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一 外流区为主
重点地图练识图填图 直击重点
1.填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a ;b ;c ;d ;e 。这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近,与季风区与 区分界线相近。
2.注入太平洋流域的河流: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其中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
3.注入印度洋流域的河流:⑦ ;⑧ 。
4.注入北冰洋的河流:⑨ 河。
5.内流河: 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6.湖泊:⑩ ; ; 。
7. 运河沟通的河流有 。
基础达标练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1.在四幅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大致分界线的是 ( )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2~4题。
2.图中四条河流汛期按照长短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3.四条河流共同的特点是 ( )
①都是外流河
②都是内流河
③流向大致都是自西向东
④都有结冰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关于图中四条河流,说法错误的是 ( )
A.河流④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B.河流③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
C.河流②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D.河流①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
5.(2024 贵阳乌当区期末)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流河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B.外流河大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C.我国河流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北方的河流普遍有结冰现象
6.读图,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的原因是 ( )
A.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地形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素养提升练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下表为某年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各月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据此完成7、8题。
月份 1 2 3 4 5 6
发送量(万人) 0 0 0 0 15.6 26.9
月份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万人) 30.3 38 24.3 21.2 0 0
7.该河段位于 ( )
A.河套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该河段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
A.气温 B.降水 C.经济 D.交通
9.(跨学科·地理与语文)【东坡才学,文理通达】“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生坎坷,却也一生豪情,他一路走来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泼墨挥毫,发了许多“朋友圈”,成了“千年网红”。小铃热爱苏轼的作品,追寻苏轼走过的足迹,绘制出来苏轼的人生轨迹图。据此回答问题。
(1)下面苏轼的诗句所描述的地方与哪个地点相匹配,请在横线上填对应的序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①杭州 ②黄州 ③惠州
(2)苏轼一生虽仕途坎坷,走过当时的大半个中国,他生性豁达乐观,爱游山玩水,但下列哪条河他可能没去过 ( )
A.松花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的名句,反映了我国地势特征是 。
(4)小铃发现苏轼不仅是诗词达人,更是治水专家。撰写《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根据材料,将苏轼指导百姓兴修水利的目的,填入表中,只填字母。
目的:A.抗洪防洪
B.开发利用水资源
C.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地方 主要工作 主要 目的
杭州 他发现当地百姓饮水极为不便,组织百姓修缮六井,引西湖淡水入井,还对西湖疏浚,筑长堤,即“苏堤” B
惠州 他观察流水从高山潺潺而落,利用地形,建造水碓水磨,借用水力来舂米、磨面,大大节省人力 C
徐州 他组织民众用柴草堵塞城墙透水漏洞,在城外修筑大堤 A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一 外流区为主
重点地图练识图填图 直击重点
1.填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a大兴安岭;b阴山山脉;c贺兰山;d巴颜喀拉山脉;e冈底斯山脉。这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近,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相近。
2.注入太平洋流域的河流:①黑龙江;②黄河;③淮河;④长江;⑤珠江;⑥澜沧江。其中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3.注入印度洋流域的河流:⑦怒江;⑧雅鲁藏布江。
4.注入北冰洋的河流:⑨额尔齐斯河。
5.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6.湖泊:⑩鄱阳湖;洞庭湖;青海湖。
7.京杭运河沟通的河流有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基础达标练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1.在四幅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大致分界线的是 (C)
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2~4题。
2.图中四条河流汛期按照长短排列正确的是 (D)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3.四条河流共同的特点是 (B)
①都是外流河
②都是内流河
③流向大致都是自西向东
④都有结冰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关于图中四条河流,说法错误的是 (D)
A.河流④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B.河流③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
C.河流②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D.河流①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
5.(2024 贵阳乌当区期末)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内流河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B.外流河大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C.我国河流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北方的河流普遍有结冰现象
6.读图,大型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的原因是 (A)
A.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D.地形平坦,利于水电站建设
素养提升练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
下表为某年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各月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据此完成7、8题。
月份 1 2 3 4 5 6
发送量(万人) 0 0 0 0 15.6 26.9
月份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万人) 30.3 38 24.3 21.2 0 0
7.该河段位于 (B)
A.河套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该河段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B)
A.气温 B.降水 C.经济 D.交通
9.(跨学科·地理与语文)【东坡才学,文理通达】“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一生坎坷,却也一生豪情,他一路走来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泼墨挥毫,发了许多“朋友圈”,成了“千年网红”。小铃热爱苏轼的作品,追寻苏轼走过的足迹,绘制出来苏轼的人生轨迹图。据此回答问题。
(1)下面苏轼的诗句所描述的地方与哪个地点相匹配,请在横线上填对应的序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①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③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②
①杭州 ②黄州 ③惠州
(2)苏轼一生虽仕途坎坷,走过当时的大半个中国,他生性豁达乐观,爱游山玩水,但下列哪条河他可能没去过 (A)
A.松花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的名句,反映了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
(4)小铃发现苏轼不仅是诗词达人,更是治水专家。撰写《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根据材料,将苏轼指导百姓兴修水利的目的,填入表中,只填字母。
目的:A.抗洪防洪
B.开发利用水资源
C.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地方 主要工作 主要 目的
杭州 他发现当地百姓饮水极为不便,组织百姓修缮六井,引西湖淡水入井,还对西湖疏浚,筑长堤,即“苏堤” B
惠州 他观察流水从高山潺潺而落,利用地形,建造水碓水磨,借用水力来舂米、磨面,大大节省人力 C
徐州 他组织民众用柴草堵塞城墙透水漏洞,在城外修筑大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