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部分地区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印度,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称为“顺婚”,低种姓男子娶高种姓女子称为“逆婚”,“逆婚”是法律禁止的行为。“逆婚”所生子女被认为是低贱的,会被降为最低种姓,只能从事被轻视的职业。这种婚姻制度的实质是( )
A.维护贵族特权统治 B.剥夺女性的合法权益
C.巩固封建君主专制 D.制造种族歧视和压迫
2.1155年,法国城市洛里斯特许状规定,“不得迫使任何一个洛里斯人离开洛里斯到国王陛下面前来申辩”。据此推测,洛里斯城( )
A.获得了司法自治权 B.摆脱了法王的控制
C.市民失去人身自由 D.管理机构较为松散
3.有学者认为并非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者都推崇古希腊罗马典籍。事实上,早在14纪末就出现了一种“全然改变的态度”,即不是复兴而是拒斥古希腊罗马文明遗产的态度。一种新的政治感觉促使某些人文主义者拒斥古希腊罗马典籍中的历史认知和道德哲学。这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B.文艺复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运动
C.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充分D.古希腊罗马文化不适用于当时的欧洲
4.“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D.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席卷全球的价格革命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某西方史家这样评论:“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成功成为工业社会中关注工人生计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开展政治行动。马克思主义也是众多革命团体的政治思想体系。”下列各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工人生计”的有( )
①发表《共产党宣言》 ②创建“新和谐公社” ③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④改组“正义者同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7.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8.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基于这种认识,甘地( )
A.组织了 “食盐进军” B.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
C.提出印度自治的目标 D.号召民众进行绝食
9.1959年,美国政府在拉美地区推出“人类之家”“九代美国人的绘画”“新英格兰地区的
艺术家”“聚焦20世纪美国的绘画”“美国精神”等展览。美国政府举办这些展览的主要目的( )
A.塑造美国的国际形象 B.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推动全球艺术的发展 D.赢得拉美民众的认可
10.20世纪50年代,新兴国家之间的合作侧重于外交上的协调、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20世纪60年代,新兴国家组建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原料生产及出口国组织、全球性的经济协调组织纷纷涌现。这一变化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经济发展是取得政治独立的前提
C.新兴国家掌握经济全球化主导权 D.新兴国家调整对外合作战略
11.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并做出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这将导致( )
A.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 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C.美国丧失国际金融主导权 D.发展中国家货币影响上升
12.《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冷战的终结,让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史上 '获得了一席之地,而□口口口则使他(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其中口口口口应为( )
A.华约解散 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 D.经济改革
13.英国某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将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我们将被迫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块有黄星的蓝色抹布。”材料表明英国( )
A.以资本主义否定苏联的共产主义 B.以自由民主否定纳粹的扩张主义
C.以民族主义对抗美国的霸权威胁 D.以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联合统一
14.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协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了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采取非侵入、非对抗模式的评价机制,是一份让所有缔约国达成共识且都能参与的协定。这表明( )
A.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共同问题 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C.缔约国享有同等权利与义务 D.发达国家大国责任的凸显
15.宜侯矢(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青铜器,于1954年在江苏镇江烟墩山出土。器内底铸铭文120余字,记述了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并赏赐礼器、兵器、土地等内容。这一记述有助于研究当时( )
A.禅让制的流程 B.分封制的推行 C.青铜器的铸造 D.宗法制的瓦解
1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17.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设有“谱局”“谱库”,由专门的谱官掌握各类家谱、族谱的编制情况,规定民间编纂的家谱必须到政府备案,与政府谱局存档簿状对照无误后,才能得到认可。这一做法( )
A.保证血缘正统传承 B.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
C.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D.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
18.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
A.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D.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
19.在雅典,由公民中抽选的官员来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制作人。而且,表演的内容常常同城邦及其公民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如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人》就体现了公民对雅典同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的战争的态度。雅典的这些做法( )
A.奠定了公民政治的基础 B.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征
C.增强了城邦的公民意识 D.拓展了民众的文化空间
20.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说明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改革(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 D.标志着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周)失在于制,不在于政……(秦)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狗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候王……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也加受节度使官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酿成藩镇割据。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秦朝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指出汉武帝为制“侯王”采取的行动。(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与宋朝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财政、军事控制的举措。(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是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材料二: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大多也有成功。
材料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就“全国行政官”的人数和权力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以下为6月1日—7月19日的发言节录:
拉特里奇:赞成把行政权委托给一人,但不能赋予此人宣战和媾和的权力。
谢尔曼:行政官只是把立法机构的意志付诸实施,这一人或数人,只有国会才能委任,且只对国会负责。
伦道夫:坚决反对把行政权集于一人。这是君主制的胚胎,不要以英国政府为模本。为了维护全国行政官的独立,就应该由一人以上担任。
威尔逊: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
巴特勒:赞成设立一人为行政官,但反对授予此人否决立法的全权。难道美国不会出现克伦威尔式人物?
汉密尔顿:主张选举产生一位行政官,他应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莫里斯:设立行政官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国会。国会抓住战争、入侵、动乱等时机扩权。因此需要一位行政官做人民的保护者,抵制由大人物和有钱人组成的国会。
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总统制,但关于总统权力的争论还在继续。
(1)各州代表关于设立“全国行政官”有哪几种观点?归纳其理由。(5分)
(2)有学者在谈到18世纪英美政治体制时,认为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5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 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 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年 伦教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 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 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 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 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摘编自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摘编自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7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古印度的婚姻制度,常识判断——婚姻是固化社会阶层的工具。古代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材料中法律禁止“逆婚”且“逆婚”所生子女要遭受不公平的对待,这种婚姻制度的实质是维护贵族特权统治,A项正确。材料与剥夺女性合法权益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这一制度巩固的不是封建君主专制,排除C项;D项并非这一制度的实质,排除。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155年,洛里斯城,“不得迫使任何一个洛里斯人离开洛里斯到国王陛下面前来申辩”说明该城市涉及“申辩”等司法诉讼等方面内容由城市内部解决,说明该城市拥有司法自治权,A项正确。“到陛下面前来申辩”说明该城属于法王控制,B项错误,排除;“不得迫使任何人”说明该城市居民拥有人身自由,C项错误,排除。题干无法看出该城管理效果,D项错误,排除。
3.答案:B
解析:根据“即不是复兴而是拒斥古希腊罗马文明遗产的态度。一种新的政治感觉促使某些人文主义者拒斥古希腊罗马典籍中的历史认知和道德哲学。”可得出材料强调文艺复兴并不是承袭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是基于现实的需要而拒斥、批判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从而达到宣扬资产阶级的文化的目的,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现实意义,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排除A项;材料中的信息并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排除C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一些内容,符合当时欧洲反封建神学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就是对财富的追求,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但是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世界市场”的任何信息,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是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贸易中心转移”问题,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但是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价格革命”的信息,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指导工人运动。①③④符合材料,C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建“新和谐公社”,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比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方面是应对国内战争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为了“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意图就是想让苏维埃政权直接进入共产主义,D项正确;该学者并没有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不符合实际,反而认为是“国内战争的需要”,排除A项;该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适应了国内战争的需要,排除B项;正是因为战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政治经济危机,才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甘地反对西方的工业生活,希望社会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基于这种认识,甘地提出“回到纺车去”,开展家庭纺织运动,B项与题意相符。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59年,美苏冷战对抗时期,美国政府在拉美地区推出系列展览,目的是扩大自身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国家,B项正确。美国这些展览通过塑造美国形象,赢得拉美民众,从结果上一定程度推动艺术的发展,但美国真正目的是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A、C、D三项不准确,排除。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国家外交战略的调整。新兴民族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侧重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合作,转向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合作,说明合作目标出现了战略性调整,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固定汇率制逐渐向浮动汇率制转型,黄金退出国际货币体系,这将给予各国自主决定本国汇率制度及货币发行规模的完整权力,增强经济发展独立性,A项正确。牙买加会议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为协调国际货币体系运转而召开的,B项错误。牙买加会议达成的新协定并未摧毁美国拥有的国际金融主导权,美元摆脱黄金束缚后反而巩固了其霸权地位,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协定为发展中国家货币提供更大权重,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使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3.答案:D
解析:根据“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将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我们将被迫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块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可得出英国把西欧的联合当成为社会主义对其的侵蚀,实际上是要以孤立心态抗拒欧洲的联合统一,D项正确;材料针对的不是苏联,而是西欧的联合,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纳粹,排除B项;材料主旨对抗的是西欧的联合,不是美国,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A
解析:材料“建立了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是一份让所有缔约国达成共识且都能参与的协定”体现的是,在治理全球气候问题上,各国应该精诚团结,共同应对,贡献本国的力量,A项正确;当今尚未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B项排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表明缔约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平等的,C项排除;题干与凸显大国责任无关,D项排除。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选择B:据材料“器内底铸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并赏赐礼器、兵器、土地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文字记录了周康王封侯及赏赐内容,这是关于分封制的有关记录,可以用于研究分封制的推行。排除A:夏朝时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宜侯夨簋可以研究青铜器的铸造,但记述文字的内容并不能反映青铜器的铸造。排除D:西周早期宗法制比较牢固,并未瓦解。
1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并非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17.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特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士族制度盛行的时期,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更好地区分士族和庶族,维护士族的特权,故选B项;血缘的正统传承无法通过编制家谱和族谱来保证,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排除D项。
18.答案:D
解析:“三民主义共和国”,意思是凡不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不能参政,且不合法,其实质就是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而中共、民盟等则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体现了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故选D项。A项以偏概全,排除。B、C两项不是这场争论的实质,排除。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城邦公民意识。结合材料中“由公民中抽选的官员来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表演的内容常常同城邦及其公民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等信息说明,雅典城邦通过这种方式让公民更多地关注、参与城邦政治,培养和增强了公民意识,C项正确;A项
与梭伦改革相关,排除;材料只说明了参与戏剧的形式,不能体现“轮番而治”,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拓宽”,排除D项。
2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事件为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可得出近代文官制度改革使官员的选拔有据可循,考试形式公开公正,有利于选拔出真才实学之人,这适应了工业革命后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需要,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20年代,因而1870年的近代文官制度改革无法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的是工业革命的完成,故D项错误。
21.答案:(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行动:推恩令。
(2)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举措: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解析:本题考查从西周到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设问关键词 材料关键句/所学知识 答案要点
地方行政制度 关键句:“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所学知识:西周与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地方行政制度为分封制,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县制,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国并行制
行动 关键句:“不制其侯王” 推恩令
所学知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不同 关键句:“盛唐年间...在边地设节度使……宋朝统治者……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 唐朝:设置节度使 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举措 关键句:“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所学知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在地方财政上,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事上,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2.答案:改革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阐述: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把握答题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和答题范围。根据材料“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是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可得出改革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其次,根据所学结合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等相关史实展开论述;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得出结论。
23.答案:(1)观点1,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并赋予其否决国会的权力(或权力较大)。
理由:可保持行政权独立,制衡国会,保护民众。
观点2,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
理由:可保持行政权独立,但要防止其走向专制独裁,必须受到制约。
观点3,支持设立多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
理由:防止专制。
(2)应辩证看待这句话。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大权,可以提名、任命官员,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相较而言,18世纪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并没有以上权力,美国总统的实际权力大于英国国王。
但是,总统由民选产生,对选民负责,且有一定任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世袭、终身制的国王。
解析:(1)观点1、根据材料“威尔逊: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及“莫里斯:设立行政官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国会……因此需要一位行政官做人民的保护者,抵制由大人物和有钱人组成的国会”及“汉密尔顿:主张选举产生一位行政官,他应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可得出,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并赋予其否决国会的权力(或权力较大)。
理由: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可保持行政权独立,目的是制衡国会,保护民众。
观点2、根据材料“拉特里奇:赞成把行政权委托给一人,但不能赋予此人宣战和媾和的权力”及“巴特勒:赞成设立一人为行政官,但反对授予此人否决立法的全权”可得出,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
理由: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既可保持行政权独立,但要防止其走向专制独裁,必须受到制约。
观点3、根据材料“谢尔曼:行政官只是把立法机构的意志付诸实施,这一人或数人,只有
国会才能委任,且只对国会负责”及“伦道夫:坚决反对把行政权集于一人……为了维护全国行政官的独立,就应该由一人以上担任”可得出,支持设立多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
理由: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为了维护行政官的独立,防止专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辩证看待这句话。
看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主要通过比较美国的总统与18世纪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同,说明美国总统的实际权力大于英国国王;通过两者产生方式的不同,说明总统由民选产生,对选民负责,且有一定任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世袭、终身制的国王。故而要辩证看待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
24.答案:(1)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有利于其海外扩张。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理由: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3)不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美国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谈判协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互利共赢。
解析:(1)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可补充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瓦特改良蒸汽机等内容;结合英国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发展的史实阐述理由。
(2)紧扣“世界经济演进”这一核心,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如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等内容分析归纳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即可。
(3)第一小问结合英、美两国确立经济地位的手段及其特点分析其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即可。第二小问应紧扣材料主旨,围绕英、美两国确立经济地位的过程,从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经济全球化和共同发展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