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推测孔明灯、热气球的原理并做出解释。
3. 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理解并归纳风的成因。
4. 利用所学的“对流”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风的形成以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最近老师看到一首特别有趣的古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师:诗中的“它”指的是什么?你们见过风吗?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有风呢?
(让你学生初步感悟,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们可以从“舞”动的柳条、“飘”扬的红旗等一些自然现象中感觉到风的存在。今天这节课我将要学习与风的有关知识。师:关于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的兴趣)
活动2【活动】二、实验探究、启迪思维
1、指导学生理解风是空气流动。
师:老师现在就想感受一下风怎么办?大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用手中的课本试一试。风吹到脸上有什么感觉?为什风吹到脸上有凉凉的感觉呢?你的猜测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种现象的理解,然后教师概括)21教育网
师:我查阅了些关于风的资料资料中显示(出示课件)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这和我们大家的猜测是一致的。
师:刚才大家用书本扇出的风是人的力量推动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在自然界中又是谁有这么大的力量推动空气在大范围内流动形成了自然界的风呢?21cnjy.com
2、观察图片了解空气流动可能与温度有关
出示孔明灯、热气球的有关图片,了解空气受热后会因为变轻而上升。由此猜想空气的流动可能跟温度有关。
3、实验验证空气流动形成风
谈话: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一些实验器材,请大家观察自己面前的实验箱是怎样的。21·cn·jy·com
师: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实验提示。(出示课件学生自读理解提示)
(1)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想一想你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高温环境促使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 讨论、交流设计思路,教师指导补充完善。
(3)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
4、思考、讨论:
(1)实验中,为什么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后会形成风呢?
(2)实验说明,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5、汇报交流:
师:小组代表按照“我们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汇报实验结果。
6、总结:实验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条件下形成的。热地方的空气轻、会上升,压力小,冷的地方空气重,压力大,当两地冷热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冷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完成板书)
活动3【练习】三、拓展延伸:
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1)室内的暖气片为什么安装在窗户的下面?
(2)了解比热的知识,解释在沿海地区,为什么白天风总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到了夜晚风向会有变化吗?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理解风向,大胆猜想我国冬天会形成西北风,夏天刮东南风的原因。
(4)了解风对人类的影响。
活动4【作业】四、归纳总结
1、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向家人介绍一下,我国冬季刮西北风,夏季刮东南风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