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由此可见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物抒,而编排的四篇课文也都是很经典的借物抒情的文章,包括“日积月累”的《蝉》,诗人借蝉阐发高洁的志向。
三、学情分析
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很多,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明确提出在阅读中发现领会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学生只关注内容,领悟不了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只停留在浅读的层次上。
基于以上思考确定单元目标为
四、单元目标
1.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24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写26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白鹭》。
3.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4. 能仿照课文写出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在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单元作业
基于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目标,在学习三篇课文后和习作后布置这个作业,在每个课时后展开训练。
六、设计思路:
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设置一个情境任务“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分享心爱之物”为核心任务。在大任务的驱动下,构建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为主线的板块。在“如何感悟、如何表达”的大问题下提升审美品质,分为三个板块任务:
板块一“精心挑选心爱之物”为人任务驱动,
板块二、探寻借物抒情的表达秘密,
板块三、童年博物馆开馆展览。
计划8课时完成。
七、学习成果评价
一、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1.能够知道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够说清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3.能够仿照课文,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描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4.能够在童年博物馆的展览中展出并解说清楚自己的心爱之物。
二、习作评价标准
1.能够清晰地描述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描写。
2.能够写清心爱之物的来历。
3.能够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和心爱之物间的动人故事。
4.能够在字里行间展现喜爱之情,让人产生共鸣。
5.能够根据所学和别人的意见对习作进行修改。
一花一鸟总关情
五上语文第一单元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一、单元主题和内容
本单元以“一花一鸟总关情”为主题共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分别是《白鹭》《落花生》《桂花雨》,课文内容都是经典的借物抒情的文章。
二、单元要素落实
要素一: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要素二: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
三、 本单元学习目标
1. 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24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写26个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白鹭》。
3.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4.能仿照课文写出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在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本单元任务群构架
本单元“以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分享心爱之物”为总任务,以“精选心爱之物”“探寻借物抒情的表达秘密”“童年博物馆开馆展览”三项学习任务引领本单元整合学习,引导学生关注、感受自然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激发他们乐于分享、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单元教学实践活动设计
子任务一:精心挑选心爱之物 (1课时+课下准备)
一、话题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讨论:“你有没有非常珍爱的东西?你和它有什么故事?”
二、发布核心学习任务,明确成功标准
1.发布核心学习任务: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心爱之物。
2.明确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1.)能够知道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够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3)能够仿照课文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描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4)能够在童年博物馆的展览中展出解说自己的心爱之物,并对自己和其他人的讲述进行评价。
三、启发学习思路,产生课文阅读期待
1.在这个童年博物馆里在展示物品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2.布置课下精心挑选2件自己的心爱之物,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每件心爱之物的相关介绍,为博物馆展览做准备。
3.谈话:怎样撰写关于心爱之物的故事才能吸引人呢?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把对一件事物的喜爱之情写出来。
子任务二:探寻借助抒情的表达秘密(4课时)
一、《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一)读一读写白鹭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
《白鹭》背景知识
1.根据生活经验和图片,说一说,关于白鹭,自己知道什么。
2.出示杜牧《鹭鸶》中描写白鹭的诗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自由朗读,再谈谈对白鹭的认识。
3.品读郭沫若笔下的白鹭
(1)自由阅读《白鹭》,在你认为能感受到作者喜爱之情的地方做批注,并进行小组分享,分享感受后尝试着把作者的喜爱之情朗读出来。
(2)班级组织交流
①体会作者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②赏析
4.对比阅读,感受“借物抒情”:阅读下面的片段对照郭沫若的《白鹭》,给你带来的阅读感受,有什么不同。
5.学习写法,尝试迁移。
通过对文章词句的批注,总结学到的能写出对心爱之物喜爱之情的写作方法。如《白鹭》抓住意象特点,着力描摹和渲染。课下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写几段话,可以仿照2到5自然段,也可以仿照6到8自然段来写。
二、借物喻人”一一《落花生》
(一)小组学习
1.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第三到十自然段
(2)交流讨论:兄妹们强调的花生的特点是——
(3)小组汇报交流
兄妹们说出了花生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什么?
父亲指出了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小组进行填空比赛,引导学生发现“对比”的方法。
(二)感悟道理
1.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做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2.作者理解父亲的话了吗?“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查找作者许地山的生平资料,结合他的性格、为人以及他的作品理解,他的确像“落花生”一样“有用”而不是只讲“体面”的。
(三)学以致用
作者由落花生“好看不外显”的特点,赞美了“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这类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尝试着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三、回家去,赴一场中秋节的《桂花雨》
(一)一个好题目,修辞有诗意
(二)平凡一句话,细嚼滋味长
1.想一想作者以“桂花雨”为题写的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情感?
2.读一读课文第一句话,说说自己注意到了这句话中的哪些信息?
3.根据自己联系上下文的理解和关于中秋节的背景知识,深入理解课文第一句话。
4.讨论中秋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分享、诵读有关中 加秋节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句。
(三)迷人桂花香,思乡情绵绵
1.通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最多写到的是桂花的什么方面?(香气)
2.画出文中写到桂花香气的句子,边读边批注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3.对比一下,这五处写的桂花香气有什么不同。分享看法,朗读体会。
4.思考讨论。
(1)杭州一处小山上的桂花明明“香飘十里”,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到底是什么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在交流中朗读体会母亲对院子里桂花的感情,对乡亲乡情的怀念。
(2)作者琦君的想法跟母亲的想法一样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交流中再次朗读感受摇花乐,联系教材文后的“阅读链接”,结合琦君生平和作品,加深理解。还可以在课后阅读《琦君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四)一路“桂花香”,缘何“桂花雨”
1.思考:既然文章用了那么多笔墨写桂花的香气,为什么题目不用“桂花香”,而用“桂花雨”呢?
出示用雨来表达情绪,尤其是离情、思乡情的句子,再次结合琦君的经历,从文化语境角度体会以“桂花雨”为题的用意和好处。
2.课后再找一找类似的诗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四、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珍珠鸟》
(一)梳理学习经验,明确学习目标
1.读一读“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自己通过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主要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梳理课文学习目标)
(二)自主阅读思考,感受美好境界
1.边读边思考冯顿才为什么要与读者分享珍珠鸟的故事,文中表现出房味鸟可爱的语句,批往自己的同表想考情。
(三)分享学习收获,品味“美好境界”
1.说一说冯骥才为什么要写下珍珠鸟的故事。
2.小组内交流两个话题。
(1)读一读写出珍珠鸟可爱的语句,说一说这些语句是怎样表是鸟可爱的。
(2)你所体会到的美好境界是什么?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讨论。
(1)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可不可以删掉?
预设:不能,最后两个自然段揭示了冯骥才为什么要与读者分享步来的故事,也就是借助珍珠鸟的故事要抒发的情感。
(2)为什么一句话要分成两段来写?
预设:为了突出作者要表达的感受,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3)故事中,是谁的努力促成了信赖的产生?
(4)在“我”与珍珠鸟的故事中,是谁的努力促成了信赖的产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小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5)为什么应该是“我”做出努力,而不是珍珠鸟?
(四)自由聚焦“一点”,积累语言经验
1.出示: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冯骥才《趣说散文》)
2.读一读冯骥才的这段话,再读课文,圈出自己发现的“一点”,在句子旁边批注体会。
3.交流分享自己发现的“一点”。
4.学完课文,用简短的话总结自己的阅读收获。
五、写作实践——写写自己的心爱之物
1.回顾在本单元四篇课文中学过的写作方法,并利用“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回顾,进行习作实践,为童年博物馆开馆做准备。
2.和同学们聊一聊,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常见的物可以分为三类:动物、植物和静物,在这三类中选择你的心爱之物。
3.讨论写作时可以从心爱之物的哪些方面入手,如描写其外形、特点、来历、故事等。
(1)外形:写作之前要对物的外形进行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简单描述心爱之物的来历。
(2)来历:你是怎么得到它的一
(3)你和已之间的动人故事: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4.修改习作。
(1)学习“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修改习作。
(2)小组、班内分享文章,听取同学和老师的修改意见后进行修改。
子任务三:童年博物馆开馆展览(2课时)
一、开馆物品准备
1.班级准备:
⑴小组讨论如何布置童年博物馆,包括场地安排、展品分类拟邀请人员、邀请函制作等。
⑵个人准备:每人展出2-3件心爱之物,制作简介标签,言简意赅,富于感情。以自己本单元创作的文章为基础,为其中一件心爱之物准备“解说词”。
⑶讨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解说员。
二、开馆人员分工和准备
讨论分工,确定主持人、迎宾员、路线引导员、解说员等。
三、举办开馆仪式
1.主持人通过总结单元学习内容和收获,或展示单元核心任务年博物馆,展览心爱之物”,说明创办童年博物馆的意义。“创办童年博物馆”。
2.可以在班级内部举行,也可以和教师宣布开馆。
四、组织学生、老师或家长参观
其他班级结对子,或举办年级展览。
五、复盘,总结
1.分享单元学习收获和体会。
2.回顾自己在创办童年博物馆活动中的表现,反思成功和不足。评价量规设计
一、单元学习成功标准
1.能够知道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够说清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3.能够仿照课文,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描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4.能够在童年博物馆的展览中展出并解说清楚自己的心爱之物。
二、习作评价标准
1.能够清晰地描述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描写。
2.能够写清心爱之物的来历。
3.能够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和心爱之物间的动人故事。
4.能够在字里行间展现喜爱之情,让人产生共鸣。
5.能够根据所学和别人的意见对习作进行修改。
单元作业设计
(一) 基础性作业(字词)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要求会写的字、词时,我常常先写几遍,再请他人帮我听写,以下是听写之后我发现本单元容易出错的字词。
①生字:
②词语:
(二)发展性作业【课文内容梳理与探究】
《白鹭》随堂作业单
一、补充作业:课本p3第二题 二、依据课文内容完成小诗创作。
(选做: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下来) 白鹭——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闲暇时,当你漫步水田,
你看_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消晨,当你仰望天空。
发现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黄昏,你驻足欣赏天边的晚霞时晚霞中,
白鹭,实在是一首精巧的诗!
《落花生》随堂练习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落花生”写了几件事。
花生有哪些特点呢?把它们写在花生上吧。
父亲想要借花生告诉我们:
三、补充作业:把课本p5小练笔写在下面。
《桂花雨》统习单
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说一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将几件事写出来:
二、在文中勾画出表现作者对桂花喜爱之情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借助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三、补充作业:p8第三题。
《珍珠鸟》随堂练习单
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呢?试着用表格梳理一下。
“我”的表现 小珍珠鸟的表现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表现作者喜爱珍珠鸟的句子,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珍珠鸟对作者依赖的句子,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借助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谊。
(四)课后作业【表达与交流】
一.通过比较,突出特点。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菜之心。
(2)菊花和牡丹在温馨的花园里开出炫烂的花朵,这固然是美的,但再美也比不过挺立在寒风傲雪中灿烂盛开的红梅。。
小鹭:读了上面的句子,我发现作者在描写事物时善于运用_ 的方法。小桂:在《桂花雨》中也有这样的句子。
小生:我知道许多诗句就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比如,杜甫在从京城赴奉先县途中看到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小珍: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季, 我也试着用对比的方法写一写。
二.一词多义怎么用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一个词语在字典中有多个意思,这种词语叫做多义词,闲站 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意思可能不同,需要结合语境判断。
小鹭:比如“简单”,可以形容事情,也可以形容头脑。
小生:还有“骄傲”,不同语境意思截然不同,可以表示自豪,也可以表示自大。
三、古诗词理解
读了古诗《蝉》,你知道了它的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赞美蝉呢?查找资料说一说。
四、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东西,像冯骥才眼中的珍珠鸟,茅盾笔下的白杨……你的钟爱之物又是什么呢?抓住特点,写出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列一个提纲理清自己的习作思路吧,也可以先贴上它的照片让大家认识它。
单元反思
本单元文本写的事物,都是作者倾注了喜爱之情的,学生在成长生活中也拥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这些心爱之物都是有故事的,因此,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引领学生不断的提升读、讲、写的质量。
根据“文学阅读与表达,本单元以“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分享心爱之物”为核心任务,将 学习重点聚焦在表达上、感悟上”。在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的过程中,领悟表达方法。
“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分享心爱之物”的核心任务,自然衍生了一系列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成果进行实时评价,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这既是学生的真实体验的记录,又是下一阶段语文学习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