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31 21: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孙中山简介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1894年曾上书要求变法,但变法自强的梦想很快破灭,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2.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救国方法和目的)有何变化
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拒;
2、1894年11月,成立兴中会
1)地点:
2)纲领:
3)宗旨:
4)意义:
檀香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振兴中华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兴中会组织成员
3、1895年,广州起义
孙中山到香港,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陆皓东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旗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当庭奋笔疾书,"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1895年11月7日英勇就义。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陆皓东(1868-1895)
1)人物:
2)结果: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失败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筹款、起义、失败、流亡、宣传、再筹款、再起义,在屡败屡战的奋斗中,在5次环行海外各国的宣传中,在无数次的死亡威胁和穷困潦倒中,孙文这个名字随着清政府赏价格的提升而日益为人们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医国者百挫不折的精神所感动。
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的孙中山(中)、陈少白(左)、郑士良(右)
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成立条件
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章炳麟
(1869—1936)
邹容
(1885—1905)
陈天华
(1875-1905)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猛回头》和《警世钟》
成立条件
②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从1894年到1905年,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由于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已经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为了集中革命力量,有必要互相联合、共同斗争。孙中山积极奔走,着手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成立条件
③孙中山的主张得到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中山先生是四万万人之代表也,是中国英雄中之英雄也。
——陈天华于同盟会成立大会
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颠覆封建政权、创建共和国家的一面旗帜,成为那个时代最全有进步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时代先锋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1、同盟会
1)成立条件:
2)时间:
3)地点:
4)目的:
5)政治纲领:
6)领导机构:
7)机关报:
8)性质:
9)意义:
日本东京
1905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有了统一领导和奋斗目标,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民报》为同盟会机关报
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②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③孙中山的主张得到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中国同盟会会徽
中国同盟会纲领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民族革命(前提)
政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2、三民主义
1)内容:
右图是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南风报》第一期上的插图。图中的竹叶是由三民主义中的某个主义四字组成。你能看出是什么主义吗?
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