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限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限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2 16: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1.明朝内阁设立于永乐时期,为“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宣德年间,内阁大学士开始兼任六部尚书衔,并拥有专门的官署;至成化年间,内阁已成为文官政府代表。内阁的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官僚集团的逐渐失控 B.提高了中央机关的办事效率
C.源于皇权专制的需要与选择 D.表明中枢决策权力发生改变
2.明太祖洪武初年,选进士于翰林院之下观政,称庶吉士。下表为明代庶吉士人数统计简表。据此可知( )
洪武 永乐 宣德 嘉靖 万历 崇祯
南卷合计 7 231 25 104 150 63
全国总数 8 284 33 190 265 116
A.朝廷意图扩大统治基础 B.科举制度继续发展
C.南方学子入仕意愿减弱 D.北方士人思想僵化
3.明英宗朱祁镇七岁继位,因年幼无法临朝听政,也不能与内阁商定国是。为此,内阁大学士杨荣、杨士奇和杨溥创“早朝止许言事八件”的权宜之制,中枢决策机制变为内阁票拟、内监代为批红、君主“垂拱而治”的新祖制。这一变化( )
A.实现了权力结构的相互制衡 B.表明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C.基本消除皇权与阁权的矛盾 D.有利于中枢政治的正常运转
4.明代大臣何乔新在《论都司书》中写道:“我朝惩前代藩镇之弊,以都司典兵,布政司理民,按察司执法,凡军戎调发之政,布、按二司不得专,非有符验,都司亦不听调也。平日所以能前却之者,恃有三尺法耳,一旦有事,白刃临其身,厚禄诱其心,三尺法焉能制之?”为此,明朝政府采取的举措最有可能是( )
A.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 B.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C.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 D.实行三年一次的考满和考察制度
5.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武生李琎上疏,请搜括江南富户以资国用,阁臣钱士升分到此票,票拟意见为“下刑部提问”。崇祯帝否定了票拟意见,命“改票”。钱士升与首辅温体仁商议再次拟票,改拟为“姑不究”。材料反映了( )
A.内阁决策权的合法化 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C.内阁逐渐丧失票拟权 D.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
6.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7.明朝洪武时期,明太祖下令内官(宦官)毋预外事,凡诸司毋与内官监文(文书)移往来。但不久之后却出现了内官奉命出差,到各地执行各项任务的现象,包括军中传命、抚谕外夷、宣谕宗室、奉使外国、赈济灾荒等、且出差次数频繁。这反映了( )
A.宦官专权现象凸显 B.文书制度被破坏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内阁的权力旁落
8.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 B.高产作物传入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 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9.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 )
A.提高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 B.颠覆了传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C.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网络体系 D.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
10.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云:“成化以前世,无刻本时文,吾杭通判沈澄刊《京华日抄》一册,甚获重利。后闽省效之,渐至各省刊提学考卷也。”生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回忆,当时的科举时文选辑尚无坊刻本;嘉靖中后期,科举时文已是“满目皆坊刻”。这些现象折射出( )
A.专制集权的强化 B.印刷技术的提高
C.科举选官的完善 D.世俗观念的盛行
11.明朝阁臣的选任,万历以前大多是通过“特简”,即由皇帝不通过吏部,或由现任阁臣们推举、或由宦官们援引、或采纳大臣们的举荐、或由皇帝亲自选拔而直接下旨的方式任命。从万历开始,多是由“廷推”产生,即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内阁成员产生方式的变化侧面反映出( )
A.内阁政治地位提高 B.官员选拔日益公平
C.内阁掌握了决策权 D.君权受到朝臣限制
12.明代丘濬在《大学衍义补》中提出:“高皇帝(朱元璋)定鼎金陵,文皇帝(朱棣)迁都金台(今北京),则跨江、河南北而各为一大都会,天下万世之大势也。盖天下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所以宅中图治,足食足兵,据形势之要,而为四方之极者也。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作者意在说明( )
A.两京制总体平衡了南北的关系 B.两京制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C.两京制的经济和政治意义趋同 D.两京制推动了政治军事的结合
13.《中国军事通史》记载,明朝郑和船队“招抚了逃亡海岛的流民,袭击了盘踞海中的寇盗,拓清了海疆,巩固和发展了沿海地区的安定,是永乐至宣德时期沿海防御体系从陆上推至海上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具有为贸易活动武装护航性质 B.反映出明代外贸面临严峻形势
C.体现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促使海防思想日渐占主导地位
14.明朝建立后,国内局势不定,倭寇经常登陆骚扰;明太祖于洪武四年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明穆宗即位后,北部鞑靼部落持续进犯,东南沿海频发倭患。1567年,明朝政府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开始大规模对海外贸易征税,史称“隆庆开禁”。材料说明( )
A.明朝政府对东南沿海的治理能力下降 B.明朝政府根据统治需要调整海洋政策
C.日本武士的入侵加剧了沿海倭患程度 D.海禁严重影响了沿海居民的日常生活
15.1936年,在云南玉溪郑和十七世孙郑绍明家里发现的《郑和家谱》记载:“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特选皇廷……所至诸国名:占城国、爪哇国、暹罗国……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恭敬)……又乃称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矣。”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朝贡体制旨在防御列强 B.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C.统治者已具备海权意识 D.有利于形成华夏认同观
16.唐初将隋朝多次海外探索涉东海区域统称“流求”,但具体指向并不清晰。唐至两宋,“流求”指涉地域由虚趋实,逐渐指向台湾岛。元明时期,根据东海形势变化,“琉球”在官方主导下指向今琉球群岛。这一变化反映出元明时期( )
A.初步奠定古代中国版图 B.官方主导海外探险活动
C.宗藩体制逐步发展成熟 D.朝廷海疆意识得到加强
17.隆庆帝接受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奏请,“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在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贩卖东西二洋。于是明代在福建形成“月港体制”,广东形成“广州一澳门”为中心的二元贸易体制。材料现象( )
A.促进西学东渐向深层次扩展 B.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
C.有效遏制西方对华殖民扩张 D.推动民间海外贸易快速发展
18.下图是《郑和航海路线图》。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船队的人员在爪哇岛上被麻喏巴歇国的西王手下误杀170人。西王惧怕,派使者谢罪,并请求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上禀皇朝,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这件事。明朝政府放弃了西王的赔偿。此事至今仍在印度尼西亚流传。结合材料与下面的地图,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 )
A.最远可到达欧洲西海岸和黑海沿岸地区
B.宣扬了国威并增加了明朝对外贸易税收
C.一定程度上传递了明朝以和为贵的理念
D.有效防范了倭寇对我国东部沿海的侵扰
19.下表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颁布的政令。这些政令的颁布表明,明清时期( )
时间 政府政令
洪武十四年 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 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轴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顺治十八年 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 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A.海禁与开放并存的对外政策 B.统治者对海洋战略的认识深化
C.海洋政策呈现出政治集权化 D.海外贸易管理日益趋向制度化
20.16世纪初葡萄牙政府遣使来华。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正德十二年底有关葡萄牙特使来华的报告送达北京,次年正月,该报告交由礼部议处,内阁大学士毛纪再根据礼部意见票拟诏旨。毛纪著作中收录了相关票拟建议,认为“今本国虽称资捧方物前来进贡,既非旧例该贡蕃国,又无来历堪信文书,一旦遽欲入贡请封……致惹衅端”,同时闻得葡萄牙“自恃强盛,经过满剌加国及苏门答刺国,皆行剽劫”。礼部和内阁的意见被武宗皇帝所采纳,明武宗谕令其使臣还国。据此可知( )
①葡萄牙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明朝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以及朝贡贸易体系
③葡萄牙的行径一度被明朝政府视为“隐忧伏祸”
④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并协助皇帝处理重要政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明史·刘大夏传》记载,成化年间,车驾郎中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而成书于万历二年(1574年)的《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这说明( )
A.明朝拓展疆土和海洋意识的欠缺 B.政府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
C.海禁政策影响对郑和航海的评价 D.正史相对于杂书更加具有可信力
22.1382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改行省为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诸府州县司;置都 指挥使司,领诸卫所;置提刑按察司,分巡安普、临元、金沧、洱海四道,并察诸府州县司卫所。这些做法( )
A.标志着行省制遭到完全废除 B.推进边疆政治与内地一体化进程
C.确保了边疆地区的长期稳定 D.推动各民族的社会风俗渐趋相同
23.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军政管理机构“卫所”,其官员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采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的政策。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但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中央处罚。据此可知,明代( )
A.中央对东北进行了直接管辖 B.东北旧俗旧制得以完整保留
C.对东北采取了先礼后兵政策 D.已对东北地区进行行政管理
24.明中期,明廷将西南地区的部分土司辖区改设州县并编设里甲,同时将原土司职衔由武职改授为文职,令其在原地继续世袭,但他们已失去了土地、人民的管辖权。时人称其为虚衔土司,以区别那些仍拥有土地、人民的土司。虚衔土司的设立(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B.有效缓解了西南地区的社会危机
C.拓展了明代的政治版图 D.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25.长期以来,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从明朝形势图如图中,可以获取的关于明朝巩固边疆措施的历史信息有( )
①为防御蒙古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②派人到东北招抚,设立了奴儿干都司
③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④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6.1411年,明朝设奴儿干都司管辖黑龙江流域: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这些举措反映了( )
A.各族人民支持国家的统一稳定 B.明清政府积极维护国家的统一
C.明清政府的执政策略比较灵活 D.明清政府在边疆推行羁縻政策
27.明太祖提出的“中国既安,守在四夷”治边理念为明朝诸帝所继承,明朝自开国起便修筑长城、严防北方蒙古的袭扰;明成祖迁都北京,又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战略格局。这反映出明朝( )
A.防备北方边患始终是政治活动的焦点 B.坚持以防御为主边疆政策
C.将羁縻统治作为治理边疆的指导方针 D.旨在维护朝贡体系的稳定
28.地名的变化反映历史变迁。下列地区形势图按所处时代前后排序正确的是( )
A.图1图2图3图4 B.图2图1图3图4
C.图4图1图2图3 D.图4图2图1图3
29.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据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 )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B.成为有清一代的主要机构
C.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 D.实际权力等同于明代内阁
30.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河州卫设立后,政府即“以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朵儿只、汪家奴为佥事 仍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接着,在西宁、洮州、岷州等卫,也相继安排一批当地的土官、部落酋长任职,但掌管卫所大权的正职一律是由中央任命且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来担任。明初的这一措施( )
A.凸显出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与原则性 B.说明北部边防压力远超南方
C.有效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 D.体现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增强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一方面采取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如从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内,就罢免了卫绾、窦婴、许昌三位丞相;剥夺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权等,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品分庭抗礼的内朝官。
——摘编自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
——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内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并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郑和西航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止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七次,历时20多年。最远到达红海海口和非洲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郑和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远航,原因有以下数点: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海外地理知识日渐丰富;明朝经济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和发展,到永乐年间已进入极盛,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明太祖时国家初建,主要致力于国内的励精图治,明成祖时则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声威,招致朝贡。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尽管郑和的远航显示了水师的实力,但明朝的中国海疆还是逐渐发生了防卫问题。到16世纪,官方封禁海上外贸之际正是由日本、葡萄牙、荷兰、中国的商人与探险家构成的东亚海上共同体兴起之时。比如在理论上,与日本的官方关系被限定在浙江沿海的宁波港进行,与菲律宾的交往限于福州,与印度尼西亚的往来则限于广州。此外,在贡使的频率和规模方面还有所限制,比如日本使团10年不得超过1次,共两艘船,每船不超过300人。但实际上,中国沿海的公开的和秘密的贸易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官方封禁了他们对利益的追求时,商人常常转为走私者,满载货物的船只招来的海盗则变成一种灾难。
——摘编自[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历史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我国海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33.【明朝和近代英国的“内阁”】
材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纲要》
“票拟权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参与朝政的权力……虽然最后的决策依赖皇帝的批红,但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尤其是出现幼主、庸主和怠政之君的时候。”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英国的内阁制被称为“责任内阁制”,所谓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从而制定出一种始终一贯的政策。有的政治学家称它为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连接起来的一个“纽扣”,又称它为议会推选出来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是它与其他的议会委员会不同的地方。……英国内阁的建立是没有任何正式的成文的法律作为依据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谈谈明朝内阁制对皇权专制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谈谈明朝内阁制和近代英国内阁制的本质区别,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造成它们具有本质区别的原因。
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内阁的设立和演变过程,反映了皇权专制的需要与选择。永乐时期设立内阁,最初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到宣德年间,内阁大学士开始兼任六部尚书衔,并拥有专门的官署,进一步加强了内阁的权力;至成化年间,内阁已成为文官政府的代表。这一变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皇权专制,集中权力于皇帝手中,便于皇帝控制和管理国家事务,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帝对官僚集团的控制强化,而非失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机构的变化,涉及的是内阁权力的变化,不能得出办事效率是否提升,排除B项;内阁没有决策权,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中枢决策权力发生改变叙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表格信息可知,明代的庶吉士并不全部来自南方,而南卷的存在说明还存在北卷,这是明代实行的南北榜制度。明朝政府意图通过南北榜制度同时笼络南北士子,扩大统治基础,A项正确;仅根据明代庶吉士的数量无法体现明朝在科举制方面做出的 改进,不能说明科举制继续发展,排除B项;大部分庶吉士都来自南方,说明南方学子入仕的意愿并没有减弱,排除C项;根据庶吉士的数量不能说明北方士人思想僵化,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 明英宗朱祁镇年幼无法理政时,内阁大学士创“早朝止许言事八件”的权宜之制,中枢决策机制变为内阁票拟、内监代为批红、君主“垂拱而治”的新祖制。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使得国家事务能够在君主年幼的情况下得以处理,有利于中枢政治的正常运转,D项正确;这种机制并不能实现权力结构的相互制衡,明朝的政治体制下,皇权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并非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排除B项;皇权与阁权的矛盾始终存在,这一变化并不能基本消除二者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推断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一旦有事,白刃临其身,厚禄诱其心,三尺法焉能制之”可知,何乔新认为,地方官员存在不可掌控的风险,因此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采取的措施是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A项正确;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是在清朝时期,排除B项;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是在唐朝时期,排除C项;实行三年一次的考满和考察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与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掌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中“改票”的频繁及其更改标准的模糊性可知,这使得崇被朝政治运行中充满皇帝的个人意志与主观色彩,阁臣的逢迎与将顺,使得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D项正确;内阁不掌握决策权,排除A项;材料未完整体现国家权力结构,不能说国家权力结构混乱无序,排除B项;内阁逐渐丧失票拟权与材料皇帝否定票拟意见,命重新“改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题干“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对君权起到了制约作用,B 项正确;题干明确说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A 项错误;君主拥有最高决策权,内阁大臣只是辅助,并非同等决策权,C 项错误;内阁主要是参与决策,行政大权仍在皇帝手中,D 项错误。故选 B 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但不久之后却出现了内官奉命出差,到各地执行各项任务的现象,包括军中传命、抚谕外夷、宣谕宗室、奉使外国、赈济灾荒等、且出差次数频繁”可知,宦官开始被派遣到各地执行各种任务,包括军事、外交、宗室事务和救灾等,而且出差次数频繁,宦官的行动都是皇帝的命令,这表明皇帝的权力在加强,他可以通过宦官来控制和监督各地的事务,C项正确;虽然宦官开始参与更多的事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掌握了权力,其行动仍然是皇帝的命令,没有表现出专权的迹象,排除A项;明朝时期的文书制度以及相当完善,“文书制度被破坏”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主旨“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内阁的权力旁落”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与明初相比,全国人口大幅度增加,但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没有太大变化,且明末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这足以说明地方治理能力下降,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逐渐萎缩,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高产作物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萎缩,没有涉及基层治理模式,排除C项;在人口增长一倍多的情况下,政府规模变化却相对较小,说明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不相适应,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地方实行三司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利于紧急事务的处理,反映了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D项正确;三司制属于地方制度,不涉及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排除A项;三司制是在传统地方制度基础上的变革,没有彻底颠覆传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三司在地方分掌其职,没有涉及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不能说明形成了地方治理“网络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当时的科举时文选辑尚无坊刻本;嘉靖中后期,科举时文已是‘满目皆坊刻’”和所学可知,成化到嘉靖中后期,从“无刻本时文”“科举时文选辑尚无坊刻本”到“满目皆坊刻”,这反映的是明代加强思想控制,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后,考生大量购买程式化的时文来应对考试,折射出专制集权的强化,A项正确;明代的印刷技术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排除B项;明代八股取士导致科举选官日益僵化,排除C项;这些现象反映的是政府行为对于科举时文的影响,不能说明世俗观念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朝阁臣的选任,万历以前大多是通过“特简”……从万历开始,多是由‘廷推’产生,即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及所学可知,明万历以前,阁臣大多由皇帝直接下旨任命,不经过吏部。万历以后,阁臣多由吏部会同九卿等推举若干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如皇帝不满意,可让其重推,称之为“廷推”。由此可见,阁臣选拔的公开性增强了,说明君主专制受到一定的限制,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内阁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官员选拔日益公平的相关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皇帝掌握着决策权,选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高皇帝(朱元璋)定鼎金陵,文皇帝(朱棣)迁都金台(今北京),则跨江、河南北而各为一大都会,天下万世之大势也。盖天下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所以宅中图治,足食足兵,据形势之要,而为四方之极者也。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可知,北方金台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防御外敌入侵,南方经济较为发达,可以提供丰富的赋税资源,有利于实现全国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两京制总体平衡了南北的关系,A项正确;1644年明朝灭亡,并未确保长治久安,排除B项;北方主要是政治意义,南方主要是经济意义,并不趋同,排除C项;两京制推动了政治经济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招抚了逃亡海岛的流民……从陆上推至海上的重要标志之一”可知,郑和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郑和船队招抚流民,袭击海盗,体现了一定的武装性质,并且将防御体系推到海上,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具有为贸易活动武装护航性质,A项正确;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政府并不鼓励海外贸易发展,“明代外贸面临严峻形势”无从得出,排除B项;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体现在废丞相、设内阁等方面,郑和下西洋属于对外交往,两者关系不大,排除C项;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海防思想日渐占主导地位”在明朝并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初年,为防范倭寇与东南沿海反明势力勾结,朱元璋下诏实行海禁,明朝中后期,面对鞑靼部落进犯和倭患双重打击,为增加财政收入,明穆宗放宽对沿海民间贸易的限制,反映出明朝政府根据实际统治需要调整海洋政策,B项正确;明政府对东南沿海控制力减弱与“开始大规模对海外贸易征税”等不符,排除A项;日本武士入侵加剧了倭患程度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排除C项;海禁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并非明朝政府调整海洋政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可知,明朝政府仍然固守传统的宗藩体制,对周边国家宣扬国威,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朝这一时期没有列强入侵,朝贡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而不是“拓展海洋”,并且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多缺乏“海权意识”,排除C项;明清时期世界的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据所学可知,华夏认同在春秋时期已有,而朝贡体制是针对外国,不能形成华夏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唐至两宋,‘流求’指涉地域由虚趋实,逐渐指向台湾岛。元明时期,根据东海形势变化,‘琉球’在官方主导下指向今琉球群岛”可知,从“流求”到“琉球”的变化,可以看出朝廷对海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提高,这正是海疆意识得到加强的表现,D项正确;初步奠定古代中国版图在秦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虽然官方确实主导了对“琉球”地区的认识和命名,但这更多的是对已有领土的认识,而不是主动的探险活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元明时期海疆意识的加强,没有涉及宗藩体制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在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贩卖东西二洋”和所学可知,隆庆开关使得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D项正确;西学东渐属于文化传播,与材料无关,且影响有限,排除A项;隆庆开关并未改变朝贡贸易本质,排除B项;隆庆开关并未遏制西方对华的殖民扩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和所给地图可知,“船队的人员在爪哇岛上被麻喏巴歇国西王手下误杀170 人……郑和上禀皇朝,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这件事”可知,明朝传递的是以和为贵的理念,C项正确;最远可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排除A项;据材料“明朝政府放弃了西王的赔偿”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在于增加收入,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和倭寇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从明朝到清朝,对于沿海居民的管控越来越强,限制越来越多;对于海外贸易,逐渐垄断为一口通商政策,这说明明清时期海防政策逐渐走向保守,这是政治上加强集权在对外政策上的体现,C项正确;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相对保守,并非海禁与开放并存,排除A项;统治者对海洋战略的认识逐渐趋于保守,并非深化,排除B项;海外贸易管理日益趋向制度化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20.D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今本国虽称资捧方物前来进贡,既非旧例该贡蕃国,又无来历堪信文书”可知,明朝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以及朝贡贸易体系,②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一旦遽欲入贡请封……致惹衅端”可知,明朝政府认为葡萄牙是潜在的隐患,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礼部和内阁的意见被武宗皇帝所采纳,明武宗谕令其使臣还国”可知,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并协助皇帝处理重要政务,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排除B项;西班牙和葡萄牙被称为“黄金漏斗”,早期殖民扩张并未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①错误,排除AC项。故选D项。
2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正史记载了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说明该书作者不支持类似于郑和航海的行为。结合明朝后期的历史和刘大夏的言论,可知这深受海禁政策的影响,C项正确;题干中两则材料是转折关系,突出《殊域周咨录》对郑和航海的反对态度,而非并列关系,排除 A项;材料主旨不是阐述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就正史和杂书谁的可信度更高作出定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2.B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朱元璋在云南地区设置三司,而三司是地方行政机构,与内地一致,体现了朱元璋在国家管理上推进边疆政治与内地一体化进程,B项正确;行省制并未被废除,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各民族风俗并未趋同,排除D项。故选B项。
2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军政管理机构‘卫所’,其官员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但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中央处罚”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的卫所官员由中央为委任,而且不能擅自行动,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行政管理,D项正确;据材料“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可知,明朝对东北地区采取的间接管理,排除A项;据材料“其官员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可知,卫所制度并非东北旧俗旧制的“完整保留”,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东北地区的管理措施,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方式,没有涉及先礼后兵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24.A
【详解】本题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虚衔土司有世袭的官职,但没有对土地和人民的管辖权,这体现中原王朝对边疆的治理政策贯彻了因俗而治的理念,A项正确;该政策并不会直接缓解社会危机,而是强化了中原王朝对边疆的治理,排除B项;西南地区原先已属于明代政治版图,排除C项;虚衔土司反映了明代在边疆治理上采用了与内地地区不同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25.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所学可知,明朝为防御蒙古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①正确,明政府派人到东北招抚,设立了奴儿干都司,②正确,A项正确;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③错误,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主要讲的是明清时期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积极作为,这些作为可以维护国家统一,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中央政府的措施,并没有各族人民,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不同的地区政府采取的不同政策,所以无法体现“灵活”,排除C项;羁縻政策是承认当地土著头目,封以王侯或许以厚禄,纳入朝廷管理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中“中国既安,守在四夷”的治边理念、修筑长城、“天子守国门”等信息可知,明朝的边疆政策主要以防御为主,B项正确;明朝边患长期是“南倭北虏”,而且政治活动的焦点大部分在内部,排除A项:明朝是用军事防御措施治理边疆的,不是用羁縻手段,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民族关系,而非国家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上有西突厥,疆域到达咸海海域,因此是唐朝,图二上有瓦剌,因此是明朝,图三上有伊犁,范围到达巴尔喀什湖,因此是是清朝,图四有西域都护府,因此是汉朝,因此排序是图4图1图2图3,C项正确;其他选项顺序均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2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据材料“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很大权力,由其决定的事,连“至尊”也难以更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A项正确;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废除,排除B项;该机构的组成人员均是满族上层贵族,不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排除C项;议政王大臣会议与明代内阁的权力并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
30.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仍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当地的土官、部落酋长任职”“正职一律是由中央任命的,但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来担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期实行“以土治番”“以流治土”的政策,承认土官的世袭特权,利用他们的地位和影响来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同时以流官来统辖、监控土官,确保其能忠于朝廷,凸显出明朝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与原则性,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甘青藏地区,并不能体现南部北部的边防压力和整个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情况,排除B、C两项;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31.(1)原因: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了中枢权力的空缺。
特点: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员可直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
(2)共同点:服务于皇权专制。
变化:内阁大臣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以草拟诏令;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部权之上。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原因:据材料“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削弱丞相的权力”得出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据材料“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得出削弱相权导致了中枢权力的空缺。 特点:据材料“出身低微”并结合所学得出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据材料“近臣”得出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据材料“让他们参与朝政”得出内朝官员可直参与国家决策;据材料“与丞相为首的官品分庭抗礼”得出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和明代中国。共同点:据材料“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得出服务于皇权专制。变化:据材料“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得出内阁大臣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以草拟诏令;据材料“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不得专制诸司”“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得出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部权之上。
32.(1)有利条件:宋元以来的造船业、航海技术的进步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时扩大对外关系,远播声威,招致朝贡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评价: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这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加强了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国威望,郑和下西洋后各国遣使来中国进行交流和贸易;中国到南洋的人口日益增多,对南洋的开发起到了巨大作用:(答出两点即可)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角,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国家的朝贡贸易
(2)问题: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占据台湾;倭寇及海盗问题严重。
影响: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限制了明清时期对外交往和贸易的规模数量;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海盗猖獗,严重影响了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及居民的生活。(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第一小问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一“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船建造技术与航海技术大为提高”可知,宋元以来的造船业、航海技术的进步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一“明朝经济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和发展,到永乐年间已进入极盛,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可知,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材料一“明成祖时则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声威,招致朝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时扩大对外关系,远播声威,招致朝贡的需要。
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一“最远到达红海海口和非洲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这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根据材料一“明成祖时则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加强了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扩大了中国威望,郑和下西洋后各国遣使来中国进行交流和贸易;根据材料一“到永乐年间已进入极盛,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到南洋的人口日益增多,对南洋的开发起到了巨大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角,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国家的朝贡贸易。
(2)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第一小问问题,根据材料二“到16世纪,官方封禁海上外贸之际正是由日本、葡萄牙、荷兰、中国的商人与探险家构成的东亚海上共同体兴起之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占据台湾;根据材料二“特别是在官方封禁了他们对利益的追求时,商人常常转为走私者,满载货物的船只招来的海盗则变成一种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倭寇及海盗问题严重。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商人常常转为走私者,满载货物的船只招来的海盗则变成一种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盗猖獗,严重影响了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及居民的生活;根据材料二“与日本的官方关系被限定在浙江沿海的宁波港进行,与菲律宾的交往限于福州,与印度尼西亚的往来则限于广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限制了明清时期对外交往和贸易的规模数量;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33.(1)影响:内阁制本身是皇权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专制起到绝对的制约作用。但是内阁的票拟权使其在制度上获得了参与朝政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左右或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2)本质区别: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所以明朝内阁制的确立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一个重要体现。
原因:政治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由材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可以分析出内阁制本身是皇权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专制起到绝对的制约作用;由材料一“票拟权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参与朝政的权力……虽然最后的决策依赖皇帝的批红,但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可以概括出内阁的票拟权使其在制度上获得了参与朝政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左右或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2)本题是对比类 、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与明朝中国。第一小问,明朝内阁制和近代英国内阁制的本质区别从其各自的性质分析,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表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从明朝的君主专制政治和自然经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析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