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二(上)第15课
《八角楼上》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披、轻”3个字,初步体会“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相关句式说说课文的内容。
抓住关键字词理解毛主席工作的艰辛。
二、学习重、难点
在理解关键词语意思的基础上,体会毛主席工作的艰辛。
三、课前准备
查找相关背景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过程预设
(一)揭题导入
1.(指着课件)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指名读“八角楼上”,齐读。
2.范写“楼”字,学生在书本上描一个,写两个。
(二)感知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然后用上“八角楼”一词,试着说说下面的几个句子。
(1)八角楼在( )。
(2)八角楼是( )。
(3)( )八角楼上( )。
2.汇报交流。预设三个句子的答案:
(1)八角楼在(江西省井冈山茅坪村)。
(2)八角楼是(井冈山艰苦斗争年代毛主席工作的地方)。
(3)(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工作)。
这样就把“争”“代”“临”三个生字学习了。
3.结合第1自然段引读: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八角楼在江西省井冈山茅坪村。
我们还知道,八角楼是井冈山艰苦斗争年代毛主席工作的地方。
我们更知道,“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就是说“毛主席又开始(工作)了。”
4.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当(天黑了)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每当夜晚像(黑色的幕布把天空盖住)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三)了解毛主席怎样工作
1.八角楼上的灯亮了,毛主席又开始工作了。他是怎样工作的呢?出示课文: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借机学习“腊、章、握、视、察”这5个生字。
老师圈出“握着”一词,请学生试着圈出其它写毛主席怎样工
作的相应词语。(预设:穿着、披着、坐在、拨了拨、凝视)
借助关键词语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出示:
穿着( )
披着( )
坐在( )
握着( )
拨了拨( )
凝视着( )
齐读关键词组。
穿着(单军衣)
披着(薄毯子)
坐在(竹椅上)
握着(笔)
拨了拨(灯芯)
凝视着(这星星之火)
6.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运用这些关键词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四)感受毛主席工作的艰辛
1.播放短片。出示:我觉得毛主席工作非常( )。预设两个答案:辛苦(艰苦、艰辛)、认真。
2.齐读课文,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了毛主席工作的艰辛(辛苦、艰苦)。(出示)“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3.汇报交流。(预设:“寒冬腊月”“深夜”“单军衣”“薄毯子”“竹椅”“拨了拨灯芯”以及“夜幕降临”等词语体会。)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1.借助板贴,连起来说说毛主席工作的艰辛。
2.书写“披、轻”两字。
3.布置作业。
附本课时板书设计:
八角楼上
夜幕降临 寒冬腊月
深夜 单军衣 薄毯子 清油灯
艰苦工作