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1-19 22:0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材分析
《我能撬起地球》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本节课是在《制造平衡》这一等臂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学习杠杆省力的原理。根据本单元目标,本节课设计了 “认识杠杆”、“感受杠杆”、“探究杠杆原理”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构建杠杆的概念模型,初步建立对杠杆的认识,探究杠杆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来源:21cnj*y.co*m】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等认识杠杆,并能结合具体例子简单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2)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实验探究杠杆使用原理。
(3)借助起钉锤、钳子等工具体会杠杆给生活带来的省力或方便。
(4)通过科学学习活动,训练学生尊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科学态度。
3学情分析4重点难点
重点 : 实验探究杠杆使用原理。
难点: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杠杆省力或者费力结论。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猜测引入,激发兴趣。
1、大胆猜测
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非常重的大石头,想把它移到一下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用木棍或铁棍来撬。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利用这个原理去做事了。21教育网
2、杠杠在古代的应用
课件出示:撬石头和提两头牛的图片。
活动2【讲授】二、介绍杠杠,认识三点
师:在这些例子中,他们所运用的这个简单机械就是杠杆,那究竟什么是杠杆呢?
杠杆定义:像这样用一个棍子撬起重物或拉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2、认识三点
要研究杠杆,必须知道杠杆上的三个重要位置:杠杆围绕转动的点是支点,被重物大石头压着的那一点是重点,手用力时握住杠杆的那一点是力点。www.21-cn-jy.com
3、出示实物:棍子
问:它是杠杠吗?为什么?
小结并板书:一根木棍,我们给它一个支点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它就成为了----杠杆,这是它的支点(板书),假如这边有一重物,这儿就是重点(板书),在这边用力,这儿就是力点(板书)
问:杠杆上有哪三个重要位置呢?
4、猜测:刚才我们看到的例子中都运用了杠杆,那么为什么要运用杠杆,杠杆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说出猜想。
活动3【活动】三、活动体验,做出猜想
师:用杠杠一定省力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体验活动来感受一下杠杠的奇妙之处。
1、体验活动(课件出示,学生默读)
(1)把棍子的一端放在字典的下面,字典不动。
(2)把一支铅笔放在棍子下面作为支点。
(3)向下压铅笔的另一端,能把书抬起来吗?
(4)移动铅笔的位置,再试一试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师:明白了吗?我强调两点:1、组内的每一个人都要按顺序体验一次;2、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思考:移动铅笔后,手在不同的位置的感受。21cnjy.com
2、交流体验感受
师:谁来说说你在刚才体验中的的感受?谁还有不同感受?
小结:有时省力,有时费力。
3、启发学生猜想
师:看来用杠杠不一定都省力,那你能根据刚才的体验猜测一下,支点与力点在什么距离下是省力呢?
板书: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加大问好)
活动4【活动】四、实验探究,研究原理。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和感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再做个实验。
1、介绍实验材料
(出示实验装置)这是一个特殊的杠杆它叫杠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尺,这儿是它的支点(指着),为了便于我们的研究,支点的左边我们用来挂重物,在右边用力。也就是说:支点的左边是重点,右边是力点。2·1·c·n·j·y
2、师生合作演示实验
现在,我在左边第二格上挂上3个钩码,你认为该在右边拉力的哪一点上挂几个钩码,才能将重物撬起来使它平衡呢?www-2-1-cnjy-com
学生思考汇报,师生一起验证。
师:让我们把实验的数据记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来,(在课件上临时填写数据)便于后面的研究。平衡时,左边钩码的数量可以看做是物重,右边钩码的数量可以看做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即拉力。
3、小组实验
(1)讨论方法
师:平衡的办法只有这一种吗?现在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还可以在拉力的哪一格上挂几个钩码?并将你们组讨论的办法用铅笔填写在记录表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分组实验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方法。实验前老师给你点实验提示,一起看大屏幕,请默读。2-1-c-n-j-y
出示实验要求:(1)将3个钩码固定挂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杠杆尺左边第2格上。(2)杠杆尺的右边只能挂一串钩码,可以移动拉力的位置。(3)做一次实验杠杆要平衡一次,记录一次。(4)根据实验结果修改相应数据。  21*cnjy*com
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1)汇报实验数据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数据?在这个小组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问:其他小组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你认为他们组做的哪点好?哪点需要改进?(学生互评)
分析实验数据。
师:省力与费力,与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拉力的钩码数量有关系吗?请各小组对照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杠杆时,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的费力?
(结合其中一组实验数据来说明)力点离支点越来越远,所用钩码的数量越来越少,钩码越少说明越省力。
师:通过这个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是正确的。
活动5【导入】五、故事插入,加深了解
2000多年前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米德曾经说过一句大话,什么大话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9页阅读《阿基米德的大话》。(板书课题:我就能撬起地球)21·cn·jy·com
你们觉得阿基米德的这句大话能实现吗?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出你的猜想。(假如阿基米德有个站脚的地方,他真的能挪动地球吗?也许能,据科学家计算,如果真有这样的条件,杠杆必须有88×1021英尺长才行,说明目前是做不到的。)【出处:21教育名师】
现在你知道国王为什么一只手能拉动三桅货船了吗?(阿基米德让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设计精巧的滑车和杠杆。)【版权所有:21教育】
活动6【练习】六、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师: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你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下面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为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判断实物
先找到支点、重点和力点,再判断省力还是费力。
2、判断生活的一些应用例子
小结:像钓鱼竿、镊子设计成费力的是为省距离,使工作方便。我们在工作中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这些工具或装置就叫做机械。21·世纪*教育网
3、讨论: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跷跷板的游戏?怎样玩才能把大人撬起来?
4、结束语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杠杆的例子,课下你们可以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在今天的这节课上,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实验验证,发现了科学的奥秘。老师想送给大家两句话:一是科学中的许多重大发明与发现都来自于人类的大胆猜测,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堂上能运用这两大法宝去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