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1 20: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水中的精神突围——《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鉴赏文中写景句子,欣赏景物之美。
2.通过知人论世、群文比读,寻找文人突破自身精神困境的途径。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寻找文人突破自身精神困境的途径。
学习难点:寻找文人突破自身精神困境的途径。
【学习步骤】
学习情境:
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的湖北和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泰安,联名发起了以“重走名人足迹,感受名人情怀”为主题出游项目设计征集活动,请参考《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为当地政府出言献策。
学习任务一:一山一水争芳华——回顾名人出游信息
既然是要重走名人足迹,我们就要了解苏轼和姚鼐两人出游的基本信息,以此为蓝本才能设计现在的旅行项目,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寻找关键信息,回顾苏轼和姚鼐的出游行程。
设计意图:回顾文本主要内容
学习任务二:登山临水赏其景——设计海报内容
请你选择一处最经典的景色,作为海报内容,文中哪个画面是你的“心动点”?
回答要求:先读出段落,再说明原因(可以从画面的构成要素、意境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①赤壁水月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意境:朦胧、梦幻、静谧、广阔)
②登高临雪图:乘、 历、穿、越、至;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意境:开阔、宏大、高峻)
③泰山日出图:大风扬积雪击面;云漫;云中之山白若樗蒱;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意境:静动有序,巍峨壮美,绚丽灿烂,恢宏浩大,变幻蓬勃)
设计意图:鉴赏文中写景内容,品析景物之美
学习任务三:知人论世感其情——设计项目解说词
设计文旅项目,更为重要的是感受名人情怀。为了帮助游客在游览时更好地了解苏轼和姚鼐如何在山水中实现了精神突围,请你为出游项目设计解说词。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静谧
迷蒙
朦胧
乐:沉醉于美景,内心愉悦自由
历史之水月(3)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无穷
永恒
悲:人生短暂个体渺小
哲理之水月(4)
逝,未尝往;盈虚,卒莫消长;惟江上之清风……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变与不变
无主无尽
喜:物我无尽物我合一
精神
底色
儒←→道
解读:苏轼的精神困境,通过联系写作背景可知,苏轼被贬黄州,正是人生失意的时刻,自己忠君报国的理想不能实现。根据苏轼“乐—悲—喜”的情感变化,可以对应地将课文分为三部分:自然之水月、历史之水月、哲理之水月。夜游赤壁之后的苏轼从黄州赤壁的水月中汲取了怎样的精神力量, 从而实现了精神突围呢?
自然之水月——带给苏轼“乐”的情感,使苏轼沉醉于眼前美景,暂时忘却了忧愁,获得了短暂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稍纵即逝的。于是他在歌唱“击空明兮溯流光”之后,也在无意间道出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心声。“香草美人”自屈原始就是忠君爱国的象征,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苏轼用一个“望”字表达了自己现在和忠君爱国理想的距离。于是,他在下面对人生产生了怀疑,又借客人之口开始了一场破解千古之谜的大戏。
历史之水月——这一部分,苏轼悲自己的人生短暂、个体渺小。从眼前之水月联想到历史之水月,这一无穷、永恒的水月穿越古今,始终没有变化,正在照亮着“我”的明月也曾照亮过意气风发的曹操,但曹操已经不在。他开始悲,悲自己的生命短暂,同样是有限的生命,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曹操一样呢?如此之英雄尚且被时间的长河吞没,更何况是当下这样失意落魄的“我”呢?任何人都敌不过时间,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都是渺小的,于是他又增一悲,悲自己的渺小。
但仔细审视这种“悲”的情感,假设苏轼不曾计较人生的得失,假设苏轼选择摆烂、破罐子破摔,怎还会有悲?这种“悲”的情感底色恰恰是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反映。再反观对人生短暂和个体渺小的悲叹产生的原因,恰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这恰恰又成为了接下来苏轼破解这一思维困境的突破口。
哲理之水月——第四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而又何羡乎”;第二 部分从“且夫天地之间”到段末。
苏轼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审视第一部分的水月——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看,水一直在流逝,月亮一直在进行着阴晴圆缺的更替,我们人也在一代又一代地逝去。所以,“人生短暂”之悲正是从“变”的角度得出的人生结论。但苏轼同时看到了另一面: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水月,水不曾离开,月亮不曾增减,那么,同样,人也世世代代存在!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不曾改变的江月相比,个人的生命确实短暂,但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上来看,人类也是在代代更迭的,这不也是一种永恒吗?苏轼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破解了客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并且从“小我”中跳脱出来,站在了人类之“大我”的角度思考人生,获得了与客人完全相反的结论——“物我无尽”。到此,就解决了“人生短暂”的问题。
第二部分的水月,苏轼重在分析其归属问题,因为这与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相关。“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我们刻意去追求某些东西时,总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归属,想要获得,就要为之付出努力,更何况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时候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能获得想要的回报,当下的苏轼不也正处在人生失意的时刻吗?但如果我们放下执念,回头看,你会发现,其实你已经拥有很多东西,比如山涧的清风、江上的明月……这些大自然的馈赠不用追求,因为“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无穷无尽的,是用之不竭的。所以有时候不是我们的人生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欲望出现了偏差。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你会发现,你也是万物的主人。这一部分,其实是苏轼走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个人不再渺小。
苏轼破解人生困境的思维方式,其实并不是首创,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哲人发现了辩证思维和天人合一的玄妙,那就是庄子。庄子曾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可见,苏轼破解精神困境的思维底色,正是道家思想。
好不容易在道家的精神世界中找到精神突围途径的苏轼并没有沉溺于道家精神所给予的玄妙。回望苏轼的一生,他总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入世,碰壁后到道家的精神世界中求取精神力量,继而再回到儒家的世界……周而复始,在不断的反复中寻求一种人生的平衡。他的一生正如自己评价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重新定义了“功业”二字,高度评价自己人生“三起三落”中的“三落”。每到一处地方,苏轼都能够因地制宜,造福一方百姓。
同样的思路,学生可以运用到《登泰山记》的解读中,但不同于《赤壁赋》的是,《登泰山记》的情感比较含蓄,隐藏在写景的文字背后,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姚鼐的情感变化。
资料拓展1: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庄子 》)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姚鼐《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资料拓展2: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馆草创,姚亦因荐入局,与纪昀、戴震、钱大昕等汉学大师同编《四库全书》,然“姚鼐主推宋学,以戴震、纪昀为首的汉学家却试图抑制宋学的发展,甚至期望汉学能够取代宋学在清初的地位。”乾隆三十九年,姚鼐以“病羸”“养双亲”为由辞官。 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用高官厚禄,均被拒绝。
设计意图: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苏轼与姚鼐的不同人生困境,以及在山水自然中获取精神突围的途径。
作业:审美传统,文化积淀
请再搜集一些写泰山或赤壁的诗文,探讨文人寄托在泰山和赤壁上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完善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