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部分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本课的课标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下面是本节课的目录结构,课本上为四个子目,在此合并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儒道佛的动态发展”、“文艺与科技硕果累累”以及“佛教东传与对外开放”,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此消彼长——儒道佛的动态发展”的学习。
在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是《西游记》第一集的选段,讲述的是孙悟空拜师求道的故事,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须菩提祖师都讲了哪些道术。观看完毕了,同学们是不是对须菩提祖师所讲道术感到疑惑?须菩提祖师看起来是道士,但讲习内容却掺杂了佛教,这是为何呢?实际上,从佛教方面说,须菩提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但在《西游记》中则以道士形象出现。而从讲习内容来看,正如原著所说,祖师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文学作品对于时代特征是有一定的反映的,这恰恰反映了儒佛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那么,这样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正式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
一、儒道佛的动态发展
请大家阅读课本第45页子目一前两个段落的文本内容,尝试梳理并总结出儒道佛在汉至唐这一时期内的发展概况。面对这种比较繁杂细碎的知识点,可以通过PPT上展示的这个空白表格思路进行梳理,更直观一些。大家在课本上勾画关键词句来填充到这个表格中。
好,大家应该都梳理完了,表格内容在PPT上展示出来。可以看出,三教在这一时期交融,互相借鉴与吸收。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从汉至唐这一时期宗教发展的思想特点,即思想活跃,这一时期三教思想发展旺盛,如火如荼;多元共生,没有哪一个宗教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各有兴衰,共同发展;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那么为什么儒学正统会受到挑战呢?
(问题1)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当时所流行的“正统”思想,即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我们来看一下他所著《春秋繁露》中的一段文本,具体分析这样一种正统儒学的特征,其中“天子受命于天”代表的是“君权神授”;“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改正朔”代表的是“纲常礼仪”;“一统于天下”代表的是“大一统”。但这些在魏晋时期荡然无存,君权神授被破坏,变为“弑君篡权,政权更迭”的局面;纲常礼仪也无从谈起,这一时期“社会动荡,道德沦丧”;大一统局面更无以维系,“国家分裂,天下大乱”是时代常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原因:①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儒学理论不能适应社会现实需要;
在这样的时代生活,可谓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来具体进入当时一位农民的精神世界中,他叫张三。张三毫无疑问是处在苦难之中的,如柏杨所说,在这样一种境遇下,张三要么对暴政反抗,就是造反;要么借宗教聊以慰藉。造反我们之前已经学过有很多农民起义了,风险比较高,张三并不想掉人头,那他只能透过宗教让自己过的更幸福一些。这一时期有哪些主流宗教我们刚才学到的?对,儒佛道。于是乎,张三开始诉苦了,向着儒佛道三教。
大家先一起来看儒学的回答。面对张三这样的抱怨,儒者以纲常伦理进行说教,你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表率,可不能天天抱怨,你得好好从事生产,按纲常伦理办事,哒哒哒说了一大堆,张三想听这些吗?不想。就像你向一位同学抱怨诉苦,他不来安慰你,反倒对你进行说教,说你这不对那不对,爹味十足,是不是会感到厌烦呀。所以我们看到,两汉以来的正统儒学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秩序规范,是对于社会整体的规训,缺乏对于个体人格的关怀,没有关注大家伙过的怎么样,所以一旦出现动荡,儒学苍白贫困的本质就暴露出来了,它仅仅是说教,并没有关注人生的终极目标,我这样按你说的做一辈子是为了什么呢?由此,我们得出了第二个原因:②儒学自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不足,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即儒学本身存在问题。
儒学既然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那么谁关注了呢?我们来看看佛教以及道教对于张三诉苦的回答,我们知道,佛教关注的是因果轮回、善恶报应、众生皆苦,而后出家修行、削发为僧,最后一切皆空、超脱尘世。所以僧侣如此回答,张三啊,你不要担心不要焦虑,你的未来是光明滴。众生皆苦,你苦大家都苦,多积德行善方可摆脱这一世世轮回的苦难。体现了佛教关注了人的轮回归宿这样的终极问题,佛教能够给人以战胜恐惧、逃避困难的精神力量,填补人的精神空白,稀释了张三对于生活苦难的恐惧。
而道教又是如何回答的呢?大家都大概有所了解,道教主要关注炼丹捉鬼、得道升仙、长生不老……可以说,佛教关注人的轮回归宿,道教更直接,关注了人的现世归宿。于是乎道士这样给张三支招,说别管这尘世间的破事了,快快与我一同修仙炼丹,逍遥神游。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儒学话语下,是不是天天给你说你早上要六点起晚上十一点睡,给我努力学习,学学学,最后目标是啥呢?儒学没关注到,这学的真没劲;而从佛教来说,便是你努力学习,不用抱怨学习苦,大家都苦,高考后你就能考上好大学了,所谓极乐世界;道教呢?更直接,说诶你别管学习这破事了,今天直接收拾行李咱走,出国旅游去。比较一下,是不是佛教与道教相对于儒学来说更关注我们的精神需求啊?
由此,我们得出了第三个原因:③佛教和道教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对儒学产生冲击。有如此优势,佛道在这一时期开始盛行,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佛道盛行呢?这便进入了本课的问题2。
(问题2)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看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说的是,首先东晋慧远大师是东晋时的佛教高僧,可以看出他对于佛经的阐释已经融入了儒学的奉上、尊亲、忠孝等纲常伦理思想。同时第二段材料反映他还在讲学过程融入了道教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这体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学道教进行结合。除此之外,佛教还会针对中国社会的一些传统认知做本土化调整,比如最开始在印度佛学理论中,贱民这一阶层没有佛性,不可能成佛。传入中国后,中国并没有种姓制度,我们中国人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尧舜”,所以佛教从原来的贱民无以成佛调整为人人都具有潜在的佛性。由这些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佛道盛行的第一个原因:①佛教和道教本身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佛教与儒、道结合,渐趋中国化;
下面我们来分析第二个原因,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唐朝历代皇帝对于佛教道教有着不同程度的扶持。从唐高祖以老子李聃为始祖,我和老子一个姓,他是我的祖宗,还尊他为“玄元皇帝”,到后面各皇帝对佛教也不同程度进行推崇,唐太宗派玄奘西行取真经,武则天也大兴佛教,后面历代皇帝“七迎佛骨”。在整个魏晋至隋唐时期,更出现了梁武帝萧衍这位重量级的存在,世人称他为“皇帝菩萨”。据史书记载,他曾经四次出家,舍身求佛,足以看出他对于佛教的狂热。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原因:②统治者扶持佛教、道教以巩固自身统治;
而后是第三个原因,从表格可以看到,从唐朝贞观年间到开元年间,僧尼数额翻了约六倍,寺院数额也增加了近两千所。佛教如此兴盛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对于僧尼、寺院是有特殊政策的,僧侣不入户籍,无须纳税服役。因而许多想逃避赋役的人便“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部分寺院积聚起雄厚财富,控制着大量土地和劳动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三个原因:③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相对独立的寺院经济;
这种情形不出意外会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来看《南史》的相关记载,请一位同学分析一下这段材料,总结出佛教盛行带来的社会问题。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时人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问题3)
我们一起来看问题3。在当时,针对佛教盛行带来的社会问题,官方上的应对体现在反佛,主要为“三武灭佛”,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再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主要措施为拆毁寺院、毁坏佛像、勒令大批僧侣还俗,使得佛教发展遭受很大打击。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唐武宗灭佛了,又称“会昌毁佛”。我们来看两则材料大致了解一下这一历史事件,第一则材料主要说明了唐武宗灭佛的经济原因,即寺院经济与世俗经济间的矛盾在这样的王朝衰退期难以调和,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王朝强盛期时,你富我富大家富,对于寺院兴盛不会有太多怨言,一旦走向衰落,我穷了怎么你这寺院还富着,放谁心里都不平衡。这第二则材料便是唐武宗灭佛的主要措施,从“只许留四寺”“一律不得有寺”等可以看出唐武宗措施的严厉,在这样的毁灭性打击下,寺院经济一蹶不振,许多佛教宗派衰落下去,而且从图片也可以看出,许多佛像被毁,佛教文化遭受损失。即便如此,佛教思想已经深深渗入中国人的精神之中,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而民间上的应对则体现在一众大臣或名士的反佛主张,在南北朝时主要代表人物为范缜,其曾两次面对大兴佛教的王公朝贵,主要是南齐宰相萧子良以及梁武帝萧衍,他沉着应战,据理驳斥。王公朝贵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神存,形谢神灭”。他总结了自己的反佛思想,著《神灭论》一文。
而到了隋唐,反佛主要代表人物为韩愈,在面对儒学受到冲击,佛道盛行的局面,他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道统论”,另一方面是“斥佛老”。这些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原道》和《谏迎佛骨表》两篇文章中,在PPT上我们看到,从左边第一个段落可以看出,韩愈认为儒学的道统上可追溯到尧舜,一直传传传最后到孟轲没传下去了,于是乎,韩愈希望“重建儒家道统”。看到右边第一个段落,是韩愈对于道教的批判,其中“坐井而观天”也是如今“坐井观天”成语的来源,说明在韩愈看来,道教“见者小也”。而后面的第二段文本则是对于佛教的批判,认为佛教是“夷狄”之教,不懂得我们正统儒学的纲常伦理。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是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当时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下《谏迎佛骨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在文章中大力批判佛教,最终韩愈险些被宪宗斩,落得个贬谪潮州的下场。实际上,极力排斥佛道的韩愈,在自己的思想中又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它们的优点,比如“道统说”就是受佛教定祖立统的启发而提出的,这样一种矛盾也反映了在当时,不吸收佛道优点是无法复兴儒学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儒佛道三教的动态发展趋势,便是从“三教鼎立”到融合并存,不吸收借鉴而只是闭门造车是无以立足的。除了思想领域的发展外,三国至隋唐的文艺与科技也呈现出繁盛局面。
二、文艺与科技硕果累累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辉煌璀璨——文艺与科技硕果累累”,在开始之前,大家先通读课本第46—48页“文学艺术”“科技”子目,梳理其中的人名、成就、特点等相关内容。
(文学)
好,大家应该都梳理完了,我们来先看文学的情况。首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作品是?对,建安文学、田园诗以及南北朝民歌。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文学题材非常多样,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写文章不再是为写个文章而写,还满足了自我的精神需求。随后我们来看唐朝时期,这一时期大家一定不陌生,从小到大也学了许多唐诗,唐朝可谓是诗歌鼎盛期,从初唐、盛唐到中唐、晚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诗歌风格,这体现了文学风格折射社会环境变迁,从唯物史观出发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艺术)
下面我们来看艺术的情况,我们来按各个门类以时间顺序捋一遍。首先是书法,在东汉末年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有《赵仪碑》这样一幅作品;而在魏晋时期,各书体均发展完备,王羲之也被称为“书圣”。总体特点与文学类似,主要表现为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实用功能走向实用、审美功能兼具。可以从《三体石经》这样一幅作品体现出来,同段文本以三种字体书写,本身实用性极强,便于当时的人们乃至后世的学者研究这三种文体,同时也极具艺术风格。而到了隋唐时期,书法成就突出表现为“颜筋柳骨”,融汇了南朝的秀美与北朝的雄健,这也是大一统对于艺术的影响。
其次是绘画,在魏晋时期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了“以形写神”,作为一个优秀的画家,不能停留在形的描摹上,必须上升到神,以神统形。而到了隋唐时期,题材与风格变得广泛多样,其中的代表人物为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他画的这幅《送子天王图》是宗教画,除此之外还有人物画、山水画等方面的代表作品。
之后是雕塑,我们主要来看中国四大名窟,这些石窟的造像基本都是佛像,体现了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
最后我们来看乐舞,唐朝的乐舞有着海纳百川的气象。
(科技)
看完艺术后,我们最后来看科技的情况,主要是课本文本所讲,不过多梳理。我们可以从“农书”“地图”“桥”“火药”等方面看出,科技呈现出实用价值高的特点;此外“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世界上最早”可以看出科技呈现出世界领先的特点。由此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的科技发展的两个特点。回顾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文艺成就还是科技成就,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问题4)
那么,这一时期的文艺、科技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做原因类问题的时候,一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这里我们将通过分析史料文本总结各方面原因。从第一则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以诗歌来“设科取士”,这无疑会为诗歌繁荣提供人才基础;而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对科技给予了相当重视,同时,安定富裕的社会条件,也为文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从第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之后第四则材料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民族政策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均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点,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那么这一时期对外开放局面如何呢?
三、佛教东传与对外开放
由此我们来进入第三部分“中外交流——佛教东传与对外开放”,也对应着教材的最后一个子目,预习过的同学可以发现,这一子目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即“佛教东传”与“对外开放”。大家先阅读课本第48—49页佛教东传相关文本内容,尝试自己梳理出哪位人物在哪个朝代做了哪些事。
(佛教东传)
佛教东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中印交流”与“中日交流”,来我们找同学来回答一下这几个人分别是哪个朝代的,做了哪些事?好,回答的很不错。
(万国来华)
唐朝在当时可谓是万国来华的兴盛局面,从阎立本的职贡图可以看出,许多国家的使者都来到大唐进行朝贡。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具体情况总结为三个方面,展示在PPT上。
(对外交流)
这一时期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大加强了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唐文化对周边文化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对形成“东亚文化圈”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从右边表格中国文化对于朝鲜、日本两国方方面面深入且广泛的影响看出。最终,在这样的影响下,东亚文化圈由此形成。如今,世界各国的华人聚居区大多被称为“唐人街”,这足以说明曾经辉煌鼎盛的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