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1.lǎn duò( )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它会fáng'ài( )我们进步。
2. 敌人来了,游击队员迅速fǔshēn( ),yǐn bì( )在灌木丛中。
3.每到xùn qī( ),农田很容易受到qīn hài( )。作为dǎng yuán( ),
张书记总是jiān chí( )带头排查各处隐患。他始终记得自己的nuò yán( ),
把一生都fèng xiàn( )给自己的家乡。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削弱 削皮 B.勉强 强人所难 C.划船 计划 D.间隔 间不容发
2.下列每组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防御(yù) 睡袍(páo) 客卿(qīn) B.搁浅(gē) 省略(luè) 衡量(héng)
C.侮辱(rǔ) 岔路(chà) 擅长(shàn) D.堡垒(lěi) 鸡冠(guàn) 输赢(yíng)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暗堡 拜坊 承认 手电桶 B. 昭集 喷洒 修筑 同心协力
C. 焰阱 拐角 典型 发动机 D. 罪行 挽救 拒绝 一 枚 火 箭
4.下列成语中与语段所描写的情景最相符的一项是( )(2分)
陶渊明辞官回乡后,过着安逸的生活。他每天在园子里种种菜,喝喝茶,十分快活。
A. 游手好闲 B. 悠然自得 C. 不思进取 D. 无所事事
5.对下面这段话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春节期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走红网络,相关视频在多个网络平台 热传,赢得无数人的关注和称赞,很多人甚至不远千里驱车到潮汕乡村,只为现场欣赏英 歌舞这一精彩的民间艺术。
A. 群众驱车到潮汕乡村观看英歌舞。 B. 英歌舞视频走红网络。
C. 英歌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D. 英歌舞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人民团结一心、发挥智慧修筑地道。
B. 流星体的速度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
C.《将相和》主要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D.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时要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还要一边读一边想。
三、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0分)
( )( )其数 ( )( )无
无( )( )宝 难( )( )信
1.近些年,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正以令人 的速度发展着。(选词填空)
2.请把画“ ”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描述得具体、生动。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9分)
1.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陶渊明告诫我们:“盛年不重来, 。
。”葛洪也提醒我们:“不饱食以终日,
。”伟大领袖毛主席同样教导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迎接
挑战:“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 。一万年太久, 。
2.班级举行“学做时间的主人”主题班会时,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抗金名将岳飞的名句 ”,以此激励大家珍惜时间, 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五、用较快的速度阅读选文,完成练习。(12分)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 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 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集中注意力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思维导图。(3分)
2.画“ ”句中的“俯”字写出了年轻人对老人的 “理所当然”说明
,突出了乡亲们 的美好品质。(1+1+2 .共4分)
3.写一写你对选文第2自然段的理解。(5分)
六、运用多种方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①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闻名天下。山上名松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 照的对象。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却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②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 草木不生,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 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冷的大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③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 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 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这些 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④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 ( ),( ),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 ),树叶黑绿,( )。 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qiú) 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 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 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⑤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顶和悬崖峭壁之地,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 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 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 与博大。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另 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 于是,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作者:冯骥才。选文有删改)
1.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提高阅读速度。第②段中画“ ”句子的主要意
思是。
。(3分)2. 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第③段,答 案是:
。(3分)
3.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读第④段中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8分)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请结合积累的科 学知识,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文中括号里。(4分)
A. 枝干瘦硬 B. 干直枝肥 C. 矫健又强悍 D. 针叶鲜碧
(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法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4.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绝壁松,请结合短文写一段文字来介绍它。注意从生长环 境、样子和品质三方面来写。(3分)
绝壁松
七、习作。(30分)
如果让你用漫画给身边的人画像,你会画谁呢 是知识渊博的爷爷,还是幽默风趣的 爸爸 是热心助人的同桌,还是勤劳智慧的老师 ……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 用文字将他(她)画出来。注意先想想他(她)在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 选择一两件能表现其特点的事情来写;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