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教学设计
课题 放大镜(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三部分:1.聚焦:回忆放大镜的作用,以及哪些生活场景需要用放大镜,关注放大镜的结构特点;2.探索:对比观察,认识放大镜的结构特点,探索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3.研讨:通过研讨回顾本课放大镜的结构特点以及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本课是本单元起始课,为探究观察工具的发展和发现微小世界的奥秘奠定了基础,学生将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为第3课继续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做准备;同时本课放大镜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观察工具的演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1.学生对放大镜比较熟悉,从低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他们的科学学习。2.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基于学习和生活经验比较分析使用放大镜的作用。3.他们对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
【学习目标】1.回忆放大镜的作用,了解放大镜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通过比较肉眼和放大镜观察物体的不同,体验放大镜的功能。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通过合作探索,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评价任务】1.在科学课学习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使用放大镜?(检验学习目标1)2.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能说出对比肉眼观察有什么新发现?(检验学习目标2)3.能通过放大镜的结构特点分辨出生活的放大镜?知道根据不同放大倍数需求选择不同凸度风放大镜(检验学习目标3)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倍数不同的放大镜、PPT、视频。分组材料:放大镜3*12个、玻璃片1*12个、近视眼镜镜片1*12个、围棋子1*12个、写着“科”字的纸1*12个、直径相同但凸度不同的三种放大镜镜片3*12个。学生准备:科学书、钢笔。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1小组交流:放大镜的“自我介绍”(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用途等方面展开。)展示交流。大胆猜想: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活动1谈话引入:出示放大镜,这个物品大家一定不陌生,它的名字是?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用途等。活动意图说明:了解学生关于放大镜的前概念,回顾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放大镜的镜片。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2实验1:对比观察,认识放大镜的结构特点。实验要求:首先给四种镜片编号用四种镜片分别观察“科”字,找一找哪种镜片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先从正面观察,再从侧面观察四种镜片有什么不同特点。将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组内交流,完善表格。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围棋子能否放大物体特点学生活动3实验2: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1)这是三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放大效果,请按放大倍数从小到大排序。A B C(2)观察方法:①看一看,摸一摸,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②为了方便观察记录,现将镜片编号。③可以将镜片的特点用简图加文字记录在表格中。探究镜片中央凸起程度对放大倍数的影响2.我的猜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可能与 有关;我的实验计划:验证结果:我的反思:我的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思考: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组内交流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活动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自主探索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比较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与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围棋子,提示从正面、侧面观察,找出 的不同点,将镜片的特点用简图加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记录。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观察的发现,并填写记录表。小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透明。教师活动31.引导学生有序探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3.全班汇报,师小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凸起程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体放大倍数最大。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研讨,逐渐明晰放大镜的特点,以及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充分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41.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2. 不同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不同?3.镜片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学生活动拓展活动:根据放大镜的结构特点,选择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教师活动4引导学生回顾放大镜的结构特点。谈话: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学完了这节课,你知道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了吗?(镜片具有“凸”、“透”的结构特点)板书:“凸”“透”镜。2.引导学生回顾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边回忆实验过程边小结。3.拓展:提出质疑,如果烧杯里面的水全部倒出后还能有放大作用吗?空烧杯没有放大作用,说明放大镜必须是实心的。选择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活动意图说明:研讨问题层层递进,由“认识到放大镜的结构特点”上升到“发现倍数越高的放大镜,镜片的凸度越大”进一步系统巩固。环节四: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61.选一选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A.装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B.手电筒C.近视眼镜D.望远镜E.树叶上的小露珠2.填一填放大镜的 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 3.判一判①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薄边缘厚,即中间是凹的。( )②近视眼镜的镜片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 )③在一定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放得越大。 ( )4.访谈测评(1)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放大镜需要如何选材、制作成什么样?(2)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放大镜的发明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活动6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2.全批全改。活动意图说明:回顾课堂学习,明确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感知放大镜开阔了人类的视野,知道放大镜的倍数与凸度有关,同时凸度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小。引发思考观察工具的发展对生活和科技的影响。
【板书设计】放大镜
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导学案
学习内容 放 大 镜
学习目标 1.回忆放大镜的作用,了解放大镜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2.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通过比较肉眼和放大镜观察物体的不同,体验放大镜的功能。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通过合作探索,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发展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习资源 分组材料:放大镜3*12个、玻璃片1*12个、近视眼镜镜片1*12个、围棋子1*12个、写着“科”字的纸1*12个、直径相同但凸度不同的三种放大镜镜片3*12个。 随堂记录
学习过程 一、聚焦问题小组交流:放大镜的“自我介绍”(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用途等方面展开。)展示交流。大胆猜想: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呢?二、探索实验1:对比观察,认识放大镜的结构特点。实验要求:首先给四种镜片编号用四种镜片分别观察“科”字,找一找哪种镜片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先从正面观察,再从侧面观察四种镜片有什么不同特点。将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组内交流,完善表格。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特点放大镜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围棋子能否放大物体特点实验2: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1)这是三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放大效果,请按放大倍数从小到大排序。A B C(2)观察方法:①看一看,摸一摸,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②为了方便观察记录,现将镜片编号。③可以将镜片的特点用简图加文字记录在表格中。探究镜片中央凸起程度对放大倍数的影响2.我的猜想: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可能与 有关;我的实验计划:验证结果:我的反思:我的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思考: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组内交流讨论:全班汇报。三、研讨: 问题:1.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2. 不同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不同?3.镜片的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四、拓展: 1. 拓展活动:根据放大镜的结构特点,选择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 五、随堂练习: 1.选一选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A.装有水的透明矿泉水瓶B.手电筒C.近视眼镜D.望远镜E.树叶上的小露珠2.填一填放大镜的 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 3.判一判①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薄边缘厚,即中间是凹的。( )②近视眼镜的镜片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 )③在一定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放得越大。 ( )4.访谈测评(1)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放大镜需要如何选材、制作成什么样?(2)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放大镜的发明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六、课后任务: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放大镜。
学后反思 说一说:1.放大镜的作用是什么?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技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我知道放大镜应该怎样使用? 2.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调整放大倍数可以改变镜片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