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1 16:3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导入
这是绘在北魏贵族墓室顶部的星象图,直径约7米,有300余颗星,用连线标明星座,是已知我国年代较早、较详细的星图,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与文化还有哪些成就?达到了什么水平?
北魏星象图
一、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灿烂的文化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贾思勰曾任郡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
“齐民”,即平民,“要术"指谋生方法。
治国之本,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
——贾思勰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思考:贾思勰为何要写《齐民要术》?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贾思勰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作品目录
(注:该书共计92篇10卷)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明代王廷相称《齐民要术》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种作物要充分利用“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材料研读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凸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齐民要术》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
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务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应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
2.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
3.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
贾思勰
北朝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农书
一、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贡献?
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间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在重大成就。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祖冲之通过天文观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
算。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由朝廷正式颁行。
祖冲之还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1、什么叫做圆周率:
圆周率=圆周:直径
2、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西汉 刘 歆 3.1547
东汉 张 衡 3.16
曹魏 刘 徽 3.14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
关于圆周率,你知道多少呢?
3、古代研究圆周率的方法:
曹魏 刘 徽 创造“割圆术”
南朝 祖冲之 发展“割圆术”
正四边形
正六边形
正八边形
正一百九十二边形
割圆术
割圆术
求得3.14 需正192边形,
3.1416 需正3072边形
3.1415926 需正12288边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机械制造方面成就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定时器等。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指南车
祖冲之千里船
日行百余里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祖冲之是我国
古代伟大科学家,你
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
地方是什么?
探究
勤于动手、动脑,勤学好问、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合作
一、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灿烂的文化
灿烂的文化之
书法
发展的背景:
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发展的历程:
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钟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字,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钟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钟、胡书体。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是东晋王羲之。
北魏统治者崇尚中原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钟繇楷书《宣示表》
灿烂的文化之
书法
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
——《书法正传》
 卫恒语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尺牍之迹,动见模楷。”
钟繇像
钟繇 (151—230年)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人物:王羲之
生活年代:东晋
涉及领域:书法
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称号:“书圣”
灿烂的文化之
书法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特点有哪些?
王羲之的书法以行草见长,其书法风格清新秀丽,潇洒优美。有人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自幼好书法,经常一边思考,一边在自己的身上一笔一划地画着,日子久了,甚至连衣服都划破了。
他每天练完字,都要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毛笔、砚台。据说,久而久之,池水都变成黑色了。
王羲之作品欣赏-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魏碑
什么是魏碑?其书法有何特点?
《兰亭序》摹本 局部
魏晋时期字体的分类: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吾将上下而求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根据“马”回顾文字的演变
早期甲骨文
隶 书
草 书
行 书
楷 书
小 篆
大 篆
金 文
晚期甲骨文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灿烂的文化之
绘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取得很高的成就。
东晋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同时,随着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兴起。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洛神赋图》局部
我们在欣赏王羲之和顾恺之的作品时,一方面为他们的艺术魅力惊叹,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哪些精神?
虚心好学、博采众长、持之以恒、认真、专注。
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人们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这两处石窟群里,雕刻着数以万计的造像。这些造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灿烂的文化之
雕塑
大同云冈石窟
这一时期,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发展,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朝民歌细腻婉转。
这些风格各异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灿烂的文化之
诗歌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
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
群雀两向波。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
单衫可子红,
双鬓鸦雏色。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大放光彩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1.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民族间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
2.南方经济的开发,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佛教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合作探究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数学 南朝
书法 曹魏
东晋
绘画 东晋
雕刻 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楷书《宣示表》
钟繇
本课小结
1、在古代,圆周率的推算是衡量数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最早把圆周率的精确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中国古代科学家是( )。
A. 贾思勰 B. 郦道元
C. 张衡 D. 祖冲之
2、“农圣”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 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B. 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A
C
当堂达标
3、有一位北方人,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九章算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C
4、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同学为云冈石窟设计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
A.开凿于两汉,宣传的是佛教
B.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
C.开凿于北朝,宣传的是佛教
D.开凿于秦朝,宣传的是道教
C
6、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序》:“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起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人物( )
A. 顾恺之 B. 王羲之
C. 祖冲之 D. 郦道元
5、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曾给人画肖像却不点眼睛,就怕点了眼睛画中的人会说话。引文叙述的这位画家及其生活时代是( )
A.西晋 顾恺之 B.东晋 王羲之
C.西晋 王羲之 D.东晋 顾恺之
D
B
材料分析题: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
请回答:
1、这是人们对谁的书法作品的赞誉?这位书法家生活在哪个朝代?
2、这位书法家的代表作是什么?
这部作品有什么美誉?后人怎样评价他?
王羲之
东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从艺术风格来说云冈石窟的造型反映北魏前期的生活写真,其雕像的线条粗犷简练,胡人的味道很重。有些石窟还将北魏的政治状况用雕像的排列造型反映在石窟结构上。后来北魏从大同南迁洛阳。北魏政权为了更好统治和减少民族冲突,全面汉化,连鲜卑氏祖先的姓氏也放弃改汉姓。这时候龙门石窟的雕像造型开始圆滑细致,呈现汉族文化特有的审美观。
材料二: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1.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2.南北朝。
3.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风沙侵蚀和危害。加 大管理力度,防止人为破坏。利用旅游收入,保护石窟。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示是与敦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中的另外两个石窟的雕塑作品。请写出前述“另外两个石窟”各自的名称和所在地。
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期开始开凿的?
3.现在这些石窟正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