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2 08: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课题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章节/课时 第2章8节1课时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节课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围绕历史的三个教学维度和五个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教学内容 分析 《中外历史纲要》这一教材以通史的叙事框架,展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本课属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第二单元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通过四个子目讲述,第一个子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讲述西汉至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发展与交流,尤其是儒学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吸收佛道思想谋求发展的努力。教学中需要厘清西汉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发展融合的变化关系;第二个子目文学艺术和第三个子目科技,讲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学中需要列举归纳新成就的具体内容;第四个子目中外文化交流,讲述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放讨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形成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盛唐气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书法、绘画、石窟雕塑,唐代诗歌、中外交流已经有所了解,但关于这一阶段文化的特征表现以及为何具有这些特征,还需要在思维上作一个理性的分析。因此,本课教学侧重“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对于初中已学的内容关键在于梳理其发展脉络,点明文化成就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化成就的表现去认识其社会发展背景,探讨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启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教学目标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而具体到这一节课,我们将细化为以下几点: 1、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有关儒释道发展融合的相关材料,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儒学危机、佛教盛行的问题、儒学复兴相关内容;(史料实证 水平2) 2、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列举出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新成就及特点;(时空观念 水平1) 3、通过研读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学生能够认识到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产生成就高峰的原因;(历史解释 水平2) 4、通过研读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材料,学生能够了解“东亚文化圈”概念,认识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自身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水平2)
教学重点 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教学难点 多角度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的变化特征。
教学资源与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黑板、PPT、历史图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学习法、材料分析法、问题链、PBL教学法、PPT展示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效果评价 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西游记》第一集的选段 在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是《西游记》第一集的选段,讲述的是孙悟空拜师求道的故事,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须菩提祖师都讲了哪些道法。观看完毕了,同学们是不是对须菩提祖师所讲道法感到疑惑?须菩提祖师看起来是道士,但讲习内容却掺杂了佛教,这是为何呢?实际上,从佛教方面说,须菩提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但在《西游记》中则以道士形象出现。而从讲习内容来看,正如原著所说,祖师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文学作品对于时代特征是有一定的反映的,这恰恰反映了儒佛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那么,这样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部分“此消彼长——儒道佛的动态发展”。 观看视频,发现其中让自己疑惑的情节。 利用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对佛教传入中国、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此期间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分钟
教学环节2:此消彼长——儒道佛的动态发展 1、活动:阅读课本45页子目前两个段落的文本内容,尝试梳理并总结出儒道佛在汉至唐这一时期内的发展概况。 给学生半分钟整理时间,随后在PPT上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呈现。在概况下方总结出整体呈现的思想特点:思想活跃、多元共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最终由儒学受到挑战过渡到下一个问题讲解。 2、问题1:儒学正统地位为何会受到挑战? 从传统儒学种种特征出发,分析其难以适应魏晋时期的时代背景,同时以通俗对话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三教在回应现实诉求方面的区别。并辅以“学习考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佛道相对儒学的优势。由此得出儒学危机形成的原因。 在PPT上展示材料进行一一对比,佐证其各方面的不适应与危机的产生,最终总结出原因:①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民缺乏精神寄托,儒学理论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要;②儒学自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不足,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③佛教和道教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对儒学产生冲击。 3、儒学难以回应现实诉求,佛道二教此时让民众看到精神寄托的希望,由此问题2:为什么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得以盛行? 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得出答案:①佛教和道教本身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佛教与儒、道结合,渐趋中国化;②统治者扶持佛教、道教以巩固自身统治;③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相对独立的寺院经济; 针对第三个原因,说明其中蕴含的隐患,并由此过渡到反佛灭佛运动的讲解。 4、问题3:佛教盛行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时人是如何应对的呢? 展示材料,整理具体到各个方面的史料论述进行佐证,最后结果在PPT上进行呈现: 1、阅读材料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分析概括。 2、针对各个问题进行讨论梳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答案。 1、纵向梳理儒学发展的轨迹,补充教材中对于儒学危机分析的不足,通过材料分析魏晋时期儒学危机产生的原因。 2、史料教学,针对教材中对于佛教和道教在魏晋时期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不足,通过补充材料,帮助学生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的原因。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20分钟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②寺院经济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③出世态度不利于统治稳定。 而针对时人应对问题,从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进行讲解,官方为统治者的灭佛运动,代表运动为“三武灭佛”,在此过程中,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民间为反佛思想的出现,魏晋南北朝代表人物为范缜,讲解其面对王公朝贵的据理驳斥以及《神灭论》。而隋唐代表人物为韩愈,在佛道冲击的形势下,他率先发起儒学复兴运动,讲解主要从《原道》及《谏迎佛骨表》剖析韩愈的理论,分为“道统论”与“斥佛老”两个方面。在此提醒学生一点,儒学的正统地位虽然受到挑战,但并未丧失。在这一子目的最后讲解中,以《车迟国斗法》说明三教融合的发展趋势。
教学环节3:辉煌璀璨——文艺与科技硕果累累 1、文艺与科技两个子目在讲解过程中归为一个部分进行讲解。文学成就方面按时间顺序对典型案例进行展示,并附论述材料进行评价。 2、在艺术成就方面,依照课本内容分为书法、绘画、雕塑、舞蹈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不过多深入,多讲解随着时代变迁艺术特征的变化,展示图片材料,加深学生印象。 3、在科技成就方面,按表格形式进行梳理,不深入展开。以表格内容中的关键词进行总体科技特点概括。整体看下来,会发现汉至唐时期艺术及科技方面的成就十分辉煌,那么这样的局面是因何产生的呢?由此过渡到课本47页“思考点”的讲解。 3、问题4:这一时期的文艺、科技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 注意让学生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①政治: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提供了人才基础;②政治: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对科技给予相当的重视;③经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④社会:隋唐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提供了社会条件;⑤文化: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交融以及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础。 1、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此时期文学艺术、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2、阅读材料和教材,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2、帮助学生对繁杂知识点有较为清晰的把握。 3、图片材料的合理使用使课堂氛围不过于沉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0分钟
教学环节4:中外交流——佛教东传与对外开放 1、在这一子目,遵循课本逻辑,主要分为佛教东传、万国来华、对外交流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活动:分中日交流与中印交流两个版块,展示法显、玄奘、鉴真、空海四人画像,提问学生说出哪位人物在哪个朝代做了哪些事。 2、在万国来华方面,讲解唐长安城在当时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地位、功能等方面内容,辅以文字与图片材料加深学生理解。其中重点讲解遣唐使内容,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并带回各自国家进行传播,由此过渡到下一方面的讲解。 3、在对外交流方面,展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分海路和陆路两个方面简要梳理,总结其最大的影响便是“东亚文化圈”由此形成,辅以论述材料对这一概念进行诠释,并展示表格,说明中国在各个方面对周边国家的深入影响。 最后,由此总结出隋唐文化的特点: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1、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2、对当时中外交流的盛况有一个整体印象把握。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关联信息的能力。 2、史料教学,通过补充史料,帮助学生认识唐朝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了解“东亚文化圈”的概念。 5分钟
教学环节5:课堂练习 整理三道课程相关选择题,带领学生一同进行练习。在练习结束后展示整堂课的总体结构,与板书相契合。 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 题目练习的同时总结知识,加深学生印象。 2分钟
板书
作业 课堂史料阅读和史料分析,小组讨论与发言呈现的具体表现,随堂提问或出题检测学习效果,课后布置练习作业,如《步步高》练习册、《高考调研》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