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1 19: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
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据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史料 史料出处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而得天下;失天下有道,失其民而失天下。 《孟子》
治国者必以其所治者为本。 《荀子》
A.儒道两家主张具有相似之处 B.百姓向往安定的生产和生活
C.统治者尤为看重土地和人民 D.诸子百家思想领域融合加强
2.据云梦出土的《秦简》《秦律》记载,当时,从粮食、衣着、牲畜,到陶、木、铁器,都由官府经营,工师等“工隶臣”也为国家所有,于是出现了“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等现象。这些政策( )
A.改变了秦朝社会阶层结构 B.体现国家对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
C.表明私营手工业迅速萎缩 D.反映出“工商食官”体制趋于严密
3.《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
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 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
4.熙宁七年(1073),宋政府颁布免行法,规定开封城内各行按获利多寡向政府交纳免行钱,免除其对官府的物资供应,宫廷及官衙所需物资由市易司估定物价高低,按价购买。这项措施(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加强了国家商业管控
C.稳定了首都物价水平 D.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5.唐朝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植物近二百种,包括唐代传入的龙胆香、安息香、
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等。其子段公路《北户录》则主要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其中写道:茉莉花“本出外国,大同二年(536),始来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缕贯花卖之”。这反映了( )
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 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
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 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
6.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无固定的科考时间规划;辽圣宗时期开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诗赋、经义、法律三科,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这些举措( )
A. 体现辽朝二元化政治体制 B. 促使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
C.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有利于增强汉人政治认同
7.唐初将隋朝多次海外探索涉东海区域统称“流求”,但具体指向并不清晰。唐至两宋,“流求”指涉地域由虚趋实,逐渐指向台湾岛。元明时期,根据东海形势变化,“琉球”在官方主导下指向今琉球群岛。这一变化反映出元明时期( )
A.初步奠定古代中国版图 B.官方主导海外探险活动
C.宗藩体制逐步发展成熟 D.朝廷海疆意识得到加强
8.明初珠江三角洲一带“果基鱼塘”繁荣,在鱼塘周围种植果树,用鱼的排泄物做果树的肥料。明末开始出现大量的“桑基鱼塘”,即基种桑,塘蓄鱼,桑饲蚕,再以蚕屎饲鱼,塘泥肥桑。这反映出当地( )
A. 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特色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 粮食生产出现不断萎缩的现象 D. 土地集中的趋势明显
9.1826年,魏源代编的《皇朝经世文编》,将总目分为吏政、户政、礼政等六部;1898年,麦仲华编写的《皇朝经世文新编》则将总目分为通论、君德、官制、法律、学校、农政、矿政、工艺、商政、币制、税则、邮运、兵政、交涉、外史等20类。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六部职能的转变 B.时势与社会的变化
C.近代教育的发展 D.清末新政深入推进
10.清前期,各省督抚动用辖区内钱粮,必须上报户部审批。1852年,安徽巡抚截留全省地丁钱粮,以充军费,户部无奈默认。此后,各省纷纷效尤。各省督抚和领兵大员还擅自截留经过本辖区的京饷及过境钱粮。这反映出( )
A.各省督抚联合脱离中央控制 B.洋务运动使得财政开支激增
C.中央财政管理制度受到冲击 D.地方官府加强新式军队建设
11.对下面历史现象成因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1934--1935年上海民族企业情况统计表(单位:家)
新设立 改组歇业 经营资金不足
1934年 28 361 567(占比65%)
1935年 15 415 786(占比80%)
A.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 B.国民政府限制工业发展
C.外国资本掌控中国金融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2.1950年4月,中苏两国签署了贸易协定和苏联向中国贷款的协定,随后两国贸易额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其后中国又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据此可知,中国当时( )
A.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C.突破了美国外交孤立的政策 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13.下表为1952—1956年全国各种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其中,②和③分别代表的是( )
经济成分 ① ② ③ ④ ⑤
1952年 1.5 0.7 19.1 71.8 6.9
1956年 53.4 7.3 32.2 7.1 0
A.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 B.公私合营经济、国营经济
C.国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D.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2个选项各为1分,错误项为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
14.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的较长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官僚机构对皇权有分割制约作用 B.君主独裁局面没有实质发生
C.集体议政一定程度防止决策失误 D.中央集权体制遭遇严重挑战
15.下表为国共合作前后各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媒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时期 类型 1919—1922年 1923—1927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 《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共产党》《劳动界》 《新青年》《向导》《中国共产党党报》《中国青年》《犁头》《中国学生》《战士》《中国工人》《人民周刊》
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报刊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晨报》副刊 《新民国》(主要宣传三民主义)、上海《民国日报》、广州《民国》(侧重新闻报道)
A.报刊内容反映社会热点问题 B.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
C.统一战线中合作与分歧并存 D.传媒产业出现逐步发展的局面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4题,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的统治政策由无为转为有为。由于社会在复苏、繁荣的同时也趋于复杂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原来以不变应万变方针已渐不适用。国家经济实力的积聚,也提供了可能。汉武帝本人富有政治才略和抱负,积极推动政策转变,在内务、外事、政治、经济诸方面都建立了显赫的功业。
——张鸣《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一套稳妥可靠的官僚制度对于中央集权的政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魏晋时期,统治者力图通过九品中正制来选拔官吏,但最终形成了“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的门阀制度。隋唐时期,统治者们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贵族垄断权力的官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科举而同样步入上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入天子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科举制度的作用,不可不谓大矣。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统治政策由“无为”转“有为”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到隋唐时期官员选拔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对中央集权政府的作用“不可不谓大矣”。(8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凸显出这一时代的两大特征:蒙古征服后东亚大陆的新型政治秩序与环境变迁带来的社会生存困境,进而呈现出中国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同时,他还探讨了中国古代专制、社会复杂性和商业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材料二 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 材料三 元朝大运河
(1)上述材料对于研究元朝时期的历史,有何史料价值。(6分)
(2)除上述材料的角度,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元朝的兴衰。(4分)
在进行历史研究,探究元朝兴衰研究时,需要注意哪些原则。(4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日前革命之从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决议。
——摘编自《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材料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在古田给党内同志提出来的。这封信以党内通信的形式发给红四军的部队,正确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出路是什么这个当时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革命现在还处在“星星之火”的阶段;二是有了这“星星之火”,只要有正确领导,一定能在中国大地上燃起可以“燎原”的大火。
——摘编自金冲及《百年党史上的几个重要关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当时的革命任务和方式。(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转变,并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将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8分)
19.(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代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比较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大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整理自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9分)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C A A D D A B C A A D
14.【答案】A--BC
15.【答案】C--AD
16.(1)原因:社会新问题涌现方针不适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汉武帝远大的政治抱负。(6分)
(2)趋势:标准由以门第为主变为以才能为主;用人范围扩大。(2分)
作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6分)。
17.
(1)史料价值:《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讲述元明帝国的发展与兴衰,对研究元明的兴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二手文献史料;
宋元明时期的气候折线图,是对宋元时期气候的真实客观记录,对研究气候变化对元明兴衰的影响就有重要的价值,是一手文献史料;
元朝大运河联接了南北,促进了元朝以及后世的经济繁荣,其见证了元明时期的兴衰,对研究元明经济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手实物史料。
(2)角度:民族矛盾;政治腐败;经济困境等。(任2点4分)
(3)原则:论从史出;坚持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原则;孤证不立原则等。(任2点4分)
18.(1)革命任务: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解除内外压迫。
革命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4分)
(2)革命道路转变:从城市中心道路转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原因: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土地革命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红军的英勇战斗;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8分)
19.
(1)特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与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封建社会后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任答一点即可,2分)
因素:人口迁移;政府政策;赋役制度的变革;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政治局势的变化;自然气候;土地资源的开发。(任2点4分)
(2)时期:清朝前期。(1分)
论述:人口和耕地增减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过快,而耕地面积增长较慢,这必然会产生粮食危机。同时,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加大,加上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地价、粮价不断上涨及高额地租剥削盛行,对民众日常生活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鉴于此,统治者鼓励垦荒,增加耕地面积,同时广泛引种高产粮食作物,并且采取移民的方式,使得人地矛盾有所缓解,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出现。这表明人口变化和耕地面积成正比,才能使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反之,则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与否的重要指标。(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