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47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47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31 22:0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 47 中九年级上开学测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
1. 下列估算合理的是( )
A. 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0Pa B.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10N
C. 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50Kg D. 你答题所用的 2B 铅笔的质量约为 5g
2. 冬天,社区户外工作人员常用热水袋进行取暖。热水袋的内部液体主要是水,这是利用
了水的( )
A. 密度大 B. 热值大 C. 比热容大 D. 流动性
3. 下列关于吃火锅时发生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锅汤汁中的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汤汁中水的温度和内能都增大
B. 增大火锅汤汁内能的方式与内燃机压缩冲程中增大燃气内能的方式相同
C. 做汤时,往锅里放一勺盐,一会整锅的汤都咸了,这是由于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D. 远处就能闻到浓浓的火锅香味,这是分子运动表现出来的扩散现象
4. 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
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
作用的分别是( )
A. 头枕、头枕 B. 安全带、安全带
C. 安全带、头枕 D. 头枕、安全带
5. 力能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下列情况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手对弹簧的力 B. 磁体对小球的力 C. 手对撑杆的力 D. 手对弓的力
6. 柱状容器内加入浓盐水,把一枚土豆轻轻放入其中,静止时土豆漂
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向容器中缓慢注入适量清水直至土豆悬
浮在盐水中,如图乙所示;继续注入清水,土豆沉到容器底部,如
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浮在水面上时,土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悬浮在盐水中时,土豆的密度与此时盐水的密度相等
C. 沉到底部后,土豆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D. 沉到底部后,继续注入清水,土豆受到的浮力不再变化
7. 小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水平木板做匀
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将铁块放在木块上,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
块和铁块沿同一水平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 图乙所示实验中,木板受到的压力等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C. 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是否有关
D. 甲、乙两次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8. 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
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 )
A. 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B. 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C. 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D. 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9. 2023年 5月 30日 9时 31 分,搭载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0 分钟后,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
入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船加速升空时,飞船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 飞船变换角度入轨时,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 火箭用的发动机不属于热机
D. 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比热容大
10. 下列对四幅图片及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用力才能把饮料吸入口中,说明吸力改变了大气压强
B. 乙图中,飞镖箭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压强
C. 丙图中,拿自制气压计下楼,细管内水柱上升
D. 丁图中,若向 B管中吹气,A管中液面会下降
11.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B. 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C. 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D.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2. (多选)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台面上用滑轮组提货物。工人第一次竖直向上用 200N
的力拉绳子时,货物未离开水平地面;第二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货物以 0.09m/s的
速度匀速上升。已知工人体重为 600N,货物重为 900N,货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
动滑轮重为 100N。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拉绳子时,工人对水平台面的压力为 800N
B. 第一次拉绳子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 4000Pa
C. 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
D. 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81W
二、非选择题(功 46分)
13. (2分)把两滴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
图所示,分析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_。若将冷水倒掉一些,
对比原来这杯冷水,杯中剩余冷水的内能______。
14. (2分)“奋斗者”号深潜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
下 10000m深处时,其外部 0.1m2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________N。深潜
器用比较厚的特种钢板加工而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水密度近似为1 103kg / m3,g取10N / kg)
15. (2 分) 天然气在我市广泛使用,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107J/m3。完全燃烧 0.05m3
天然气可以放出 J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 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常温
下 5kg 的水温度上升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16. (2分)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
内水蒸气推出。这是通过 ___________的方式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选
填“做功”或“热传递”)。图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汽油机的工作
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原理是一致的。
(16题图) (18题图) (19题图)
17. (2分)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于 2023年 5月 18日在天津开幕,大会上展示了可穿戴的
“外骨骼”机器人。参观者戴上该设备,轻松地将 50kg的物体匀速举高 1m,用时 2s,
此过程中对物体做功______J,功率为______W。(g取 10Nkg)
18. (2分)如图所示,一个物体被水平力 F压在竖直墙面时静止,水平力减为 F的三分之
一时刚好匀速下滑,则静止和匀速下滑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
或“不相等”),下滑时水平力对物体________(选填“做了”或“不做”)功。
19. (2分) 如图所示的容器是__________器。塞子拔出后各液面高低不同,以下现象中
与其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热气球在空中漂浮 ②C919大客机在空
中飞行 ③中国空间站绕地球飞行)。
20. (2分)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甲图中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中在
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中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同样的砝码。
(20题图) (21题图)
(1)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例属于应用乙、丙两图实验结论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园弧形状
②水壶的壶嘴和壶身设计成相同的高度
③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 10t
21. (2分)小明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质量均为 1kg的
水和另一种液体同时进行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已知液体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通过实验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在 5min内吸收的热
量为__________J,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 3J/(kg ℃)。(c 水=4.2×10 J/(kg ℃))
22. (4分)图 1中工人用工具搬运石头,该工具可简化成图 2中的杠杆 AB,移动支架,
可使支点 O在 AB间移动。人对杆的压力为 F1,绳对杆的拉力为 F2,F1、F2竖直向下,
杆水平静止,忽略杆重。
(1)在图 2中画出 F1的力臂 l1;
(2)F2的力臂 l2=___________(用 F1、F2、l1表示);
(3)同一石头仍悬挂在杆 B端,人对杆 A端的压力方向不变,只通过移动支点 O使该压力
变小,杆仍保持水平静止,支点 O应向___________(选填“A”“B”)端移动。
23. (2分)如图,一木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请在图中作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24. (2分) 小明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用锤子时发现锤头松动了,于是
他想将锤头套紧在锤柄上,老师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供他选择。如果你是小明,
你选择哪种方案?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23 题图) (24 题图)
25. (5分)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猜想:
A.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B.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为了探究猜想 A,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前,应对弹簧测力计在
___________方向上进行校零;
②校零后,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示数稳定时如图 A所示。
③如图 B,使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水中,示数稳定后,读出弹簧测力计此时的示数为 2.2N,
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
④继续增大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直至刚好浸没在水中,示数稳定时如图 C所示,则根据以
上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猜想 B时,同学们在图 B中加入浓盐水,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同学们因
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
力就越大,从实验的过程分析,这个结论可靠吗?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5分)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 A、B 两种液
体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
乙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 A、B 的温度。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安装;
(2)实验时,选取___________相同、初温相同的 A、B 两种不同液体,加热时液体温度升
高,我们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 B 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液体___________(选填“A”
或“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运能量的介质。
27. (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 G(N) 比值G/m(N/kg)
1 物体 1 0.1 0.99 9.9
2 物体 2 0.4 3.88 9.7
3 物体 3 0.5 ______ ______
(1)第 3次实验“物体 3”的重力如图 a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表
格中第 3次实验的有关数据。
(2)根据上面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查阅资料知道了 G 与 m 的比值为 g,发现不同地点 g值并不都等于 9.8N/kg,于是
她想利用所学力学知识测出所在地的 g值大小,请你帮她完成实验设计(器材自选)。
①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各地 g值相差较小,为提高测出 g值的准确性。请你再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
(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 b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
上的重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28. (5分)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 10min 内匀速行驶了 13.8km,消耗汽油 2kg。发动机的输
出功率为 46kw。汽油热值 q为 4.6×107J/kg。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2024.8.30 开学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B 6.B 7.C 8.A 9.A 10.B 11.ACD 12.ABC
二、非选择题
13. 剧烈 减小(变小)
7
14. 1.0×10 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5. 2×106 40
16. 做功 乙
17. 500 250
18. 相等 不做
19. 连通 ②
20. (1).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 ①
4 3
21. 3.15×10 2.7×10
22. 图略(2 分) F1 l1/ F2 B
23. 图略(2 分)
24. (2 分)方案二(0.5 分)
撞击前,锤柄和锤头一起向下运动(0.5 分),当撞到硬物时,锤柄停止运动,(0.5 分)
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因此锤头紧套在锤柄上。(0.5 分)
25. (5 分)①. 竖直 ③. 0.5 ④. 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
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不可靠 不能保证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
26. (5 分)(1)自下而上;(2)质量;加热时间的长短;(4)33;(5)B
27. (5 分) (1). 4.9 . 9.8 (1 分)
(2)物体所受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1分)
(3)①实验步骤:选取质量适中的石块,在所在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该物体的重力,用
G
天平来测量该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 g 计算出 g值的大小(1分)
m
② 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力计来测重力,以提高测出 g值的准确
性,也可以使用精确度更高的电子秤来测物体的质量。(1分)
(4)大于(1 分)
28. (5 分)(1)82.8km/h;(1分)
7
(2)2.76×10 J(1.5 分)
(3)30%(2.5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