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纪念白求恩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能力提升全练某同学参加“崇尚英雄”研究活动后,写了一段话,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英雄辈出,________所以,全社会都要崇尚英雄。
①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②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崇高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③英雄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④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⑤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觅得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A. ③①④②⑤ B. ⑤②①④③ C. ⑤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⑤
2.基础过关全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派遣(qiǎn) 晋察冀(jì) 拈轻怕重(zhān)
B. 鄙薄(bó) 佩服(pèi) 以身殉职(xùn)
C. 狭隘(ài) 挑轻的(tiāo) 满腔热忱(chéng)
D. 纯粹(suì) 冷清(lěng) 麻木不仁(rén)
3.下列句中的加点部分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满腔热忱地工作着。
B. 作为一名新能源行业的技术人员,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钻研技术,优化设备,在电池测试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C. 在打扫卫生时,我们应该听从劳动委员的安排,积极配合,不拈轻怕重。
D. 我们应该有大局意识,不要在不值得一提的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而写的一篇文章。“纪念”点明了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白求恩”交代了本文的纪念对象。
B. 毛泽东,字润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
C.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D. 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的感彩的词语,如“伟大”“高尚”“纯粹”“大公无私”“见利忘义”等,称为褒义词;“愚蠢”“狭隘”等,称为贬义词。
5.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 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 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 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E. 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二、填空题:
6.文学常识。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其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等。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例如《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
7.选词填空。
(1)这对于一班 (见利忘义 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 (鄙视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 (高明 高超)的。
(3)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 (热忱 热心 热情) 。
(4)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弘扬 (精打细算 精益求精 精巧绝伦)、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精神。
8.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率领 悼念 概述 佣护 改为
鄙薄 热枕 延安 系统 改为
佩服 纯粹 扼要 垦切 改为
道谦 教训 极端 实践 改为
9.名著阅读题。
如来派遣 去长安寻找取经之人,在去长安的途中,分别在高老庄、 和 (地名),收得 、 和 ,又告诉孙大圣取经人可以救他,但他要保护取经人同去西天。
10.文中成语较多而且感彩鲜明。请找出文中的成语,按照感彩分类摘抄下来,并任选其中3个成语,加以合理运用,写成一段话,50字左右。
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素养探究全练在军事博物馆,讲解员为明明一行人展示了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王家峪时使用过的一盏油灯。假如你是明明,你会向讲解员提一个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12.下面是某学校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办黑板报】某班学习了《纪念白求恩》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①为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置几个栏目,并简单介绍一下每个栏目的名称及设置的目的。(至少两个栏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益活动】某日,学校组织团员志愿者到敬老院慰问,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打扫卫生,为他们表演节目。小华参加活动后写下了自己的感言:“这次‘微’公益活动既给老人带去了温暖,又弘扬了志愿者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具体化。”王老师觉得小华的感言前后分句有递进关系,关联词用得不妥,于是针对修改方法向他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13.阅读《何为中国精神》,完成(1)—(4)题。
①《感动中国》自2002年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20年来,上至航天英雄、科学院士,下至普通百姓,“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拼搏中奋进,以凡人之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把“感动”播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书写着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②“他们”的背后是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的为民坚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扎根高原的吴天一院士风雨兼程五十载救治上万藏族群众;“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隐姓埋名三十年不改初心本色,一生为国深潜;抗美援朝老兵朱彦夫终其一生与冰雪斗争、同时间赛跑、向贫穷宣战……坚守的力量润物无声声自远,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用一生的时间诠释着朴实为民的深厚感情。我们感动于这些逆境中坚守的身影,怀揣拳拳赤子心,知重负重,以生命赴使命,用初心诠释中国精神。
③“他们”的背后是不因前路坎坷而淡忘的艰苦奋斗。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身残志坚,自立自强,幸用奋斗创造福生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在霓虹灯的丛林中,陈贝儿用脚步丈量大地,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向世界传递两岸同胞的灿烂笑容;在奥运赛场上,飞人苏炳添以高度仰慕高度,以速度赞美速度,以力量致敬力量,用汗水赛出了“中国风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拼搏向上、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让我们明白,每一份感动的背后,是拼搏奋进迎难而上的担当。
④“他们”的背后是不因风云变幻而懈怠的无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是什么?奉献是顾诵芬院士心中“蓝天寄深情,为国铸‘战鹰 ”的坚定执着,是航天英雄头顶“仰望星辰大海,逐梦浩瀚太空”的奋力奔跑,是“中国巨人”杨振宁口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家国情怀……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价值的坐标,感受到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身上有着一种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特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和燃烧着自己,温暖和激励着千万人始终充满做事创业激情,为梦想而勇往直前。
⑤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因此,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些心存善念的凡人英雄,激励平凡之人勇敢前行,推动中华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1) 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②段画横线处属于哪种论据类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③段画横线处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②③④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③句承接横线前的“英雄辈出”,领起下文,应为首句。①④两句分别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阐述英雄的价值,应为第二、三句。②句在①④两句之后,阐述英雄对于民族的作用,应为第四句;⑤句中的“国家和民族”照应④②句,进一步阐述英雄的价值,应为第五句。故选A。
2.【答案】B
【解析】A.拈niān。C.忱chén。D.粹cuì。
3.【答案】D
【解析】不足道:不值得一提。用在这里,与句中“不值得一提”意思重复。
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把握能力。
【解答】
D.“见利忘义”为贬义词。故选D。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主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注意结合文段内容,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提炼答案。
6.【答案】革命家 战略家 理论家 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识记答题即可。
7.【答案】(1)见异思迁 鄙薄 (2)高明 (3)热忱 (4)精益求精
【解析】略
8.【答案】佣—拥 枕—忱 垦—恳 谦—歉
【解析】略
9.【答案】观音菩萨 流沙河 鹰愁涧 猪悟能(或:猪刚鬣) 沙悟净 白龙马
【解析】猪悟能不可写猪八戒,沙悟净不可写沙和尚或沙僧, 那时他还没有这个名字。
10.【答案】褒义词:毫不利己、满腔热忱、精益求精
贬义词: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自私自利
【语段示例】钟南山院士对防疫抗疫工作满腔热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在医学科研方面更是精益求精,深受我们的爱戴。
【解析】略。
11.【答案】(示例1)这盏油灯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示例2)这盏油灯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解析】从这盏油灯的来历、故事、保存等方面提问即可。
12.【答案】(1)①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②示例:栏目一 生平与风采: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
栏目二 代代永相传:介绍我们今天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的精神。
(2)示例:小华,‘给老人带去了温暖’是志愿者精神的具体表现,‘弘扬了志愿者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具体化’更进一层,是‘给老人带去了温暖’的提升。‘既……又……’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我觉得用在这里不妥,应该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你认为呢?
【解析】(1)①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活动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学习重积累,多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积极参与各项课余活动,并不断总结活动的经验,拟写活动主题。本次活动是“领会白求恩精神”,所以可以拟主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②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栏目名称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栏目的主题,其次根据栏目的主题设计栏目名称。设计栏目名称要注意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语言精美,切合活动主题。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读懂材料内容,还要掌握口语交际时注意的事项,如:具体语境,说话的对象,语言的得体婉转,表达的合理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组织语言答题即可。本题要针对修改方法向学生解释,又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13.【答案】【小题1】
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小题2】
道理论据。
【小题3】
举例论证。举苏炳添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他们 的背后是不因前路坎坷而淡忘的艰苦奋斗”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小题4】
不可以。因为②③④段与出现在第⑤段的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解析】1.
可先从选文的题目切入分析,“何为中国精神”提出了本文的论题。然后分析论证思路:第①段以《感动中国》中的人物引出中国人的精神;第②—④段具体论证了中国精神的内涵;第⑤段进行归纳总结,即“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属于道理论据。
3.
此画线句说的是苏炳添在奥运赛场上的具体事例,属于举例论证。举例论证能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即可。
4.
第②③④段具体论证了“中国精神”的内涵。第②段论述的是“‘他们 的背后是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的为民坚守”,第③段论述的是“‘他们 的背后是不因前路坎坷而淡忘的艰苦奋斗”,第④段论述的是“‘他们 的背后是不因风云变幻而懈怠的无私奉献”,这是与出现在第⑤段的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为民坚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这三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