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光的反射
一、课标要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二、教学设计思想
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 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问题引入: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
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4 ( http: / / www.21cnjy.com )0页实验进行教学.
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2.2-5,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演示:如图2-2-6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图说明原因.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用光具盘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总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和异同.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相同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不同点 (原因)反射面不同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结果)反射光方向不同 有反射光束,其他方位则没有 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没有光线集中的反射方向
(现象)人的感觉不同 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常说反光;其他方位看不见,或不明显.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实例 黑板反光灯下看书反光平静的水面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电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一般非光滑物体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练习
1、P41 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4、5题
2、补充题
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入射光与界面夹角60°,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
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多大?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3、小实验:自制潜望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