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酒精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能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就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3.已知:298K时,2SO2(g)+O ( http: / / www.21cnjy.com )2(g) 2SO3(g)△H=﹣Q1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无法比较 B.Q1<Q2 C.Q1=Q2 D.Q1>Q2
4.C(s)+H2O(g) CO(g)+H2(g);△H=+131.3KJ/mol.它表示( )
A.1mol固态焦炭与1mol水蒸气反应产生1mol一氧化碳和1mol氢气,吸收131.3 kJ的热量
B.碳与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C.1mol碳和1mol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D.固态碳和气态水各1mol反应,放出131.3 kJ的热量
5.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g)△H=﹣392KJ/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H2(g)+CO(g)△H=+131KJ/mol,CO(g)+O2(g)═CO2(g)△H=﹣282KJ/mol,H2(g)+O2(g)═H2O(g)△H=﹣241KJ/mol,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
A.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B.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
D.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6.25℃、101kPa下:①2Na(s) ( http: / / www.21cnjy.com )+O2(g)═Na2O(s)△H1=﹣414kJ mol﹣1②2Na(s)+O2(g)═Na2O2(s)△H2=﹣511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 kJ mol﹣1
D.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7.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 COS(g)+H2(g) K=0.1
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8.对于可逆反应:2SO2 ( http: / / www.21cnjy.com )(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9.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10.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
A.自来水 B.0.5mol L﹣1的盐酸
C.0.5mol L﹣1的醋酸 D.0.5mol L﹣1的氨水
11.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量是( )
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
12.相同温度下,pH=3的盐酸和pH=3的醋酸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不能确定
13.常温时,在同体积pH=3的H2SO4、HNO3、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中放出H2最多 B.HNO3比醋酸放出H2多
C.H2SO4和HNO3放出H2一样多 D.醋酸中放出H2最多
14.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 2Z(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
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容积),Z的浓度不变
C.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
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
15.X、Y、Z三种气体,取X和Y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 B.40% C.50% D.67%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6.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
A.﹣1780kJ/mol B.﹣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17.在相同温度下(T=500K),有相同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容积不变,甲容器中充入1g SO2和1g O2,乙容器中充入2g SO2和2g 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18.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9.某温度下,在2L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 L﹣1
2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 ( http: / / www.21cnjy.com )Y(g) 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Z的体积分数减小 D.X的转化率下降
21.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 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温度可能是100℃
B.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10 mol/L
C.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D.c(H+)=c(OH﹣)+c(SO42﹣)
2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充入2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为2,也可能为3 D.无法确定
23.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炭粉,再 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B.反应CO2(g)+C(s) 2CO(g)的△S>0、△H<0
C.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24.对于重水(D2O)(常温下D2 ( http: / / www.21cnjy.com )O的离子积是1.6×10﹣15),可以用和pH值一样的定义来规定重氢离子的负对数pD,下列关于pD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重水的pD值为7
B.在1L重水中溶解0.01molDCl,其pD值为4
C.在1L重水中溶解0.01mol NaOD,其pD值为12
D.在100mL 0.25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的NaOD的重水溶液时,其pD值为1
25.在298K、1.01×105 P ( http: / / www.21cnjy.com )a下,将22g CO2通入750mL 1mol 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该条件下,1mol CO2通入1L 2mol 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O2(g)+NaOH(aq)═NaHCO3(aq)△H=﹣ kJ mol﹣1
B.CO2(g)+NaOH(aq)═NaHCO3(aq)△H=(4x﹣y) kJ mol﹣1
C.CO2(g)+NaOH(aq)═NaHCO3(aq)△H=﹣(4x﹣y) kJ mol﹣1
D.2CO2(g)+2NaOH(aq)═2NaHCO3(aq)△H=﹣(8x+2y) kJ mol﹣1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恒温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2SO2(g)+O2(g)??2SO3(g)△H=﹣196.9kJ 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SO3)/n(SO2)比图1所示情况增大的有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
C.再充入1mol SO2(g)和1mol O2(g)
D.使用催化剂
(3)恒温恒容时,1mol SO2和2mol O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的数值比|△H2| (填
“大”、“小”或“相等”).
(4)某SO2(g)和O2(g)体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27.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H1
②CO2(g)+3H2(g) CH3OH(g)+H2O(g)△H2
③CO2(g)+H2(g) CO(g)+H2O(g)△H3
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kJ.mol﹣1
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3)合成气的组成n(H2) ( http: / / www.21cnjy.com )/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其判断理由是
四、计算题
28.室温下,250mL pH=12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一元强碱(MOH)溶液与250mL 0.025mol L﹣1 的硫酸溶液相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体积为500mL.试求:
(1)混合液的pH;
若原250mL的一元强碱中含溶质0.1g,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酒精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2Al+6H+=2Al3++3H2↑,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C+CO22CO,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侧重基本概念的考查,知道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能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就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化学反应伴随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热能、光能、电能等;
C、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反应的吸放热;
D、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反应的吸放热.
【解答】解:A、化学反应伴随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即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故A正确;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包括热能、光能、电能等,不一定只有热能,故B错误;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的,故C正确;
D、反就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的,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注意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反应的吸放热的结论,难度不大.
3.已知:298K时,2SO2(g)+ ( http: / / www.21cnjy.com )O2(g) 2SO3(g)△H=﹣Q1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无法比较 B.Q1<Q2 C.Q1=Q2 D.Q1>Q2
【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2SO2(g)+O2(g) 2S ( http: / / www.21cnjy.com )O3(g)△H=﹣Q1KJ/mol,表示在上述条件下2mol SO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放出热量为Q1kJ,再结合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解答.
【解答】解:热化学方程式:2SO2(g)+O ( http: / / www.21cnjy.com )2(g) 2SO3(g)△H=﹣Q1kJ/mol,表示在上述条件下2mol SO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放出热量为Q1kJ,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反应,故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参加反应是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Q1kJ,即Q1>Q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可逆反应特点、热化学方程式等,难度不大,理解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4.C(s)+H2O(g) CO(g)+H2(g);△H=+131.3KJ/mol.它表示( )
A.1mol固态焦炭与1mol水蒸气反应产生1mol一氧化碳和1mol氢气,吸收131.3 kJ的热量
B.碳与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C.1mol碳和1mol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D.固态碳和气态水各1mol反应,放出131.3 kJ的热量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燃烧热的计算.
【分析】C(s)+H2O(g)═CO ( http: / / www.21cnjy.com )(g)+H2(g);△H=+131.3KJ/mol表示1mol固体碳与1mol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吸收热量131.3KJ,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聚集状态有关,表述时应说明聚集状态,据此解答.
【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故A正确;
B.在表述热化学方程式时,应表述出物质的状态,故B错误;
C.物质的聚集状态影响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在表述热化学方程式时,应表述出物质的状态,故C错误;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知识,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解题关键,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影响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在表述热化学方程式时,应表述出物质的状态,题目难度不大.
5.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 ( http: / / www.21cnjy.com )g)═CO2(g)△H=﹣392KJ/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H2(g)+CO(g)△H=+131KJ/mol,CO(g)+O2(g)═CO2(g)△H=﹣282KJ/mol,H2(g)+O2(g)═H2O(g)△H=﹣241KJ/mol,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
A.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B.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
D.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燃烧热的计算.
【分析】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煤的两种燃烧途径放出的热量,从而分析能否节省燃料和炉火是否瞬间更旺.
【解答】解:煤炭直接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H=﹣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CO(g)+H2(g)△H=+131kJ/mol ①,
CO(g)+O2(g)═CO2(g)△H=﹣282KJ/mol②,H2(g)+O2(g)═H2O(g)△H=﹣241KJ/mol,③
由于碳先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氢气,气体在燃烧时比煤炭之间燃烧火焰更旺;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①+②+③可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C(s)+O2(g)=CO2(g)△H=+131KJ/mol﹣282KJ/mol﹣241KJ/mol=﹣392kJ/mol,与煤炭直接燃烧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故并不节省燃料,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料的燃烧和盖斯定律的运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6.25℃、101kPa下:①2Na ( http: / / www.21cnjy.com )(s)+O2(g)═Na2O(s)△H1=﹣414kJ mol﹣1②2Na(s)+O2(g)═Na2O2(s)△H2=﹣511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 kJ mol﹣1
D.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A、Na2O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氧离子,Na2O2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
B、由化合物中钠离子的个数及钠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转移的电子数;
C、利用盖斯定律来分析;
D、钠与氧气在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解答】解:A、在Na2O中阳离子是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子、阴离子是氧离子,Na2O2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因此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故A错误;
B、1个Na2O、Na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都含有2个钠离子,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时,钠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0升高到+1价,则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
C、①2Na(s)+O2(g)═Na2O(s)△H=﹣414kJ mol﹣1,
②2Na(s)+O2(g)═Na2O2(s)△H=﹣511kJ mol﹣1,
由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Na2O2(s)+2Na(s)═2Na2O(s)△H=﹣317kJ mol﹣1,故C正确;
D、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2,且速率逐渐加快,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键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计算、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盖斯定律的运用,综合性较大,难度中等.
7.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 COS(g)+H2(g) K=0.1
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考点】真题集萃;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
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
CO(g)+H2S(g) COS(g)+H2(g) 起始(mol):10 n 0 0
变化(mol):2 2 2 2
平衡(mol):8 n﹣2 2 2
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列方程计算;
D.根据C中的计算数据计算CO的平衡转化率.
【解答】解: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
CO(g)+H2S(g) COS(g)+H2(g)
起始(mol):10 n 0 0
变化(mol):2 2 2 2
平衡(mol):8 n﹣2 2 2
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K===0.1,解得n=7,故C正确;
D.根据上述数据,可知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应用、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理解掌握三段式均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8.对于可逆反应:2SO2 ( http: / / www.21cnjy.com )(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增大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如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应改变温度,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B正确;
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多充O2,活化分子百分数、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9.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分析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哪些量的变化,是否引起速率变化,如果速率不变,平衡一定不移动.
如果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移动:
(1)改变程度相同[V(正)=V(逆)],平衡不移动;
改变程度不相同[V(正)≠V(逆)],平衡移动.
【解答】解:A、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保持各组分的含量不变时,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但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如果各组分改变,一定发生化学平衡移动,故C正确.
D、如果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对平衡无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1、不要把V(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起来,只有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不要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原料转化率的提高等同起来,
10.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
A.自来水 B.0.5mol L﹣1的盐酸
C.0.5mol L﹣1的醋酸 D.0.5mol L﹣1的氨水
【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变化的大小,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看混合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变化,B项中物质均是强电解质,加入NaOH后生成物仍是强电解质,故导电性变化不大;A、C、D项中物质由于难电离,离子浓度很小,当加入NaOH后,离子浓度增大很多,成为强电解质,故导电能力与原来相比变化很大.
【解答】解:导电能力的大小,要比较单位体积内离子浓度的多少.
A、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导电性极弱,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溶液中主要的是钠离子和氢氧根,导电性增强,故A错误;
B、未加氢氧化钠固体,导电的有氯离子和氢离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入氢氧化钠后主要是钠离子,氯离子,未反应的氢离子,而参加反应的氢离子正好与钠离子的量相当,所以导电性变化不大,故B正确;
C、原来醋酸是弱电解质,离子较少,加入强碱以后,变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
D、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加入NaOH后即加入了强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变化大,故导电性变化较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以此判断溶液的导电性,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变化的大小,关键是看混合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变化.
11.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量是( )
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有利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而盐酸是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据此分析.
【解答】解:因为醋酸是弱酸,加水后反应正向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醋酸电离度增加,加水后,氢离子浓度在减小的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而盐酸是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加水后,氢离子浓度只是在减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要使稀释后两溶液pH值相同,则醋酸的体积比盐酸的体积要大,就必须使m>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稀释对强弱电解质的不同影响,加水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会向右移动,题目难度不大.
12.相同温度下,pH=3的盐酸和pH=3的醋酸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不能确定
【考点】水的电离.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氯化氢是强电解质,醋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盐酸的浓度小于醋酸,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n(CH3COOH)>n(HCl),以此解答.
【解答】解:pH相同,则水电离出的c(H+)相同,故C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强酸弱酸的电离、溶液pH的计算、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易错选项是B,注意生成氢气的量与酸的量有关.
13.常温时,在同体积pH=3的H2SO4、HNO3、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中放出H2最多 B.HNO3比醋酸放出H2多
C.H2SO4和HNO3放出H2一样多 D.醋酸中放出H2最多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溶液pH的定义.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pH=3的①H2SO4,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HNO3,③CH3COOH溶液中,①②两种酸是强酸,③是弱酸,根据pH相等得出三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①=②=③,根据反应的实质结合氢离子的量来确定产生氢气的量的多少.
【解答】解:向三种酸中加入金属镁,实质是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中的氢离子之间的反应,所以氢离子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量就越大,由于醋酸是弱酸,随着氢离子的消耗电离平衡会向右移动,产生一定量的氢离子,所以产生氢气最多的是醋酸,H2SO4和HNO3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是硝酸与镁反应不会生成氢气,即H2SO4和HNO3放出H2不一样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4.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 2Z(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
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容积),Z的浓度不变
C.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
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如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Z的浓度增大;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解答】解:A.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体积分数增大,故A错误;
B.如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Z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Y的浓度不变,故C正确;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易错点为D,对反应物或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的时候增加这种物质相当于增大压强.
15.X、Y、Z三种气体,取X和Y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 B.40% C.50% D.67%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假设X和Y起始物质的量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利用三段式用m表示出平衡时各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根据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列方程计算n的值,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
【解答】解:假设X和Y物质的量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则:
X(g)+2Y(g) 2Z(g)
起始量(mol):1 1 0
变化量(mol):0.5n n n
平衡量(mol):1﹣0.5n 1﹣n n
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
(1﹣0.5n+1﹣n):n=3:2
解得n=
Y的转化率=×100%=67%
故选D.
【点评】本题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三段式解题法的利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6.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
A.﹣1780kJ/mol B.﹣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压轴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反应热.
【解答】解: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所以对于S(s)+3F2(g)═S ( http: / / www.21cnjy.com )F6(g),其反应热△H=280KJ/mol+3×160KJ/mol﹣6×330KJ/mol=﹣1220kJ/mo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中等,清楚△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是解题关键.
17.在相同温度下(T=500K),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相同容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容积不变,甲容器中充入1g SO2和1g O2,乙容器中充入2g SO2和2g 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在相同温度下(T=500K),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加入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甲容器中和乙容器中相比,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反应速率快,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相同温度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T=500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加入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甲容器中和乙容器中相比,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反应速率快,相当于平衡正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
A、乙中物质浓度大于甲,化学反应速率:乙>甲,故A正确;
B、乙中物质浓度大于甲,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故B正确;
C、乙中等效于甲再加入1g SO2和1g O2,平衡正向进行,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故C正确;
D、在相同温度下(T=500K),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和乙容器中相比,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反应速率快,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注意恒温容器中平衡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8.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产物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曲线.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
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题,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图象中压强大小.
19.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 L﹣1
【考点】真题集萃;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平衡时,X、Y、Z的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
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C.设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X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amol,根据转化率=进行计算;
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数之和不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X、Y的计量数之比来投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A.平衡时,X、Y ( http: / / www.21cnjy.com )、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m=2,故A正确;
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故B正确;
C.设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时X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amol,
X(g)+2Y(g) 3Z(g)
开始(mol) 1 2 0
转化(mol) a 2a 3a
平衡(mol)(1﹣a) 3a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即(1﹣a)::3a=30%:60%:10%,所以a=0.1,则参加反应的△n(X)=0.1mol、△n(Y)=0.2mol,
转化率=,
X的转化率==10%,Y的转化率==10%,所以X和Y的转化率之比为1:1,故C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第一次反应是按照X、Y的计量数之比来投料,所以第二次平衡与第一次平衡是等效平衡,两次平衡后各物质的含量不变,投入Z后,设Z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3bmol,
X(g)+2Y(g) 3Z(g)
第一次平衡(mol):0.9 1.8 0.3
加入1molZ:0.9 1.8 1.3
转化:b 2b 3b
第二次平衡(mol):(0.9+b) (1.8+2b)(1.3﹣3b)
各物质含量不变,所以(0.9+b):(1.8+2b):(1.3﹣3b)=30%:60%:10%=3:6:1,
b=0.3,n(Z)=(1.3﹣0.9)mol=0.4mol,Z的物质的量浓度==0.2mol/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为201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考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等效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注意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盐类水解平衡常数都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难点是D选项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2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aX(g)+bY(g) 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Z的体积分数减小 D.X的转化率下降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的一半体积,如平衡不移动,则应有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而此时为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来的一半体积,如平衡不移动,则应有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而此时为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a+b<c+d,Z的体积分数减小,X的转化率下降.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注意根据增大压强浓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1.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 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的温度可能是100℃
B.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10﹣10 mol/L
C.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D.c(H+)=c(OH﹣)+c(SO42﹣)
【考点】pH的简单计算;水的电离.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25℃时纯水中pH=7,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
B.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
C.根据硫酸氢钠溶液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进行分析;
D.纯水的pH=6,说明Kw=1×10﹣12,混合溶液呈中性,说明溶液的pH=6.
【解答】解:A.25℃时pH=7,pH=6说明促进了水的电离,故T>25℃,K可能是100°C,故A正确;
B.该溶液为强酸溶液,氢离子浓度为0. ( http: / / www.21cnjy.com )01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mol/L=10﹣10mol L﹣1,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10﹣10mol L﹣1,故B正确;
C.c(NaHSO4)0.01mol/L,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下pH为12的NaOH溶液中c(NaOH)=1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根据硫酸氢钠溶液中的电荷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恒得:c(H+)+c(Na+)=c(OH﹣)+2c(SO42﹣),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SO42﹣),所以得c(H+)=c(OH﹣)+c(SO42﹣),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注意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离子积常数与溶液的温度有关,明确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即可解答,难度不大,注意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不是10﹣14.
2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充入2 ( http: / / www.21cnjy.com )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为2,也可能为3 D.无法确定
【考点】等效平衡.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恒温恒容下,开始充入2molA和1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B与开始充入0.6molA、0.3molB和1.4molC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说明为完全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2mol、n(B)=1mol,据此解答.
【解答】解:恒温恒容下,开始充入2molA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1molB与开始充入0.6molA、0.3molB和1.4molC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说明为完全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2mol、n(B)=1mol,
所以:0.6mol+1.4×=2mol,
解得x=2,
但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物质的投料等比即等效,所以x=3也是正确的,
所以x可能为2,也可能为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等效平衡等,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中等,理解等效平衡规律:1、恒温恒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按化学计量数转化一边,对应物质满足等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按化学计量数转化一边,对应物质满足等比;2、恒温恒压,按化学计量数转化一边,对应物质满足等比.
23.在体积均为1.0L的恒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炭粉,再 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B.反应CO2(g)+C(s) 2CO(g)的△S>0、△H<0
C.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平衡图像;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状态II、状态Ⅲ的温度相同,状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II看作先加入0.1molCO2,与状态Ⅲ平衡时CO的浓度相同,再加入0.1molCO2,若平衡不移动,Ⅱ状态CO的浓度等于2倍Ⅲ,但再充入CO2,相当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动,消耗CO;
B.由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可知△S,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c(CO2)小可知△H;
C.分别加入0.1molC ( http: / / www.21cnjy.com )O2和0.2molCO2,曲线I为加入0.1molCO2,曲线II为加入0.2molCO2,加压CO2(g)+C(s) 2CO(g)平衡逆向移动;
D.状态I、状态Ⅲ的温度不同,温度高反应速率快.
【解答】解:A.状态II、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态Ⅲ的温度相同,状态II看作先加入0.1molCO2,与状态Ⅲ平衡时CO的浓度相同,再加入0.1molCO2,若平衡不移动,Ⅱ状态CO的浓度等于2倍Ⅲ,但再充入CO2,相当增大压强,平衡左移,消耗CO,则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故A正确
B.由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可知△S>0,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c(CO2)小,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H>0,故B错误;
C.分别加入0.1molCO2和0. ( http: / / www.21cnjy.com )2molCO2,曲线I为加入0.1molCO2,曲线II为加入0.2molCO2,若平衡不移动,体系的总压强为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但加压CO2(g)+C(s) 2CO(g)平衡逆向移动,为使c(CO2)相同,则加热使平衡正向移动,则体系的总压强为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故C错误;
D.状态I、状态Ⅲ的温度不同,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则逆反应速率为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平衡的建立,为高频考点,把握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图象分析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24.对于重水(D2O)(常温下D2O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子积是1.6×10﹣15),可以用和pH值一样的定义来规定重氢离子的负对数pD,下列关于pD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重水的pD值为7
B.在1L重水中溶解0.01molDCl,其pD值为4
C.在1L重水中溶解0.01mol NaOD,其pD值为12
D.在100mL 0.25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的NaOD的重水溶液时,其pD值为1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根据pD=﹣lg[D+]计算;
B.根据pD=﹣lg[D+]计算;
C.先计算NaOD浓度,再根据离子积常数计算D+浓度;
D.先算出n(DC)、n(NaOD)的物质的量,判断反应后溶液酸碱性,在进行求算溶液的pD.
【解答】解:A.c(D+)=mol/L=4×10﹣8mol/L,所以pD>7,故A错误;
B.c(DC1)==0.01mol/L,则c(D+)=0.01mol/L,所以pD=2,故B错误;
C.c(NaOD)==0.01mol/L,则c(D+)==1.6×10﹣13mol/L,则pD>12,故C错误;
D.n(DCl)=0.025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n(NaOD)=0.01mol,D+有剩余,剩余的n(D+)=0.015mol,反应后溶液中,c(D+)=0.015÷0.15L=0.1mol/L,则pD=1.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pH的简单计算,根据溶液的浓度结合离子积常数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25.在298K、1.01×105 ( http: / / www.21cnjy.com ) Pa下,将22g CO2通入750mL 1mol 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该条件下,1mol CO2通入1L 2mol 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O2(g)+NaOH(aq)═NaHCO3(aq)△H=﹣ kJ mol﹣1
B.CO2(g)+NaOH(aq)═NaHCO3(aq)△H=(4x﹣y) kJ mol﹣1
C.CO2(g)+NaOH(aq)═NaHCO3(aq)△H=﹣(4x﹣y) kJ mol﹣1
D.2CO2(g)+2NaOH(aq)═2NaHCO3(aq)△H=﹣(8x+2y) kJ mol﹣1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燃烧热的计算.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2g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通入1mol L﹣1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再利用1mol CO2通入2mol L﹣1NaOH溶液2L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后利用盖斯定律来书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根据题意,22gCO ( http: / / www.21cnjy.com )2通入1mol L﹣1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n(CO2)==0.5mol,n(NaOH)=1mol L﹣1×0.75L=0.75mol,
该反应既生成碳酸钠又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2CO2+3NaOH═NaHCO3+Na2CO3+H2O,
由0.5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xKJ,则2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4xKJ,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O2(g)+3NaOH(aq)═NaHCO3 (aq)+Na2CO3(aq)+H2O(l)△H=﹣4xKJ/mol①,
又1mol CO2通入2mol L﹣1NaOH溶液2L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2NaOH(aq)+CO2(g)═Na2CO3(aq)+H2O(l)△H=﹣yKJ/mol②,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NaOH(aq)+CO2(g)═NaHCO3(aq)△H=﹣(4x﹣y)KJ/mo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算,是高考中常见题型,计算中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盖斯定律的有关应用,是一重点题型,学生还应注意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标明各物质的状态.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恒温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2SO2(g)+O2(g)??2SO3(g)△H=﹣196.9kJ 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S(s)+O2(g)═SO2(g)△H=﹣297 KJ mol﹣1 .
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SO3)/n(SO2)比图1所示情况增大的有 C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
C.再充入1mol SO2(g)和1mol O2(g)
D.使用催化剂
(3)恒温恒容时,1mol SO2和2mol O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的数值比|△H2| 大 (填
“大”、“小”或“相等”).
(4)某SO2(g)和O2(g)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升高温度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t3~t4 .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A、升高温度,平衡左移,比值减小; B、恒容通入He,对平衡无影响,比值不变;
C、通入充入1mol SO2(g)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0.5mol O2(g)相当于加压,平衡右移,再通入0.5mol O2(g),平衡进一步右移,比值增大;
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3)恒温恒容时,开始为1molS ( http: / / www.21cnjy.com )O2和2molO2 与开始为1molSO2和1molO2 相比,开始为1molSO2和2molO2 的SO2转化率高;
(4)t2~t3段正逆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都加快,且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t4~t5段正逆速率都加快,且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t2~t3段为增大压强,t4~t5段为升高温度;t2~t3段为增大压强后,平衡正向移动,SO3的含量升高,至t3~t4平衡时含量达最高.
【解答】解:(1)燃烧热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图1可知1molS(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97KJ,所以,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 KJ mol﹣1,
故答案为:S(s)+O2(g)═SO2(g)△H=﹣297 KJ mol﹣1;
A、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SO3)减小,n(SO2)增大,n(SO3)/n(SO2)减小,故A错误;
B、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反应混合物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n(SO3)/n(SO2)不变,故B错误;
C、通入充入1mol SO2(g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0.5mol O2(g)相当于加压,平衡右移,再通入0.5mol O2(g),平衡进一步右移,n(SO3)/n(SO2)增大,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平衡不移动,n(SO3)/n(SO2)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恒温恒容时,开始为1molS ( http: / / www.21cnjy.com )O2和2molO2 与开始为1molSO2和1molO2 相比,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开始为1molSO2和2molO2 的SO2转化率高,放出热量的数值比|△H2|大.
故答案为:大;
(4)t2~t3段正逆速率都加快,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t4~t5段正逆速率都加快,且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t2~t3段为增大压强,t4~t5段为升高温度;t2~t3段为增大压强后,平衡正向移动,SO3的含量升高,至t3~t4平衡时含量达最高.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t3~t4 .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移动等知识点,综合性高,难度大,关键在于读图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7.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H1
②CO2(g)+3H2(g) CH3OH(g)+H2O(g)△H2
③CO2(g)+H2(g) CO(g)+H2O(g)△H3
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99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41 kJ.mol﹣1
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a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反应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反应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使平衡体系中CO的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P1>P2>P3 ,其判断理由是 相同温度下,反应③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改变不影响其平衡移动,反应①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增大压强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考点】真题集萃;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②﹣反应①=反应③,反应热也进行相应的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指可逆反应得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根据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而判断温度对平衡常数影响;
(3)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随温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升高温度对反应①、③的影响,进行分析CO转化率变化原因;
相同温度下,反应③前后气体分子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压强改变不影响其平衡移动,反应①正反应为气体分子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解答】解:(1)反应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故△H1=1076kJ.mol﹣1+2×436kJ.mol﹣1﹣(3×413+343+465)kJ.mol﹣1=﹣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②﹣反应①=反应③,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H3=△H2﹣△H1=﹣58kJ.mol﹣1﹣(﹣99kJ.mol﹣1)=+41kJ.mol﹣1,
故答案为:﹣99;+41;
反应①CO(g)+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反应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曲线a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
故答案为:;a;反应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随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反应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使平衡体系中CO的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
相同温度下,反应③前后气体分子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压强改变不影响其平衡移动,反应①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增大压强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故压强:P1>P2>P3,
故答案为:减小;反应①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使平衡体系中CO的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
P1>P2>P3;相同温度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③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改变不影响其平衡移动,反应①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增大压强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有关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衡常数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图象综合应用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四、计算题
28.室温下,250mL pH=1 ( http: / / www.21cnjy.com )2的某一元强碱(MOH)溶液与250mL 0.025mol L﹣1 的硫酸溶液相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体积为500mL.试求:
(1)混合液的pH;
若原250mL的一元强碱中含溶质0.1g,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1)通过计算硫酸提供氢离子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的量和一元强碱提供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比较二者大小判断该溶液混合物的酸碱性,本题中氢离子过量,然后计算出混合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然后根据pH=﹣lg[c(H+)]计算该溶液的pH;
根据M=计算出该一元强碱的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是,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解:pH=12的溶液中氢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根离子浓度为mol/L=0.01mol/L,250mL该溶液中含有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25L=0.0025mol;
250mL 0.025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L×2×0.25L=0.0125mol;
两溶液混合后,氢离子过量,混合后溶液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c(H+)==0.02mol/L,pH=﹣lg[c(H+)]=﹣lg(0.02)=2﹣lg2=1.7,
答:混合液的pH是1.7.
250mL该溶液中含有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为0.0025mol,含有溶质的质量为0.1g,则该一元强碱的摩尔质量为:M==40g/mol,
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1=23,
答:若原250mL的一元强碱中含溶质0.1g,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pH的计算、摩尔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