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课标分析:学习层次属于较高的“认识”层面。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本课共3目,分别是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选官制度共三段。官吏是统治的基础,因此,教科书先讲如何选官,再讲国家政权的官僚机构是如何组织的,最后讲述国家经济方面的管理手段,即赋税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任何政治经济制度都具有民族性、延续性、实用性和时空性。
本课中的选官和中枢政务机构相关内容在初中教材有较详细介绍,赋税制度则基本没有涉及,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三项制度是并列关系,因此需理清其内在联系,巧用情境、材料等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了解中国古代官制的变迁,认识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和作用。
3.了解唐代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认识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难点:理认识唐赋税制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一套2015年发行的有关《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的印花税票。其中,如管仲,商鞅,王安石等人,他们都对我国的赋税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关于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隋唐时期,就不得不提到身列其中的唐宰相杨炎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杨炎的生平历史,透视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新课:
一、杨炎的为官之道——从平民到宰相
师:展示杨炎早期经历的材料,提问:从中我们能看出杨炎及其父亲是通过什么途径为官的呢?
生:杨播是科举登进士,后官至谏议大夫,杨炎是被征辟为官。
师:征辟制度源于汉朝,是统治者自上而下选举人才的一种方式,地位仅次于自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察举制。那杨炎为什么会被征辟为官呢?一方面自身有才,另一方面得益于父亲的官职,因其家世背景封官的制度也被称作恩荫制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朝有科举,但并不只有科举,仍然存在着多种的选拔方式。
师:为什么到隋唐时期要创立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呢?
唐贞观政要中提到,为政之要,为在得人。科举的最终目的是为封建统治者选拔更多的人才。同样都是出身寒门,唐代的孟郊可以在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西晋的左思才华出众,却屡不得志。什么造就了左思之悲和孟郊之喜?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度,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到后期成为士族专政的工具,阶级固化使许多像左思一样的人怀才不遇。
师:那科举制度又是如何破局的呢?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了解科举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师:科举制是如何打破重视家世的弊端的?(自主报考)如何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不受世家大族的影响呢?由中央政府主持。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进士及第被称作登龙门,其中第一名被称作状元。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便是武状元出身。
师:下面给同学们两到三分钟时间,阅读表格,并结合课本41页的学思之窗,思考:汉到隋唐的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生:从选官标准看,逐渐从血缘家世到以才学为主。从选拔方式看,从世袭到以考试为主。从选官范围上看,科举制度进一步地扩大了选官范围。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着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师:科举制度这一创新具有怎样的意义呢?把学习考试做官三位一体联系起来,使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层的跨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社会风气会朝着爱读书,文明发展,同时,中国的科举制度也深刻影响着后来英国首创的文官制度,为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提供了借鉴。
师:杨炎本人正是凭借着开放的多样的选官制度一步步上升,成为宰相。展示杨炎的为官经历,提问:杨炎的经历反映了隋唐时期实行的中央官制的是什么?
生:三省六部制度。
师:那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产生的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知识,根据图片回答,以下政府架构属于哪个时期的什么制度?
生:秦始皇创立三公九卿制,太尉掌军事为虚职。西汉汉承秦制,丞相位尊但权小,决策权被皇帝、亲信近臣组成的中朝掌握。东汉创立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魏晋时期出现三省,而隋唐在继承魏晋三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三省六部制。
师:从秦朝时期,丞相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到隋唐时期,设三个宰相机构,我们能看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趋势如何?
生:不断在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材料,在皇城位置图上画出唐前期三省六部的工作流程。
生:中书省根据皇帝的命令起草敕文,在交由皇帝签署之后,下发门下省审核。门下省若不同意的话,可以签署理由或直接涂改,驳回中书省。若门下审核通过,则交由皇城中心的尚书省,由六部执行。
师:从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出,门下中书是参与中枢决策的部门,而尚书省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书门下参与决策的起草和审核,来来回回效率怎么样?所以到后来干脆成立政事堂,由中书门下的长官聚在一起议事。这里就体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师:综上所述,三省六部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从两位宰相的不同命运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皇帝的命令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三省体制的制约,集思广益可以可以减少行政失误;但最终目的是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师:而杨炎作为唐中后期三省的宰相,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得益于其在唐德宗统治期间,对赋税制度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唐德宗在779年即位之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逐渐实行不下去了,政府财政枯竭。据此,杨炎提出改行两税法的建议。
那同学们可能要问了,什么是租庸调制?(展示图片讲解)中国古代人有赋、役两种义务。在赋税上,租是指农名向政府缴纳定额田租。那前提得是有田,唐前期沿用了魏晋的均田制度,政府向成年男子发放大量无主的土地,一种是可以世袭的永业田,另一种是在身死之后要归还政府的口分田。所以这时的赋税制度是和土地制度相匹配的。而在男耕女织为主要结构的小农经济里,男人种田,女人织布,因此还需要向政府缴纳一定的布、帛,称作调。除此之外,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规定,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劳役,称作庸。从租庸调制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征税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以人丁为主。
师:租庸调制实行了几百年,为何到唐中后期又要大规模调整赋税制度呢?
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加上人口是不断增长的,而土地是有限的,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均田制的破坏使得租庸调的基础瓦解。而安史之乱后为了筹集军费,政府随意征收,百姓赋税繁重。加之有的富人、僧人、官员逃税,穷人的负担更加沉重。导致税收减少,财政困难。
师:面对这些问题,两税法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下面给同学们两到三分钟时间,依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我们请同学们一起来分析材料。
生:首先,征收对象有何要求?不分主客农商,以现居住的地方登记户口。收税的标准是怎样的?收的税额以贫富为差,根据财政预算分摊在纳税人身上。征收的内容和方式是怎样的?政府规定,按人丁和资产缴户税(钱);按田亩缴地税(物)。这样它的征税标准就从以人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资产为主。征收时间?为夏秋两季,因此被称作两税法。
师:我们和租庸调制对比来看两税法的意义。
生:从征收对象来看。扩大了税收来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征收标准来看,从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以贫富为差,因此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从征税项目来看,原来要缴纳租、庸调以及一些杂税杂役,而现在归纳为户税和地税两种,简化了税收名目。同时,政府规定以资产为主缴纳的户税要交货币税,为什么?这说明当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比较多,反映出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从征收时间来看。从原来的无复常准到夏秋两季定时收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贪官的反复盘剥,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两税法的征税标准,征税方式和时间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师:(预设评价)同学们分析的十分到位,史料实证素养很高。杨炎做宰相的时间不久,但正因其提出了两税法,所以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而被列入2015年发行的关于中国古代税收思想家的印花税票当中。
【本课总结】以上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种承上启下的隋唐制度。官吏是统治的基础,隋唐首创了科举制度,保障了封建统治的人才来源,多元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被选上来的这些官僚在中央又是如何被组织的呢?唐朝在继承三省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保障了封建政权的组织。政府决策逐渐走向一体化,程序化,同时体现了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的趋势。这二者都属于政治制度,上层建筑的变革。而官僚的俸禄来源于政府的赋税收入。唐后期赋税制度因时而变,两税法为隋唐统治提供了经济保障。两税法反映出征税标准以财产为主,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这些制度不是规定在纸上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活的历史。正是变化与创新,赋予了大唐政治制度以活力,造就了隋唐盛世。而其中一些制度也延续千年,成为中国古代制度的典范。隋唐文明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代名词。
【课后作业】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又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启示呢?课后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写一篇自己的总结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