史大展现,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堪称文化发展的光辉典范。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
——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战国后期,随着统一趋势的出现,诸子之学也出现了学术整合的趋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齐国的稷下学派和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吕氏春秋》。齐国的稷下学派,实质是各派学说争鸣辩论的产物。田齐政权以优厚待遇,吸引各国谈说之士,会聚于稷下学宫,史称“稷下学士”。稷下之学不以一家一派学说为主,而是由政府提供场所和待遇,让各派学说自由辩论,彼此争鸣。稷下学宫的开设,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诸家争辩的议题也非常广泛。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吕不韦著《吕氏春秋》,则采取了思想整合的策略,期望糅合诸家观点,整合成一种新的学说。
——摘编自于凯《战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所呈现的特征及其出现的原因。
【答案】(1)历史条件:社会变革与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商周时期为其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影响:推动了当时文化学术的发展;是古代文化的首次大展现;后世思想的源头活水。
(2)特征:由争鸣走向整合;政府支持;争鸣议题广泛;原因:政治统一趋势的出现;诸侯国的重视与支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稷下学宫的推动;各流派思想家的贡献。
14.古代中国在国家治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套制衡机制。我国历史上的权力制衡思想和实践体现出中国特色,主要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君权制衡。各项重要决策的处理,呈现出一定的“集议”特色,构成制衡君权的某种制度程序。第二,地方权力制衡。……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命,既职责明确、考核严格,又采取行政、军事与监察三者权力分离,以制衡地方官吏权力的扩张,同时还以不断增加行政层级的形式,遏止地方权重倾向。第三,官僚权力制衡。……从中央到地方,对各级官吏的权力划分,行政问责、考核、审计、监督监察上,规范日益细密,以防止权力滥用。
——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为例,以“权力制衡与国家治理”的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示例:
论点:秦汉时期的权力制衡,有利于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
论据(史实):制衡君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如秦朝的朝议制度,构成制衡君权的制度程序。制衡地方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如秦朝推行郡县制,制衡了地方官员权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制衡官僚权力,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如秦朝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因此,权力的制衡有利于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