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的原理,做好实录
(2)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3)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2重点难点
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杠杆使用原理的研究,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h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新设计
(1)猜想与思考活动引入。“假如给我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是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原理研究后的“大话”,它能引起学生的多种猜想。想办法搬运石头和一个人提起两头牛的问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作用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在此基础上认识杠杆这个简单机械及三点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大胆猜想与思考:“用上杠杆会怎样呢?”
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机械是什么”一课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抱起老师”、“提起自己”、“撬开巧克力桶”等活动随机安排,也可以将本环节与第二部分的“能把书抬起来吗?”活动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大胆猜想,充分思考,想出更多的办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活动体验,感知杠杆的作用。“能把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抬起来吗?”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杠杆的作用。它是对上一环节的延伸巩固,也是下一环节的铺垫。自由移动支点后,则会出现杠杆的支点在重点与力点的正中间,此时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支点至重点的距离大于支点至力点的距离,此时会出现费力状况。21·cn·jy·com
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每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试一试 ,亲自体验。至于实验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其他的替代。但一定要注意,支点的移动随学生自行实验而进行,教师可以提示“移动支点”,却不可告诉将支点移到某个位置。这个实验,还要求学生记住自己的各种感受,实验后谈出对杠杆是否省力的看法。www.21-cn-jy.com
(3)实验验证,用实验数据说明杠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杠杆省力吗?”这一活动,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看法,在第二部分体验感知杠杆是否省力的基础上,利用杠杆、钩码这些实验仪器,准确记录杠杆省力与否的实验数据,分析找到杠杆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三种规律。表中的记录再次为学生提供了例证。21教育网
教学这一内容时,因学生已有了杠杆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衡的知识作基础,因此文中用“给你提个醒”的方法提示学生:“杠杆平衡时,左边钩码的重量可看作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这一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可以点拨。另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尺本身这个装置的支点是不可以改变的,但为了研究支点距力点与重点的变化,可以移动重物的位置(如右边第三格处移动到左边第四格处)。“小科学家记录本”中的记录表,不仅要求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而且加大了一定的难度,即要让学生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自行找出杠杆的规律。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验证。21cnjy.com
(4)阅读“阿基米德的大话”。在杠 ( http: / / www.21cnjy.com )杆原理研究的基础上,理解科学家名言的道理,既可加深对杠杆作用的了解,同时对本文引入名言的猜想做了验证。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阿基米德大话的故事补充完整,把“一只手推动三桅货船”的故事穿插在其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讲述完成。2·1·c·n·j·y
(5)观察思考,拓展交流。为了引导学生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知识与生活的横向联系与迁移。文中例举了钳子和起钉锤撬钉子两个省力杠杆;钓鱼竿钓鱼、裁缝剪刀两个费力杠杆和剪刀这个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查找身体中的杠杆、搜集机器人工作的原理是一项拓展活动,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机械,人体工作、机器工作中都大量运用杠杆的原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几种杠杆的不同特点,利用杠杆做一些实际的事情,然后引申到生活中的其它杠杆。关于查找人体中的杠杆,可先安排学生组内活动,让他们在说话或做动作的过程中查找杠杆,最后交流。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