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亚非的三个大河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就是其中之一。从课标上看,本课的课标要求为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两河流域文明及其传播;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课共包括三个子目,分别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三个子目内容清晰,结构层层深入,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环境孕育文明发展基础,经历政权更迭在古巴比伦王国时完成统一,《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但本课内容范围广,且部分知识点较为琐碎,因此本课需重新进行整合。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某中学的初三年级学生。从知识角度看,经过两年历史知识和第一课古代埃及的学习,他们已具备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初步了解到了不同文明的成就,但是其认知仍处于掌握基础史实的水平,且世界历史部分刚开始系统学习,他们在建立世界历史的时空体系上尚未充足,对于分析地域对文明发展的影响也缺乏深入的理解;从能力角度看,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简单分析和判断史料的能力,同时该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视频、图片等会更感兴趣,对世界史部分的新知识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这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两河流域的地图和图例,学生能够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基于历史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补充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构建时空观念,且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合理、辩证地评价《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条文,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历史解释、唯物史观)通过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学习,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概况及《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教学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其评价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看看自己手中的教科书,想必大家对自己的教科书都并不陌生,那同学们知道两千多年前的教科书是什么样子的吗?师:这张图上所展现出来的就是2000多年前的语文教科书。观察教科书上的文字,它有怎样的特点呢?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国的联合考古队在西亚的遗址中挖掘出了大量的古文物,其中就有像这份教科书一样的泥板。通过对泥板上文字的破译,其背后的古老文明也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而这一文字也因其形状被考古学家们命名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如何产生的,它背后承载的文明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呢?带着疑问,让我们跟随楔形文字的脚步,走进第二课的学习,一起来破译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密码吧! 生:撰写在泥板之上,狭长,一头粗一头细。 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利用古今教科书的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创置情境,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观察文物图片,思考问题,进而导入新课。
一、文字的摇篮——新月沃地的文明 师:第一站,让我们先来到楔形文字的发源地,看看孕育出楔形文字的这片土地有何独特之处。和我们的汉字以及古埃及文字一样,楔形文字也是由图画符号发展而来的,人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杆或木棒作笔,在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些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观察楔形文字书写的工具和载体,它有何特点?材料一:苏美尔人用木笔或芦苇笔在软泥板上刻画出一个个图画符号,每一片书写完的泥板要被晒干或烧制,于是这些有文字的泥板变得坚固,不能涂改,也不会腐烂,成为人类文字史中最有特色的、除非砸碎否则不会朽坏的“泥板文书”。——吴宇虹等:《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60页.师:两河流域的这片土地为楔形文字的发明提供了什么条件?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寻找答案。材料二:材料三:苏美尔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下游冲积平原,不产纸草,盛产芦苇和粘土。两河流域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使得泥版烘干后能够长期保存,后世称之为泥版文书。——吴宇虹等:《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61页.材料四:苏美人为着生活上的需要,如买卖的记载、政令的发布等,很早就创出一种图画文字……图画文字后因适应书写工具及材料之特质,渐渐变成所谓楔形文字。——周谷城:《世界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7页.师:与古埃及一样,这片土地也有河流穿过,一条叫幼发拉底河,另一条叫底格里斯河,所以这片土地被称为两河流域,又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地势开阔,缺乏天然屏障的保护,肥美的土地吸引着多个民族来此地定居,其中苏美尔人是两河文明的先驱和创造者,他们借用这块土地上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发明出了楔形文字。除楔形文字外,阅读教材的“相关史事”栏目,苏美尔文明还有哪些成就?这些成就都与楔形文字有什么关联?教师总结:通过刻有楔形文学的出土文物,考古学家们发现,早在几千年前苏美尔人就观测并记录了太阳系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还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为了便于日常的使用,他们还在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发明出了60进位制。因此,楔形文字的发明是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师: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师:汉谟拉比完成了统一,结束了两河流域邦国林立的状态,而国家的统一又便利了文字的发展。阅读课本及“人物扫描”栏目,思考汉谟拉比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过渡: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走向统一和强大,成为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而在这高峰时期,用楔形文字镌刻在黑色玄武岩上的《汉谟拉比法典》,承载着两河流域文明中的法律精华。 生:不易腐烂,都取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产物。学生结合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预设得出结论:两河流域充沛的河水,提供了农业生产需要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集体劳动兴修水利设施,在居民们的互动往来之间,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和文明产生了。生:阴历、60进位制;它们都以楔形文字为载体进行记录。学生阅读课本,填写学案中的时间轴。 通过地图和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认识两河流域的位置及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树立历史的空间观念。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提取相应信息回答问题,对孕育出楔形文字的两河流域土地形成初步总体认识,进一步涵养历史解释素养,并为后续文明发展历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利用课文辅助栏目中的“相关史事”栏目辅助教学,展示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之初的成果。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梳理文明成就,认识两河流域文明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这一重要地位,突破本课的重点内容。以时间轴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搭建时空框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整合汉谟拉比巩固统一的措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文字的辉煌——汉谟拉比的法典 展示图片苏美尔楔形文字的泥版——文若愚:《世界文化1000问》师:这块插在泥封中的泥版文书记录的是一桩诉讼案:一名叫阿般的人和他的妹妹白塔提分割财产,由公元前18世纪的国王尼克美帕判决。而解决案件所运用到的《汉谟拉比法典》,则也是以楔形文字的形式镌刻在了大约两米多高的黑色石柱上。观察石柱顶端的浮雕,猜一猜,谁才是汉谟拉比?师:站着的这位是汉谟拉比。那国王站着谁能坐着?是太阳神,即正义之神沙马什。他从神的手中接过了什么东西?象征着权力的权杖。材料一:安努(即天神)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汉谟拉比法典》序言师:请同学们结合法典序言当中楔形文字的译文思考,这座浮雕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这和我们古代中国的哪一观念非常相似?师:这部几千多年前的法典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内容,又有着怎样的特点?让我们穿越回千年以前,来体验一下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法官,运用手中学案中的法律条文来对案件进行判决吧!案件一一场街头斗殴中,身为自由民的穆塔打伤了同样是自由民的罗萨的眼睛,并导致罗萨失明;而罗萨为了报复,让莱诺殴打了穆塔的奴隶的眼睛。现在三人同时告上了法庭,请问该作何判决?案件二一对身份为自由民的父子在争执时,年轻气盛的儿子打了父亲。父亲火冒三丈,在债主找上门时将自己的儿子出卖给其作为了债奴,儿子不从。现在父亲和儿子都闹到了法庭上,请问该作何判决?案件三码头上热闹非凡,好多货船正在装货、卸货,一位商人却在唉声叹气。先前他与另一位商人合伙做生意,但他雇佣的船工不但弄沉了他租赁的货船,还令他损失了一整船上好的大麦。可船工却不愿赔偿,合伙人也不断催他还钱。现在三人同时告上了法庭,请问该作何判决?教师总结:通过三则案件的判决,我们从中窥得了古巴比伦王国家庭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等社会特征,也感受到了《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实质。作为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我们该如何评价《汉谟拉比法典》?过渡:成文法的出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汉谟拉比统治时期也是两河流域文明最鼎盛的时期,两河流域文明与楔形文字发展走向顶峰。但最这个字同时也意味着王国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两河流域文明还会有怎样的发展,楔形文字又会何去何从? 生:左/右边的人生:宣称王权是“神授”的,以体现统治的合法性;君权神授。学生阅读案件,以小组为单位划分为不同审判组,从学案中的法典条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裁决不同的案件。 通过泥板文书和对浮雕图像的解读创设历史情境,并设置问题链,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神权与王权的关系,认识《汉谟拉比法典》为汉谟拉比实行君主制找到了依据。学生通过分析史料代入历史情境,联系所学中国史知识感悟君权神授的意义。依托法典本身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以模拟法庭的形式调动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解法典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学案中的法典条文裁决相应案件,提升课堂参与度,加深对法典的实质性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突破本课的重点内容。结合对案件的分析,引导学生辩证地评价法典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法典内涵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课难点。
三、文字的记忆——不朽泥板的历史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知识拓展”栏目,继续补充时间轴。师:两河流域的统一局面并未长久维持,汉谟拉比死后,古巴比伦王国先被新来的赫梯人征服,此后加喜特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相继兴衰,直至波斯人公元前538年的征服。其中,迦勒底人所建的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期间达到全盛,尼布甲尼撒二世所修建的“空中花园”成为古代历史上的奇观,这也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文明瑰宝。教师追问:纵观两河流域古代历史,不同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此消彼长、频繁更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文明由盛转衰的同时,楔形文字又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材料一:及至公元7-8世纪的帝国时期,亚述人已经采用字母和楔形两种文字登记战利品。——Fales, F.M.& Postate, J. N.,Imperial Administrative Records.材料二:公元299年,罗马皇帝塞维鲁从帕提亚人手中夺取美索不达米亚时……楔形文字早已被阿拉米语文字、希腊文字和波斯文字等取而代之,不再有人会认、会说、会写了。 ——孙宝国:《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楔形文字兴衰考略》师:登记战利品方式的变化体现了什么?楔形文字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师:正是基于两河流域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与繁荣的文化,形成了楔形文字在东地中海地区的传播。但随着文明的衰亡,楔形文字也在逐渐衰落,最终被字母文字取而代之。虽然现在我们无法亲眼窥得几千年前的两河流域,但通过这块不朽的“泥板”,我们得以领略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的风采,这对于人类文明史上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没有文字就没有载体,楔形文字的泥板镌刻着不朽的历史。 学生阅读课本,填写学案中的时间轴。生:楔形文字的地位有所下降,后被其他文字取而代之 结合时间轴帮助学生直观地感悟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兴衰,并结合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文字的发展与文明兴衰的关系,感悟楔形文字对两河流域文明发展与继承的重要性,若泥板文字失传,我们或将无法窥见两河流域文明的风采,从而培养学生保护文物与文明的意识。结合主线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认识两河流域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感悟楔形文字对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本课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师:跟随着楔形文字的脚步,我们从地理、成就、演变三个角度破译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密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两河流域文明的母亲苏美尔的语言和文字虽然最终灭亡了,但她孕育出的灿烂辉煌的两河流域文明却因不朽的楔形文字泥板而永存于世。
教学反思
文字材料较多,史料类型较为单一;预设和生成之间不一定能达成;课堂容量大,如何更好地整合教材,还需不断探索和思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