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2 07: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回忆我的母亲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位老师对待学生宽厚仁慈,不苛刻不迁怒,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B. 她以任劳任怨的态度、不求回报的精神,致力于为群众提供科学、健康、有效的健身指导。
C. 为了身材苗条,她节衣缩食,结果没几天走起路来就感到乏力了。
D. 从农事节气中,中国先民悟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从不辍劳作中,中国先民铸就自强不息的奋斗观……
2.基础过关全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佃农(diàn) 仪陇(yí) 溺死(nì) 私塾(shú)
B. 勉强(qiáng) 调料(tiáo) 和蔼(ǎi) 旱灾(zāi)
C. 和睦(mù) 衙门(yá) 横蛮(mán) 瞒着(mán)
D. 不辍(chuò) 妯娌(zhóu) 周济(jì) 豌豆(wān)
二、综合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德出身佃农,家境贫寒,然而,朱德的母亲非常勤劳且善良。她一天到晚忙碌着,却从不抱怨,可谓(任劳任怨/自怨自艾);自己过得艰难也不忘(救济/周济)更贫苦的人,在人格上远高于那些(富甲一方/为富不仁)的地主——这些人虽然有钱却剥削百姓,给很多老百姓制造了困难。朱德赞美宽厚仁cí、一生不chuò劳动的母亲,让我们体会到他对母亲的深情。
(A)通过学习文章,使我们能更深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统一意见、分析讨论,最后提出问题,(C)对“情”字有了更深入。(D)本学期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激发。我们会更真心地对待他人,更真挚地阅读写作,更深情地拥抱生活!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佃 ②碌 ③cí ④chuò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任劳任怨 救济 富甲一方 B. 任劳任怨 周济 为富不仁
C. 自怨自艾 周济 富甲一方 D. 自怨自艾 救济 为富不仁
(3) 语段中画线处都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去掉“使”。
B. “统一意见”和“提出问题”调换位置。
C. “深入”后加“的理解”。
D. 将“激发”改为“激励”。
4.素养探究全练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感情。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恩、回报母亲,在今年母亲节前夕,我校七年级准备开展“献给母亲的歌”专题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 [营造氛围]下面是本次活动主题词的前半句,请你补出后半句。品味无私母爱,________________。
(2) [设计活动]为了让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为了让同学们能多角度地感受母爱的伟大,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仿写母爱]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情景,仿写句子。
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5.能力提升全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颁布后,班主任老师动员学生们周末主动参与家庭中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外出购物、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有些同学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日常家庭劳动是父母的事情,中学生的职责就是好好学习,日常生活劳动对人的成长也没有什么作用。假如你是班长,会怎样劝说这些同学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活动中,你将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编辑成册,请你为这本小册子起一个恰当的名字。(《献给母亲的歌》《母亲的赞歌》除外)
(2) 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组成一组“母爱的赞歌”。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情感。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编辑一条真挚美好的祝福语,祝母亲节日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年到1959年,是我8岁到17岁的十年。平时就母亲和我两个人在家。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曾对我发出过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食,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这是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母亲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办!”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由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竟然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订报刊的费用,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想法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了。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的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跟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删改)
(1) 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 “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我”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我”“推”到学校住读。 ①
第二次:举家外迁,不给“我”在北京留下一间房。 ②
第三次:③ 。 悲凉
(4) 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她竟然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从加点词的角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从描写的角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以“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刷阅读拓展
现代文阅读
我的母亲
邹韬奋
①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②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蒙眬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生平所见过的女子,我的母亲是最美的一个,就是当时伏在母亲背上的我,也能觉到在那个大客厅里许多妇女里面,没有一个及得到母亲的可爱。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作母爱。
③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④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⑤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有删改)
(1) 母亲的“可爱”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同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样,也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第④段中的画线句是小语勾画出来的记叙之后的议论性语句,请你说说这些议论性语句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文章第③段,说说下面句子中小文标注的加点词语的运用好在哪里。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文章第⑤段,说说选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2.【答案】B
【解析】强qiǎng。
3.【答案】【小题1】
diàn



【小题2】
B
【小题3】
D
【解析】1. 略
2.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任劳任怨”指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结合前文“母亲”一直忙碌但从不抱怨可知,选“任劳任怨”恰当。第二空,“救济”指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周济”指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救济”多用于国家或社会团体有组织的救援,文段中指“母亲”帮助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是个人行为,选“周济”恰当。第三空,“富甲一方”指富有程度在地方上居第一位;“为富不仁”指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这里形容虽然有钱却剥削百姓的地主,选“为富不仁”恰当。
3.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D项有误,原句搭配不当,可将“激发”改为“提高”。
4.【答案】【小题1】
(示例)感恩无限亲情
【小题2】
(示例)活动一:母爱歌曲我来唱
活动二:母爱诗文我来诵
【小题3】
(示例)母爱是昏暗灯光下细密的针脚 那份关爱伴随我们成长
【解析】1.
紧扣活动主题,前后两半句字数要相等,结构要一致。
2.
紧扣活动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要有可操作性,语言要简洁。
3.
一方面,要仿照所给出的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一方面,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情景,如“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拟写表达母爱的句子。
5.【答案】 ①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为父母分担家务,促进家庭和谐。②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③日常生活劳动既能帮助我们养成勤劳自立的好习惯,又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解析】可以从家庭中的一员、一名中学生的身份进行劝说,表明承担力所能及的日常劳动对促进家庭和谐、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养成勤劳自立的好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的作用。同时,注意劝说的语言要得体。
6.【答案】【小题1】
【示例】《母爱伴我们前行》
【小题2】
【示例】它像夏日的凉风 吹走我们心头的烦恼
【小题3】
【示例】妈妈,您是月亮我就是星星,您是大树我就是小鸟,您是大海我就是小鱼,您是天空我就是白云……无论您是什么,我都会一直在您身边。今天是母亲节,我要祝您:青春常在,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7.【答案】【小题1】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内容上: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小题2】
不幸:“我”自认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万幸:北京师专就在北京市内,“我”觉得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饭和睡觉。
【小题3】
①意外
②痛苦
③母亲把给“我”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小题4】
①“丝毫没有犹豫过”指态度坚决、行事果断,突出表现了母亲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坚持。
②这句话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目光呆滞的表情,表现了“我”内心的孤独、失落、委屈与痛苦。
【小题5】
①概括文章的主题,“放飞”就是“放手”之意,即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②“放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母亲的想法:一旦孩子长大,就应尽早地、坚决地、完全地“放手”。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1.
根据文章首段的特点,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分析即可。
2.
在理解“不幸”“万幸”意思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理解。“不幸”指运气差,依据第④段中“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可知,“我”对考上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感到不满意。“万幸”指非常幸运,依据第④段中“这所学校就在市内……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可知,学校离家近,可以继续享受母亲在物质上对自己的“溺爱”。据此作答即可。
3.
第①空,根据第④段中“我满以为……但是她竟然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可知,母亲的做法让“我”深感意外。第②空,根据第⑤段中“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也无人可诉”可知,全家搬走,让“我”无家可归,“我”觉得非常痛苦。第③空,根据第⑥段中“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仿佛是‘义务劳动 呢”可概括为: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4.
①结合“……但是她竟然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可知,这几个加点词突出表现了母亲坚决要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
②“爬”“趟”“望”是动作描写,“呆呆”是神态描写,“痛苦”是心理描写,结合第⑤段中“父母迁离北京后……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可知,此处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达了“我”被父母遗留在北京的孤独、失落、委屈与痛苦。
5.
紧扣“放飞”,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结合文章的内容、主旨,抓住关键句,如“母亲呢,想法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了”“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
8.【答案】【小题1】
母亲的“可爱”是通过母亲背“我”看孩子们玩灯、母亲讲小说、母亲因为“我”挨打而边流泪边说打得好三件事体现出来的。
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慈爱、情感丰富、心疼孩子但有原则的特点。
【小题2】
这些句子很好地揭示了母亲既心疼自己的孩子,但又希望孩子上进的矛盾心理,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这些议论性语句有助于阐发文章主题,抒发作者的情感,从而打动读者。
【小题3】
“忽而”是“忽然”的意思。两个“忽而”连用,生动地写出了妹仔听母亲讲小说时的情感变化,从侧面烘托出母亲讲小说时感染力强,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善于表达,情感丰富,了解孩子心理的人。
【小题4】
赞美了母亲的可爱、能干;为母亲埋没在封建家族感到惋惜;抒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解析】1.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体现母亲“可爱”的事例可以根据第②~④段进行梳理概括。第②段写母亲背“我”看孩子们玩灯,表现了母亲的慈爱;第③段写母亲讲小说,表现了母亲情感丰富的特点;第④段写母亲因为“我”挨打而边流泪边说打得好,体现了母亲心疼孩子但有原则的特点。
2.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画线句是对前文讲述母亲因为“我”挨打而边流泪边说打得好这一情节的总结概括,分析了母亲流泪是因为心疼孩子;说“打得好”是要教育孩子,想让孩子进步。“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阐发了文章主题,从而打动读者。
3.
本题考查分析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句子连用两个“忽而”,写出了妹仔听母亲讲小说时情感变化的迅速,侧面表现出母亲讲小说时感染力强,也体现了母亲情感丰富,善于表达,了解孩子心理的特点。
4.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第⑤段中的“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可爱、能干的赞美之情;“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埋没在封建家族的惋惜;从全文看,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