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01 10:10:36

文档简介

2024-2025高三开学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试时间2024.8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方格经纬网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点在D点的(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某人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南、向正东、向正北、向正西各行进150千米,在不考虑地表起伏的前提下,他将回到( )
A.原出发点的位置 B.原出发点正西侧
C.原出发点正东侧 D.原出发点东南侧
3.若一架飞机从图中A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飞行方向是( )
A.一直向东南 B.一直向西南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
读“某运河图”,完成4-5题。
4.该运河长度约为( )
A.小于50 km B.110 km C.190 km D.240 km
5.关于图示区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大西洋,乙为太平洋
B.该运河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该运河直接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
D.该运河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位于悬崖之上,被叫作“悬崖村”,垂直于绝壁的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道路。下面图1为“阿土列尔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2为阿土列尔村学生攀爬藤梯上学的图片。据此完成6-8题。
6.图1中B处河流的流向为(  )
A.西北流向东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东北流向西南 D.西南流向东北
7.据图推测,阿土列尔村学生上学每次攀爬藤梯的高度不低于(  )
A.400米 B.300米
C.200米 D.100米
8.下列四幅图为四位同学手绘的沿图中EF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
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墨石公园地区三叠纪时期地层由板岩构成,在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受到挤压、剪切,发生破碎、糜化,胶结形成构造糜棱岩,后糜棱岩隆升出露地表,被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塑造成千姿百态的石林景观。据此完成9~10题。
9.从三叠纪到第四纪,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是(  )
A.恐龙灭绝 B.两栖动物出现
C.三叶虫灭绝 D.鱼类出现
10.三叠纪以来,石林所在地区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变质作用—侵蚀搬运—地壳运动—固结成岩—风化侵蚀
B.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风化侵蚀
C.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M界面为(  )
A.地表 B.莫霍面 C.软流层 D.古登堡面
12.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地形高度与M界面深度大致呈现“倒影”的关系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区域最可能在(  )
A.乌克兰 B.美国 C.新西兰 D.澳大利亚
14.关于R地和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地岩性相同的平直河段,右岸较左岸侵蚀严重
B.两地的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
C.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R地的海拔比T地的海拔高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空间站处于距地400千米高度,航天员在出舱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穿上特制的航天服。据此完成15~16题。
15.“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范围约为(  )
A.90% B.50% C.20% D.70%
16.为航天员特制的航天服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主要能(  )
①耐严寒 ②防辐射 ③防雨淋 ④防大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从2021年7月18日8:00开始至7月21日2:00暴雨渐小,河南省部分地区普降暴雨、特大暴雨,暴雨级别达5 000年一遇。据此完成17~18题。
17.与此次暴雨开始日、结束日皆保持与河南省同一天的城市是(  )
A.悉尼(34°S,151°E) B.伦敦(51.5°N,0°)
C.莫斯科(55°N,38°E) D.巴西利亚(15.7°S,47.8°W)
18.暴雨渐小时,表示全球新旧一天分布范围正确的是(  )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8名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28°N,87°E),开展各项测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13时22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各项测量工作完成。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 848.86米。据此完成19~20题。
19.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  )
A.富士山上(东九区)晨光初露
B.巴西高原(西三区)漫天繁星
C.安大略湖(西五区)烈日当空
D.几内亚湾(中时区)夕阳西下
20.2020年5月27日~12月8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悉尼白昼长短变化:先变短后变长
B.济南日出方位变化:东南—正东—东北
C.曾母暗沙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先减小后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先增大后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两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6分)
埃塞俄比亚周边沙漠广布,但有“清凉王国”和“东非湿岛”的美誉,邻国吉布提自然资源缺乏、工农业基础薄弱。亚吉铁路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的一条线路,这是中国在非洲修建的一条跨国铁路,是非洲第一条全线采用中国电气化标准施工的现代电气化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
(1)据图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地形、地势特征。(6分)
(2)分析埃塞俄比亚具有“清凉王国”和“东非湿岛”美誉的原因。(4分)
(3)亚吉铁路设计时速为160千米,但最终将时速调整为120千米,分析调整的原因。(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如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011年,甘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016年全省杂交玉米制种面积162万亩,产种量5.96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9.5%和40.7%,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玉米制种已带动农民增收30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4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成为河西走廊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同时,带动了包装、运输等二、三产业的发展。
(1)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8分)
(2)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3)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建设规模较大的火力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建设调节电站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环境问题。(6分)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甘肃发展玉米制种业的立足点。(6分)2024-2025高三开学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5 CCCBA 6-10 DDBAC 11-15 BBDCD 16-20 AADBA
非选择题(40分)
21、答案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2分);地势由中部向西北、东南方向倾斜(2分);四周低、中间高,地形崎岖(2分)。
(2)“清凉王国”的成因:纬度低,但地势高,气候凉爽。(2分)
“东非湿岛”的成因:东北信风挟带海洋水汽,受地形抬升多降水。(2分)
(3)西段穿越高原和深切河谷,地势起伏大(2分);周围多沙漠,风沙活动多,能见度较差(2分);两国经济欠发达,货运量少,降低时速可以节约建设成本。(2分)
22、【答案】
(1)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2分一点,写满两点得4分)
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常规能源丰富;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难度大;经济不发达,人口、城市较少,能源需求小;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落后。(2分一点,写满两点得4分)
(2)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丰富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周边居民收入。(2分一点,写满两点得4分)
(3)风电极不稳定;已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2分)火力发电导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易造成生态破坏。(4分)
(4)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效缓解剩余劳动力放业压力;农业的收入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盐碱化。(2分一点,写满三点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