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1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向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下图为某爱好徒步旅游的游客绘制的徽杭古道路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游客计划在短时间内参观多个景点,需要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这应借助于(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北斗导航系统 D.遥感技术
2.该游客在徒步过程中,利用GPS可以( )
A.获得景点内交通信息 B.统计景点参观人数
C.确定景点的具体位置 D.了解各景点的资料
【解析】
1.B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测量、交通、救援、农业等领域。北斗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功能相似。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等几方面的问题。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因此,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使该游客在短时间内参观多个景点。故排除ACD,选B。
2.C 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因此该游客在徒步过程中,利用GPS可以确定景点的具体位置,C正确;景点内交通信息的获得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检索、查询等功能,不需要用到GPS,A错误;统计景点的参观人数直接计算即可,不需运用地理信息技术,B错误;了解各景点的资料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检索、查询等功能,不需要用到GPS,D错误。故选C。
【点评】依据全球定位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应用领域 功能表现 具体用途
军事 定位导航 主要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野外军事行动中单兵和移动装备定位及跟踪
测量 定位 BD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探、地壳运动观测、地籍测量
交通 定位导航 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合理分配,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响应用户的乘车或配送请求,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同时BDS对车辆还具有导航功能
救援 定位导航 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从而提高紧急事件处理部门对火灾、犯罪现场、交通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响应效率
农业 定位 实施“精准农业耕作”及捕鱼
考向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它允许接收器在全球任何地点确定其精确位置和时间。其特点:
全球覆盖:GNSS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服务,不受地形、天气或时间的限制。
实时定位:GNSS能够提供实时的地理位置信息,对于导航、追踪和时间同步等应用至关重要。
高精度:现代GNSS接收器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定位精度,通常在几米甚至更小的范围内。
应用广泛:GNSS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航空、海运、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等。
一、选择题
(2024·甘肃)科考队考察某冰川时,发现一块巨石覆于小块冰体上。巨石整体颜色偏浅,质地均匀,棱角分明,无纹理和层理,矿物晶体清晰可辨。下图示意该现象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覆于小块冰体上的巨石为( )
A.玄武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石灰岩
2.图中覆于小块冰体上的巨石来自( )
A.侧坡上部,岩体风化后崩落 B.冰川上游,冰川搬运后堆积
C.冰川基底,冰川发育时顶出 D.冰川内部,冰川融化后出露
3.开展该区域过去30年冰川面积变化研究的最佳方法为( )
A.实地调查 B.仪器监测 C.遥感解译 D.数据模拟
(2024·浙江1月)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里氏7.8级地震。灾后救援随即展开,恢复和重建工作积极推进。完成下面小题。
4.下图为灾区某城市震前2月4日、震后2月8日和9日获取的三幅夜间灯光强度图,正确反映时间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5.在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可运用( )
A.全球定位系统(GPS)动态获取灾区夜间灯光强度
B.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时采集灾区气象要素信息
C.遥感(RS)模拟分析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辅助决策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准确提供急需救援的位置
二、综合题
6.(2024·北京)某校地理小组到滹沱河流域开展研学活动。图a为滹沱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b为流域水情监测系统的相关模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任务一 调研水库功能
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在滹沱河流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两水库中任选其一,简述其承担的主要功能。
(2)任务二 设计信息系统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为该流域设计水情监测系统。
结合图b,说明6—8月需要重点关注的数据并绘制流域水情监测系统结构框图。
(3)任务三 分析垂直地带性规律
小组到五台山开展垂直地带性调查,观测到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麓多为耕地、荒草地。
指出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类型,分析该地带出现耕地、荒草地的原因。
7.(2024·广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加剧的冲击,美国某家庭农场因地制宜设计经营了首个“玉米迷宫”,通过趣味体验吸引游客,增加了农场收入。很快玉米迷宫就风靡北美。最初的玉米迷宫由农场主自行设计、栽种、维护和运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农场经营玉米迷宫更加高效;现在北美经营玉米迷宫的部分家庭农场已发展为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研学科普为一体的新型农场。下左图为北美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玉米迷宫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某玉米迷宫实景。
(1)概括图中玉米迷宫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
(2)从营造体验环境的角度,分析选择种植玉米来修建迷宫的优势。
(3)列举地理信息技术在玉米迷宫从设计到运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4)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区,有人提议“通过发展‘甘蔗迷宫’助力本地甘蔗产业转型升级”。分析该提议是否可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8.(2024·上海)变暖中的格陵兰。
材料一 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一大岛屿,80%的面积被冰盖覆盖。冰盖是面积超过五万平方千米的冰川体,通常为穹形,冰盖会缓慢移动。冰盖对全球气候、大气环流、海平面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格陵兰岛冰川加速融化,引起了全球各地的注意。
材料二 图1、图2。
(1)格陵兰岛南部主要盛行 风(填风向),北部主要盛行 气流(选填:上升/下沉),因此格陵兰岛南部降水量大于北部。
(2)关于格陵兰岛冰盖融化速度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____。(不定项选择)
A.边缘融化比中心快 B.中心融化比边缘快
C.南部融化比北部快 D.北部融化比南部快
(3)对格陵兰岛冰盖进行监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可以 ____。(不定项选择)
A.冰盖的移动速度 B.冰盖的海拔高度
C.海岸线的变化 D.冰盖消融量
(4)图3为上海(31°N)夏至日的太阳视运动图,据此在图4绘制该日格陵兰岛卡纳克(78°N)小镇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5)格陵兰岛西部城镇明显多于东部,简述城镇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原因。
(6)格陵兰岛冰盖有约10万年的历史,格陵兰岛的一家公司将格陵兰岛上的冰卖往远在几千公里外的迪拜特许餐厅用来制作鸡尾酒,遭到了人们的反对。从生态和资源的角度解释人们反对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3.C
【答案】4.A 5.D
6.【答案】(1)黄壁庄水库:发电;灌溉;城市用水;防洪等。
或岗南水库:防洪、发电;调节水量;灌溉、渔业、城市供水等。
(2)重点关注的数据:径流量、降水量。
(3)典型植被类型:灌丛草原。
原因:山麓地带、热量充足、人口众多,开垦土地为耕地;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人为弃耕,演变为荒草地。
7.【答案】(1)特征:空间分布不均,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地区,在玉米带的东部和城市带的西部;在城市带内的数量多于玉米带内,临近城市分布。主导因素:原料、市场。
(2)玉米茎秆高度大,遮蔽效果好,适合迷宫开发;玉米生长期较长,迷宫维持的时间长;玉米种植成本较低,迷宫营造成本较低;不同玉米植株在同一时间高度相差不大,整体整齐美观;玉米能提供亲近自然、亲近乡土的效果,满足都市旅游者的休闲需求。
(3)利用遥感技术观测玉米长势便于及时修剪、维护玉米迷宫,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为迷宫路径铺筑的机械定位,并引导运动轨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迷宫造型图案。
(4)可行: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大,具有开发“甘蔗迷宫”的基础条件;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合开展户外活动;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对休闲农业的需求增长;有利于带动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或不可行:甘蔗植株高度过大,修筑难度大:气候热,蚊虫众多,游客体验欠佳;广西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与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距离;过多的游客活动对甘蔗田造成破坏,妨碍正常的农事生产。
8.【答案】(1)西南;下沉
(2)A;C
(3)A;B;C
(4)
(5)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沿海地区地势相对较平坦;沿岸有暖流经过,气候相比东海岸暖湿;近海海域封冻期短,通航时间较长;距经济发达的北美东部(或:加拿大/北美)近,利于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运输、对外贸易,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经济相对发达,因此人口、城镇较多。
(6)在格陵兰岛对冰川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会消耗能源、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会直接减小极地动物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威胁格陵兰岛的生态环境安全;海运过程中消耗能源资源、排放废弃物,威胁沿线海域的生态环境安全;格陵兰岛冰盖有约10万年的历史,冰块在融化过程中可能会激活地质时期的病毒,给迪拜等地带来生态灾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