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2 08: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各位老师同学们好,我是***,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课标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就单元而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是整个高中教学的第1课内容,所以是初中历史到高中历史的过渡,所以知识要从易到难,与初中知识或学生己经了解的知识相联系,而且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本课的知识、理论、方法是学好以后内容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开篇点题的作用。
就本课而言:从内容上看,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的是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早期国家的特征;从方法上看,要求学生知道二重证据法的使用;从程度上看,本课内容基本以浅层次的了解和知道为主,只有中华文明起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
三、说学情
要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还要对学情有一定的把握。从学习的内容看,本课内容年代久远,内容庞杂,复杂概念多,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但同时本课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课,学生基本是带着初中以知识为主的思维来上本课,所以本课要在落实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四、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利用史料和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文明的内涵和文明的标志,着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
2.借助历史地图和教材图文,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时间、空间和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3.通过对文物、遗址复原图及相关史料的解读,让学生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华文明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着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4.利用时间轴、文物、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等,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丰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着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是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说教法
我将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问题引导法 材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任务驱动法等。
七、说学法
学法主要是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八、说教学过程
这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分三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中。为此我采用以问题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我会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我们不免会想起中国古代一系列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许多神话传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我们古人智慧的结晶。但是,我们学习历史呢,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意识。那么,华夏大地的远古时期是什么样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又是如何呢?相信同学们一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顺势引入本课。
【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课程,可以提高学生中华文明起源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为新课的讲授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华夏大地的远古时期是什么样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又是如何呢?”的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顺利引入本课第一环节: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址——中华文明的起源。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址——中华文明的起源(13分钟)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这一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的,且内容相对简单,因此我会并简单地提问学生: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如何?学生通过阅览材料和教材,回顾旧知可以知道:生活方式—群居生活;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劳动形式—渔猎采集;认知发展—学会用火等内容。随后,我会安排学生小组合作方式,在课本上寻找新石器时代各个代表性文化时期所在的时间与地区,及其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征。提示小组长们做表格来汇总组员找到的内容。学生完成后挑选几个小组作品展示,并表扬,结合进行板书,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通过展示教材上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和《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示意图,并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早期人类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阅读地图及教材,回答问题:①旧石器时代文明遗址具有沿河分布的特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范围广,形成了若干文化区系;②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创造了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模式。接着我顺势讲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理解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接着我会在PPT上展示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图片,并分别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PT材料,明晰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各自社会特征之后,回答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母系氏族社会转变成父系氏族社会?学生们回答:因为原始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因为男性和女性的分工不同,女性适合采集、男性适合种植畜牧。母系氏族社会转变成父系氏族社会,是主要劳动力的转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重要原因等等。在我总结和讲解之后顺势引入从部落到国家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探究和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提取教材信息的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教材提取信息和读图分析的能力。
二、从部落到国家——早期国家的形成(14分钟)
根据课标要求,这一部分我不仅讲解部落的产生和部落联盟发展相关知识,并且让他们了解以科学的态度辩证取舍古史传说的材料,对于揭示历史真相也是十分有益的。明白研究中国远古历史,古史传说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国家的产生这一部分,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部落向国家演变的过程,我会在多媒体展示有关这部分内容的两则材料,让学生分析问题:为何新石器时代晚期“国家的初始形态出现”?学生最终得以明确:因为出现私有制、阶级、政治管理机关等;传说中禅让制,实际上是国家初始形态的政治。并且让学生理解考古史料的重要重要,及其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极为重要的价值
顺势引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国家——夏朝,并提出关于夏朝是否存在,有的学者持怀疑态度。引导同学们阅读教材和PPT考古史料寻找“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早期国家”的证据,让学生明确夏朝为国家而非部落。接着向同学们讲解夏文化研究有着重要困境:古史文献的描述与考古实物之间,始终无法完全对应,缺少一项直接、可见的实物证据作为连接。
【设计意图】史料分析法:增加学生对史料的摄取,提高其阅读能力,培养学理解和分析史料的能力。问题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的能力。最后向同学们讲解夏文化研究有着重要困境,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证实夏朝存在的民族家国情怀。
三、商和西周——早期国家的发展(14分钟)
进入第三子目教学,首先我会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出商朝的建立、实证、国家机构和势力范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突出讲解商朝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和占卜材料展示的“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紧接着就是以一句过渡语:“商朝晚期,矛盾尖锐,王纣昏庸,臣民共愤,周族武王,率众伐纣,激战牧野,纣败失都,自焚而死,商亡周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进入西周的学习。
西周这一部分重点讲解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我会通过西周分封示意图和相关史料、课本内容,让学生总结西周分封内容。之后让学生通过分封制的金字塔的等级结构图和分布图,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产生怎样影响?学生回答: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传播周文化。消极: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接着让学生们以概念、目的、特点和作用的结构,结合教材,总结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之后的西周灭亡知识,学生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简要了解即可,接下来学习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知识。
这一部分开始,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和教材,总结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特点。学生回答后,再进行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合作探究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真正彰显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自主阅读教材 出示表格 出示材料 突出讲解 补充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
为了检验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会采取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在总结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概念和价值观念。
【作业】
我会设置开放性的作业,请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结合夏商周时早期国家的表现,概括早期国家的特点,下节课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历史。
九、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秉承着清晰简洁、重难点突出的原则,以思维导图为特点,设计如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同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