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4.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4.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2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2 11:2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14 圆明园的毁灭
圆形
花园
第1课时
昔日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经三代皇帝,历时150多年的创建和经营,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有“万园之园”之称。
默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圈出自己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留作交流。
任务一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煌 珑 剔 澜 陵 宏
煌 珑 剔 澜 陵 宏
后鼻音
huánɡ
lónɡ

lán
línɡ
hónɡ
澜:波澜壮阔 力挽狂澜 推波助澜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武陵春色 西洋景观 天南海北 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 建筑宏伟 青铜礼器 奇珍异宝
默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四字词语。
竖弯钩变成竖提。
左窄右宽,左小右大。
分段朗读,边读边思考: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
(1)
阐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三部分
(5)
第二部分
(2~4)
具体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丽。
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任务二 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朗读第2~4自然段,思考: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圆明园是一座辉煌的园林,布局精巧,建筑宏伟,有着无数奇珍异宝。
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再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下批注。
任务三 精读感悟 体会辉煌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这段话介绍了什么?
组成
位置
理解“众星拱月”,在圆明园的平面图上找一找哪里是“星”,哪里是“月”。
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默读文段,找出园中著名的景观和它们的特点。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找出关联词“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连起来再读一读。
买卖街
山乡村野
平湖秋月
武陵春色
闭上眼睛,模拟游览圆明园,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画面?
在山乡村野,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在“买卖街”,有各种打扮的人,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
用“有……也有……”的句式介绍圆明园的建筑和景物。
齐读第3自然段,再次“置身”园内,感受那种非同一般的美。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圆明园收藏了哪些东西?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算一算:先秦至清代有多少年?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2000多年。从“上自……下至……”我体会到收藏文物的悠久历史与文物的数量之多。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不计其数、数以万计、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你还知道圆明园里收藏着哪些奇珍异宝?
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回顾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有感情地朗读第2~4自然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第2课时
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在今天却只能看到残垣断壁,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侵略者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任务一 对比品读 了解毁灭
品读课文
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任意”等词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不行。“闯进”写出了侵略者的强盗行为,“凡是、统统、任意”写出了侵略者的野蛮与暴力。
用“不但……而且……甚至……”的句式来说说强盗毁灭圆明园的经过。
“掠走”“搬运”“毁掉”这三个词语的顺序能换吗?为什么?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不能变换顺序。“掠走”“搬运”“毁掉”这三个词语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的残暴面目。
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我体会到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破坏的时间长、破坏力大、罪行大,更让我痛心。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
《火烧圆明园》
小结:辉煌的圆明园在强盗抢、砸、烧之后,化为一片灰烬,成了一片废墟。圆明园被毁灭了,没有了。
用“有……也有……”的句式,说说圆明园里都有什么化为灰烬。
至此,化为灰烬的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化为灰烬的不仅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海宁的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有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蓬岛瑶台、武陵春色,有园中的民族建筑、西洋景观,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反复诵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痛心、愤怒之情。
随文学写
毁,多表示伤害、破坏、诽谤等意思。
书写指导:
左上的“臼”不封口,左下的“工”下横变提,右上的横折弯不能带钩。
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样更能凸显圆明园的毁灭是多么令人痛心,激发读者对侵略者行径的痛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任务二 感悟写法 升华情感
如今圆明园作为一处遗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面对那些残垣断壁,你想说点儿什么呢?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朗读全文,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读出情感的变化。
课后观看《圆明园的毁灭》电影,再次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深切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
类文链接,对比阅读
七子之歌(节选)
闻一多
澳 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 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创作背景:《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希望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
和平宣言(节选)
冯亦同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创作背景:冯亦同是一位在南京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他以中华民族最为古老而美好的诗歌题材,以中华先贤流传千年的遗训撰写首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和平宣言》,表达了中国民众对战争的痛恶,对亡者的哀痛和对和平的期待。
说说这两首诗歌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一方面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统一、和平的呼唤,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者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