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上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九上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1 18: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罗马帝国分裂
东罗马帝国(395-1453)
西罗马帝国 (395-476)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本国起义和外族入侵),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结束 .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又如何呢?为什么人们会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呢?
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程 标准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课 标 解 读 了解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和版图及发展历程;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及地位;了解查士丁尼在法制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强盛一时的东罗马帝国
(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地跨三洲)
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2)帝国强盛的表现:
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处于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3)帝国强盛的原因:
皇族和政府要员都穿上与黄金等价的丝绸服装……
“全世界船只云集的市场”
垄断的天堂、特权的天堂、家长式的天堂。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托莱索,他是查士丁一世的侄儿。查士丁一世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518年后,查士丁尼就协助叔父掌理政务,公元527年,他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从即位的那天起,就把重建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当作终生奋斗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东征西讨,打败波斯帝国,击溃汪达尔族,从哥特人手中收复了意大利、北非和西班牙的一部分,地中海再次成为罗马的内湖;大兴土木,建筑城堡、修道院和教堂。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其中的一座。大兴土木及应付战争耗资巨大,导致税收加重,酿成许多地方叛乱,几乎推翻查士丁尼的统治。565年,查士丁尼去世,不久东罗马再度走向衰落。
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法典》
时间 撰写者 目的 概况 法律发展(3部)
2.《罗马民法大全》
529年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编纂委员会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继任皇帝后,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繤》《法理概要》《新法典》
四部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保护私有财产和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
根据朕的宪令,若非特殊情况,私人财产是不得侵犯的。私人财产包括:金钱、房产、土地、奴隶……
被释自由人是从合法奴隶地位中释放出来的人。释放就是 “给予自由” ,现在朕对于一切被释自由人,一律都给予完全自由公民的资格。朕又增添了奴隶可以获得自由连同罗马公民资格的许多其他方式。
《罗马民法大全》
历史地位: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材料1:《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2:《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材料3: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意义: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堡
是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命名的。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公元1456年又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直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迁都安卡拉为止。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地跨欧亚的城市。
二、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95年—1453年)
(1)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帝国大片领土。
(2)9世纪,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3)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4)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1、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的过程
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
原因:
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结果:
不仅没有给予拜占庭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地区。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三面环海,南北两面有狭长的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赫勒斯旁海峡,只要封锁两海峡,就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航行。城的西面则修了两道高大的城墙,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只要君士坦丁堡不被攻克,帝国就能继续存在。
古老帝国的悲剧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涂上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攻占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灭亡的原因:
(1)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固守传统,缺乏创新意识。
(2)遭受外族人侵(日耳曼人、阿拉伯人等)。
(3)十字军东征,洗劫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
(4)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要善于学习和创新!
启示:
2、拜占庭文化
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圣索菲亚大教堂
(1)特点:
(2)影响:
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
拜占庭对东欧的影响
将文字和东正教传给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